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成本是指設定不同廠商、不同生產地域、不同季節、不同流通地域、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等等參數後的成本比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比較成本論
- 設定:不同廠商、不同生產地域
- 包含:更加具有指導意義
- 包括:生產總量將會增加
指導意義,歷史背景,理論核心,套用案例,生產優勢,缺點,產量增加,雙方互利,意義評價,貿易推動,勞動價值論,經濟擴張,
指導意義
比較成本論比絕對成本論更加具有指導意義。比較成本理論是在絕對成本理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英國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進一步發展了斯密的觀點,他認為每個國家不一定要生產各種商品,而應該集中力量生產那些利益較大或不利較小的商品,然後通過國際貿易,在資本和勞動力不變的情況下,生產總量將會增加,如此形成的國際分工對貿易各國有利。
歷史背景
比較成本論是英國資產階級在爭取自由貿易的鬥爭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1815年英國頒布了《穀物法》,引起糧價上漲,地租猛增,這對地主貴族有利,卻嚴重損害了工業資產階級的利益。圍繞《穀物法》的存與廢,雙方展開論爭。李嘉圖代表工業資產階級發表了《論穀物低價對資本利潤的影響》一文,主張實行穀物自由貿易,從而提出了比較成本論。
理論核心
李嘉圖全面繼承了斯密的經濟思想,並在諸多問題上有了更深一步的發展和提高。在國際貿易理論問題上,李嘉圖十分贊同斯密關於國際分工可以極大地提高生產力水平的觀點,並對斯密關於一個國家應以自己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入國際分工體系的論點做了修正和完善,指出一個國家不僅能以具有“絕對優勢”的產品進入國際分工體系,而且也能以具有“相對優勢”的產品參加到國際分工體系中來。
李嘉圖認為,一國不僅可以在本國商品相對於別國同種商品處於絕對優勢時出口該商品,在本國商品相對於別國同種商品處於絕對劣勢時進口該商品,而且即使一個國家在生產上沒有任何絕對優勢,只要它與其他國家相比,生產各種商品的相對成本不同,那么,仍可以通過生產相對成本較低的產品並出口,來換取它自己生產中相對成本較高的產品,從而獲得利益。這一學說當時被大部分經濟學家所接受,時至今日仍被視作是決定國際貿易格局的基本規律,是西方國際貿易理論的基礎。
套用案例
李嘉圖在其代表作《政治經濟學及賦稅原理》中舉了一個通俗的例子:“如果兩個人都能製鞋和帽,其中一人在兩種職業上都比另一個人強一些,不過制帽子時只強1/5或20%,而製鞋時則強1/3或33%,那么這個較強的人專門製鞋,而那個較差的人則專門制帽,豈不是對雙方都有利么?”
李嘉圖也採用了斯密由個人推及國家的方法,認為國家之間如能按上述個人之間的分工原理進行國際分工,也必將會使各方獲得利益。他以英國和葡萄牙為例,論證了他的比較成本原理。
生產優勢
葡萄牙生產每噸酒需要花費勞動時間80天,生產每噸毛呢需要花費勞動時間90天,而英國則分別需要120天和100天。
按照斯密的絕對成本理論,在上述情況下,英葡兩國之間是不會發生貿易的,因為英國兩種產品的勞動成本都絕對高於葡萄牙。但是,李嘉圖通過分析認為,兩國仍能進行對雙方都有利的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葡萄牙在兩種產品的生產上雖然都比英國有絕對的成本優勢,但優勢的程度並不相同。
葡萄牙的毛呢成本為英國毛呢成本的90%,酒的成本為英國的67%,其兩種產品的絕對成本均比英國的要低。但相對而言,酒的成本更低,優勢更大,所以應該分工生產酒,以酒交換英國的毛呢更為有利。英國兩種產品的成本都處於絕對劣勢,但毛呢的劣勢較小一些,所以應分工生產毛呢,以毛呢交換葡萄牙的酒更為有利。這種“兩優取其重,兩劣擇其輕”的思想,是李嘉圖比較成本論的核心。依據這一思想進行國家間的分工和貿易,對各方都有利。
缺點
一是只考慮兩個國家兩種商品;
二是堅持勞動價值論,以英葡兩國的真實勞動成本的差異建立比較成本說,假定所有的勞動都是同質;
三是生產是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進行的;
四是沒有運輸費用;
五是包括勞動在內的生產要素都是充分就業的,它們在國內完全流動,在國際之間不能流動;
六是生產要素市場和商品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市場;
七是收入分配沒有變化;
八是貿易是按貨物交換的方式進行;
九是不存在技術進步和經濟發展,國際經濟是靜態的。
其次,李嘉圖解釋了勞動生產率差異如何引起國際貿易,但沒有進一步解釋造成各國勞動生產率差異的原因。
第三,該理論的一條重要結論是:各國根據比較優勢原則,將進行完全的專業化生產。現實中,難以找到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進行完全的專業化生產。一般來說,各國多會生產一些與進口商品相替代的產品。
同時,根據其結論進行推導,兩國比較優勢差距越大,則貿易的空間越大。那么,當前的國際貿易應該主要發生在已開發國家與開發中國家之間。但現實的情況卻是,國際貿易主要發生在已開發國家之間。不過,該理論對國際經濟發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較優勢原理,在現實經濟中有著重要的意義。
產量增加
英葡兩國依據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進行國際分工,英國分工生產毛呢,葡萄牙分工生產葡萄酒,所生產出的產品總量增加了。可見,分工生產後,勞動總量沒有增加,產品總量卻增加了。葡萄牙把170天的勞動全部用於生產酒,生產出2.125噸酒;英國則把220天的勞動全部用於生產毛呢,生產出2.2噸毛呢。英萄兩國的勞動總量沒有增加,僅僅由於進行了國際分工,就比以前多生產出0.125噸酒和0.2噸毛呢。
雙方互利
3、英葡兩國進行產品交換,對雙方都有利。
在分工的前提下,英葡兩國進行產品的國際貿易。如果用1噸毛呢交換1噸葡萄酒,其結果是葡萄牙換得1噸毛呢後還有1.125噸的酒,相對於沒有實行國際分工前得到的比較利益是0.125噸的酒;英國換得1噸酒後還有1.2噸的毛呢,相對於沒有實行國際分工前得到的比較利益是0.2噸的毛呢。由此可見,按比較成本理論進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使各參加國,無論是經濟發展水平高的國家還是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國家,都能從中受益。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比斯密的絕對成本論更具有普遍意義。斯密理論只論證了一部分在生產上具有絕對優勢的國家參加國際分工的必要性,而李嘉圖理論則論證了世界上所有的國家參加國際分工的必要性。所以,李嘉圖的比較成本論被稱作是國際貿易的一般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