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戰

編輯戰一詞通常用於各種網路百科全書中,以維基百科多見,指在條目的開放編輯過程中,兩位或多位編輯者就一個問題意見不合併無法達成協定,因此不斷地互相刪改對方的編輯內容以維持己方觀點的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編輯戰
  • 文書:網路百科全書
  • 目的:維持己方觀點
  • 實例參照:百度詞條李自成中的歷史版本
定義,現象,例舉,形成原因,解決方法,

定義

編輯戰一詞通常用於各種網路百科全書中,以維基百科多見,指在條目的開放編輯過程中,兩位或多位編輯者就一個問題意見不合併無法達成協定,因此不斷地互相刪改對方的編輯內容以維持己方觀點的行為。在內容已經達成共識的前提下,條目受到破壞而產生的頻繁的篡改與反篡改通常也會納入編輯戰的範疇。另外,在維基百科中編輯戰也包括移動戰,此時原因並非內容的破壞,而是條目上的命名爭議。
國際米蘭詞條因惡意修改引發的編輯戰國際米蘭詞條因惡意修改引發的編輯戰

現象

編輯戰通常會使條目在短時間內內容頻繁變化,並會造成大量的版本覆蓋,所以編輯戰通常的結果是條目被臨時甚至永久性的保護鎖定,以進行一段時間的強制冷卻,一段時間後一般會遵循等待適當時機再次開放編輯的原則,有時也會採取保留較為合適的版本並長期鎖定的措施。在維基百科中幽默地稱之為“接著使用者們就會發現該條目無法編輯,即可享受一星期悠閒的生活。”
在維基百科中,通常這種保護並不會很快解除,這一點在爭議性的條目的情形特別重要,這樣可能編輯戰會再一次發生,而保護該頁面的管理員可能正在與爭論的各方進行協調,如果雙方真的無法達成協定,其中立精神要求將兩種意見都表達出來,可以像這樣:關於XXX的爭議,一方認為……,另一方認為……。“雖然文章內可能會有相互矛盾的內容,但維基在有爭議的情況下,不是、也不能成為判斷某種說法對錯的地方。它只能記錄下來,表示有這樣兩種說法。”
維基百科創辦者們希望將全人類的知識匯聚在一起,再無償分享給每一個地球公民。無數個文化各異的腦袋通過光纜連線,催生“地球村”和全新的共處共享法則——“去中心化”,奉行人人皆可編輯、思考、學習和共享。
2002年,中國加入世界維基序列。這一年秋天,北京大學數學系的學生Mountain無意中發現了維基網站,隨後漢化了界面。不久後得到維基總部的承認。很快,中文維基迎來了首批活躍的志願者編輯——三位來自中國大陸,一位來自台灣,一位來自香港,一位來自新加坡。“中文維基一開始就是多元的。不同地區、不同文化的華人都能參與。”Mountain說,“但也埋下分歧。”
這個預見很快就成為現實。兩岸青年在歷史文化認識上的分歧迅速凸顯。例如1945年至1949年發生在中國大陸的戰爭,就引起了“解放戰爭”和“第二次國共內戰”的定義之爭。兩岸歷史和現實的複雜性讓爭論變得頻繁而瑣碎,就連一個方框都能成為戰場。中文維基要編一個中國朝代年表,但到1949年後,台灣維基人要求台灣並列在大陸旁邊,而且表格大小要一樣。大陸維基人則表示反對,認為應按兩岸實際面積大小來劃分。
2005年,中文維基的元老們覺得要定章法了。他們直接翻譯英文維基的章程,但效果並不好。例如“中立的觀點”,英文版章程里用了五千多個單詞來解釋,翻譯成中文後顯得晦澀難懂。Mountain翻譯闡述了“共識”——充分溝通,善意推定,理性合作,像古希臘城邦的“公民”們那樣自由辯論討論。“這是一個從混沌中建立秩序的過程。”Mountain引用哈耶克的話。
但呼籲並沒有減輕這些“編輯戰”,維基創始人吉米·威爾斯都為此感到煩惱,傳言說他甚至一度考慮關閉中文維基。但在此之前,後者就付出了代價——過分開放的編輯環境也提升了敏感度,從2004年至2008年,中文維基在中國大陸被封鎖了三次。封鎖期間由於登入困難,大陸維基人逐漸減少,港台等地維基人則不斷增多。到2012年9月,在編輯量上,台灣已領先大陸16%,中文維基上的輿論陣地逐漸轉移,格局大不相同。這期間,台灣維基人創建了“平型關戰役”的條目,在條目中揶揄“幸虧敵人只是負責後勤運輸的輜重兵”。
2008年,中文維基被解封。大陸的維基人重新到來後,爭吵開始了。幾年之內,條目被修改超過千次,編輯戰幾度爆發,管理員沒辦法,不惜違背維基百科的初衷,將條目設定為“不可修改”。還有維基人註冊了“揭開歷史真相”的賬號,雙方各舉證據,互相質疑,原本只是一千位元組的條目,容量擴充了二十倍。
2013年4月,一家雜誌刊長文揭露了東北某女子勞教所的酷刑內幕。三天后,台灣維基人“wetrace”和“smile886”在中文維基上建立起相關新條目並進行了49次編輯擴充,內容包括外媒報導、聯合國報告,以及一封未證真偽的求救信。從第三天開始,大陸維基人開始反擊。他們質疑的焦點在於,台灣編輯的信息來源的客觀性和對西方媒體的傾向性。
“黑雪姬”在質疑之後的半個小時之內,進行了29次編輯,刪去與媒體報導有關的兩千多字,主要是勞教人員的自述,和聯合國報告中對酷刑的具體描述。凌晨兩點,“黑雪姬”再次刪去了台灣編輯的內容,並加上表示條目具有爭議性的標誌。但不過二十分鐘,在電腦前堅守整晚的台灣編輯“wetrace”就發現了“敵情”,重新撤銷了“黑雪姬”的版本。他開始變得憤怒,向“黑雪姬”提出抗議:“警告你不要再破壞。”當晚三點二十,另一位大陸維基人宇文宙武則充當了“黑雪姬”的援軍,他再次撤銷了“wetrace”的編輯。
這場拉鋸戰從當天下午三點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早上九點,管理員不得不介入,永久不許編輯。
經此一役,“黑雪姬”開始變得憤怒。他開始懷疑維基上的虛假信息是有組織的,決心給予打擊。“維基上有些人是別有用心。他們在故意誇大一些問題,作為攻擊和自我宣傳的工具。”“黑雪姬”說,“這激起了我的使命感。”
學者毛向輝曾批評維基百科缺乏信任機制。他半開玩笑說:“在大陸維基人看來,台灣維基人親日又台獨(只有顯隱性之分),香港維基人只是一群小孩子。而在港台維基人看來,大陸維基人都是被洗腦的鄉下人。”

例舉

魯班長春鄴城北上廣北上天白川義則中國十大名校等因為發生編輯戰,處於暫停編輯狀態。)

形成原因

由於網路百科的條目撰寫是由集體來完成,因此在撰寫過程中不可能不出現爭論。網路百科全書雖然並不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但通常都會對條目內容有客觀、中立、第三方敘述的要求,如維基百科的中立政策中提到“我們應該把爭論中各方面的聲音都公平地表達出來,而不是在文章中指出或暗示任何一方的觀點是正確的”,在中文百科的操作說明中,也建議“客觀追求中立的第三方敘述,避免含混和不明確的主觀敘述。”
從未停息的“編輯戰”一直困擾著這個高舉網際網路旗幟的免費百科全書——背景差異極大的中文使用者與“人人皆編輯”的維基法則始終難以調和,很多並無多大意義的詞語,像“上甘嶺”一樣被反覆爭奪修改上百次,而對壘者多為大陸和台灣的年輕人。中文維基志願者們越來越感到這個“自由百科”為解決爭議而簡單收緊的管控——編輯者們流失的不僅是創造性內容,還有尊嚴和權利。

解決方法

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曾說,“真正的分歧不是在左右之間,而是在一群深思熟慮的人和一群愚蠢的人之間。”他宣稱在維基百科上,達成共識是可能的。
但德國社會學家哈貝馬斯發現了“異議危機”的存在:“我們越是試圖理性的討論,提供越多的論據,就越是增加被質疑的機會,增加產生異議的危機,而理性論辯只能無止境地繼續下去。我們無法說服對方,溝通於是面臨崩潰。”
“編輯戰雙方如果長期無法形成共識,造成‘封了就停,解了就打’的尷尬局面,怎么辦?”這是管理員耶葉爺給新的管理員申請者提出的問題。他已經有了答案,“需要改變制度,把單純的時間限定變成事件限定。”他的想法是,對於那些明知達不成共識的條目,中文維基一開始就應不允許編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