縣河鎮(安康市)

縣河鎮(安康市)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漢濱區縣河鎮,是由原財梁鄉、迎風鄉、縣河鄉撤鄉並鎮建立起來的;位於安康城區以東10公里,素有漢濱“東大門”之稱;總面積137平方公里,總人口約3萬人。

中國最美鄉村生態旅遊地之一,安康市的“後花園”, 漢濱區第一旅遊鎮,縣河村獲全國文明村鎮稱號。

縣河鎮鎮名,源於縣河河流出口與黃洋河交匯於該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縣河鎮
  • 外文名稱:xianhe town
  • 別名:縣河鄉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西北
  • 下轄地區:29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308省道附近
  • 電話區號:0915
  • 郵政區碼:725008
  • 地理位置:安康城區以東10公里
  • 面積:137平方公里
  • 人口:26770
  • 方言:西南官話-成渝片-陝南方言
  • 氣候條件:北亞熱帶大陸性濕潤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牛蹄嶺戰役遺址、平安宮、林香寺、安康南藥王殿
  • 機場:安康富強機場
  • 火車站:安康站
  • 車牌代碼:陝G
地理位置,經濟社會,特產特色,蘊藏巨大生態產業,

地理位置

漢濱區縣河鎮,是由原財梁鄉、迎風鄉、縣河鄉撤鄉並鎮建立起來的;位於安康城區以東10公里,素有漢濱“東大門”之稱。
縣河派出所:扶貧濟困,熱心為民縣河派出所:扶貧濟困,熱心為民
縣河鎮位於安康城區以東10公里,東與平利縣老縣鎮接壤,南鄰田壩鎮、吉河鎮,西連香溪洞風景區,北依張灘鎮,素有漢濱“東大門”之稱。總面積13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4466畝。
轄29個行政村,25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6770人。
29個行政村為:紅升村、縣河村、關溝村、梁台村、田溝村、毛壩村、馬廟村、凡廟村、牛嶺溝村、大垛村、五寺村、財梁村、白埡村、趙梁村、蘇壩村、雙廟村、廣溝村、三合村、謝壩村、龍泉村、紅霞村、牛嶺村、姚河村、鞏固村、楓樹村、上灣村、林香村、富強村、燈塔村。

經濟社會

美麗的黃洋河穿鎮而過,植被茂密、山青水秀、景色迷人、文化底蘊深厚。縣河鎮獨特的自然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為縣河鎮發展旅遊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自成兵困黃洋河車廂峽入口李自成兵困黃洋河車廂峽入口
縣河鎮的優勢的在旅遊、潛力在旅遊、希望也在旅遊。經過近十年的努力,縣河村成為省級旅遊示範村、縣河鎮也被命名為省級衛生鎮、省級生態鎮、省級旅遊特色名鎮。
鎮內有:國家級農業示範點——毛壩田園、解放安康牛蹄嶺戰鬥遺址公園、道教聖地——林香寺、清代建築——袁家古宅、田園牧歌生態小區等主要景點。現在縣河鎮已發展大型中高檔生態農莊10戶,散戶“農家樂”80餘戶。“辣子雞”已成為安康地區“農家樂”的一大品牌。2012年接待遊客60萬人次,旅遊綜合收入達6000餘萬元。
解放安康牛蹄嶺戰役高射機槍解放安康牛蹄嶺戰役高射機槍
交通、通訊十分便利,十天高速、安平高速、316省道穿越而過。鄉村公路村村通,85%的通村公路已硬化,99.8%的農戶用上電,程控電話入戶率進一步提高,行動電話覆蓋率增大。
教育資源比較完善,學校分布均衡,全鎮3所九年制學校都配上了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十幾所國小都有自已明亮的教室,“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和“雙高普九”已經如風如雨的在縣河大地上奔騰。
境內有解放牛蹄嶺戰役遺址、平安宮、林香寺、安康南藥王殿等古建築文物。

特產特色

漢濱區縣河鎮境內黃洋河、縣河相互交匯,青山秀水,奇峰險灘,河水清澈見底。
黃洋河水力資源豐富,農民借水力運輸木料黃洋河水力資源豐富,農民借水力運輸木料
河流兩岸花卉奇石、根雕盆景、訂單農業、綠色果蔬、千畝茶帶、萬畝板栗、農家美食、民俗文化以及闖王渡遺址、牛蹄嶺戰役舊址等美不勝收。
縣河鎮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突出培育蠶桑、黃姜、魔芋、茶葉、生態旅遊、蔬菜、木耳、香菇、皺皮柑和畜禽為骨幹產品。
已呈現出蠶桑、板栗、蔬菜、畜牧規模化,基地化。黃洋河生態旅遊化。帶動相應的個體、私營經濟快速發展。
走進秦巴山第一旅遊鎮—漢濱區縣河鎮掠影——
現任縣河鎮黨委書記李忠安介紹,縣河鎮走“市場+農家樂+基地”的發展模式,按照“一線三區”(黃洋河流域沿線;毛壩田園區、紅升旅遊社區和紅霞上壩中心旅遊區)的建設布局,實施總體規劃,板塊開發,穩步推進。通過打造“三道”:百里綠道、308省道、黃洋河景觀水道。形成“三景”:遠眺山川風貌、中賞田園風光、近悟農家風情。
現任縣河鎮廖道琴鎮長介紹,除開紅升社區正在建設外,縣河鎮已經建成多個社區,較為著名的是縣河鎮毛壩田園風景社區。毛壩田園風景社區周邊是以家庭式個體經營方式為主的農家樂,以農村自然風光,花卉、花果、園林等特色農業吸引遊客上門觀光、休閒、娛樂,為遊客提供棋牌、茶座、垂釣、花木盆景等旅遊配套服務。

蘊藏巨大生態產業

安康黃洋河流域:巨大的生態產業百廢待興
地處陝南的安康黃洋河,巴山兒女的母親河。清澈、美麗、蜿蜒,南水北調中線漢江的一級支流;全長126公里,匯集清水河、凡溪河、洛河、豐河、南坪河、線河、淑河、菜溪河、湖河、縣河等12條支流,自南向北流經平利縣的洛河鎮、大貴鎮、老縣鎮、三陽鎮、漢濱區的縣河鎮、張灘鎮、新城辦等7鎮辦。
■水力資源豐富,昔日繁榮了沿河居民帶。安康黃洋河,發源於大巴山南麓的平利縣洛河鎮光頭山;安康城區旁、奠安古塔下,與漢江交匯;全長126公里,流域面積964平方公里。
——串珠式的田壩谷地,琳琅滿目。
黃洋河流域,山勢由南向北,逐次降低,群峰疊起,溝壑縱橫,形成秋山、藥婦山、西岱頂和平頭山四大支脈。
黃洋河流域,特殊的山脈,造成了串珠式寬闊谷階地、數百田壩子和盆地,小的幾十畝,大則數百畝至千畝以上,高程多在700米以下。
黃洋河下游,流經縣河、張灘、新城辦等3個鎮辦30多個村;屬川道丘陵區,形成了張灘盆地、縣河迎風川道、財梁丘陵;河漫灘只有1~2米的小土坎,高出常水面5~15米,地面寬100~4000米;盆地、川道耕地面積超15000畝。
——勤勞興水利,糧作物兩年五熟。
黃洋河流域,田壩谷地耕種歷史悠久,以水稻土及黃泥巴為主,耕墾率和複種指數都很高,土地肥沃,作物一年兩熟、兩年五熟。
黃洋河河床切割較深,沿河道地區的張灘、縣河、財梁、大貴等水利,採用提水方式灌溉農田。
建國前安裝有筒車54處,建國後陸續興建了一些抽水機站和水輪泵站,其中較大的兩處是縣河鎮紅霞水輪泵站、新城辦東風水輪泵站,灌溉面積分別為770畝和400畝。
黃洋河下游漢濱境內全長30餘公里,東起縣河蘇壩,西至漢江入口。流經縣河、張灘、新城辦等3個鎮辦30多個村,其中縣河涉及20多個村、近3萬人。
下游耕地面積15000畝,集體林地64400畝,涉及流域面積26平方公里,該區域農民過去常年以農業生產為主,多以勞務經濟為主,超半耕地撂了荒。
——昔日水上交通,火了流域經濟。
上世紀80年代前,黃洋河流域中上游流域沒有公路,黃洋河水運暢通,成了重要交通樞紐。
從黃洋河口通航111公里至洛河鎮南坪河口狗鑽洞,是古絲綢之路——大巴山重要的水上鹽馬道組成部分。
沿迎風、財梁謝壩、楊家河、蘇壩、大貴後灣、柳林黃石板、洛河獅子壩渡船口、南坪河口狗鑽洞,都有水碼頭,停泊船隻。
清末最繁榮的碼頭是百家灣,外埠資本家“太永恆”、“太盛隆”、“吉發生”等行商座賈,紛紛聚集,河運往來船隻常在百條左右。
■黃洋河流域生態產業開發,今日方興未艾。
黃洋河人養水,水養人黃洋河人養水,水養人
2000年來,安康撤區並鄉建鎮,黃洋河流域經濟開發,進入萎縮期,沿流域的扶貧開發,僅限於鎮政府所在地方圓2公里內,黃洋河流域的超百處田壩、谷地荒蕪,昔日的繁榮,已經成為歷史。
——縣河鎮4村生旅遊,帶動了數百戶農民致富。
漢濱區縣河鎮聚全鎮財力、物力、人力,扶持黃洋河沿線——祁家溝至縣河口4村,發展休閒農家樂,建起了清雅山莊、毛壩田園、河源山莊生態旅遊觀光園,成為鄉村休閒旅遊的靚點。
據了解,祁家溝到縣河口,全程不足5公里,沿途4個村受惠村民不足千戶,鎮域內村民從事旅遊服務業的有200多戶800多人(其中80餘戶從事商服業),年接待遊客20萬人次。
除此外,縣河鎮還有近20個村,扶貧產業不明顯,扶貧力度與4村相比,有“前娘後母”受歧視之嫌,村民脫貧致富屬於自我發展狀態。
——縣財路延伸至蘇壩貫通,水生態游柳暗花明。
過去,黃洋河流域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用一個不恰當的比喻——“只顧臉上塗脂抹粉,不顧光屁股漏光”,當地政府部門眼睛只盯著政府所在地,方圓2公里內的開發,其餘的村組任其自生自滅。
自2014年以來,漢濱區縣河鎮改變了過去“只顧臉上塗脂抹粉,不顧光屁股漏光”的社會經濟發展戰略,啟動了財梁片區11個村的新農村建設。
安康市、漢濱區相關部門,加大了對財梁片區幫扶力度,11個村近萬人的基礎設施條件有了較大改觀。
沿黃洋河河道,延伸新修1條通村水泥路10多公里,直至與平利交界的蘇壩村簡同灣,為封閉的桃花源——財梁片區,脫貧致富、水上生態觀光、現代農業園採摘旅遊產業,注入了了新契機。
——山奇水急,人文薈萃,蘊藏巨大的生態產業。
縣河黃洋河人養山,水養人縣河黃洋河人養山,水養人
黃洋河口逆流而上,直至洛河鎮,山奇水急,人文景點多。
黃洋河三灣,是李自成兵困車廂峽的有名的河谷,經過的人,都說這是安康的“小三峽”;財梁片區內,有安康明清時代的四大岳王廟的——南嶽王廟,垮塌待修建。
除此外,黃洋河上游有岱峽溶洞、唐代白雲寺清朝畫家甘棠故里;中游有“車廂峽”三灣子漂流、南藥王廟、平安宮;下游有清朝道教聖地“林香寺”、唐代奠安古塔,解放安康的著名牛蹄嶺戰役。
這些百廢待興,有待於全盤規劃,招商引資,搞生態產業開發。
黃洋河車廂峽、三峽過後,水急灘多田壩多,有“了化潭”、“馬潭”、“黑潭”,謝壩、蘇壩、糧壩、尚家壩。僅這地名,就讓旅遊的人浮想聯翩了。
如果借用水力,發揮過去水碼頭的作用,開發水上觀光旅遊,讓安康城區的人們,沿著黃洋河撐船、拉縴、喊著號子,不乏為一種好的運動產業、時尚的健身休閒方式。
■安康“黃洋河之春”,需有人文特色底蘊。
安康舉辦的“黃洋河之春”活動,到底辦了多少期,有多少人參加?那些人參加?
據知情人介紹,黃洋河流域有7個鄉鎮,至少有5個鄉鎮沒有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僅僅是個別領導頭腦發熱,搞勞民傷財,自娛自樂粉飾太平的政績工程而已。
知情人人透露,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的賓客,大部分人不知黃洋河全長有126公里,不知道黃洋河由12條河流匯聚而成,不知黃洋河是古鹽馬道的水上重要通道,不知道流域的重要人文景觀。
記者網上搜尋了當地新聞報導,僅搜尋到幾張油菜花景觀照片,幾隊拔河比賽,一場文藝聯歡表演等文章,千篇一律等閒的活動而已;其餘均為地方政府不作為,媒體曝光文圖。
不能否認舉辦“黃洋河之春”的初衷,但是,從開辦的 “黃洋河之春”的活動看來,有待於改善。
“黃洋河之春”主辦者,需要認真學習安康市委書記郭青“走民生為本的循環發展之路”的發展戰略,沿河鄉鎮應該積極參加“黃洋河之春”活動,給活動注入更多的高端招商引資內容,貫徹落實安康經濟社會發展戰略。
郭青書記強調,以生態文明理念為引領,優先發展生態友好型產業。通過生態友好型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全民就業和增收致富,促進經濟再生產和生態再生產同步發展,實現“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良性循環。
“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指示精神,應該引起黃洋河流域的7個鎮辦黨政領導和“黃洋河之春”主辦者的重視,為開發黃洋河流域的山、水、人文景觀產業助力,促進黃洋河流域村民脫貧致富,繁榮當地經濟。
■黃洋河流域搬遷,宜小集中、適度分散建房。
安康避災扶貧搬遷開發,是國家戰略;鎮辦扶貧開發,精準扶貧,扶貧資金傾斜,都應該瞄準“貧”字。
前幾年,鄉鎮領導,為了突出政績,扶貧開發,變了調、走了味;扶“貧”開發,變為扶“富”開發、扶“關係戶”開發、扶“交通要道”開發,搞政績開發。
近幾年,安康黃洋河流域鄉鎮,扶貧開發怎么樣了呢?不得而知。安康扶貧搬遷,大集中安置的確是劑良藥,但不能醫百病,不適應黃洋河流域千家萬戶。
黃洋河流域,是生態聖地、天然氧吧,居住環境優美;具有悠久歷史,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水路鹽馬道,人文景點多;田壩土地平曠、谷地多;沿河流域有謝壩、蘇壩、糧壩、尚家壩等等超百個田壩、谷地,是開發生態產業的重要基地。
據了解,黃洋河流域大部分鄉鎮搞一刀切,搞大集中萬人社區安置;一個鄉鎮一個安置點,或數村一個安置點;對進城買房不進安置點的農戶,不予以政策資金扶持;對就地建房的,不管是否合理,一律不允許;導致真正的貧困戶、受災戶,搬不出,穩不住,難致富。
這樣搞大規模大集中搬遷的鄉鎮,顯然忘了實事求是這個準則,顯然犯了是官僚主義、教條主義;違背了陝西省移民搬遷的宗旨,違背了中央“三農”指示精神。
針對黃洋河流域移民扶貧搬遷問題,相關的專家建議,應該因地制宜,精準扶貧,精準搬遷,適宜小集中,比如一個田壩、一個村、或一個村民小組、或一個8戶、10戶的家族,建個小安居點;個別的村戶,也可以適度分散建房。
黃洋河,巴山兒女的母親河,希望黃洋河流域的居民和官員,緊跟時代的步伐,艱苦奮鬥發展產業,早點脫貧致富,實現“人養山、山養人”、“人養水、水養人”的宏偉藍圖。(記者 王開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