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與內容
《絳帖》由北宋潘師旦摹刻。又稱“潘駙馬帖”(宋代
曾宏父認為《絳帖》是駙馬潘正夫所摹刻)。《絳帖》前十卷的第一卷為諸家古
法帖,第二至五卷為歷代名臣法帖,第六、七卷為
王羲之書,八至十卷為
王獻之書;後十卷第一卷為大宋帝王書,第二卷歷代帝王書,第三至六卷為王羲之書,第七、八卷為歷代名臣法帖,第九卷為唐法帖,第十卷是唐、宋法帖。
絳帖與閣帖
《淳化閣帖》是官刻法帖,《絳帖》是民間刻帖。《絳帖》雖祖《淳化閣帖》(以下簡稱《閣帖》),但多所損益:一、《閣帖》無而《絳帖》增全卷;二、《閣帖》無而《絳帖》增其人;三、《閣帖》有而《絳帖》刪其人;四、《閣帖》有其人而《絳帖》再增其帖;五、《閣帖》有其人而《絳帖》刪其帖;六、《閣帖》與《絳帖》同有其人但換其帖。另外,編次亦不同,《閣帖》以
漢章帝書為首,列
倉頡、夏禹書於第五卷,《絳帖》則以倉頡、夏禹書為初卷,歷代帝王書置於後帖第二卷。古帝王帖中刪去漢章帝、晉宣帝、梁高帝、簡文帝等人書,名臣帖中削去司馬攸、王劭、蕭子云、智永、李邕等人書,增入王累、羊諮書,後帖第一卷增入宋太宗宸翰,後帖第九卷增入《
張旭千字文》,第十卷增入
顏真卿、
高閒、
李建中等人書。
版本與著錄
版本
潘師旦去世後,帖石分為兩半,前十卷歸長子,後十卷歸幼子。長子因負官債,帖被沒入官庫,絳州太守補刻後十卷足成一部,並刻“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登、封、書” 二十字,以識其第次。連起來成四句話,即“日月光天德,山河壯帝居。太平無以報,願上登封書”。這一版本名為“公庫本”,亦稱“東庫本”;幼子又重摹前十卷足成一部是為“私本”。故亦有稱絳帖為潘氏二子帖。這是《絳帖》的第二代。兩石於公元1126年靖康之變時落入金人手。1212(金崇慶初年,南宋嘉定五年)金代
高汝礪據公庫本重刻,共十二卷,稱為新絳本。是為新一代《絳帖》,新帖避金帝完顏亮諱,故“亮”字缺筆,也稱“亮”字不全本。
《絳帖》支派有五:甲、新絳本:首尾規模,股眼字號,並同東庫本,但字劃微侷促耳。乙、武岡本:碑段稍長,而“日月山河”等字見於行中。丙、武岡新本:即舊石二十卷,為庸繆人厭其清薄,修而肥之,遂失其真。丁、資州本:資州人士以新絳帖十卷刻石,上首載有目錄。戊、蔡州本:刻於蔡州,亦只前十卷,惟視資州尤遜。
著錄
《絳帖》始見於宋人著錄,其有關文字見於以下古書:宋代
歐陽修《集古錄》,
趙希鵠《洞天清祿集》,
姜夔《絳帖平》,曾宏父《石刻補敘》;曹士冕《法帖譜系》;明代
范大澈《碑帖紀證》;清代
姜宸英《湛園題跋》,
程文榮《南村帖考》,
邵松年《古緣萃錄》;現代
容庚《叢帖目》、張彥生《善本碑帖錄》等書有著錄。
2002年3月出版《中國法帖全集》,收錄的《絳帖》版本是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末涿州馮銓舊藏本。此本在馮藏後流傳有緒,其中雖有補配,但在流傳《絳帖》中仍是一部善本。
收藏與遞藏
故宮博物院藏有明代
馮銓合成本二十卷本,天津市藝術博物館藏有新絳本兩卷。山西省
新絳縣圖書館收藏有《絳帖》十二卷本。
故宮藏《絳帖》分裝十冊,每冊兩卷。剪方白麻紙挖鑲裱,每開墨紙縱24.9厘米,橫39.5厘米,大都是黑墨精拓,紙墨淳古可與其他宋本媲美。此部帖明末出於涿州馮銓家,以後經
孫承澤、
梁清標、
吳榮光、
潘仕成、伍榮曜、仁和王氏等遞藏。在吳榮光收藏時研究、題寫最多。批註、題跋者有吳榮光、
翁方綱、
林則徐、
何紹基、潘仕成、愛新覺羅·
永瑆、
羅天池等。
故宮博物院另藏有《絳帖》的宋拓原石本,為宋代方楷(字一軒)收藏四卷本。存前十卷中的九、十兩卷及後十卷中的七、八兩卷,共兩冊,其上有方楷的鐘、鼎、簋等形五方印,清初為孫承澤收藏。該帖為宋刻、宋拓、宋裝裱(
蝴蝶裝)。劉鐵雲舊藏一殘本,墨色淡而字神較精湛,亦收藏於故宮博物院。
價值與評價
《絳帖》因以《淳化閣帖》為基礎,編入其他法帖增減而成,是一部宋代重要的法帖。此帖骨法清勁,自有特色。歷來受到書法家、收藏家的重視。宋代單炳文在《絳帖辨證》(已佚,見於曹士冕《法帖譜系》)中寫道:“淳化官本法帖,不復多見,其次《絳貼》最佳。臨江帖大率與舊本同……不逮《絳帖》之遒勁也”。
潘師旦之後《絳帖》曾經多次翻刻,但都是以潘刻為祖本。它輯存、傳播了歷代
法書之精華,有著很高的藝術鑑賞與實用價值。但宋刻《絳帖》存世稀少,即使是明、清刻本也難得一見。
林志均在《帖考》中評價道:“顧在今日,此二十卷全部之集合本《絳帖》,亦至足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