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城氏

結城氏源於下野的豪族小山氏,一般認為小山氏的祖先就是當年平定平將門之亂藤原秀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結城氏
  • 外文名:Yuuki's
  • 性質:家族
  • 祖先:藤原秀鄉
結城氏的出身,庶子家的分立,室町時期的興衰,下總結城的再興,戰國大名結城政勝,結城氏的新法度,混亂的關東局勢,戰國時代的終結,目標和白河結城氏,家族中的重要人物,

結城氏的出身

秀鄉的九世孫太田行政之子政光曾被任命為下野大掾,於是他便移居到下野國都賀郡的小山莊,一族也開始改姓為小山氏,最先使用結城這個姓氏的人是平安後期小山氏家主小山政光的三子朝光。治承四年(1180),小山氏回響源賴朝而舉兵,這是因為朝光的母親是八田宗綱的女兒寒川尼,此女同時也是源賴朝的乳母,即朝光和源賴朝算是烏帽子親。在朝光元服的時候蒙源賴朝賜一字,所以名為朝光。由於小山朝光和源賴朝的關係極其親近,所以也有朝光其實是源賴朝私生子的傳聞,在《結城系圖》中也有此見解,其實很多類似的攀親說法都是出於一些特殊的政治目的,而且在諸如《吾妻鏡》這類當時的第一手的資料中對此也無記載,所以可信度並不太高,也就是說小山朝光出自藤原氏的觀點在今天占據上風。
結城氏家紋結城氏家紋
治承五年(1181),小山朝光在討伐志田義廣時立下戰功,壽永二年(1183),源賴朝將下總的結城(今茨城縣結城市)封賞給他,通常認為從此時開始,小山朝光改姓為結城。結城朝光文武兼優,曾經跟隨源賴朝參加過多次合戰,特別是在文治五年(1189)源賴朝出兵奧州的時候,結城朝光在阿津賀志山之戰中討取敵將金剛別當,論功行賞得到陸奧國白河三郡的領地。源賴朝死後,其子源賴家繼承幕府將軍之職,正治元年(1199)十月,梶原景時向將軍進讒結城朝光有謀反之意,朝光遂聯合三浦義村等六十六名御家人聯名上書彈劾梶原景時,最後致使景時被幕府流放。在“承久之亂”(1221)時,朝光曾作為幕府的東山道大將參戰,而他的嫡子朝廣也在北陸道隨軍。在北條氏擔任幕府執權之後,朝光敘任上野介,並被任命為幕府議定眾的一員,但朝光不久之後就出家歸隱,並在建長六年(1254)三月十四日去世。在鎌倉時代初期,結城氏在幕府的眾御家人中地位也算是很高。

庶子家的分立

第二代家督之位由朝光的嫡子二男朝廣繼任,同時結城氏也分出了很多分家,朝光的庶長子朝俊改姓為平方氏、三子時光為寒河氏、四男重光為山川氏、五男朝村為綱戶氏,庶家都脫離於結城氏而獨立存在。結城朝廣的幾個兒子也向他的叔叔們學習,朝廣子朝泰改姓為關氏、時廣改姓為金山氏、信朝改姓為平山氏,結城氏又一次分出了一大票分家,而宗家由嫡子廣綱繼承。正應二年(1289),朝廣的庶長子佑廣被封到陸奧國白河莊,他們被稱為白河結城氏,而宗家被稱為下總結城氏。白河結城氏是眾多結城分家中最強的一支,特別是在鎌倉時代末期,白河結城氏的風頭甚至蓋過了宗家。
結城朝光結城朝光
元弘建武年間,白河結城氏的家主是佑廣之子結城宗廣,而讓白河結城氏在此時名聲大振的是宗廣的次子結城親光。元弘元年(1331),親光曾作為幕府方隨軍進攻河內國赤坂城的楠木正成,在足利高氏(尊氏)參加倒幕之後,結城親光跟隨高氏在京都擊破六波羅探題,同時其父結城宗廣則在關東新田義貞一起攻克鎌倉後醍醐天皇親政之後,結城親光受到重用,任恩賞方寄人、雜訴決斷所眾等要職,與楠木正成等人並稱為“三木一草”,而親光的父兄則在奧州輔佐陸奧守北田顯家。建武二年(1335)八月,足利尊氏在鎌倉擁兵造反,為了阻擋尊氏進京,結城親光等人曾在勢多與足利軍進行過激烈的戰鬥。翌年正月十一日,宮方眾將陸續被擊敗,尊氏大軍攻進京都。
據《梅松論》中所講,在正月十日晚後醍醐天皇起駕逃往比叡山的時候,結城太田大夫判官親光騎馬追上了後醍醐天皇,他摘掉頭盔拜倒在御輿之前,然後對後醍醐天皇說道:“上次官軍進攻鎌倉,本來可以取得勝利並讓天下太平,但今天卻出現了這種局面,這都是大友左近將監(貞載)的背叛所造成的後果,今天我決定捨命前去詐降,乘機刺殺大友貞載,以死來向陛下盡忠”。結城親光說完這些話後流著眼淚離開了下賀茂,只帶著益戸下野守等十餘名家人前去詐降。
親光在東寺的南大門碰到了大友貞載的部隊,貞載同意了結城親光的投降請求,眾人分為兩路並沿著樋口東洞院旁小河的兩側前往拜見足利尊氏。當快要接近尊氏本陣的時候,結城親光突然持太刀直奔河西的足利尊氏,大友貞載急忙上前阻攔,於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親光及從者被大友貞載的屬下二百多人團團包圍,最後全部戰死,而大友貞載也在第二天傷重身亡。“三木一草”在犧牲之時都是如此壯絕,真是讓人扼腕嘆息。
結城合戰繪卷[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結城合戰繪卷[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
在結城親光死後,白河結城氏仍然在宗廣的率領下跟隨南朝繼續戰鬥,而宗家下總結城氏卻一直站在足利尊氏一方,其中家主結城朝佑在多多良濱之戰中戰死,而他的嫡子直朝也在十九歲的時候在常陸關城之戰中受傷身亡,因為直朝年幼無子,所以結城氏的家督由其弟直光繼任。

室町時期的興衰

結城直光追隨足利尊氏轉戰各地,後來因功被授予安房守之職,經過兩代人的努力,下總的宗家又重振雄風,但真正讓結城氏變的更加強大是在直光之子基光擔任家督的後。康歷二年(1380),小山氏與宇都宮氏因邊境問題而爭鬥,雖然戰爭以小山氏取得勝利而告終,但是幕府將軍足利義滿認為兩家是在無視幕府權威而進行私鬥,於是派遣關東管領上杉憲定前去討伐小山氏。永德二年(1382),小山氏被幕府軍擊敗,領地也被轉封給了結城基光。由於下野的小山一族斷絕,於是基光讓二子泰朝繼承了小山氏的家業,同時取得了下野守護之職,下總結城氏也成為支撐鎌倉公方的“關東八家”之一。
結城氏所築的小峰城結城氏所築的小峰城
室町幕府成立後,關東一直由鎌倉公方統轄,而關東管領一職則由足利氏的重臣上杉氏擔任,此職在上杉憲顯之後由山內上杉和犬懸上杉兩家輪流擔當,幕府設此二職的本意是讓兩者互相摯肘,然而這樣一來關東管領和鎌倉公方之間的矛盾也不斷加深。應永二十三年(1416),前關東管領上杉氏憲(上杉禪秀)造反,鎌倉公方足利持氏幕府支持下出駿河沿東海道平叛,翌年正月十日,上杉禪秀一黨在鶴岡八幡宮自殺。這次叛亂雖然被平定,但卻改變了關東的格局,鎌倉公方在東國一枝獨秀,逐漸開始與幕府分庭抗禮,而從屬於鎌倉公方的下總結城氏後來被捲入了更大的戰亂之中。永享年間,幕府終於決定討伐足利持氏,最後逼迫持氏在鎌倉自殺,而關東則變成由關東管領獨持大權的局面。
持氏自殺後,遺孤春王丸和安王丸逃到了下野日光山,不久二人就在常陸舉兵。這個時候的結城氏卻站錯了隊伍,永享十二年(1440)三月,家主結城氏朝將春王丸和安王丸兩人接到了結城城公然對抗幕府。結城氏朝、持朝父子率山川氏、小山氏等同族兩萬餘人一起固守結城城,同時結城氏朝還拉攏了很多反上杉氏家族,其中下野宇都宮等綱、小山廣朝、那須資重,常陸的佐竹義憲、筑波潤朝、宍戸持里,上野的岩松持國,信濃的大井持光也紛紛起兵回響。同年四月,幕府派已經辭職的前關東管領上杉憲實率軍平叛,大軍中包括信濃小笠原、甲斐武田、越後長尾、越前朝倉、美濃土岐、駿河今川等很多著名家族,最後幕府軍總計十萬人以上包圍了結城。由於地勢易守難攻,致使雙方在此鏖戰了一年左右,最終在嘉吉元年(1441)四月,幕府軍乘風放火,順勢攻破城池,春王丸和安王丸被俘,後押送到美濃處斬,而結城氏朝、持朝父子在城破時率兵七百人在城外努力拚殺,最後一族十四人在桟敷冢自刃,而結城氏眾人中只有氏朝的四子(成朝)在城破時被家臣抱走逃生,並前往常陸依附於佐竹義憲,下總結城氏遭受了很大的打擊。
下總結城郡及其周邊地圖下總結城郡及其周邊地圖

下總結城的再興

由於關東管領上杉氏的勢力獨霸關東,關東諸將對此十分不滿,紛紛請求幕府重設鎌倉府。由於幕府將軍足利義教在“嘉吉之亂”中遇害,趁著幕府上層混亂之機,足利持氏的遺孤成氏(壽王丸)在鎌倉創建鎌倉府。“結城合戰”之後的結城氏幾乎處在瀕臨滅族的狀態,但足利成氏的崛起改變了這一悲慘現狀,成氏為了報答因忠於自己父兄而被滅亡的結城氏,開始重用氏朝的四子結城成朝,結城氏也在成氏的幫助下得以再興。和以前一樣,新建立的鎌倉府和關東管領之間仍然爭鬥不斷,享德三年(1454)十二月,結城成朝等人跟隨成氏一起在鎌倉幹掉了關東管領上杉憲忠。在此之後的二十多年裡關東地區戰亂不斷,最後,足利成氏被幕府軍趕出了鎌倉,他帶著手下逃到了下總古河,開始被稱為“古河公方”。即使如此,由於古河城和結城城鄰近,足利成氏和結城氏兩家互為唇齒,他們的實力在關東仍然不可小視。
進入戰國時代,人們很自然就想起了“下克上”這個普遍發生的現象,而結城氏也不能免俗。寬正三年(1462)十二月二十九日,重新復興結城氏的家主結城成朝被家臣多賀谷高經謀殺,由於成朝膝下無子,家主之位就由他哥哥長朝的兒子氏廣繼承。氏廣曾經跟隨古河公方一起進攻過伊豆的掘越公方,而且還多次率軍參加了圍繞古河城進行的爭奪戰,常年的征戰致使氏廣的健康狀況嚴重惡化,最終在文明十三年(1481)病逝,而之後繼承家督之位的嫡子政朝年僅二歲,很自然地又發生了權臣當道這個老套的故事,家臣多賀谷和泉守祥永變得日益專橫。與此同時,政朝在一天一天的長大,對此狀況日漸不滿。明應八年(1499),二十歲的政朝在家臣多賀谷稙的幫助下如願以償的誅殺權臣,在他掌權以後,結城氏完成了守護大名向戰國大名的轉化。
政朝掌權初期,結城氏的處境十分危險,他與北方的宇都宮氏、南方的小田氏是歷代的宿敵,在下妻城的重臣多賀谷氏宣布獨立後,家臣的叛變活動一直常有發生。十五代家督結城政朝一直被認為是結城氏的中興之祖,在他掌權後的二十多年裡一直為振興家族而奮鬥,他先後取得下妻多賀谷氏、下館水谷氏、綾戶山川氏等有力家族的支持。大永六年(1526),宿敵宇都宮氏的家臣芳賀氏發動叛亂,於是結城政朝出兵支援芳賀氏,並在猿山合戰中擊敗宇都宮軍,以此收復了下野國中村十二鄉的舊領。另一方面,政朝讓三子高朝繼承小山氏,此舉為結城氏將來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結城氏系圖結城氏系圖
大永七年(1527),結城政朝決定隱退,二十四歲的政勝成為接班人。在政勝掌權時期,成為戰國大名的結城氏繼續努力鞏固自己的家臣團。政勝前期的主要精力用於和諸如多賀谷氏、水谷氏、山川氏這些獨立性很強的豪族加深關係,而在政略方面大部分還是因循政朝所留下的體制。

戰國大名結城政勝

天文十六年(1547),早已隱退多年的結城政朝一病不起,據《結城家記》中所講,此時政朝把結城政勝和小山高朝兄弟二人叫到身邊,並對他們說:“我死了以後,無論敵人是進攻小山氏,還是進攻結城氏,你們兄弟二人都要聯手抗敵,然後將所討取的敵人首級拿到我墓前拜祭我”。結城政朝果然先知先覺,在他病逝五十多天后,宇都宮氏便發兵進攻小山氏,而他的兩個兒子也沒讓他失望,結城政勝聞訊後馬上出兵援助小山高朝,兄弟二人聯手打敗了宇都宮軍,並在戰場上討取敵人很多的首級,然後把這些都拿到了政朝的墓前拜祭,兌現了當初的承諾。
政勝和高朝兄弟兩家建立了牢不可破的同盟關係,這也使得他們有實力在與宇都宮氏等敵人對立的同時,還能不斷擴充自己的勢力,而其實這一切都要歸功於結城政朝臨終的告誡。在政勝的嫡子明朝夭折以後,他將弟弟小山高朝的三子晴朝收為養子,並把他指定為結城氏的家督繼承人,這一舉動使得兩家關係更為親密。
為了壓制結城氏發展,小田、佐竹、宇都宮三家建立了同盟,而對應此舉,結城氏拉攏了宇都宮氏的敵人那須氏結為盟友。此時關東的形勢也又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自北條早雲以小田原為據點之後,後北條氏的勢力急劇膨脹,並且已經嚴重威脅到了關東管領古河公方的統治地位。天文十四年(1545)十月,古河公方足利晴氏與扇谷、山內上杉三家的聯軍進攻北條氏的河越城,翌年四月,正在包圍河越城的聯軍遭受到北條氏康的夜襲而被擊敗,北條氏康乘勝進一步占領武藏北部,並向下野、下總、常陸各國擴張,古河公方也幾乎處於他的控制之下。此時結城政勝開始與北條氏結成同盟,以此來對付小田、佐竹、宇都宮三家。弘治二年(1556),戰鬥取得突破性進展,結城政勝連同古河公方、北條氏的援兵共三千餘人包圍小田氏的海老島城,聯軍首先攻克據點,討取守將平冢長春,然後在山王堂重創來援的小田氏治。據《結城家記》記載,結成氏通過此役取得了小田氏的四十二鄉、海老島、大島綢、小栗、沙冢、豐田等地的控制權,領地進一步擴大。

結城氏的新法度

在海老島城合戰之後,結城政勝制定了《結城氏新法度》,它是與伊達氏的《塵介集》、武田氏的《甲州法度》齊名的戰國家法,法規的內容包括本文一百零四條、制定批註、兩個追加條例及家臣的聯名請文。此時結城氏的控制範圍達到最大值,囊括下館、下妻、山川、小山、富鋪、小栗、海老島等諸多地區,而法規的實施範圍卻有著一定的限制。前文所說的領地是指控制範圍或者說是勢力圈,而結城氏的實際直轄領地只是結城城為中心的結城郡北部地區,在南部山川城的山川氏、在東方下館城水的谷氏、及在東南下妻城的多賀谷氏,他們都有著各自獨立的支配領域和家臣團,與其說他們是結城氏的家臣還不如說是做為同盟者而存在。三家也有獨立於結城氏的外交政策,多賀谷氏就曾和小田氏聯合進攻過結城氏。他們此時作為同盟者,結城氏承認三家獨立的支配領地,所以在他們領地內並沒有實施該法度。
制定《結城氏新法度》的主要目的是維持家中秩序,法度中預先明示家中統治規範,以此抑制家臣不正當的主張和保持領土內的和平團結。至於法度的內容,重點在於明確主從關係、行政手續、刑事違法行為,然後是關於財產家族從屬身分的規定,法度中所描述的基本上都是戰國時代諸侯領主統治領地時面臨的基本問題。

混亂的關東局勢

永祿二年(1559)八月,結城政勝病逝,養子晴朝繼任家督。翌年,小田氏聯合佐竹、宇都宮三家一齊進攻結城城,最後兩軍在城下議和。然而此時關東的形勢又發生了變化,在扇谷、山內上杉兩家沒落之後,“越後之龍”也開始涉足關東。永祿四年,長尾景虎接受來自佐竹氏的請求,奉關東管領上杉憲政之命出兵關東。三月,景虎率領北關東諸將組成的聯軍包圍了北條氏的小田原城,但一個半月以後被迫退兵。翌年閏三月,景虎在鎌倉鶴岡八幡宮正式繼承關東管領之職,並接受上杉憲政的“上杉”姓和“政”字而改名為上杉政虎,與此對應,北條氏康卻奉古河公方來對抗關東管領,關東的局勢還是由兩大對立勢力控制著。
當長尾景虎在鎌倉繼任關東管領的時候,上杉方在《關東幕注文》中記下了來參加此次儀式的關東諸將名單,在名單上面並沒有結城氏,這是因為他一直在擁戴古河公方,而且正與那須氏、壬生氏一起和北條氏站在同一陣線。結城氏以前的盟友小山氏、山川氏、水谷氏、多賀谷氏卻全都跑到了上杉一方。其實在提倡“爾虞我詐”的戰國時代,“盟友”這個詞自然要看的淡一些。永祿十二年(1569),為了壓制甲斐武田信玄北條氏康與長年敵對的上杉輝虎(上杉政虎)和好,並結成短暫的“越相同盟”,而此時古河公方的家主足利義氏是北條氏康的外甥,並且已經徹底成為北條氏的傀儡。結城氏不斷在兩個派系之間搖擺,天正二年(1574),由於看到上杉氏的實力仿佛更強一些,結城氏最終脫離了與北條氏的聯盟。
天正六年三月(1578),上杉謙信春日山城病逝,但關東的平衡仍然沒被打破,結城晴朝宿敵佐竹、宇都宮氏一起對抗北條氏。天正十二年(1584),佐竹義重在下野沼尻與北條氏直對陣的時候,結城氏也參加了此次戰鬥,在諸多小大名的共同努力下,北條氏最終也未能實現獨霸關東的夢想。

戰國時代的終結

在結城氏等眾大名與北條氏抗爭之時,近畿的局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天正十年(1582),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聯手消滅了甲斐武田氏,加速了天下統一的進程,雖然織田信長同年在本能寺被殺,但繼承了信長基業的羽柴秀吉在轉瞬間平定了中國、四國九州。天正十七年(1589)春,結城晴朝主動向秀吉示好,並派遣家臣水谷勝俊和多賀谷安藝抵達大坂,同時請求將豐臣秀吉的一位一門眾招為女婿,但此事並未成行。翌年,豐臣秀吉率大軍征討小田原的北條氏,結城晴朝藉機臣服於豐臣氏而得以保全了領地。同年七月,晴朝再次派家臣向豐臣秀吉提出請求,於是秀吉同意讓養子秀康(德川家康的次子)與晴朝的養女結親。七月十四日,秀康奉命進入結城城成為結城氏的女婿,晴朝也就此隱居,將家督之位讓給秀康,結城氏也通過此舉和豐臣、德川兩家同時建立了姻親關係。其實晴朝早在天正五年(1578)就已經把宇都宮廣綱之子朝勝收為養子,在結城秀康到來之後,可憐的朝勝就被趕出了家門,而另一名養子水谷勝俊也成為結城秀康的家臣。
天正二十年(1592),豐臣秀吉派兵入侵朝鮮,結城秀康於同年二月二日率軍前往參戰,但此後一直駐紮在肥前名古屋,並未赴朝參戰。翌年,豐臣秀吉將名義上仍然是自己養子的秀康正式過繼給結城氏。
慶長五年(1600)九月,“關原之戰”爆發,結城秀康從屬德川家康的東軍,並被留在關東負責防備上杉景勝,雖說此次結城氏一仗也沒有打,但是結城秀康畢竟是家康的親兒子啊,戰後他被轉封到越前北之莊城,領地知行達六十八萬石。翌年,結城一族離開了十餘代人世代所居的下總國移居越前。慶長九年(1604)八月,結城秀康恢復松平本姓。慶長十二年(1607)四月,秀康病逝,嫡子忠直繼任家督,同時遵照秀康的意願,秀康的五子直基繼承結城氏,所領為越前勝山三萬石,但是直基後來也恢複本姓松平,而跟隨秀康前往越前的結城晴朝也於慶長十九年(1614)七月二十四日病死,結城氏嫡流的家名就此斷絕。

目標和白河結城氏

結城親光刺殺行動的真實目標是誰?《梅松論》中說他的目標是大友貞載,而根據此事後來的發展情況來看,推測結城親光可能是認為有機會刺殺足利尊氏,所以就轉換了目標。但是現在很多資料(如《太平記》)都與《梅松論》的觀點不符,他們認為結城親光的目標就是足利尊氏,而在《梅松論》中卻始終都沒有提及這一點。記得在《清見太平記》的注釋中看到了對《梅松論》評價:“他是站在足利氏立場描述南北朝時代的軍記物語,比《太平記》簡潔,潤色較少,而史實正確性較高。作者不明,從內容上看可能是足利氏軍中的人物。”因為當時很多武士都是對建武新政的改革措施心懷不滿,才轉而跟隨足利尊氏造反,相對於他們,結城親光的表現算是十分“叛逆”。竊以為,既然《梅松論》是站在足利氏立場,就算他史實正確性再高,也不一定能排除其中摻雜有個人感情因素,即結城親光的所做所為與當時尊氏得到武士的廣泛支持是相違背的,所以並不值得在史書中提倡。同時因為結城親光曾跟隨過足利尊氏,加上這層關係,所以他認為有一定的幾率能夠成功刺殺尊氏,這也可能算是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吧。
結城親光戰死後,在南北朝時期,結城宗廣還是一直忠於南朝,南北朝和平統一後,白河結城氏開始被稱為白河氏。天正十七年(1589),家主白河義親臣服於伊達政宗。翌年,義親跟隨政宗在小田原出陣,但是在戰后豐臣秀吉卻沒收了白河氏全部的領地,義親後來成為伊達政宗的家臣。被白河義親流放的同族白河義顯之孫朝譽在寬文九年(1669)自角館移居到久保田,他的嫡家後來曾恢復了結城氏的舊姓。

家族中的重要人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