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文化落後國家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研究

筆者以經濟文化落後的蘇聯、中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為例,分析兩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背景、必然性、爭論、影響及其經驗教訓,並通過對兩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共性的比較,總結出某些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選題具有開創性.這篇論文共分七部分.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

基本信息

論文作者:吳德慧著
導師:葉慶豐指導
學科專業:科學社會主義與國際共產主義運動
學位級別: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中共中央黨校
學位授予時間:2008
關鍵字:農業社會主義改造@@@農業集體化@@@生產關係
館藏號:F041.2
館藏目錄:2010\F041.2\1

內容簡介

正如我在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研究現狀中所述,儘管我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已經過去50多年了,蘇聯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已經過去70來年了,但對一些理論問題還存在爭議,筆者以經濟文化落後的蘇聯、中國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為例,分析兩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背景、必然性、爭論、影響及其經驗教訓,並通過對兩國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共性的比較,總結出某些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選題具有開創性。
這篇論文共分七部分。 引言部分闡述了這篇論文的理論依據,經濟文化落後國家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研究現狀,論文的重點、難點和創新點,論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問題。 第一章主要闡述農業改造的理論淵源,包括空想社會主義者莫爾、康帕內拉、溫斯坦萊等人的土地公有思想,空想共產主義者歐文、傅立葉的農業協作思想,馬克思恩格斯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思想。
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和《論土地國有化》等著作中提出了在社會主義土地國有化基礎上有計畫地發展農業的思想,但沒有解決農業生產的組織形式問題,而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是恩格斯的貢獻。恩格斯在《法德農民問題》中提出了興辦合作社的幾個原則。 第二章主要介紹列寧的農業社會主義改造的理論和實踐。
馬克思恩格斯根據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中資本主義大農業的發展趨勢提出了農業社會化思想,並且對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以後採取什麼原則、形式和步驟把小生產變為大生產問題作了原則性闡述,但如何把這些原則運用到蘇聯這個經濟文化比較落後、小農占優勢的國家,還是一個嶄新的、最困難、最複雜而又最重要的課題,列寧為此進行了一個十分艱難曲折的探索過程。
十月革命前列寧認為合作社是階級鬥爭的工具,無產階級政黨要充分利用合作社,消費合作社是維護工人階級利益的經濟組織;戰時共產主義時期列寧主張利用和改造消費合作社,用共耕制等生產合作形式改造小農經濟;新經濟政策時期,列寧認為合作社必須以農民對個人利益的關心為基礎,流通領域的合作社是引導農民向新制度過渡簡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組織形式,單是合作社的發展就等於社會主義的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