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家:哈耶克》講述哈耶克的影響遍及經濟學、理論心理學、政治哲學、科學哲學、法律人類學、人類思想史等領域,尤其是他在政治哲學領域內對自由主義的褒揚,使他在政治哲學界影響深遠,並左右著當代西方政治哲學理論的走向。
基本介紹
- 書名:經濟學家:哈耶克
- 作者:施建生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6379722
- 外文名:Hayek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236頁
- 開本:16
- 品牌:吉林出版集團外語教育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家世與教育
一、學術氣氛濃厚的家庭
二、進入維也納大學
三、赴美留學
第二章 早期的學術活動
一、參加米塞斯研討會
二、米塞斯何以不能成為大學教授
三、任奧地利經濟周期研究所所長
四、獲得大學教席許可證
第三章 赴英講學的開始
一、羅賓斯邀聘哈耶克的原因
二、講演的成功與失敗
三、《貨幣論》書評的寫出
第四章 在倫敦經濟學院的生活
一、正值學院新舊交替之時
二、經濟學系的新陣容
三、哈耶克的學術活動
四、戰時遷往劍橋開學
第五章 貨幣的投資過度理論
一、什麼是貨幣的投資過度
二、利率變動的影響
三、與凱恩斯理論的分歧
第六章 社會主義問題的討論
一、社會主義議題再起
二、歐洲大陸學者的見解
三、英國學者的貢獻
四、蘭格的論據
五、哈耶克的評論
第七章 經濟學、知識及其利用
一、經濟學的性質
二、知識的分工
三、知識的利用
第八章 市場經濟的真諦
一、自由經濟的優越性
二、自由經濟中的競爭
三、哈耶克對經濟均衡的批評
第九章 資本理論的探究
一、奧地利學派的資本理論
二、哈耶克的發揮
三、出版後的評論
第十章 通往奴役之路
一、何以要寫此書
二、全書的重要意義
三、各界的反應
第十一章 朝聖山學社的組成
一、自由主義精神的傳統已消失?
二、篤信自由主義核心思想的人物
三、朝聖山學社的籌組
四、古典自由主義的復興
第十二章 轉赴芝加哥任教
一、決定離開英國的原因
二、芝加哥大學聘約的由來
三、何以不能進經濟學系
四、社會思想委員會的性質
五、哈耶克研究領域的擴展
第十三章 《自由的憲章》
一、自由的價值
二、自由與法律
三、在福利國家中的自由
四、為何哈耶克不是保守主義者
五、各方的反應
第十四章 晚年返歐任教
一、弗賴堡大學
二、薩爾茨堡大學
三、重回弗賴堡定居
第十五章 通貨膨脹與失業
一、凱恩斯的致命思想
二、通貨膨脹最終會增加失業
三、如何擺脫困境
四、兩點附帶說明
第十六章 《知識的僭妄》
一、"唯科學主義"的態度
二、失業的主要原因
三、經濟學的數理方法:用途與缺陷
四、當科學是不科學時
五、預測的障礙
六、強制的權力會妨礙自發力量的伸展
附錄
第十七章 貨幣改造論
一、通貨的選擇
二、貨幣的非國有化
第十八章 《法律、立法與自由》
一、規則與秩序
二、社會正義的幻象
三、自由人民的政治秩序
第十九章 哈耶克所認識的凱恩斯
一、前言
二、投資的任務
三、測度的迷思
四、發生偏差的門徒
五、最頭等的
第二十章 哈耶克的學術遺產
一、諾貝爾獎的頌詞
二、自由哲學原理的探索
三、意外的收穫
四、四項補充
附錄 英漢名詞對照
序言
從那次以後,我一直就沒有機會再看到他,但他關於經濟景氣循環的理論,我則因曾上過他在維也納的同學與至交哈伯勒(Gottfried Haberler)教授在哈佛所開的同一門課,而有相當的了解。哈伯勒不但講解明了,而且他那本《繁榮與蕭條》(Prosperity and Depression)的專著更能引人入勝,已成為這一學科的經典著作,迄今還保存在我的書架上,使我受益匪淺,感銘至深。
之後我回來做的也是他們所做的事,只是不像他們一樣有輝煌的貢獻,不過是在大學中略盡職責而已。但畢竟都在學術界,所以間或也會聽到一些國際學者的信息。我就這樣知道了哈耶克已於1950年由倫敦轉到芝加哥大學任教。我有一位朋友曾於20世紀50年代中期到芝加哥大學訪問,他回來後告訴我,他曾接觸到該校一些青年經濟學家以及去攻讀經濟學的研究生,當他問他們關於哈耶克教授的近況時,他們都對這位大師不很重視,有的甚至根本未聞其名。這樣看來,他在這一階段,正如他自己所說,是被許多人遺忘了。
到了1963—1964這一學年,我承蒙美國傅爾布萊特基金會(Fulbnght Foundation)之邀,到美國兩所學院擔任客座教授,每校一學期。在1964年春突然接到當時主持台灣地區經濟發展大計的李國鼎先生的來信。他說現有一個歐洲經濟學會是哈耶克主持的,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也參加,要於七八月在維也納附近的謝莫林(Semmering)召開年會,而該會對於會員人選甚為嚴格,必須先以賓客身份參加兩次集會才能考慮。李先生要我趁返台北之便,取道歐洲,前往參加,並告訴我該會已知有我這一賓客的蒞臨。在這種情形之下,我按時到達謝莫林。
抵達以後,才知道這並不是歐洲經濟學會,而是一個研究並宣揚古典自由主義的國際學術團體,稱為朝聖山學社(Mont Pelerin Society),是哈耶克於1947年發起成立的。當時他也就被推為會長,一直擔任到1960年,而改任終身榮譽會長。之後會長則每兩年改選一次,本屆為英國牛津大學教授羅克斯(Iohn Lewkes)。參與人員包括文史哲與社會科學各部門的學者與專業人士,其中以經濟學家占絕大多數,而經濟學家中則又以美國為最多數。同時,我也意外遇到同樣受李國鼎先生之邀前來參加的土地銀行董事長蕭錚先生,以及當時在美國羅徹斯特大學(Rochester University)任教的蔣碩傑先生。蕭先生還帶來李國鼎先生的口信,要我們順便詢問哈耶克與米塞斯兩位教授能否抽空到台北訪問。
不久以後就遇到哈耶克,這是我第二次見到他,與第一次已相隔19年之久。記得上次我從講堂的一端看到他的頭髮似乎是全黑的,現則已灰白了。後來也見到了米塞斯。於是我在會議過程中找到一個適當機會,分別向他們兩位表示希望他們能抽空前往台北進行訪問。不知有無可能。哈耶克的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時間可待日後再議。但米塞斯則認為自己已年老了,不宜長途飛行而婉謝。這樣我也就完成了此行的一部分任務。
後來經過協調,哈耶克及其夫人乃於1965年10月到台北訪問三周。那時除了台北外,我還曾陪他們兩位在西海岸各主要城鎮走了一趟,途中曾在東海大學與國立中興大學各做了一次講演。當時期間由於彼此交談頗多,自然增加了我對他的認識。後來他倆又來訪了兩次,都作了一周到十天的停留,每次都有講演與學術界座談的舉辦。這樣的結果,不但哈耶克對中國台灣的景況已有相當的了解,學術界與一般人士對於哈耶克的思想也已有粗略的認識。再以我自己來說,自1964年以後也就成為朝聖山學社的一員,每有集會,如時機許可,都前往參加,所以親聆哈耶克教益的機會頗多。同時,在另一方面,對於他的重要著述也不時加以研讀,數十年來稍有心得。現在就配合哈耶克畢生的經歷,略加記述,敬請讀者指教。
施建生
2007年6月5日於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