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耶克強迫儲蓄理論

哈耶克強迫儲蓄理論亦譯作強制儲蓄理論。關於信用膨脹條件下消費與儲蓄行為的一種理論。1930年,奧地利經濟學家F·哈耶克在《物價與生產》一書中,把強迫儲蓄現象同龐巴維克的迂迴生產理論相結合,創立了強迫儲蓄理論,並把它用於解釋資本主義經濟危機。所謂迂迴生產是指先用原始的生產資料生產出中間產品,然後再由中間產品生產出消費品的間接性生產。哈耶克認為資本主義生產是迂迴生產。迂迴生產由原始生產資料的投入,中間產品的生產和消費品的生產等階段組成。中間產品是指介於原始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兩者之間的生產資料。在整個生產過程中,中間產品的生產階段與消費品的生產階段的相互比例關係叫生產結構。經濟發展與經濟波動的實質是生產結構的變更。經濟發展為生產階段的增多,經濟波動為生產階段的伸縮變化,經濟危機為生產階段的驟然減少,而生產階段的變化又起因於儲蓄來源性質。

F·哈耶克把儲蓄按性質分為自願儲蓄和強迫儲蓄。所謂自願儲蓄是指人們自願節約,將所獲收入中的未消費部分存入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行為。哈耶克認為,如果自願儲蓄行為未發生以前,經濟是處於均衡狀態,即以貨幣計算的消費品與中間產品的協調比例關係是1:2。在這個比例下中間產品是四個生產階段,消費品是一個生產階段。當自願儲蓄髮生後,消費者自願減少消費需求使總的消費需求下降。從全社會看,此時的貨幣數量並沒有增加,只是貨幣流向發生了變化。流向生產中間產品的生產資料的貨幣增加了,流向消費品的貨幣減少了。結果消費品與中間產品比例從1:2變成1:3,這個1:3的比例關係能使經濟自動建立均衡。另一方面,流向中間產品的大量貨幣,還會導致中間產品的生產階段由四個增加為六個。整個經濟因中間產品的生產階段增加了兩個而得到發展。同時,由於自願儲蓄是人們為了擴大生產規模自願地作出犧牲的結果,當生產規模擴大後,人們收入增加部分不會再投向消費品,這樣已經建立的消費品與中間產品的1:3比例關係具有穩定性,不會因人們增加消費品需求使這個新的1:3的比例重新回復到自願儲蓄未發生之前的原有1:2的比例上去。可見這時自願儲蓄的作用是促進了經濟的發展。
但是,在信用膨脹的條件下,生產規模擴大的資金不是來源於自願儲蓄,而是來源於銀行提供的信用產生的強迫儲蓄,情況就不同了。在銀行信用增加後,大量的貨幣進入流通領域必然會造成物資供應緊張,引起物價上漲,這時消費者支付與過去同樣的貨幣,所得到的消費品的數量卻減少了。這種強迫性的節約,為中間產品的增加提供了可能性,使生產結構的變化正好與自願儲蓄情況一樣: 消費品與中間產品的比例從1:2變為1:3; 中間產品的生產階段從四個變為六個。唯一明顯的區別是此時以貨幣表示的各個生產階段的價值與自願儲蓄時的價值相比,增長1/3。不過,這個新建的消費品與中間產品的1:3的比例會因消費需求的增加而發生變化,恢復到強迫儲蓄未發生之前原有比例1:2上去。與此同時,中間產品生產階段也會由六個恢復為原有的四個。這是因為中間產品生產規模或生產階段擴大所需的生產資料,是靠縮減人們的現行消費獲得的。這種消費的犧牲,不是人們自願的行為。遭受這種犧牲的一般消費者本身,並不想減少消費,而是由於他們用貨幣收入所取得的貨物減少了。毫無疑問,當生產規模擴大後,人們貨幣收入增加了,他們會馬上把消費增長到他們平常的比例,從而使生產階段突然減少,導致經濟危機的爆發。強迫儲蓄作用的結果不是經濟成長而是經濟危機。
J·凱恩斯認為,哈耶克的理論建立在充分就業前提下,由於充分就業並非經濟的常態,因而該結論僅適用於特殊情況。在一般情況下,因為用銀行信用或貨幣數量改變的大小,根本不能區分強迫儲蓄與非強迫儲蓄。由於無法確定一個衡量儲蓄多寡的標準,所以哈耶克的強迫儲蓄理論只能是一個空泛的概念,無實質內容。如果以充分就業狀態下的儲蓄量為標準,則可以定義為: 當實際儲蓄量大於長期均衡條件下充分就業時的儲蓄量,則有強迫儲蓄。那么,按此標準,強迫儲蓄的過度,將非常稀少,而強迫的儲蓄不足,倒是常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