綆

形聲。從糸(mì),從更,更亦聲。“更”意為“一節一節的”、“一段一段的”。“糸”指繩索。“糸”與“更”聯合起來表示“一節一節放和收的繩索”。本義:井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綆
  • 拼音:bǐng、gěng
  • 部首:糹
  • 筆畫:10
本意,綆 bǐng,綆 gěng,詞語,古籍解釋,輸入法,

本意

汲水用的繩子

綆 bǐng

輪輻近軸處向外突出的部分 [spoke near axle]
綆,車輪也。――《類篇·系部》
另見gěng

綆 gěng

同本義 [rope for drawing water]
綆,汲井索也。――《說文
具綆缶。――《左傳·襄公九年》
綆短者,不可以汲深。――《莊子·至樂
玉自經死,繩絕墮地上,梁間頸際,殘綆儼然。――蒲松齡《聊齋志異·商三官》
又如:綆缶(汲水的繩索和器具);綆短絕泉綆短汲深
泛指繩索 [rope]。如:綆套(牲口的繩套);綆紲(繩索);綆縻(繩索)

詞語

綆短汲深
gěngduǎn-jíshēn
[My ability is unequal to the given task,for you cannot use a short rope to draw water from a deep weel]
拴桶的繩子很短,卻要打深井裡的水,比喻能力薄弱,難以勝任艱巨的任務;也比喻學識淺薄,不足以領悟深刻的道理。也作“短綆汲深”。
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荀子·榮辱》
綆gěng
(1)汲水用的繩子:~短汲深(喻才力不能勝任,多用作謙辭)。
(2)輪輻近軸處的突出部分。
例句:
“只慚短綆難深汲,更賴英才率眾攀。”—— 《七律·留別東莞教育界同仁》 楊曉棠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古文〕䋁《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𠀤古杏切,音梗。《說文》汲井綆也。《揚子·方言》繘,自關而東,周洛韓魏之間謂之綆。《莊子·至樂篇》綆短不可汲深。《玉篇》亦作䋁。
《集韻》必郢切,音餠。《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眡其綆,欲其蚤之正也。《注》綆,讀為餠,輪箄也。
《集韻》補滿切,音䬳。義同。

輸入法

五筆型:XGJQ
鄭碼:ZAKO;U:7EE0;GBK:E7AE;編碼:CJK;倉頡:VMMLK
筆畫數:10;部外筆畫:7;部首:糹;筆順編號:5511251134
四角:21146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