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在蘇聯和俄羅斯論述上個世紀一、二十年代蘇維埃俄國國內戰爭的著作中,都使用了一個模稜兩可的概念:“武裝干涉蘇維埃俄國”。之所以說這個概念模稜兩可,就在於它模糊了蘇維埃俄國領土當時的實際情況。這個概念涵蓋了當時的蘇維埃俄國、
蘇維埃 烏克蘭、蘇維埃白俄羅斯,甚至還囊括了
波羅的海三國 和
芬蘭 。而這時,蘇維埃俄國的領土並不包括整個
烏克蘭 、
白俄羅斯 、
波羅的海三國 和芬蘭。蘇維埃俄國只是通過紅軍的軍事行動,在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建立了
蘇維埃政權 。
19世紀被瓜分的波蘭 但是,在蘇維埃俄國國家領導人的眼中,這些國家和土地應是屬於蘇維埃俄國管轄範圍之內的。烏克蘭和白羅斯與蘇維埃俄國非一個國家的情況,列寧1920年2月2日在第七屆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報告中就有過闡述。他說,蘇維埃俄國對鄰國執行的是“緊密聯盟的政策”:“不言而喻,我們對烏克蘭共和國執行的也是這樣的政策,而且更加完善了。這裡問題比較簡單,因為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和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中央執行委員會之間以前就訂立了條約。這個條約意味著兩個共和國在反對帝國主義國家的鬥爭中結成了親密的聯邦關係。”一個“聯邦關係”揭示了蘇維埃俄國與烏克蘭的實質性關係——“鄰國”。至於
波羅的海三國 和芬蘭,它們在政策和檔案上是被看成“獨立”國家的,而在實際上它們又常常被視為蘇維埃俄國有權干預的土地。
1919年10月25日,
托洛茨基 提出為了追擊
尤登尼奇 殘部,可以兵發
愛沙尼亞 :“應該利用愛沙尼亞農民渴望和平的心理使他們明白,如果尤登尼奇撤往愛斯蘭而沒有遭到他們的反擊,戰爭勢必將轉入愛斯蘭境內。”
蘇維埃俄國雖然是
十月革命 的產物,而在俄波領土問題上卻持有頑強的歷史觀點。儘管蘇維埃政府於1918年8月29日頒布法令,宣布:“由前俄羅斯帝國與普魯士和
奧匈帝國 政府締結的、涉及瓜分波蘭的條約,因其與民族自決的原則、與承認波蘭人民的不可剝奪的自主和統一的俄羅斯人民的革命法制意識相違背,由本法令予以徹底廢除。”而在實際上,蘇維埃當局卻一直把波蘭與烏克蘭和白俄羅斯西部的邊界看成是“俄波邊界”,而波蘭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組成的
皮爾蘇茨基 政府卻試圖為奪回波蘭在歷史進程中被四鄰瓜分去的領土而訴諸武力。蘇維埃俄國在這方面也是一刻沒有放鬆準備,波烏、波白邊界的爭奪在新形勢下如地火般運行。國內戰爭全面爆發期間,蘇維埃俄國在波烏、波白邊界的戰略部署和戰術行動方面一直是蘇維埃俄國運籌帷幄的重點。
蘇維埃俄國國內戰爭 為此而成立的西方面軍就是為了適應這種形勢的。這個方面軍負責愛沙尼亞、
立陶宛 、
拉脫維亞 、白俄羅斯和波蘭的軍事行動。總的決策是:為了掌控這些民族的領土,為了在這些領土上設防來維護蘇維埃俄國的利益,蘇維埃俄國政府決定建立蘇維埃民族軍。
西方面軍 的建立表明蘇維埃俄國政府不會在“俄波”歷來的邊界問題上作出讓步。
但是,
皮爾蘇茨基 政府卻偏偏要在邊界領土問題上作文章,它想利用
第一次世界大戰 後曾經瓜分過波蘭的大國的削弱,向東西方擴大自己的疆土。皮爾蘇茨基認為,現有的邊界是大國強加于波蘭的,到了波蘭人回到自己原先的歸屬地的時候了。
1918年秋天,皮爾蘇茨基從東部邊界著手,聯合烏克蘭和白俄羅斯的力量,試圖將波蘭的東部邊界向東推移。對於波蘭政府和波蘭民族來講,這是一種
愛國主義 的表現與迸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的
社會黨 左派都懷有重建國家的“故國情結”,而皮爾蘇茨基恰恰是
波蘭社會黨 左派,他領導的政府也打著“社會主義”、“工農政府”的旗號。因此,在他身上出現這樣的“故國情結”也就有著深厚的社會和政治基礎。重建波蘭,甚至是“
大波蘭 ”,就成了印有皮爾蘇茨基符號的“波蘭愛國主義”,或許是“波蘭
沙文主義 ”。所以,皮爾蘇茨基出兵蘇維埃俄國在波蘭國內並沒有引起強烈的反對。
1919 年1月28日,托洛茨基在一封致
季諾維也夫 、抄送列寧的電報中就提出:“最近的情報都表明波蘭人極有可能發起全線進攻。您必須立即採取防範措施。”同一天,蘇維埃政府發表了《俄羅斯聯邦人民委員會告波蘭政府和波蘭人民書》,其中
人民委員會 對波蘭人民強調,
俄羅斯聯邦 共和國對波蘭政策的依據是民族自決的不可動搖原則,並鄭重聲明:“紅軍不會越過現有的白俄羅斯戰線的地界”,在烏克蘭一線,“蘇維埃軍隊不會向目前所占地界的西部開展任何軍事行動。”蘇維埃政府還保證,不與第三方締結反波蘭的任何協定並通過和平方式解決俄波間的一切問題。
大波蘭 2 月2日,列寧在第七屆全俄
中央執行委員會 第一次會議上提出“波蘭問題非常尖銳”,並且給波蘭政府和波蘭問題定了性:“除資產階級的、保守的、地主的波蘭外,除波蘭一切資本主義政黨勢力外,
協約國 的各個國家都在拚命挑唆波蘭同我們作戰。”列寧還在講話中再次極力駁斥了紅軍要打波蘭的說法。這次會議通過了《全俄中央執行委員會告波蘭人民書》。
皮爾蘇茨基於1920年4月12日下令進攻基輔,開始了向蘇維埃俄國索要“被俄國占領的土地”的軍事行動。這大大觸犯了蘇維埃俄國的愛國主義,也同樣傷害了蘇維埃俄國幾乎所有領導人都懷有的“世界革命”的激情和嚮往。一個被蘇維埃俄國領導人視為應是世界革命“紅色橋樑”的波蘭怎么能成為反對蘇維埃俄國的“通途”呢?於是,波蘭的愛國主義就與蘇維埃俄國的愛國主義相碰撞了。4月29日,
俄共(布) 中央發表文告,呼籲工人和農民、“尊敬的俄羅斯公民”起來保衛蘇維埃共和國。被列寧批判過的俄國傳統的愛國主義和俄國這個概念第一次被蘇維埃政權看做是贏得對波戰爭的武器,而且在俄國愛國主義這面旗子下,所要達到的就不僅僅是對波戰爭的勝利了。
戰爭過程 東歐混亂 在1918年,東線的德軍開始向西撤走。由德國扶植的地方政權、其它在德軍撤走後自行成立的地方政權,以及意欲把那些地區納入蘇俄的布爾什維克人開始爭奪那些
同盟國 遺下的空間。結果幾乎整個東歐陷入動亂。
1918年11月18日,蘇維埃最高當局下令西集團軍向西進發,務求以有限資源占據儘量多的土地。
戰後國界圖
1919年初,波軍和蘇軍尚未接到各自政府的命令已開始交戰,
維爾紐斯 波蘭人自行組織的部隊與Litbel的布爾什維克軍為了爭奪控制區而交火。最後是較有組織的蘇俄部隊獲勝,逼使波蘭人向西撤退。
1919年1月5日,紅軍進入
明斯克 ,幾乎沒有遭遇抵抗,短命的
白俄羅斯人民共和國 垮台。同一時間,越來越多的波蘭地方武裝進入白俄羅斯及立陶宛,與當地支持布爾什維克的團體多次交火。新組建的波蘭陸軍開始派遣部隊開往東面去支援那些地方武裝,而俄國人也向西增兵。
在1919年春,蘇俄通過徵兵,組成了人數達230萬的紅軍。由於大部份紅軍投進了內戰,只有少數在該年被派往西面;在1919年2月,西集團軍只有4萬6千人。在1919年2月,波蘭陸軍總共有11萬人,4月擴充至17萬人,其中8萬人是戰鬥部隊。到1919年9月,波蘭陸軍有54萬人,其中23萬人在蘇俄前線。
到1919年2月14日,波蘭人已經在Kobryn、Pruzhany、Zalewianka河至
尼曼河 一線建立了據點。大約在1919年2月14日,波軍在Mosty遇到紅軍的先頭部隊,後者未發一槍便後撤。從立陶宛,經白俄羅斯延伸到烏克蘭的前線逐漸形成。
第一次衝突 第一次大型武裝衝突在大約2月14日至16日發生,在白俄羅斯的Maniewicze與Biaroza附近。二月下旬,蘇軍停止前進。波軍與蘇軍同時又與烏克蘭人作戰。
1919年3月初,波軍展開攻勢,越過尼曼河,攻占
平斯克 ,到達
利達 外圍。4月,布爾什維克人攻占
格羅德諾 ,不久卻被波軍逐出。
第一次波蘇衝突 直至1920年初,波軍的進展大致順利。由於紅軍需要把主力用於對抗白軍,只好在北起拉脫維亞、南抵烏克蘭的西面戰線逐步後退。1919年初夏,白軍在俄國內戰中占了上風,進逼莫斯科,畢蘇斯基認為白軍比布爾什維克人對波蘭的威脅更大,因為白俄不願接受波蘭獨立,而布爾什維克人至少宣布
瓜分波蘭 為無效。畢蘇斯基不理會
協約國 的施壓,不肯參與推翻列寧政府,無形中在1919年夏秋之際挽救了布爾什維克政權。畢氏後來寫道,如果白軍獲勝,波蘭在東面最多只能取得“種族邊界”(
寇松線 )。與此同時,列寧向波蘭提出把
明斯克 、Zhytomyr及
赫梅利尼茨基 地區劃歸波蘭;波蘭軍方領袖Kazimierz Sosnkowski認為這個提議比他們本來要求的更加好。
聯盟 1919年,各種波蘭和俄國派系進行了幾次不成功的和平談判的努力。同時,由於波蘭政治家難以接受立陶宛的獨立與領土要求,特別是要放棄
維爾紐斯 (立陶宛歷史上的京城,但波蘭人占多數),波蘭與立陶宛關係惡化,波蘭談判代表與拉脫維亞臨時政府推進關係,在1919年末、1920年初,波蘭和拉脫維亞軍隊進行了對抗俄國的聯合行動(Zima行動)。
波蘭與流亡的烏克蘭民族主義者領導人
西蒙·彼得留拉 在1920年4月21日簽訂《
華沙條約 》。代表
烏克蘭人民共和國 的彼得留拉連同一些烏克蘭部隊在敗於
布爾什維克 人後逃到波蘭尋求
庇護 ,他僅能控制鄰近波蘭國境的小片地區。根據彼得留拉與畢蘇斯基的協定,彼得留拉同意波蘭對西烏克蘭的領土要求,波烏兩國未來以Zbruch河為兩國之間的國界。彼得留拉得到波蘭承諾烏克蘭的獨立,及波蘭會提供軍事上的支援協助他的政府返回基輔。
兩人即時面對本土的反對聲音。畢蘇斯基受到國內的國家民主黨人強烈反對,他們反對烏克蘭獨立。彼得留拉也因為與波蘭結盟及放棄了西烏克蘭而被許多烏克蘭政客抨擊。
與
彼得留拉 的聯盟使戰役開始時有1萬5千親波蘭的烏克蘭部隊參戰,在戰爭中,經過招兵及吸納從蘇俄部隊脫離的逃兵後,增至3萬5千人。可是到最後,這支兵力並不足以實現彼得留拉尋求烏克蘭獨立的心愿,或是畢蘇斯基渴望他的Międzymorze聯盟擁有烏克蘭盟邦的夢想。
雙方實力 波軍的FT-17坦克(1920年)
Norman Davies指出,要推斷雙方實力相當困難,即使是當時的將領們,也往往不完全清楚自己的部隊。
1920年初,紅軍已經擊敗了白軍,
鄧尼金 失敗了,又與拉脫維亞及愛沙尼亞簽訂和約。波蘭前線變成紅軍最重視的戰場,蘇俄加強投入資源及部隊到那裡。1920年1月,紅軍在
別列津納河 附近及白俄羅斯開始集結70萬人。
雙方實力 在波軍展開基輔攻勢時,紅軍的
西南方面軍 約有82,847人,包括28,568前線部隊。波軍兵力估計有12,000至52,000人。當蘇方在1920年中反攻時,形勢已經改變,蘇方有約79萬人,至少比波軍多5萬人;
圖哈切夫斯基 估計自己有16萬可隨時作戰的部隊;畢蘇斯基估計敵軍有20至22萬人。
在1920年內,將近80萬紅軍人員被投進對波蘭的戰爭,其中40萬2千人派往西方面軍,而35萬5千人派往西南方面軍。Grigoriy Krivosheev的估計相近,西方面軍有38萬2千人,而西南方面軍有28萬3千人。
Norman Davies指出波蘭前線的紅軍部隊在1920年初增加如下:
1920年1月1日-4個步兵師、1個騎兵旅
1920年2月1日-5個步兵師、5個騎兵旅
1920年3月1日-8個步兵師、4個騎兵旅
1920年4月1日-14個步兵師、3個騎兵旅
1920年4月25日-20個步兵師、5個騎兵旅
波蘭部隊從1918年的約10萬人增至1920年初的逾50萬人。
1920年8月,波蘭陸軍共有737,767人,一半在前線。扣除蘇方的人員損失,波蘇兩軍在人數上相若,到了
華沙戰役 時,波軍可能在人數及後勤上輕微占優。
蘇俄最高當局計畫在4月下旬或5月發動新攻勢。波蘭已經發覺蘇方正預備新攻勢,波蘭方面決定先發制人。1920年的基輔攻勢是為了打敗波軍南翼的紅軍,及在烏克蘭扶植親波蘭的彼得留拉政府。
基輔行動 4月24日,波蘭展開其主要攻勢“基輔行動”,目標是建立一個獨立的烏克蘭國,成為畢蘇斯基計畫中的聯盟一員。
基輔攻勢中波軍的最大進展 波蘭第三軍團輕易地打敗烏克蘭的紅軍,不過後者損失輕微。波烏聯軍在5月7日進占
基輔 。
紅軍在5月29日反攻。北方的波蘭第一軍團被擊敗,俄軍第十五集團軍奪回
道加瓦河 與
別列津納河 之間的地區。
1920年5月24日,南方的波蘭部隊初次遭遇
謝苗·布瓊尼 的第一騎兵集團軍。6月5日,布瓊尼以
哥薩克 騎兵突破了波烏聯軍的戰線。蘇俄隨後利用流動騎兵去打擊波軍後方,針對通訊及補給。到了6月10日,波軍全面後撤,6月13日放棄基輔。
蘇俄連勝 在烏克蘭的波蘭第三軍團司令
愛德華·雷茲-希米格維 決定向西北突破蘇軍戰線。波蘭在烏克蘭的部隊雖然順利後撤,卻無法支援北方前線及加強在Auta河的防禦。
由於兵力不足,波蘭在三百多公里的前線只有薄弱的12萬人及約460門炮,且無戰略預備隊,防禦工事幾乎全無。
圖哈切夫斯基發動攻勢 面對波蘭戰線的是紅軍的
西北方面軍 ,由年輕的
圖哈切夫斯基 指揮,兵力有10萬8千人以上的步兵及1萬1千騎兵,722門炮及2,913挺機關槍。在某些扼要地點,俄軍的兵力是波軍的四倍。
圖哈切夫斯基在7月4日沿
斯摩棱斯克 -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一線發動攻勢,越過Auta河及
別列津納河 。北方的第三騎兵軍打算從北面包抄波軍,移近立陶宛及
東普魯士 的邊界。第四、第十五及第三集團軍向西壓迫,在南方有第十六集團軍及Mozyrska兵團支援。到了7月7日,波軍被逼全線後退。由於波軍頑強抵抗,圖哈切夫斯基企圖突破波軍戰線,把波軍壓逼到西南方的平斯克沼澤的計畫落空。
7月14日,維爾紐斯失守。在南方的
加利西亞 ,
謝苗·布瓊尼 的騎兵深入波蘭後方,占領了Brodno,向
利沃夫 及札莫希奇前進。波蘭人在7月初意識到俄國人的目標不再限於把邊界西移,波蘭的獨立也岌岌可危。
蘇軍進展 俄軍差不多每日前進20英哩。白俄羅斯境內的
格羅德諾 在7月19日失守;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在8月1日也被俄軍占領。波軍打算用第四軍團及Poleska兵團據守
布格河 之線,但是一星期後便告失守。蘇俄的西北方面軍在8月2日越過
納雷夫河 ,距離華沙只有60英哩。西南方面軍把波軍逐出烏克蘭後,圍攻波蘭第六軍團據守的利沃夫。此時波蘭的政客試圖向莫斯科求和卻不得要領。
在加利西亞利沃夫附近的波軍發動了一次成功的反擊,阻延了俄軍,也制止了波軍在南部戰場後退。可是華沙附近的形勢繼續惡化,波軍無法擴大南部反攻的戰果。為了迎接即將來臨的
華沙戰役 ,部隊陸續集結。
外交陣線,第二部分:政治競爭
華沙戰役 當局勢轉為對波蘭不利時,畢蘇斯基在政壇上的力量也減弱,而其對手的力量則上升。在蘇軍逼近華沙之際,畢蘇斯基差不多在最後一刻重拾其影響力,特別在軍事上。Leopold Skulski的政府在6月初辭職。
在
蘇聯共產黨 的指示下,一個名為“波蘭臨時革命委員會”的
傀儡政府 在7月28日成立,以管理被紅軍占領的地區。在勝利在望的時候,蘇軍司令之間的不和也在滋長,正是由於最高司令之間缺乏合作,最終導致他們在華沙戰役大敗。
1920年7月,英國宣布向波蘭供應大量在一戰後過剩的軍事物資,不過反對英國援助“白色波蘭”的英國勞工聯合會卻以威脅發動大罷工為手段,迫使付運波蘭的武器無法離開英國的港口。戴維·勞合·喬治對於支援波蘭人並不熱心,可是受到右翼內閣成員如
寇松 及
溫斯頓·邱吉爾 施壓才向波蘭提供那些物資。
1920年7月11日,英國政府向蘇俄發出“實質上的”
最後通牒 ,要求蘇俄停止對波蘭及俄軍(在俄羅斯南部由
弗蘭格爾 領導的白軍)的敵對行動,以及接受以
寇松線 作為蘇俄與波蘭的臨時邊界,直至永久邊界經談判後確立。如果蘇俄拒絕,英國威脅將以一切可以用到的方法協助波蘭,不過在現實上英國也受到國內政局限制。7月17日,布爾什維克人拒絕,並且反建議直接與波蘭談判。英國的回應是如果蘇俄繼續向波蘭進攻,就中止與蘇俄的貿易談判,蘇俄對此不予理會。
1920年8月6日,
英國工黨 出版了一份小冊子,宣稱英國工人永不會在這場戰爭中成為波蘭的盟友,而工會也阻止補給品運往在
阿爾漢格爾斯克 協助白俄軍的英國遠征軍。法國社會黨人在它的報章上說:“不向反動的、資本家的波蘭提供一人、一元、甚至一顆子彈。俄國革命萬歲!工人國際萬歲!”
奧地利 、
捷克斯洛伐克 及德國工人也拒絕轉運供應波蘭的戰爭物資。
立陶宛為了取得維爾紐斯及附近地區,也出於蘇俄在外交上施壓,在1920年7月決定支持蘇俄。可以當成是波蘇戰爭一部份的波蘭-立陶宛戰爭在同年8月發生。
波蘭的盟友很少。法國在1919年派出400人的顧問團到波蘭,又協助主要由波蘭裔組成、在一戰時由法國指揮的“藍軍”從法國到達波蘭。
匈牙利 願意派出3萬人的騎兵軍支援波蘭,可是捷克斯洛伐克不肯讓他們過境;然而一些裝載武器的火車還是從匈牙利抵達波蘭。
1920年8月10日,俄軍的
哥薩克 人越過
維斯瓦河 ,企圖在主力從東面展開進攻時從西面攻占華沙。8月13日,俄軍的初次攻勢被擊退。波蘭第一軍團抵擋了向華沙的直接進攻,又阻止了向Radzymin的進攻。
蘇方總司令
圖哈切夫斯基 認為一切按自己計畫進行,但波蘭方面已經可以解讀紅軍的無線電通信,使圖哈切夫斯基跌進畢蘇斯基及其參謀長Tadeusz Rozwadowski布下的圈套。在北面,俄軍越過維斯瓦河後,正進入一個波軍兵力薄弱的真空地帶。在將會決定戰爭勝負的華沙南面,圖氏只部署少量兵力去據守連線西北方面軍與西南方面軍的中間地區。另外,布瓊尼的第一騎兵集團軍在利沃夫受阻。蘇俄最高指揮當局在圖氏的堅持下,曾下令第一騎兵集團軍向北面的華沙及
盧布林 進發,可是布瓊尼沒有遵從,因為西南方面軍司令耶格羅夫與圖哈切夫斯基不和。西南方面軍政委
史達林 的政治把戲是促使布瓊尼及耶格羅夫違抗命令的決定性因素。追求個人勝利的史達林只顧奪取利沃夫,紅軍在圍攻該城時卻遇到頑抗。
弗克拉河。它面對數量上及物資上占優的蘇俄第三及第十五集團軍。在一日之內,蘇軍朝華沙及莫德林的推進停止,隨後變成撤退。第五軍團以閃電般的行動驅趕筋疲力盡的蘇軍。波軍在一天內前進30公里,把蘇軍在北方的包抄攻勢瓦解。到了8月16日,畢蘇斯基指揮後備軍全面投入反攻。波軍貫徹了畢氏的計畫,從南面出擊,找到敵軍方面軍之間的巨大缺口。波軍兩支部隊繼續向北追擊,到達
圖哈切夫斯基 部隊的後方,8月18日把其大部份部隊包圍。在同一天,遠在明斯克總部的圖哈切夫斯基終於明白蘇軍已經大敗,下令他的餘部後撤及重新整編,可是前方不是太遲才收到命令就是根本收不到命令。在前線中央的蘇軍陷入一片混亂。圖哈切夫斯基下令全軍向布格河撤退,可是他在那時根本無法與大部份在華沙附近的主力部隊聯絡,所有計畫因為通訊問題而變得亂七八糟。蘇軍沒有秩序地後撤,各個師陷入恐慌及瓦解。由於紅軍失敗之大及突然,波蘭有人稱華沙戰役為“維斯瓦河的奇蹟”。2004年發現的檔案證明波蘭的破解密碼員成功破解紅軍的加密無線電通訊對於波軍的勝利起了重大作用。
布瓊尼的騎兵向利沃夫的前進受阻,於是取道波軍防守薄弱的地區,在8月29日到達札莫希奇並試圖攻占它。8月31日,布瓊尼放棄圍攻利沃夫,改為試圖支援從華沙後撤的俄軍西北方面軍。俄軍在
卡莫羅戰役 被波軍騎兵擊敗,雖然布瓊尼的第一騎兵集團軍部隊逃過包圍,可是遭受嚴重傷亡且士氣大減。布瓊尼的第一騎兵集團軍餘部在9月6日向
弗拉基米爾-沃倫斯基 撤退,不多久又被波軍擊敗。
圖哈切夫斯基在9月組成了一條新防線,可是波軍在尼曼河戰役又再逼使俄軍後退。波軍繼續全線東進,在10月初到達Ternopil-Dubno-
明斯克 -Drisa一線。
在南面,彼得留拉的烏克蘭軍在9月18日占領了Zbruch河左岸,次月又再向東前進。
結束 在華沙戰役後,蘇俄向波蘭求和,而波蘭人一來在戰爭中已傷亡不少,二來受到國際壓力,而且波軍已占領了大部份有爭議領土,也願意談判。10月5日,蘇俄向波蘭的提案被波蘭接受。10月12日,波蘭與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及蘇維埃烏克蘭簽訂停火協定,10月18日生效。和約的談判其後開始。
1920年8月初的蘇軍進展 當時彼得留拉的烏克蘭軍已有2萬3千人,並已占領了波蘭以東的一些地區。他在11月10日被布爾什維克軍攻擊,到了21日被逐至波蘭控制區內。
後續 美國社會學家Alexander Gella認為波蘭的勝利不單為波蘭,也至少為整箇中歐,帶來20年的獨立。
英國軍事史家
約翰·弗雷德里克·查爾斯·富勒 將軍(J. F. C. Fuller)更將波蘇戰爭中最關鍵的
華沙戰役 列為改變世界局勢的關鍵性戰役,在其巨著《
西洋世界軍事史 》中以一整個章節進行記述,同時更從當時西歐各國在一戰後的疲弊與國內共黨革命的暗潮洶湧論斷,倘若波蘭於
華沙戰役 戰敗,當時的歐洲不可能抵擋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的閃電入侵,因而總結的指出“西方國家應該要記住,波蘭在1920年曾經拯救過整個西方文明”。
在和平談判中,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同意在有爭議領土上向波蘭大幅讓步。波蘭已精疲力歇,國內民意也反對繼續戰爭。談判由國家民主黨人主導,他們不太在乎畢蘇斯基主張的Międzymorze聯盟。超過100萬波蘭裔人仍然留在蘇聯內。
主政的國家民主黨也不太關注烏克蘭人的命運及對彼得留拉的條約義務。他們只打算占有那些在種族上或歷史上是波蘭的、或是可以波蘭化的地區。《
里加和約 》在1921年3月18日簽訂。畢蘇斯基認為該條約是一項懦夫行為,為此向烏克蘭人致歉,因為它實際上違反了畢蘇斯基與彼得留拉的禁止單獨談判和平的—波蘭與烏克蘭的軍事同盟條款。波蘭當局更扣留了它的烏克蘭盟友—彼得留拉,使波蘭與其少數族裔烏克蘭人的關係更差。
波蘭在1920年秋也戰勝了立陶宛,奪回維爾紐斯地區,成立了一個由波蘭人主導的“中立陶宛管治委員會”。那裡經公民投票及1922年2月20日的議會表決後,被併入波蘭。因此,波蘭和立陶宛的關係在以後多年一直欠佳。
直至1989年,在共產政權統治下,波蘭及其它蘇聯國家的歷史書不提或是儘量少提及此場戰爭,就算是有,也是當作
俄國內戰 中的外國干預來寫。
戰爭結果 戰爭的失敗在蘇俄領導人中間產生很大震動,1920年9月22-25日在俄共(布)第九次代表會議上激烈討論戰爭失敗原因以及世界無產階級革命前景。圖哈切夫斯基就西南方面軍在戰爭中表現提出批評,而該方面軍政委
史達林 在1920年9月23日專門做了聲明,闡述他對戰爭失敗的看法以及解釋他的責任。而最高領導人列寧思想處於矛盾狀態,一方面覺得戰爭失敗可能是犯了戰略錯誤,但另一方面又認為失敗主要還是主觀原因;與會的大多數人托洛茨基、
季諾維也夫 、
捷爾任斯基 、
布哈林 、
加米涅夫 、
史達林 等都持上述觀點。
在最初馬恩理論中,就有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思想,不過要求各國無產階級協調行動,並沒有武力輸出思想。列寧儘管也認同這個思想,但考慮到俄國是經濟文化落後的國家,不具備直接實現社會主義條件,需要西方先進國家援助;如果這些國家也是無產階級掌權,那不必多言。列寧更希望建立世界社會主義联邦。而
俄國革命 目標是建立統一的世界蘇維埃共和國。而蘇波戰爭則成了蘇俄推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次實踐。
歷史影響 這次實踐讓
蘇俄 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蘇俄很快調整了自己的對外政策,由世界無產階級革命轉為和平共處,與周圍的
愛沙尼亞 、
拉脫維亞 、
芬蘭 、立陶宛簽訂了和平條約。
1921年3月18日,蘇波兩國簽訂了里加條約,為兩國的緊張局面劃上了一個句號,條約對波蘭較有利。當然,18年後,蘇軍在1939年在德波戰爭時根據
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將波蘭的大片領土併入到蘇聯境內,同年11月,這兩個地區加入蘇俄,重新併入
烏克蘭共和國 和
白俄羅斯共和國 。
大約80000名蘇聯戰俘中有16000~20000名因為疾病、食物短缺等原因死於波蘭戰俘營。
同時,51000名波蘭戰俘中也有20000名左右死於蘇俄戰俘營。
經驗教訓 俄戰爭失敗的真實原因還是它的對外戰略追求目標造成。從十月革命成功後,列寧等布爾什維克領導人對外政策出發點首先從意識形態利益出發,致力於推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這主要是:
首先,認為消滅戰爭必須消滅帝國主義,認為“帝國主義是壟斷的資本主義、是寄生的或者腐朽的資本主義、是垂死的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戰爭是絕對不可避免的而且帝國主義是無產階級社會革命的前夜。既然革命在社會矛盾集中的俄國爆發了,而俄國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開端,所以革命必然擴展到西方先進國家”
再者,又認為只有喚起世界無產階級革命,俄國革命才會最後成功。
只能說偉大導師列寧更希望建立世界社會主義联邦。而俄國革目標是建立統一的世界蘇維埃共和國。而蘇波戰爭則成了蘇俄推進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一次實踐。
這次實踐讓蘇俄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但許多領導人竟然又在戰後提出了“紅色干預權理論”。幸而列寧還是比較清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