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門群島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與盟國軍隊在索羅門群島各島及附近海域進行的一系列戰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索羅門群島之戰
- 戰爭時間: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索羅門群島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與盟國軍隊在索羅門群島各島及附近海域進行的一系列戰鬥。
索羅門群島之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軍隊與盟國軍隊在索羅門群島各島及附近海域進行的一系列戰鬥。1942年3~7月,索羅門群島中的7個大島及許多小島均落入日軍之手。同年8月7日,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師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入,開始了盟軍收復該群島所有島嶼的一系列戰鬥。至1943年11月25日,盟軍艦隊在奧古斯塔皇后灣...
米徹爾海軍少將生於1887年,威斯康星州人。他早年自海軍學校畢業後,主要從事海軍航空事業,太平洋戰爭爆發前,曾任海軍航空兵司令部的技術部長。這位美國海上驍將曾擔任航空母艦“大黃蜂”號的艦長,載運過杜立特爾空襲東京,參加過中途島海戰,後來才轉戰索羅門群島。4月17日傍晚,“仙人掌”航空部隊第339P-38“...
索羅門群島(The Solomon Islands)。國名釋義是以《聖經》中所羅門王命名。1568年,當西班牙航海家門達尼亞·德·內拉抵達這裡時,看見土著居民身上都佩帶著金光閃閃的黃金飾物,以為找到了《聖經》中所羅門王的黃金寶庫,於是把這裡取名為索羅門群島。 國旗 索羅門群島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9:5。旗地由淺藍、綠色...
一木身負重傷在坦克開來之前,在海灘上燒毀了軍旗,然後剖腹自殺。其殘部僅剩約數十人退往太午角一帶的叢林。戰鬥結果 泰納魯河戰鬥以日軍的徹底失敗告終,美軍陣亡35人,傷75人。日軍在戰場上留下的屍體就達八百餘具。1942年8月22日晚,美軍仿效日軍用驅逐艦向瓜島運送補給,當行至索羅門群島以南海域時被日軍...
新喬治亞群島位於索羅門群島中部,是日軍南太平洋主要海空基地新不列顛島的屏障。守島日軍為東南方面艦隊(司令為草鹿任一海軍中將),下轄陸軍東南支隊和海軍第8聯合特別陸戰隊,共1.4萬人,擁有飛機150架、作戰艦隻17艘,主要部署在新喬治亞島的蒙達機場周圍和科隆班加拉島。美軍攻占瓜達爾卡納爾島後,積極準備攻占該...
所羅門海,西南太平洋的邊緣海,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的紐幾內亞島以東、珊瑚海以北、索羅門群島以西和新不列顛島以南的廣大海域;南與珊瑚海相通。所羅門海具有豐富的礦產資源,海洋資源,魚類多種多樣。四周景色秀麗。有好看的珊瑚礁。地理環境 南太平洋西部邊緣海,海域呈東西方向延伸,西界紐幾內亞島,北界新不列顛島,北...
1942年5月5日,日本占領索羅門群島中的瓜達卡納爾島,這是日本向南推進的極限。5月7日和8日,日本海軍在珊瑚海激戰中受挫。海軍統帥部決定把力量轉到太平洋中部奪取中途島,消滅美軍前進的基地。日本組成了強大的聯合艦隊,由山本大將親自指揮。南雲忠一率第一艦空母艦艦隊任主攻。美艦隊力量較弱,但因截獲日軍作戰...
《奪島之戰(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 二戰史全集圖文版)/經典全景二戰叢書》為“經典全景二戰叢書”之一,講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盟軍與德意日軍為達到戰略目的而進行的爭奪島嶼的有名戰役,主要有克里特島之戰、馬爾他島之戰、東印度群島之戰、瓜島之戰、索羅門群島之戰、布乾維爾島之戰、西西里島之戰、...
日軍也深知蒙達機場之戰關乎索羅門群島的命運,先後向蒙達投入了精銳的第13步兵聯隊、第229步兵聯隊,第23步兵聯隊2個大隊和第230步兵聯隊2大隊,並組建了日本陸軍東南支隊本部。在佐佐木登少將的率領下,日本陸軍打出了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精彩的機動防禦戰鬥,日軍不僅獲得了優勢傷亡交換比,而且在整個戰役中始終銳意反擊...
當哈爾西知道日軍聯合艦隊大舉出動,儘管“企業”號航母和“南達科他”號戰列艦都還沒有修好,哈爾西還是命令帶傷出戰,托馬斯·卡森·金凱德指揮第16特混編隊,小威利斯·奧古斯塔斯·李率領第64特混編隊全部開往瓜島,並命令駐聖埃斯皮里圖島的岸基航空兵和在索羅門群島活動的24艘潛艇,積極支援水面艦艇的行動。
英國殖民者戰前曾在這兩個小島建有簡易水上飛機機場,日軍占領這裡後,加以擴建完善,計畫建設成為可以監視整個索羅門群島的水上飛機機場。美軍高估了圖拉吉島日軍的實力,集中炮火進行猛烈轟擊,日軍急忙躲進掩體,美軍在炮火掩護下成功上岸,但向縱深推進不久就遇到了日軍頑強抵抗。而在兩個小島上,美軍卻低估了日軍,...
這導致了在1943年夏天日本航空母艦回到特魯克,沒有在決定性的索羅門群島戰役中進一步發揮進攻的角色。聖克魯斯海戰是太平洋戰爭中日美雙方進行的第四次航空母艦之間的對決。此戰,美軍被炸沉1艘航母、1艘驅逐艦,傷航母、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各1艘,損失艦載機74架;日軍2艘航母受傷,損失巡洋艦、驅逐艦各1艘,...
原是太平洋上一個鮮為人知的島嶼,為了這個島嶼而進行的從1942年8月到1943年2月連續七個月血雨腥風的激烈爭奪,在二戰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章,以太平洋戰爭的分水嶺而名聞天下。薩沃島海戰 泰納魯河口之戰 東索羅門群島海戰 埃斯佩蘭斯角海戰 機場爭奪戰 聖克魯斯群島海戰 瓜島以北海戰 塔薩法隆格海戰 ...
科隆班加拉島海戰(Battle of Kolombangara,1943年7月12日-13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期間美日海軍於索羅門群島的科隆班加拉島附近海域展開的一次海上夜戰,也是新喬治亞群島登入戰役期間繼庫拉灣海戰後爆發的又一次較大規模的海上戰鬥。由瓦爾登·安斯沃斯少將指揮的美國海軍第18特混編隊(TF18,3艘輕巡洋艦、10...
在慘烈的瓜島拉鋸戰期間,為了轉移日軍的火力,吸引日軍部分補給力量,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上將命令美軍對位於索羅門群島東北部約1000英里的吉爾伯特群島中的馬金環礁(是南太平洋島國吉里巴斯共和國的領土)實施牽制性突襲。戰役背景 1942年6月3至6日,日本進攻中途島敗北,損失四艘主力航母,太平洋戰場形勢逆轉。渴求...
太平洋戰爭期間,盟軍於1943-1945年對駐緬甸日軍實施的進攻戰役。戰役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日本南方軍先後入侵菲律賓、泰國、馬來亞、關島、香港、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索羅門群島,一直到中途島以西的廣大地區,並侵入緬甸,聲言將與希特勒會師中東,妄圖實現共同...
日軍抵抗持續到1945年戰爭結束。此役,日軍戰死8500人,病、餓致死9800人。戰役背景 布乾維爾島位於索羅門群島的最北端,距離日軍西南太平洋戰略基地拉包爾東南約205海里,面積9318平方公里,是索羅門群島最大島嶼。日軍自新喬治亞群島敗退後,重點加強該島防禦,企圖長期堅守。美軍攻占該島的目的是在島上修建機場,對...
戰爭的轉折點是1943年3月,盟國陸基航空兵取得了俾斯麥海之戰的決定性勝利,切斷了日軍對紐幾內亞守軍的補給,保證了盟軍在這一地區的最終勝利。1942年11月16日,日軍大本營調整了南太平洋地區的作戰部署,下令百武晴吉中將只剩一個空架子的第17軍退守索羅門群島,並組建安達二十三中將為總指揮的第18軍防守紐幾內亞。在...
於是,第二師團被卷進了與其命運相關的索羅門群島的戰役。1942年8月開始的瓜島攻堅戰,才是第二師團惡夢的開始。為了奪下瓜島的飛機場,作為先遣隊,第二師團派出了以步兵第4聯隊為基幹而組成的那須支隊(支隊長那須弓雄少將)。為了與此相配合,川口支隊(支隊長川口清健少將,福岡的第35旅團為基礎)和那須支隊一同...
面對日軍的戰略調整,7月,美軍參謀長聯席會議也適時頒布了新的作戰計畫,準備採用有限的反擊戰重奪新不列顛、新愛爾蘭、索羅門群島和紐幾內亞東部。而日軍也在許多島嶼登入,試圖搶占據點,但大多無功而返。與此同時,日軍布重兵在紐幾內亞東北海岸的戈拉登入,用來攻襲莫爾茲比港。日軍對叢林戰訓練有素,他們成功地越過...
1942年8月17日,大和號出航特魯克島支援索羅門群島方面的戰事。1943年2月11日,大和號的旗艦的任務被改裝了司令部設施的武藏號取代。1943年5月8日,大和號返回日本本土,在吳海軍工廠做了增強防空火力改裝後,8月16日返回特魯克島。索羅門群島的戰事不利,大和號和武藏號依然沒有直接參與戰事,只是不斷往返日本與...
8月7日早上,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登入的訊息傳來,瓜島在索羅門群島島鏈的末端,距離拉包爾800公里。台南聯隊立即出動了17架“零式”戰鬥機掩護27架第4聯隊的三菱G4M轟炸機前往攻擊美軍艦隊。他們遭遇到了從三艘美國航空母艦薩拉托加號、企業號和黃蜂號上起飛的18架格魯曼F4F-4“野貓式”戰鬥機和16架...
雙方為爭奪該島在索羅門群島周圍海域展開了一系列海空戰,4艘金剛級戰列艦作為航空母艦的護衛支持部隊參加作戰行動。瓜達爾卡納爾島上美軍控制的飛機場給日本海軍造成嚴重威脅,10月13日夜間日本海軍出動金剛、榛名炮擊了該島機場,由於炮擊行動計畫嚴密,達成作戰突然性,致使美軍損失巨大,將近40多架飛機毀於炮火,地勤...
雖然在第一次索羅門群島海戰率領第八艦隊獲得優秀戰果。但是在戰場上放棄原先任務,轉向攻擊盟軍巡洋艦隊,而放過運輸艦。使得1萬9千名盟軍部隊成功登入,並占領圖拉吉島,使其作為一名艦隊指揮官的評價一直沒有明確定論。相關年表 1910年7月——海軍兵學校畢業(38期)1913年12月——進級海軍中尉、日本海軍水雷學校...
1943年——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占領索羅門群島。1944年——福州再次淪陷。1945年——美艦侵入我煙臺解放區,解放軍提出強烈抗議,16日美艦被迫離去。1946年——美國著名記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訪問東北解放區到達哈爾濱市。1947年——人類首次突破音速。1949年——保加利亞外長波普托莫夫致電周恩來外長,決定同我國...
1942年——二戰:東索羅門群島海戰。1943年——魁北克會議結束,會議批准了參謀長委員會制出的西方盟國在亞洲對日作戰的計畫。1944年——二戰:法國和盟軍在巴黎發動進攻。1946年——賈瓦哈拉爾·尼赫魯任印度臨時政府首腦。1947年——美國總統特使魏德邁結束在中國的考察。1949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條約經...
以歐內斯特·金海軍上將為首的海軍對麥克阿瑟直搗黃龍的計畫嗤之以鼻,主張採取漸進戰略,先奪取圖拉吉,再相機反攻拉包爾,同時也反對由麥克阿瑟指揮一切行動。馬歇爾只能居中調節,最後於7月2日制定了一個有限反攻計畫:第一步攻占圖拉吉島和聖克魯斯群島,攻擊時間為8月1日;第二步攻占萊城和薩拉莫阿及索羅門群島;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