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善哉汝問!昔者管子有言,丘甚善之,曰:‘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夫若是者,以為命有所成而形有所適也,夫不可損益。吾恐回與齊侯言堯舜黃帝之道,而重以燧人神農之言。彼將內求於己而不得,不得則惑,人惑則死。”唐·成玄英疏:“綆,汲索也。夫容小之器,不可以藏大物;短促之繩,不可以引深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短綆
- 拼音:duǎn gěng
- 注音:ㄉㄨㄢˇ ㄍㄥˇ
- 解釋:比喻才識淺陋
基本信息,詳細釋義,典源,譯文,釋義,用典示例,
基本信息
解釋:綆,汲水用具的繩索。短綆,常比喻才識淺陋。
詳細釋義
典源
《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至樂》~620~
譯文
孔子說:“你的提問實在是好啊!當年管仲有句話,我認為說得很好:‘布袋小的不可能包容大東西,水桶上的繩索短了不可能汲取深井裡的水。’如此說來,就應當看作是稟受天命而形成形體,形體雖異卻各有適宜的用處,全都是不可以隨意添減改變的。我擔憂顏淵跟齊侯談論堯、舜、黃帝治理國家的主張,而且還進一步地推重燧人氏、神農氏的言論。齊侯必將要求自己而苦苦思索,卻仍不能理解,不理解必定就會產生疑惑,一旦產生疑惑便會遷怒對方而殺害他。
釋義
綆,汲水用具的繩索。短綆,常比喻才識淺陋。
用典示例
《荀子·榮辱》:“短綆不可以汲深井之泉,知不幾者不可與及聖人之言。” 楊倞 註:“綆,索也。”
北周 庾信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之七:“自憐循短綆,方欲問長沮。”
宋 陳造 《贈錢郎中》詩:“效奇乏良策,汲深慙短綆。”
清 唐孫華 《戊寅除夕》詩之一:“短綆有心探卷帙,長繩無策系羲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