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族學(經濟民族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經濟民族學》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於2019年8月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陳慶德、杜星梅等。

基本介紹

  • 書名:經濟民族學 
  • 作者:陳慶德 杜星梅 等著 
  • ISBN:978-7-5201-4871-9 
  • 頁數:468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章節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人類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多學科的研究方法,對經濟民族學進行了系統的詮釋。全書分導論、上篇、下篇共16章內容,既有理論架構的概述,也有實際案例的分析,由表及里,有理有據。作者以富於啟迪性和討論性的問題提出,在公共話語空間的質疑或責難中,激發人們的選擇潛能、打通人們多樣性選擇的路徑、拓展人們的選擇空間,對經濟民族學的研究有一定學術意義。

作者簡介

陳慶德,無黨派人士。雲南大學教授。
杜星梅,博士,雲南大學歷史與檔案學院助理研究員,雲南大學歷史學博士後。

章節目錄

導論 經濟民族學的理論擔當與問題指向
一 經濟民族學構建的理論前提
二 經濟民族學研究的理論源流
三 經濟民族學研究的問題指向
上篇 經濟民族學的理論工具
第一章 結構-功能理論在民族經濟分析中的運用
一 社會研究中的結構-功能理論
二 結構-功能理論的基點與反思
第二章 民族經濟研究中的制度視野與實體分析
一 波拉尼與實體主義
二 實體分析的興起
三 實體分析的主要理論範疇
第三章 民族經濟研究中的形式分析
一 經濟學理論工具與形式分析
二 形式分析的特徵和意義
三 形式-實體論戰對經濟民族學的啟示
第四章 馬克思理論激發下的民族經濟研究
一 馬克思理論的再理解和再發現
二 西方在馬克思理論激發下的民族經濟研究
三 經濟民族學中馬克思理論的運用趨向
第五章 精神分析對經濟民族學的理論啟迪
一 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論和要義
二 精神分析在經濟民族學場域的運用
下篇 經濟民族學的分析範疇
第六章 經濟民族學視野中的發展反思
一 對現代社會本質特徵的再認識
二 對發展的追問與反思
三 審視發展的基點問題
第七章 經濟過程的生態基礎
一 生態問題的本質
二 生態模式與經濟進程的演變
三 生態危機的社會性表達
第八章 民族生境與文化
一 民族生境的內涵
二 文化與文化事實
三 自然生境與民族文化
四 社會生境與民族文化的建構
第九章 生產力基礎與社會經濟類型
一 生產力的性質與流動
二 群體性生產力與血緣交往框架中的經濟表達
三 個體性生產力與地域交往結構中的農業社會
四 現代世界體系中多元經濟類型
第十章 經濟交換與民族社會
一 交換涵義的表達及其拓展
二 交換類型與社會結構的差異
三 交換與共同體:內部性與外部性
第十一章 交往工具與符號涵義系統
一 經濟的社會性關聯與價值悖論的展現
二 價值與貨幣的本質探析
三 貨幣符號象徵的制度文化意義
第十二章 消費與文化主導價值
一 消費與文化關聯性分析的理論進路
二 日常消費中的文化意義與消費時尚
三 文化消費的歷史轉換
第十三章 經濟行為與文化模式
一 理性與經濟行為
二 漁獵-採集經濟文化模式中的經濟行為
三 以自我勞動為基礎的個體私有制框架下的經濟行為
四 現代社會中理性與經濟行為的多元化存在
第十四章 經濟過程中的制度構建
一 人類社會的文化存在及其內在的制度性要求
二 經濟過程與制度要素
三 制度要素的性質分析
四 國家的經濟參與行為方式及其選擇
第十五章 資源博弈過程中的民族性要素
一 民族概念的歧義性
二 經濟過程中的民族同化與認同
三 民族性要素在資源博弈中的運用
第十六章 經濟與社會的總體性
一 區域經濟活動中的民族差異
二 非一致性存在中的民族特殊性
三 區域性民族分工與交換利益的差異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