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城親光

結城親光(?~1336):南北朝時代的武將。宗廣(入道道忠)之子。親朝之弟。九郎、左衛門尉、大夫判官。

基本介紹

  • 本名:結城親光
  • 民族族群:南北朝
  • 去世時間:1336
  • 性別:男
主要事跡,史海拾貝,

主要事跡

元弘、建武年間,白河結城氏的家主是佑廣之子結城宗廣,而讓白河結城氏在此時名聲大振的是宗廣的次子結城親光。元弘元年(1331),親光曾作為幕府方隨軍進攻河內國赤坂城的楠木正成,在足利高氏(尊氏)參加倒幕之後,結城親光跟隨高氏在京都擊破六波羅探題,同時其父結城宗廣則在關東同新田義貞一起攻克鎌倉。後醍醐天皇親政之後,結城親光受到重用,任恩賞方寄人、雜訴決斷所眾等要職,與楠木正成等人並稱為“三木一草”,而親光的父兄則在奧州輔佐陸奧守北田顯家。建武二年(1335)八月,足利尊氏在鎌倉擁兵造反,為了阻擋尊氏進京,結城親光等人曾在勢多與足利軍進行過激烈的戰鬥。翌年正月十一日,宮方眾將陸續被擊敗,尊氏大軍攻進京都。
據《梅松論》中所講,在正月十日晚後醍醐天皇起駕逃往比叡山的時候,結城太田大夫判官親光騎馬追上了後醍醐天皇,他摘掉頭盔拜倒在御輿之前,然後對後醍醐天皇說道:“上次官軍進攻鎌倉[注1],本來可以取得勝利並讓天下太平,但今天卻出現了這種局面,這都是大友左近將監(貞載)的背叛所造成的後果,今天我決定捨命前去詐降,乘機刺殺大友貞載,以死來向陛下盡忠”。結城親光說完這些話後流著眼淚離開了下賀茂,只帶著益戸下野守等十餘名家人前去詐降。 親光在東寺的南大門碰到了大友貞載的部隊,貞載同意了結城親光的投降請求,眾人分為兩路並沿著樋口東洞院旁小河的兩側前往拜見足利尊氏。當快要接近尊氏本陣的時候,結城親光突然持太刀直奔河西的足利尊氏,大友貞載急忙上前阻攔,於是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親光及從者被大友貞載的屬下二百多人團團包圍,最後全部戰死,而大友貞載也在第二天傷重身亡。“三木一草”在犧牲之時都是如此壯絕,真是讓人扼腕嘆息。
在結城親光死後,白河結城氏仍然在宗廣的率領下跟隨南朝繼續戰鬥,而宗家下總結城氏卻一直站在足利尊氏一方。
結城親光戰死後,在南北朝時期,結城宗廣還是一直忠於南朝,南北朝和平統一後,白河結城氏開始被稱為白河氏[注2]。天正十七年(1589),家主白河義親臣服於伊達政宗。翌年,義親跟隨政宗在小田原出陣,但是在戰后豐臣秀吉卻沒收了白河氏全部的領地,義親後來成為伊達政宗的家臣。被白河義親流放的同族白河義顯之孫朝譽在寬文九年(1669)自角館移居到久保田,他的嫡家後來曾恢復了結城氏的舊姓。

史海拾貝

結城親光刺殺行動的真實目標是誰?《梅松論》中說他的目標是大友貞載,而根據此事後來的發展情況來看,推測結城親光可能是認為有機會刺殺足利尊氏,所以就轉換了目標。但是現在很多資料(如《太平記》)都與《梅松論》的觀點不符,他們認為結城親光的目標就是足利尊氏,而在《梅松論》中卻始終都沒有提及這一點。記得在今公的《清見太平記》之注釋中看到了對《梅松論》評價:“他是站在足利氏立場描述南北朝時代的軍記物語,比《太平記》簡潔,潤色較少,而史實正確性較高。作者不明,從內容上看可能是足利氏軍中的人物。”因為當時很多武士都是對建武新政的改革措施心懷不滿,才轉而跟隨足利尊氏造反,相對於他們,結城親光的表現算是十分“叛逆”。竊以為,既然《梅松論》是站在足利氏立場,就算他史實正確性再高,也不一定能排除其中摻雜有個人感情因素,即結城親光的所做所為與當時尊氏得到武士的廣泛支持是相違背的,所以並不值得在史書中提倡。同時因為結城親光曾跟隨過足利尊氏,加上這層關係,所以他認為有一定的幾率能夠成功刺殺尊氏,這也可能算是另外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