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茶

緊茶

史上的緊茶素以茶味濃郁,香氣韌勁著稱,自古以來即為藏區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過去都通過馬隊的馱運由滇入藏,路途迢遙,常常因為受潮而發生霉變,為了讓緊茶在馱運的過程中能有足夠的空間來散發水分而防止霉變,才逐漸形成了緊茶獨有的帶把香菇造型,並一直沿用至今。緊茶曾於1967年停產,後來,因為西藏宗教領袖班禪喇嘛於1986年親臨下關,要求恢復緊茶的生產以供西藏佛寺使用,於是標以“寶焰牌”商標的緊茶才又復現於世,並被重命名為“班禪緊茶”或是“班禪禮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緊茶
  • 特色:茶味濃郁,香氣韌勁
  • 主要對象:西藏佛寺使用
  • 別名:班禪緊茶”或是“班禪禮茶
簡介,生態環境,特徵,製作,採摘工藝,初制工藝,歷史淵源,茶藝欣賞,保健功效,

簡介

佛海茶廠於民國元年至六年(1912~1917年)將團茶改為帶把的心臟型,取名寶焰牌緊茶。寶焰牌緊茶全為手工團揉精製,每個淨重238克,7個為一筒,每個緊茶之間留有空隙,使水分能繼續散發而不導致霉變。1967年改為長方形磚茶後停止生產。後因十世班禪的重視,下關茶廠於1986年恢復生產心臟型緊茶至今,規格為250克。使用原料較為粗老,三至八級鋪面、九十級為里茶。市場亦稱之女兒茶香菇頭蘑菇頭、牛心沱。生茶、渥堆熟茶二種都有生產。
緊茶緊茶

生態環境

雲南分布區多屬南亞熱帶山地季風常綠闊葉林。主要產地勐海南糯山年平均溫17--19℃,極端最高溫22.3℃,極端最低溫-5.4℃(出現在1月);年降雨量1300--1400毫米。土壤多為赤紅壤或黃色赤紅壤。
喜山坡溝谷,乾季雲霧瀰漫,空氣潮濕,土壤深厚,排水良好又富有腐殖質的小環境。花期9--11月,果期4--6月,有時花、果並存。野茶樹果實常被採收,天然繁殖差,林下幼苗罕見。與其伴生的主要喬木樹種有峨眉木荷SchimawallichiiChoisy、截果柯LithocarpustruncatusRehd.etWils.、普文楠PhoebepuwenensisCheng等。
緊茶緊茶

特徵

緊茶(磚片形),外形緊結端正,如蘑菇。厚薄均勻,條索明朗,色澤烏潤,帶銀毫;內質湯色橙紅,橙黃透亮,香氣純正,滋味醇濃,香氣持久、經久耐煮,葉底呈竹葉青或帶褐色。採用版納茶區上等大葉種茶青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加工而成。帶有原始野生茶的獨有霸氣。具有典型班章香氣。

製作

茶樹尖到成品,先後要經過採摘、加工和包裝。其中,採摘過程又分為採摘和集放;加工過程分為制和複製兩段工序;初制工序一般包括萎晾、挑檢、殺青、揉捻、散攤、乾燥;複製包括篩選、配料、稱量、氣蒸、揉包、壓制、解袋、再乾燥;包裝分為內包裝和外包裝。

採摘工藝

採摘———要注意老嫰長短適當,采尖時,至少須留一片新葉並修除舊葉,以促進茶樹的光和作用並便
於抽芽。
因而,茶樹上一芽二葉者最多采一芽一葉;一芽三葉者最多采一芽二葉;一芽四葉者最多采一芽三葉,但葉距較稀者也只宜采一芽二葉。其中以一芽三葉而留一葉者最為適當;一芽二葉的稚嫰者一般暫不採。毛尖已放的茶芽也應采尖,但最多采尖部二葉。
緊茶緊茶
集放———將鮮茶邊采邊盛放在包內或籮內等。

初制工藝

萎晾———將採回家的鮮茶及時攤晾,使它散發並脫去多餘水分而輕度萎凋。
挑檢———對採摘較老的鮮茶在殺青前的萎晾過程中,剃除較老的葉片和梗,以便茶尖殺青均勻。
殺青———六大茶山普洱茶傳統的殺青方式,都是採用鍋炒的炒青方式和清代生茶的曬青方式。炒青是以鐵鍋或銻鍋等炒,使鮮葉萎凋;曬青是以強烈的陽光暴曬使鮮茶萎凋。

歷史淵源

大理古城,脈延千年,秀美的景觀素有“下關風,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的美譽,昔年的茶馬古道亦是經此蜿蜒進入川藏,歲月悠悠中,見證過歷代茶事的興衰,品味過馬幫旅人的鄉愁,同時,亦相與積聚起深厚的制茶文化。直至今天,置身其中的下關仍以“沱茶之鄉”的盛譽為世人所熟知。
緊茶緊茶
正如一粟所說,下關的茶品多會附有青花香,而許多的茶人則認為,是大理獨特的“風花雪月”孕育出了這種獨有的芬芳。在下關所產制的眾多茶品中,“寶焰牌班禪緊茶”因其製作嚴謹精良,形態古樸,並有著獨特的歷史內涵而聲名尤著。
史上的緊茶素以茶味濃郁,香氣韌勁著稱,自古以來即為藏區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過去都通過馬隊的馱運由滇入藏,路途迢遙,常常因為受潮而發生霉變,為了讓緊茶在馱運的過程中能有足夠的空間來散發水分而防止霉變,才逐漸形成了緊茶獨有的帶把香菇造型,並一直沿用至今。緊茶曾於1967年停產,後來,因為西藏宗教領袖班禪喇嘛於1986年親臨下關,要求恢復緊茶的生產以供西藏佛寺使用,於是標以“寶焰牌”商標的緊茶才又復現於世,並被重命名為“班禪緊茶”或是“班禪禮茶”。茶品製作極為精嚴,被多本普洱專著作為滇茶的珍品列入名茶譜,唯市場流通極少,真顏難睹。
頭泡淡栗初現,味薄韻微,唯茶葉驟遇甘泉,轉瞬紅栗漫現,生機頓啟。再沏茶色趨沉,始有淡然的花香浮動,若隱若現,而韻味仍顯依稀。三巡過後,湯色栗紅瑰麗,極濃郁而清澈,雖美艷卻穩重,茶湯醇厚而微微青澀,而喬木型的茶香便在此時悄然滲出,久藏的野性在瞬間將一切覆蓋,待茶香漸次淡退,方覺微薄而悠長的陳韻瀰漫在四周,伴著清幽的花香在齒齶間留連,甘,甜,津,並有較強的茶氣在眉額處涌動……
緊茶緊茶
《中國名茶志》對普洱茶有著這樣的注釋:“香氣高銳持久,帶有雲南大葉種特性的香型,滋味濃強富於刺激性。“新生普洱正是具有這樣的特點,香氣霸道而茶氣凜烈,使許多的愛茶者難以承受。班禪緊茶是特別為藏區配製,用以摻奶成茶以解肉食,所以茶性尤烈,這泡緊茶雖然經歷了十五年歲月的淡化,但當年風發的意氣卻仍未斂盡。
十巡之後,茶湯色味漸趨淡薄,青澀無痕,獨余淡淡的甘甜和縈繞的輕弱的微香。緞泥小壺中散開的茶葉豐潤栗紅,其中夾雜著許多尤泛輕綠的葉片,一片唯美的緊茶景致。
班禪緊茶仍銳的茶性也許還要經過十年二十年的陳化,才會真正地變得中庸醇和,才會變得溫和淡泊。寫到此處,突然想起文人雅士們總喜歡將陳年的普洱比喻成歷盡滄桑的美人,而我想,陳藏的普茶或許更像那些退隱江湖的長者,在雲淡風輕中,追述昔年那些激盪的風雲,那些綣繾的情事,只會在偶爾間流露出那曾經的雄心。
緊茶緊茶
在漫長而久遠的普洱茶發展歷程中,位於喜馬拉雅山畔的藏族同胞們自始至終都扮演著一個極為重要的角色——普洱茶最大的消費群。普洱茶以雲南大葉種茶葉製成,茶多酚咖啡鹼胺基酸維生素等物質含量特別高,茶性豐富剛烈,滋味濃釅醇香,降脂、去膻、去油膩,因而極受藏民喜愛。早自唐朝時,藏族商人們便翻越雪山、橫渡金沙江以馬匹、乳製品、藥材、金子等交換雲南普洱的茶葉,也因此而成就了世界上最輝煌、最艱險的道路之一——茶馬古道。
銷往西藏的普洱茶都是緊壓茶,其中以心形緊壓茶和方形磚茶最為大宗。歷史上心形緊壓茶是專為藏區製作的普洱茶,形狀亦甚為奇特,乍看就像生長在山野間的蘑菇或一位壯年的心臟一樣,有傘帽和手柄,每個淨重約250克左右。據說,製作於此,別有深意。其一,是為方便長途貨運。先民們擔心過久的運輸時間不利於茶葉間的呼吸和透氣,便在茶上做出手柄,使其留有縫隙,致其間通透。其二,好客的藏胞們視緊茶為珍禮相互饋贈。在敬獻哈達時,又因緊茶帶把兒,便於一手握住兩個可同時敬獻四個緊茶。
緊壓茶也稱“班禪緊茶”、“班禪沱”。緊茶上註明“寶焰牌”商標,其商標也頗有意義:由紅、黃、黑三色,三個部分組成,並各含其義:1、香爐採用寶鼎黑邊,金黃色金鼎;2、爐內四個桃形圖像是元寶,象徵貢茶;3、爐內火焰代表佛光,所以是紅色。金鼎中元寶的熊熊烈火燃燒正旺,象徵著吉祥如意。
緊茶緊茶
班禪緊茶因數量有限和其特殊意義,所以製成後並未向外界發售,除專供的之外,僅在當年茶廠留有些許存貨。多年後該茶几經輾轉留傳了小部分在民間的少數收藏者手中,被茶人們競相追捧,但真正留存於世的少之極少,極為珍貴。

茶藝欣賞

喝茶,當然是要喝好茶。有上乘的緊茶,還要懂得沖泡和品味。
泡茶:泡茶的第一道工序,是用燒開的水溫杯,使蓋碗有熱度,然後在蓋碗之中放入5-7克茶葉,斟至八成水。這一次的水是用來洗茶的,要洗兩遍,倒的速度要快,沖走茶在發酵的過程中沾染的一些灰塵。泡茶的最佳水溫是90℃-100℃,也就是水剛剛滾開的時候。
品茶:茶人人會喝,品茶卻是一門學問。水已經燒開,茶具也已經擺好,裝上一道1988年的生茶,隨邢先生一起踏上品茶之旅:
第一道:潤喉。剛燒開的水沖入茶葉3-5秒之後,第一道茶就可以上了。據悉,這時的茶味還沒有完全出來,可以先潤潤喉。
第二道:聞香。第二杯茶,是用來聞的,端到鼻邊,細細吸入茶的香氣。要判斷是否一杯好茶,由此可見端倪。
緊茶緊茶
第三道:觀其色,品其味。都說從第三道茶開始才是真正的好茶,這時便要觀其色,品其味了。上好的普洱茶,湯色褐紅澄澈,入口醇滑無雜質。這杯1988年的生茶,由生茶的淡黃色發酵成如今的酒紅色,茶味回甘,茶香四溢。
第四道:細品。舌頭微微頂起,讓茶水從舌的兩邊流入,牙齒和舌頭一起與茶做全方位的接觸,讓舌尖體會茶的香氣。
第五道:加深茶的味道,更加享受地品。喝到這一道茶,要慢慢地體會整個身體的感受,體會茶在體內的流動,以及由之帶來的溫暖愜意。
第六道:回憶。體會這道茶的年份,讓人陷入回憶之中:當年的自己,在做些什麼……在茶中追溯逝去的時光,歲月輾轉,茶香依舊。
第七道:鑑別。如果是鑒茶,那么到了這一道,已經可以鑑別出茶的品牌和質地,完成鑑賞普洱茶順、柔、活、潔、亮的全過程。越好的茶葉,能沖泡的次數越多。而品茶,關鍵就在於那一份心境,七道之後,隨心而品,便是最高境界———無味之味。

保健功效

歷史悠久的雲南緊茶系選用雲南大葉種青茶作原料,經過蒸壓成磚形,外形緊結,美觀大方,湯色棕黃,湯味醇濃,是邊疆少數民族烹煮酥油茶的上等原料。雲南緊茶每年大量運銷西北和西南邊疆地區,故又稱邊銷茶。
緊茶緊茶
居住在滇、川、青、藏、新疆等高原地區的各族人民食肉類、乳類較多,喝茶可解油膩,助消化;降脂減肥、健齒護齒、消炎滅菌和養護腸胃等。而且在高原地帶所壓較低,人體內的水分蒸騰作用強烈,血管膨壓增大,抗動脈硬化、茶單寧中的兒茶素能增強血管壁的彈性和韌性,喝茶可以增強血管的抗壓能力。
同時,居住在高原地帶的兄弟民族,缺乏蔬菜,茶葉中含有多種維生素,喝茶又可增加維生素。因此,雲南緊茶是他們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