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學通論(晚清皮錫瑞的主要著作之一)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6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晚清皮錫瑞的主要著作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學通論
  • 作者:皮錫瑞
  • 出版時間:1954年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ISBN:9787101005356 
  • 創作年代清代
內容簡介,出版背景,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者晚年在長沙講學時編著的經學課本。全書共分四卷。一卷論述《易經》、《書經》;二、三、四卷分別論述《詩經》、《三禮》、《春秋》。它沒有對這五部經書做章句式的講解,而是對每一部書從成書至清代流傳、註疏和研習中的一些重要問題做簡要的述評。其特點是:①通經致用。如論說《易經》大義便強調反對變法與窮變通久之義不符,但變易中天地君臣父子又是不可變易的。②恪守今文經學家法,但對同一流派學者不當之處亦不護短。例如,他強調六經皆孔子所定,孔子以前不得有經,讀經須領會微言大義;同時他又直指清代今文經學家劉逢祿、魏源解《尚書》多臆說,魏源以《關雎》、《鹿鳴》為刺紂王不可信。③對這五部經書從古到今歷代有關的問題做了系統的疏理。對各書的評述少則30節,多的達56節,每一節簡要論述一個問題,大體包括了這些經書從內容到流傳曾經出現的主要問題,對初學者頗為方便,並使本書保持了較高的學術水平。④全書以尊孔為宗旨。作者認為尊孔必先明經。因此,他對於歷代研習經學中有過的不利於尊孔的言論,一一予以駁斥。例如,劉知畿在《史通》的《惑經》、《申左》篇中對《春秋》未能善惡必書,多為賢者諱有所指摘,皮氏特專辟兩節為之辯解。從總體看,本書是一部較好的經學入門書,其偏頗之處是今文經學家的局限所致。

出版背景

光緒三十三年(1907)由湖南思賢書局刻印。民國時期上海商務印書館除出了影印本(收入《四部叢刊》)外,還排印出版了周予同注釋本,分別收入《國學基本叢書》和《萬有文庫》。1954年,北京中華書局《國學基本叢書》本校正重版,並曾5次重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