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成本是經濟學術語。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提出的,是指一個國家在某種商品的生產上比另一個國家有優勢,另一種商品處於劣勢,如該國從事自己占優勢的商品生產並進行交換,則雙方都能獲得利潤,進而整個世界都可獲得分工的好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絕對成本
- 類型:經濟學術語
絕對成本是經濟學術語。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提出的,是指一個國家在某種商品的生產上比另一個國家有優勢,另一種商品處於劣勢,如該國從事自己占優勢的商品生產並進行交換,則雙方都能獲得利潤,進而整個世界都可獲得分工的好處。
絕對成本是經濟學術語。是由英國著名經濟學家亞當 斯密提出的,是指一個國家在某種商品的生產上比另一個國家有優勢,另一種商品處於劣勢,如該國從事自己占優勢的商品生產並進行交換,則雙方都能獲得利潤,進而整個世界都可獲得分工的好...
絕對成本控制是指的是只從撙節開支、消滅經費的節流途徑去控制,與“日常成本控制”的概念相近。不過,前者是根據控制進行時間劃分的;而後者則是按主要控制手段劃分的。具體地說,就是企業為了降低成本、增加盈利、而對成本支出進行的絕對金額的控制。減少成本支出的絕對金額是企業實行增收節支、提高盈利的一個方面,...
絕對優勢理論亦稱“絕對成本理論”、“絕對利益說”。關於絕對成本優勢的國際貿易理論。由英國古典經濟學家亞當·斯密於1776年在其《國民財富的性質與原因的研究》一書中提出。認為國際貿易的原因是國與國之間的絕對成本的差異,如果一國在某一商品的生產上所耗費的成本絕對低於他國,該國就具備該產品的絕對優勢,從而...
絕對理論成本 絕對理論成本是指從,認為一國生產商品的成本比別國的生產成本絕對低。即具有了絕對利益的優勢,該商品就可以出口,反之就該進口。絕對理論成本於時由英國著名的。
絕對成本優勢。根據貝恩的觀點,絕對成本優勢就是,在特定的產量水平上,現有企業比潛在要進入的企業通常具有的以較低成本進行生產的能力,由於這種能力的存在,使得潛在的企業或新進入的企業在試圖進入市場的過程中或進入市場以後與原有企業相比處於一種克爭的劣勢。貝思和曼思分別通過對美國20個製造業和13 個其他行業...
1、絕對成本控制 絕對成本控制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個絕對的金額中的一種成本控制方法。標準成本和預算控制是絕對成本控制的主要方法。2、相對成本控制 相對成本控制是指企業為了增加利潤,要從產量、成本和收入三者的關係來控制成本的方法。實行這種成本控制,一方面可以了解企業在多大的銷量下收入與成本的平衡,另一方面...
廣告與絕對成本優勢。一些經濟學家認為,行業中現有企業做廣告會給新企業進人市場造成進人壁壘。因為,企業做廣告的目的就是為了影響需求,消費者在廣告的刺激下,會逐步培養起對某特定品牌產品的偏好和忠誠度。這樣,新企業試圖進人市場、獲得新顧客或者爭取原有企業的老顧客,都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廣告費用以影響消費者...
絕對技術差異論是指某兩個國家之間生產某種產品的勞動成本的絕對差異,即一個國家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於另一個國家。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主要闡明了如下內容:(1)分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交換是出於利己心並為達到利己目的而進行的活動,是人類的一種天然傾向。人類的交換傾向產生分工,社會勞動生產率...
成本絕對差(absolute difference in cost),指美國經濟學家陶西格在分析各國產品成本差異時提出的一個概念。意指兩個國家均生產兩種產品,一國生產一種產品較另一國生產該產品有利,而另一國生產另一種產品較該國生產另一種產品有利,這種情況造成的產品成本差異叫成本絕對差。美國經濟學家陶西格認為在成本絕對差的...
斯密相信通過自由貿易,每個國家都能專業化生產那些本國具有絕對優勢(比其他國家生產效率更高)的產品,同時進口那些本國具有絕對劣勢(比其他國家生產效率更低)的產品。同時,斯密認為絕對優勢是產生國際貿易的基礎。內容介紹 亞當·斯密的絕對成本說主要闡明了如下內容:(1)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國民財富。斯密...
絕對利益論,又稱 “絕對生產費用說”。資產階級的一種國際貿易理論,由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代表人物亞當·斯密首創。旨在反對當時的重商主義和保護貿易政策。從生產成本的絕對差別出發,認為一國生產某商品的成本比別的國家絕對低,即具有絕對利益的優勢時,該商品就可出口; 反之就要進口。斯密用這一理論闡明自由貿易和...
簡單的寫到這裡,還是比較初淺的。物流成本的降低是一個不斷持續的過程,首先明確要做什麼?然後知道會產生哪些費用?之後了解現狀?再設計最佳的實現模式?最後加強監控不斷的完善最佳化。基本方法 物流成本控制方法,包括絕對成本控制法和相對成本控制法。絕對成本控制 是把成本支出控制在一個絕對金額以內的成本控制方法。
絕對利益與超絕對利益 一個國家在某種商品的生產上沒有絕對利益,但是也可以具有比較利益,它同樣可以出口這種商品。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薩繆爾森(P. A. Samuelson)把比較利益學說稱為:“經濟學中最深刻的真理之一”絕對利益與超絕對利益 應該指出,雖然比較利益學說能夠函蓋絕對利益學說,但是絕對成本或絕對價格的...
比較成本是指設定不同廠商、不同生產地域、不同季節、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等等參數後的成本比較。指導意義 比較成本論比絕對成本論更加具有指導意義。比較成本理論是在絕對成本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進一步發展了斯密的觀點,他認為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該集中...
營業外收支淨額,是指與企業生產經營無直接聯繫的各項收入與支出相抵的餘額。收入大於支出時增加企業利潤,反之,支出大於收入時就減少企業利潤。營業外收入包括固定資產盤盈和出售的淨收益,罰款收入,因債權人原因確實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教育費附加返還款等。營業外支出包括固定資產盤虧、報廢、毀損和出售的淨損失,非...
比較成本原理是對以絕對成本作為國際分工理論的修正和發展。實際上後者是以資本、勞動能夠在國家間自由轉移為前提,而在不能完全自由轉移的情況下,由於比較成本差別的存在,也足以說明構成國際分工的充分條件。所以,比較成本原理後來被推崇為古典學派成熟的國際貿易理論。它反映了李嘉圖時代英國資產階級需要繼續對外經濟擴張...
絕對利益是由亞當·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種商品的生產上,一個國家在勞動生產率上占有絕對優勢,或其生產所耗費的勞動成本絕對低於另一個國家。若各國都生產自己占絕對優勢的產品,繼而進行交換,那么雙方都可以通過交換得到絕對的利益,從而整個世界也可以獲得分工的好處。1776年他提出了被後人成為絕對利益學說的國際分工和...
絕對成本(absolute cost)理論論證了一國只要專門生產本國成本絕對低於他國的產品,用以交換本國生產成本絕對高於他國的產品,就會使各國的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從而獲得總產量的增加,消費水平提高和節約勞動時間的利益。絕對成本說第一次論證了貿易互利性原理,“這種‘雙贏’理論對當代各國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參與...
傳統貿易理論(Orthodox Trade Theory,包括比較優勢理論、絕對成本論和要素稟賦理論)的基本假定是:(1)完全競爭;(2)國際貿易商品是完全同質的,且在不同國家也是如此。傳統貿易理論所討論的國際貿易只有產業之間的貿易(Inter-industry Trade),即傳統貿易理論只考慮了不同產業間產品的交換。也就是說,根據傳統...
從最初的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到李嘉圖“比較成本理論”。之後儘管許多學者對其進行補充與發展,但是他們的研究主要集中與貿易條件的討論。這些理論“與其說是對比較優勢理論的修正性發展,不如說是對其的解釋性補充。”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國際貿易實踐中也出現了許多新趨向,工業國家之間的許多貿易活動用傳統的比較...
絕對成本理論 1.絕對成本理論的主要論點 (1)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2)分工的原則是絕對優勢或絕對利益 (3)國際分工的基礎是有利的自然稟賦或後天的有利條件 2.絕對成本理論評價 (1)亞當.斯密的國際分工和貿易理論包含著科學的成分。(2)斯密關於交換引起分工,而交換是人類固有傾向的觀點是錯誤的。(3...
在古典經濟學家中、斯密在1776年的《國富論》一書從中提出絕對成本說。他認為,各國按照絕對成本的高低進行成本分工,就必然使各國的生產要素從低效率產業流入高效率產業,從而使資源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最佳化。大衛·李嘉圖於1817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及其賦稅原理》一書中對斯密的絕對成本(或相對成本)進行國際分工,以...
經濟性進入壁壘經常分為:絕對成本優勢、規模經濟、產品差異化和對特有的經濟資源的占有等。優勢 成本優勢 根據貝恩的觀點,絕對成本優勢是指在特定的產量水平上,行業內原有企業(established firm)比潛在的或新進入的企業(Prospective entrant)通常具有的低成本生產能力。由於這種能力的存在,使得潛在的或新進入的企業在...
(1)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斯密認為,國際貿易產生的原因,在於因地域、自然條件不同而形成的商品成本的絕對差異。他主張分工,認為分工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每個人專門從事一種物品的生產,然後進行交換,對每個人都是有利的。他認為國際分工是各種分工形式中的最高形式。因此如果國外生產的產品比國內生產的產品要便宜...
無論是基於勞動生產率和生產技術差異的“絕對成本”說(亞當·斯密,1776)和“比較成本”說(大衛·李嘉圖,1817),還是基於要素稟賦差異的資源配置理論(赫克歇爾,1919;俄林,1933),都認為實行自由貿易,為一國提供了改善資源配置效率的機會,抓住和利用這個機會,使有限的資源相對集中於比較優勢的行業,就可以用最小...
結構性進入壁壘是能夠遏制進入發生的產業中的各種穩定的結構性因素或特徵。概念 構成進入壁壘的結構性因素主要有規模經濟、絕對成本優勢、必要資本量、網路效應、產品差別化和政府管制等。規模經濟壁壘 規模經濟是指企業生產的平均成本隨著產量的增加而下降。企業的最小有效規模(MES)使其長期平均成本最小時企業能生產的...
亞當·斯密提出的是絕對成本優勢理論,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是比較成本優勢理論,嚴格地說,二者是存在差別的。比如,中國在某些機電產品的生產上具有成本優勢,同樣生產一台微波爐壓縮器,美國需要30美元,日本需要20美元,但在中國僅需要5美元,嚴格來說,這是一種絕對成本優勢,是不同於相對成本優勢的。但人們在使用這...
2 機會成本 2.1 引言 2.2 期密關於自由貿易的論證 2.3 絕對成本優勢分析 2.4 套用:日本和美國 2.5 絕對成本優勢存在問題及其例證 2.6 貿易優勢的測算:巴拉薩指數I 2.7 結論 3 比較優勢 3.1 引言 3.2 古典經濟學和比較優勢理論 3.3 比較優勢的探討 3.4 生疔能性邊界和自給自足 3.5 貿易條件...
2.2絕對成本理論 18 一、分工能夠提高勞動生產率,增加社會財富 18 二、分工的原則是絕對優勢 18 三、對絕對成本理論的評價 20 2.3比較成本理論 20 一、比較成本理論的前提條件 20 二、比較成本理論的觀點 21 三、對比較成本理論的評價 23 本章小結 24 複習題 25 第3章新古典國際貿易理論 26 3.1H-O理論...
絕對費用是指使用媒體的費用總額。不同媒體的絕對費用是不同的。在現代四大媒體中,電視最高,其次是雜誌、廣播和報紙。廣告絕對費用高,並不等於相對費用高。如電視雖絕對費用高,但由於傳播範圍廣,所以相對費用可能低於其他媒體。在媒體費用中,相對費用分析具有更重要的意義。相對費用包括千人成本和收視點成本。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