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成長階段理論

經濟成長階段理論

經濟成長階段理論是W.W.羅斯托在《經濟成長的階段》 提出的理論,該理論按照科學技術、工業發展水平、產業結構和主導部門的演變特徵,將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甚至全世界的經濟發展歷史分為六個“經濟成長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創造前提階段、起飛階段、向成熟推進階段、高額民眾消費階段和追求生活質量階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成長階段理論
  • 詞性:名詞
  • 特徵:增長成為各部門的正常現象
  • 階段:六個
特徵
經濟成長階段的特徵如下:
(1)傳統社會階段:此階段沒有現代科學技術,主導產業是農業。
(2)為起飛創造前提階段:從傳統社會向起飛階段轉變的過渡階段,農業產量的增長具有重要意義。主導部門是工業部門,如食品、飲料、菸草、水泥。
(3)起飛階段:增長成為各部門的正常現象。此階段農業勞動力逐漸從農業中解脫出來,進入城市勞動,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主導產業體系是非耐用消費品的生產部門(如紡織業)和鐵路運輸業。
(4)向成熟推進階段:起飛後經濟持續發展,已經有效吸收了當時技術的先進成果,並有能力生產自己想要生產的產品。主導部門是重化工業和製造業體系,如鋼鐵、機械和肥料。
(5)高額民眾消費階段:工業高度發達,經濟主導部門轉向耐用消費品部門,主導部門是耐用消費品工業(如汽車)。
(6)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以服務業為代表的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的有關部門成為主導部門。
其中,起飛階段是關鍵,是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大突破。主導產業的更替和科學技術的進步是決定區域經濟發展處於哪個階段的主要因素。但該理論忽略了生產關係變革對社會經濟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