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看中國

綠水青山看中國

《綠水青山看中國》是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與科教頻道推出的一台大型演播室益智類文化節目。節目融知識性趣味性於一身,以山、水、林、田、湖、生命為載體,展現人地關係,感念鄉土、鄉情、鄉愁。節目緊扣時代主題,展現美麗中國、生態中國、文化中國。

節目分為《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一季》、《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一季》於2017年10月5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播出,於2017年10月12日播完。

綠水青山看中國第二季》於2019年1月29日起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播出。

基本介紹

節目背景,節目形式,比賽賽制,節目看點,節目列表,參演嘉賓,播出信息,節目評價,

節目背景

中華文明五千年燦爛不熄,積澱了豐富的哲理思想。
直播畫面直播畫面
“天人合一”的生態智慧、“道法自然”的質樸觀念,至今仍給人以深刻啟迪。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曾在不同場合反覆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強調“走向生態文明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更是首次把“美麗中國”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宏偉目標,將生態文明建設擺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戰略位置。
《綠水青山看中國》是國家電視台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之作,全程貫穿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綠色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一時代主題,以“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體”為線索,點讚綠水青山,展現大美中國,展示十八大以來各地生態文明建設的突出成果,為迎接黨的十九大獻禮。
作為繼《中國詩詞大會》之後,由央視科教頻道重磅打造的一檔全新節目,《綠水青山看中國》開創性地挖掘地理內容資源,升級“大會”體傳播模式,聚焦“山”“水”“林”“田”“湖”“鄉愁”“絲路”和“美麗中國”的不同主題,用豐富多樣的電視表現手法,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作出了創新表達。

節目形式

《綠水青山看中國》結合地理學緊扣國家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大計,節目設計了八個主題,涉及了作為綠水青山基礎的自然地理景觀的主要元素和承載著國民鄉愁、傳統文化的人文地理景觀,並且通過絲路專題將“一帶一路”重大國策緊密結合,最後在建設美麗家園的決賽節目中融合地理學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命題轉換成在中華大地上運用地理學、生態學等科學生態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的輝煌藍圖和展望。節目通過選手答題的形式,實行淘汰制,最後勝出者為本場冠軍。

比賽賽制

第一關:大浪淘沙
本關共九道選擇題,九排選手依次上前答題,答對者有機會進入下一關,答錯者止步本場比賽。本輪晉級名額共60人,超過60人,將按答題速度進行排名,決定晉級席位。
第二關:突出重圍
本關共有三道必答題,用最短時間,答對全部題目的兩位選手,將奪得先機,率先進入下一關。
第三關:海闊魚躍
本關採用車輪戰,兩位選手一對一答題,勝者留在台上,敗者回到台下。突圍區同步答題,成績最佳者繼續上台挑戰,如此循環,總計三輪,最後勝出者為本場冠軍,晉級總決賽。

節目看點

前所未有的競賽題目。摒棄傳統的知識問
答,換之以“一葉知秋的掃雷遊戲”“行萬里路的地圖行走”和“猜猜我在哪兒的自媒體出題”等極具地理特色和可視性的競賽題目,在寓教於樂中普及地理知識,展現人地關係,感念鄉情鄉愁。
懸念迭起的競賽比拼。“淘汰賽+車輪戰”的9場大戰懸念迭起,81位選手在“大浪淘沙”、“突出重圍”和“海闊魚躍”的比拼環節中激烈角逐,如後浪推前浪,排山倒海,氣勢如虹。
妙趣橫生的嘉賓點評。著名學者酈波、蒙曼、王立群和地理學者張捷跨界融合,在精彩評說中延展信息,升華主題,妙語連珠,金句不斷。
自帶故事的實力選手。參與節目的選手最小9歲,最大72歲,有組團參賽的一家三口,有徒步走完318國道的行者,有從事美麗鄉村建設的基層幹部,有帶著老伴環遊世界的退休律師……選手們的傳奇故事,構成了建設生態文明的中國故事。
震撼視聽的舞美設計。以寫意山水為設計元素的演播室里,山川河流、田野梯田,從塞北到江南,從太行到秦嶺,盡顯綠水青山的無窮魅力,讓觀眾看得見藍天,望得見碧水,記得住鄉愁。

節目列表

播放日期本期內容本期冠軍冠軍照片
第一期:2017-10-05
山:仁者樂山,山有厚重。
山和水自古以來就是詩情畫意的載體,更是祖祖輩輩賴以生存的熱土,所以綠水青山不僅是一個地理概念,也是中國人的美麗家園。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高原、丘陵約占國土面積的 70%,山脈構成中國地貌的骨架。山在中國文化中又是厚重、博大、恆久的象徵,本期節目將帶領觀眾縱覽名山,感受山的魅力。
葉彤——足球迷。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二期:2017-10-06
水:山水相依,天人合一。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山和水作為大自然中兩種風格迥異的形態,往往相伴相生。有青山就有綠水,水是自然界最靈動,最鮮活的資源,俗話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而在每個人對於故鄉的記憶中,都有一條讓我們充滿眷戀的河流。本期節目將跟隨著川流不息的江河,一起去遊歷大美中國。
向博——能徒手繪製中國行政區劃圖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三期:2017-10-07
林:山是載體,財富在林。森林可以涵養生態系統的水分,所以叫做“水庫”,它又是一個物種庫、基因庫,資源庫,也是錢庫。 本期節目將帶領觀眾走進森林,感受大自然億萬年間形成的這一複雜生態系統,了解它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消除污染的不可替代作用。
王海岩——地圖哥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四期:2017-10-08
田:五穀豐登,社稷安寧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這首歌表達了中國人世世代代對於家園的熱愛和田野的嚮往。田野是人類文明起步的地方,更是中國人千百年來安身立命之處,本期通過解讀主題“田”,傳承弘揚農耕文化,留住我們生活的根,守住鄉愁,經營未來,展現一個望得見青山,看得見綠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賈貞貞——第三類人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五期:2017-10-09
湖:斗笠為帆扇作舟,五湖四海任遨遊。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湖泊是水資源的調節器,旱時它是雪中送炭的大水庫,澇時它是洪水的收納池。它為人類提供物產,也是優美的城市景觀。更重要的,它還是山水林田湖這一生命共同體中不可或缺的一員。本期帶領觀眾徜徉在湖光山色當中,認識湖泊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
空乘愛潛水——丁童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六期:2017-10-10
鄉愁(上):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人口流動、人才流動,讓很多人無法守在家鄉。在異鄉打拚,每個人都有著濃濃的鄉愁。鄉愁寄托在故鄉的山水草木、房舍路橋、美味佳肴這些有形的東西上,也寄托在歷史民俗、宗族文化、姓氏方言等無形的文化上面。本期節目通過解讀古今鄉愁情歸處,追尋中國人的鄉愁記憶。解讀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家園。
姜有生——“岡仁波齊”秘境之旅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七期:2017-10-11
鄉愁(下):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人口流動、人才流動,讓很多人無法守在家鄉。在異鄉打拚,每個人都有著濃濃的鄉愁。鄉愁寄托在故鄉的山水草木、房舍路橋、美味佳肴這些有形的東西上,也寄托在歷史民俗、宗族文化、姓氏方言等無形的文化上面。本期節目通過解讀古今鄉愁情歸處,追尋中國人的鄉愁記憶。解讀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精神家園。
李天強——少年遊俠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八期:2017-10-12
絲路: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道路自古以來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就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有了路,人們才有了交往;有了精神文化的交流,才有了文明的碰撞和共融。本期主題是人類的道路貿易和文明的交流,觀眾將通過一道道有趣的題目,追尋中華文明進程中那些貿易之路、遷徙之路、文明之路,感受每一條道路上的前塵往事和前世今生。
張澤——遊戲高手
綠水青山看中國

第九期:2017-10-13
建設美麗中國
“天有日月星辰謂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謂之理。”在本季《綠水青山看中國》的總決賽中,上知天文下曉地理的八位單場冠軍,將上演一場強強相遇、群雄爭霸的激戰,爭奪本季總冠軍的頭銜。與此同時,觀眾還將跟隨選手們一起飽覽大好河山,感受地理的魅力,再次領悟綠水青山就是美麗中國的最美底色,而建設一個永續發展的美麗中國,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歷史責任。
王海岩——地圖哥
綠水青山看中國

參演嘉賓

主持人撒貝寧
點評嘉賓王立群酈波張捷蒙曼

播出信息

《綠水青山看中國》節目共9期,每期90分鐘,於2017年10月5日—13日在央視綜合頻道(CCTV-1) 晚間黃金時段21點檔播出;2017年10月9日—14日,央視科教頻道(CCTV-10) 20:07重播。
綠水青山看中國

節目評價

《綠水青山看中國》視覺上斑斕彩夢、情懷上鄉愁舊夢、人文上穿越奇夢、生態上守護驚夢。(央視網評
《綠水青山看中國》對地理環境的呈現多是影像的忠實記錄,節目中的諸多視頻題目,始終堅持文字作為碎玉般的點綴,畫面之美才是要深得中國畫的精髓。遠景、近景、特寫;航拍、搖臂、微距,藉助拍攝手法的多樣化和所選取山河湖泊物種色彩的變換,以國畫的構圖和寫意的留白,讓一個色彩斑斕的中國美不勝收地呈現在觀眾眼前。(央視網評)
《綠水青山看中國》的諸多題目,諸多場景,乃至單場競賽主題,都把鄉愁作為節目的靈魂反覆渲染,也許從一道題,一個畫面,就可以引發對鄉愁的共鳴,讓人感慨良多,讓人潸然淚下。節目中,從一座山到一條江,從一座寺到一條路,幾乎都有著古人留下的不朽佳篇和傳說典故。《綠水青山看中國》,看的是山水中國,更希望透過節目引領風潮,讓青春的一代為青春的中國而擔當起歷史的使命。(央視網評)
《綠水青山看中國》無疑是為所有渴望圓夢的中國人,提供一次如痴如醉、收穫滿滿的夢幻旅程,讓我們對祖國的大好河山了解更深刻,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的更深沉。綠水青山是“夢”最好的渲染,生態文明是“夢”最恰當的勝景。生活在這個偉大時代的我們,既是家國情懷的追夢人,更是偉大祖國的圓夢人。(新華網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