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隆寺

《紹隆寺》是唐代詩人沈佺期創作的一首五言古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紹隆寺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古詩
  • 作者:沈佺期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吾從釋迦久,無上師涅槃。探道三十載,得道天南端。
非勝適殊方,起喧歸理難。放棄乃良緣,世慮不曾乾。
香界縈北渚,花龕隱南巒。危昂階下石,演漾窗中瀾。
雲蓋看木秀,天空見藤盤。處俗勒宴坐,居貧業行壇。
試將有漏軀,聊作無生觀。瞭然究諸品,彌覺靜者安。

作者簡介

沈佺期沈佺期
沈佺期(656?—714 ),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舉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給事中、考功郎。流放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是繼“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是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的。他的《龍池篇》極負盛名,為玄宗享龍池樂章之三。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昇平之作。神龍初(705),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張易之兄弟被殺,沈佺期被牽連流放州崇山(今廣西崇左縣),後又遷台州錄事參軍。鄭振鐸先生曾評說:“沈宋之詩,至流徙後而尤工。佺期在州諸作,象《三日獨坐州思憶游》、《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諸篇,皆出之以五言排律,而於沉痛鬱結之中,不失其流麗疏放之體。《答魑魅》一篇,長至十二韻以上,尤為當時罕有之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