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電器

索尼電器

索尼公司(TYO: 6758, NYSE: SNE)(ソニー株式會社,Sony Corporation),或者索尼株式會社,簡稱索尼,日本東京為企業總部橫跨數碼、生活用品、娛樂領域的世界巨擘,其前身是“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創立於1946年5月,擅長公關手腕的盛田昭夫與擁有技術研發背景的井深大共同創辦,目前的經營團隊由媒體娛樂出身的霍華德·斯金格與擁有技術研發資歷的中缽良治共同領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索尼電器
  • 外文名:Sony Corporation
  • 或稱索尼株式會社
  • 簡稱:索尼
索尼介紹,品牌由來,財報業績,技術發表,

索尼介紹

東通工時代
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都東京成為一片廢墟。井深大在東京日本橋地區的百貨公司倉庫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盛田昭夫在井深大的邀請之下加入共同經營,公司並獲得盛田酒業19萬日圓資金,於1946年正式成立“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並遷址到品川區御殿山。井深大在其公司“成立意旨書”當中期望“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建立一個自由豁達、輕鬆愉快的理想工廠”,期待成為“工程師的樂園”
成立初期經營無法穩定成長,直到10年後的1956年發展當時不被看好的電晶體技術,開發出世界第一台電晶體收音機“TR-55”一舉成功,公司營運終於漸入佳境。
特麗瓏技術
索尼電器
1950年代,索尼的黑白電視雖然大賣,但其技術競爭力卻毫無優勢,其後所製造的彩色電視量產良率上的品質亦不甚理想,導致巨額虧損甚至公司已到達倒閉的邊緣。1967年,索尼發表了由井深大親自加入開發特麗瓏(Trinitron)映像管技術,這項技術使得索尼電視在全球熱賣,盛田昭夫自日本開發銀行借得巨額開發債務也在3年內還清。
影像紀錄競爭與Betamax的落敗
1970年,索尼與JVC、松下共同發表了“U-Matic”磁帶錄影系統,正式為日後的錄像帶規格競爭揭開序幕,1975年4月16日,索尼發表了全球第一台針對民生用市場Betamax規格的SL-300,並一舉讓索尼成為全球的消費性電子影像大廠,而日本JVC在1976年9月推出了VHS規格,而松下幸之助也決定加入了VHS陣營。在Betamax與VHS影像紀錄競爭中,由於VHS針對Betamax最大的弱點(錄影時間只有1小時)作改良,以及Betamax在索尼不願意開放規格授權的情況下,VHS以Betamax三倍的速度迅速擴張市場。索尼堅持以Betamax對抗由全世界公開規格的VHS聯盟,最後長達14年的規格主導之爭終於在1988年索尼毅然加入VHS陣營,Betamax全面退出市場而結束。單從技術上來看,Bate格式遠遠的強於VHS格式,但是松下通過靈活的授權運作獲得了眾多廠家的支持,因而統領了民用市場。Betamax格式憑藉技術優勢進入了專業領域,成為專業廣播級視頻領域的主導標準,如今的眾多廣播級視頻標準都是基於這一起點的。
風靡全球的隨身聽-WALKMAN
1979年3月,在井深大的要求下,音響部門以記者用的小型錄音機“新聞人”(Pressman)修改成體積更小的錄音機,在得到許多人讚美良好的音質評價後,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索尼在1979年7月開始,推出了Walkman(隨身聽),盛田昭夫將Walkman定位在青少年市場,並且強調年輕活力與時尚,並創造了耳機文化,1980年2月開始在全世界開始做銷售,並在1980年11月開始全球統一使用“Walkman”這個不標準的日式英文為品牌,直到1998年為止,“Walkman”已經在全球銷售突破2億5000萬台。盛田昭夫在1992年10月受封英國爵士,英國媒體的標題是:〈起身,索尼隨身聽爵士。〉
收購哥倫比亞電影
索尼在BetamaxVHS影像紀錄競爭中慘敗後,盛田昭夫認為有必要將最高檔的硬體與最先端的內容結合,才能掌握市場。1989年9月25日,在盛田昭夫的主導下,日本索尼陸續併購了CBS(擁有火炬女神與獨角獸象徵的哥倫比亞三星製片)的電影與音樂部門,使它成為SPE(索尼影視娛樂,Sony Picture Entertainment)的旗下子公司。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日本經濟大幅成長,奠定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而美國的經濟卻是走下坡般萎靡不振;日本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敗給美國,許多日本企業為了民族自尊心,瘋狂的併購了美國的企業,而眾家美國公司卻無力反擊。其中以日本三菱集團買下紐約的地標洛克斐勒大樓以及新力索尼以60億美元天價買下哥倫比亞三星電影公司,創下了當時日本最大的一宗海外併購案,被美國人視為日本人入侵美國。但是,這椿日本歷史上金額最高的收購案也一度成為日本歷史上虧損額度最高的企業。1980年代末期,日本開始爆發了泡沫經濟危機,而索尼電影事業群也因為票房不佳,而從此慘賠數年,成為當時索尼獲利的主要障礙。直到1997年,霍華德·斯金格主導改革,逐漸獲利,並於2001年拍攝電影霍華德·斯金格主導,併購歷史悠久的米高梅電影公司,成為世界第一大的電影製作公司。
空前成功的PlayStation
由於任天堂公司所出品的紅白任天堂主機的成功,促使索尼在1988年宣布與任天堂合作,共同開發超級任天堂CD-ROM主機。1992年5月在任天堂的背叛之下合作破局,久多良木健向當時最高經營決策者大賀典雄全力爭取開發新一代遊戲機計畫,大賀典雄在眾多的反對聲浪中,強力為久多良木健的遊戲機開發計畫背書,1993年開始,索尼旗下的“日本索尼音樂”成立新力電腦娛樂(SCE),並計畫代號〈PS-X〉開發新一代的CD-ROM遊戲主機,全力對抗任天堂所主導的遊戲市場。1994年12月3日,SCE推出了PlayStation(PS),2000年3月4日推出PlayStation 2(PS2),2004年12月12日,推出PlayStation Portable(PSP)。截至2005年6月30日止,銷售量高達2億315萬台,成為繼 Walkman後,全球最為成功的產品。
2006年11月11日推出PlayStation 3(PS3).
數碼、夢想、小孩
大賀典雄的欽定下,躍過十四位資深董監事與資深元老,索尼在1995年3月22日宣布由默默無聞的出井伸之出任社長,激起媒體記者一片“出井是誰?”的疑問,1995年4月1日上任,也開啟了10年的出井伸之數位夢想時代。自1995年擔任以來,在公司的內部改革中,出井伸之引進美國董事會的模式,將原內部董事會的成員大幅削減,並提高外部董事。 在公司的定位與經營理念中,提出了“數位、夢想、小孩”、“Do you dream in Sony”、“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等對索尼新的願景,出井伸之認為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我們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欲望,提供一種夢想。
他的結論是:
索尼賣的是個人體驗,電影、VAIOPlayStationWalkman等等。它們不是維持人類生命的必需品,我們存在的理由是創造人們的欲望,進入他們的生活,提供一種夢想,為了達到這目地,我們得保持充滿好奇和歡樂的赤子之心,給予人們一種像孩子般無憂無慮的快樂生活。”
“如果不發展出一個嶄新的業務模式,索尼將淪為網路操作者零部件供應商。新的索尼產品就應是娛樂、電子和情感的融合。”
以電子、遊戲、娛樂、金融四大領域,帶進數位化、網路化。1996年後索尼陸續推出了CyberShot數位相機、VAIO筆記型電腦、Clie PDA(個人數位助理)…等數位化的產品,並在市場上獲得了空前的成功。而在原本收益極差的電影事業群,找來了媒體人霍華德·斯金格,在其改革下營運逐漸好轉,而後推出《蜘蛛人》、《臥虎藏龍》…等熱門影片,娛樂事業群成為索尼的重要獲利來源。在2001年4月公布的2000年財報,索尼靠著PlayStation 2的熱賣,使它獲得成立以來的最高獲利25億美元。
隕石墬落般的危機- 索尼震撼(Sony Shock)
PlayStation遊戲機打敗了勁敵任天堂、逼走了SEGA、數位相機領先傳統相機品牌、影像接收晶片獨占市、VAIO系列個人電腦熱賣。但自2001全球經濟衰退網路泡沫化;1994年發表至今PlayStation開發後已經有10年未再發表獨創性的產品;本身在電子領域中因為WalkMan不支持MP3格式造成蘋果電腦的iPod數位隨身聽在全球熱賣,取代了WalkMan原有地位;擁有自傲特麗瓏(Trinitron)技術的WEGA獨自開發高清影像技術而錯估液晶電視的發展,使得擁有液晶技術的zh-tw:夏普;zh-hk:聲寶(Sharp)、三星(Samsung)取得電視影像的領導地位…一連串的決策錯誤以及電子產品價格不斷壓縮等因素,使得索尼在2000年得到的空前成功,到了2002年卻嚴重受挫至今。
2003年4月,索尼公布2002年財政年度報表,公司巨額虧損的訊息披露後,索尼危機開始浮現台面,引發了索尼震撼(Sony Shock),索尼股票連續2天跌停25%,並誘發日本股市的高科技股紛紛跳水,帶動日經指數大幅下跌,震撼了日本股市,高科技公司的股票紛紛遭到拋售。出井伸之遭受批判作夢做太久、不務正業聲音也不斷出現,從過去被評選為最成功的CEO淪落成最差勁的CEO。2003年12月出井伸之說明網路就像隕石墜落一樣,恐龍因此慘遭滅絕,索尼正有如此的危機存在。當月也發布了期望三年內電子部門盈餘可以達到10%的轉型60改革計畫。
59年來的高層異動大震撼
日本索尼董事會2005年3月7日讓外界震撼地任命美國索尼負責人霍華德·斯金格出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並於2005年6月22日正式經由股東大會通過最終投票,成為索尼史上第一位外籍領導人,而備受矚目的PlayStation開發者-久多良木健不但意外出局,同時也與出井伸之、安騰國威退出董事會,也意味著索尼的出井伸之時代結束。
霍華德·斯金格爵士出生在英國的威爾斯,曾任CBS-哥倫比亞廣播公司電視新聞記者,他在負責索尼索尼美國公司營運任內,成功重振電影與音樂事業部門,他的首要任務必須完整協調旗下各自為政的部門,改革僵化的傳統管理制度,並且改善無法獲利的電子部門。由大賀典雄欽定的出井伸之,原本計畫要在2006年索尼60周年時退休,卻因為無法挽救索尼的財務狀況而提前退出,而“轉型60”計畫也似乎宣告無法完成。對於索尼這家日本企業,任命外國人出任董事長,是該公司前所未見的巨變。
中期企業策略與娛樂未來
2005年9月22日,在霍華德·斯金格以及中缽良治的主導下,索尼公布了代號“日本計畫”(Project Nippon)的“中期企業策略(2005-2007會計年度)振興電子事業 強化集團表現”改革政策,2007年度底預定裁減日本國內4千、國外6千名員工,共將裁員1萬人,產品種類也將減少20%,製造工廠擬關閉11家,從65家減少到54家,在整體的財政評估調整之後,期望在2007年度末減少2千億日圓(約17億8千600萬美元)成本,營業額約可達8兆日圓。
電子、遊戲、娛樂產業被索尼列為重點產業,電玩方面,索尼擬於2006年中旬推出“PS3”,同時強化自行開發的電玩軟體;娛樂方面,將追求電影事業的穩定成長,以及擴大網路下載音樂事業等等;電子方面,將取消以往公司林立、各自為政的經營方式,加強各單位在商品和產銷戰略上的橫向合作,改由社長兼電子產業執行長的中缽良治,來統籌指揮整個電子家電事業。QRIO機器人、AIBO機器狗和豪華品牌QUALIA三個項目將會被凍結,成為索尼結構改革中的第一批犠牲品;捨棄WEGA品牌而在全球推出BRAVIA電視品牌全力搶占液晶電視市場;並調整以北美、歐洲、日本、其他地區四區規劃,調整為北美、歐洲和東亞區,新確定東亞區域包括中國大陸、香港、台灣、韓國與日本市場。這項業務調整,首度將東亞市場放在與北美和歐洲同樣重要地位,全面進軍中國這個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
在2006年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索尼公司公布娛樂業務的未來發展相關的戰略:重點發展四大支柱業務,即高清領域、數位影院、遊戲和電子娛樂,以強化其作為一家全方位娛樂服務公司的地位。
2006年10月1日起, 索尼集團將調整電子業務負責人以加強中長期發展策略,進一步支持核心業務,並重點加強產品開發和產品質量領域。研發和所有新業務職能將會集中在索尼總部,直接由中缽良治領導。
Sony”的由來與品牌價值

品牌由來

公司原名“東京通信工業株式會社”,在逐漸邁入國際化時,盛田昭夫感覺公司全名實在過於冗長,有礙國際化,於是希望能想出能夠像IBM那樣好記又是國際化的名稱。盛田昭夫和井深大翻遍了英文字典,最後決定用拉丁文的“Souns”(聲音)、英文的“Sunney”(可愛的孩子)組合成“Sonny”意指以聲音起家的可愛頑皮孩子。但“Sonny”在日文辭彙里的發音是不吉祥的辭彙,最後決定去掉其中一個字母“n”,“Sonny”變成了“Sony”,一個日式的英文字。
盛田昭夫和井深大在說服反對的董事後於1958年1月正式更名SONY,索尼這個新名稱念出來完全感覺不出是日本的公司,令人以為是自己國家又親切的感覺,使索尼成功打入美國及海外市場。至今天為止,仍然有較少接觸消費性電子的人誤以為索尼是美國品牌。
“Sony”四個字母的品牌價值,近幾年在電子業務上呈現弱勢,依據2005年美國Interbrand公布“2005品牌價值排行”中,“Sony”價值105億美元,比2004年的131.5億美元衰退了14%,由 20名滑落到 28名。而福布斯在2005年2月28日公布的“2005全球2000大企業排行”中,索尼排名由2004年的82名滑落至第123名。但索尼過去所創造出神話般的輝煌歷史,仍然沒有因為消費性電子業務低迷而失去消費者的青睞,在2005年08月31日,Asian Integrated Media委託國際調查機構Syn-ovate在亞洲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的“2005亞洲1000名最佳品牌”中,索尼第2年蟬聯第一品牌。在Harris Interactive於2006年7月12日所發布的調查中顯示,索尼第7年蟬聯美國第一最佳知名品牌,而Sony也是華人地區的中國、台灣、香港心中最具代表性的理想品牌。
文字資產
創立宗旨書
1946年1月-井深大的“創立宗旨書”主旨:
“要充分發揮勤勉認真的技術人員的技能,建立一個自由豁達、輕鬆愉快的理想工廠”
行銷概念與口號
It's a Sony
1982年,索尼公司發表了一個口號和商標,提高公司的整體企業形象。當盛田昭夫看見了設計新設計的“S 標記”商標,他認為當人們第一次看了它,他們會想知道什麼它代表了。於是盛田昭夫想著如何吸引人的描述會是需要的解釋“S 標記”。後來便發表了這個名詞“It`s a Sony!”,盛田昭夫相信這個新口號會帶來新的形象。爾後,所有索尼電視廣告中以S標記結束時,"跟隨聲音在說-“It`s a Sony!”這個圖片和聲音的獨特的組合迅速成為了在全世界一個獨特的索尼映像。
Do you dream in Sony?
1998年,索尼公司以“Digital Dream Kids”的概念下所發表的企業形象標語“Do you dream in Sony?We help dreamer`s dream”,在迎接數位世代的來臨之際,索尼公司以跨入不同領域的方式,滿足消費者更多的需求。當人們想要創造出自己的夢想時,索尼幫你實現。
like.no.other
1995 - 數位、夢想、小孩 - Digital Dream Kids
2002 - 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 - Ubiquitous Value Network)
2005 - 索尼有你 - Sony United

財報業績

2005(2005年4月~2006年3月)財報業績
2006年4月27日,發布2005年會計年度(2005年4月~2006年3月)財報。索尼第四季度業績超過了預期,由於BRAVIA液晶電視、PSP、VAIO個人電腦的熱銷、在日本金融部門業績的大幅增長、公司退休基金的一次性挹注、日圓貶值,都提供一臂之力,成為獲利主要來源,也反映出索尼中期企業策略的改善。但也由於中期企業策略中,裁員和關閉工廠帶來巨額支出,索尼第四季度虧損額低於此前的預期。
截至2006年3月31日止,索尼的
銷售額 7兆4754億日元;
運營利潤 1913億日元;
淨利潤 2823億日元;
電子部門
銷售額 5兆505億日元;運營虧損 309億日元
遊戲部門
銷售額 9586億日元;運營利潤 87億日元
電影部門
銷售額 7459億日元;運營利潤 274億日元
金融部門
銷售額 7432億日元;運營利潤 1883億日元
其他部門
銷售額 4089億日元;運營利潤 162億日元
索尼預計2006財年(截至2007年3月31日)運營利潤為1000億日元(約合8.72億美元)。索尼表示,PS3遊戲機產生的巨額研發支出將成為索尼2006財年運營利潤下滑的主要原因。
2004(2004年4月~2005年3月)財報業績
2005年4月29日,發布2004年會計年度(2004年4月~2005年3月)財報。索尼雖然整體的“利潤實現增長,卻還是覺得遺憾,因為作為索尼主業的電子業務減少收益。本打算依靠平板電視等業務扭轉局面,但看來2005財年的形勢仍然嚴峻”。雖然“在平板電視市場中的知名度正在提高”,但受CRT電視與便攜音樂播放機營收減少的拖累,電子業務的整體銷售額未能實現增長。加上DVD錄影機與攝像機等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營業虧損從上一財年的68億日元猛增到343億日元。為了扭轉這一局面,索尼計畫重點提高平板電視與DVD相關產品的價格競爭力,以提高營利能力。 攜帶型遊戲機“PlayStation Portable(PSP)”於2004年12月上市,未能對此次業績做出貢獻。電影《蜘蛛人2》創下巨額票房,DVD光碟和VHS錄像帶的銷售形勢良好,帶來了639億日元的營業利潤。
截至2005年3月31日止,索尼的
銷售額 7兆1596億日元;
運營利潤 1139億日元;
淨利潤 1572億日元;
電子部門
銷售額 5兆216億日元;運營虧損 343億日元
遊戲部門
銷售額 7298億日元;運營利潤 432億日元
電影部門
銷售額 7337億日元;運營利潤 639億日元
音樂部門
銷售額 2491億日元;運營利潤 88億日元
金融部門
銷售額 5606億日元;運營利潤 555億日元
其他部門
銷售額 2944億日元;運營虧損 41億日元
索尼預計2005財年(2005年4月~2006年3月)營業利潤同比增長40%、達到16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3億元)。電子領域的銷售額可望憑藉平板電視與液晶背投等提升。營業損益方面,結構改革帶來的增收效果等因素將起到改善作用。
爭議問題
2006年
美國法務部調查SRAM記憶體壟斷
美國法務部反托拉斯局在10月中宣布對SRAM價格壟斷案展開調查,先前已接獲傳票的廠商包括三星電子、柏士半導體(Cypress)、美光及三菱電機。美國法務部反托拉斯局要求索尼公司提供SRAM相關銷售資訊,索尼公司表示強調公司將全面配合調查。
筆記型電腦鋰電池全球召回事件
2005年底,全球第一大電腦公司-戴爾(DELL),連續傳出筆記型電腦爆炸意外,並引起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日本經濟產業省官方的調查
2006年8月15日,戴爾公司與美國消費者產品安全委員會進行“電子產業中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性電池召回通知”,召回範圍包含約410萬顆由索尼公司(Sony)製造的戴爾鋰離子電池,在此之後,蘋果電腦(Apple)、東芝(TOSHIBA)的Dynabook、聯想(Lenovo)的IBM-ThinkPad、富士通(Fujitsu)、日立(HITACHI)、夏普(SHARP)、捷威(Gatway)入續宣布召回筆記型電腦電池。9月29日,索尼公司決定大規模啟用“鋰電池自主更換計畫”回收在全球生產的筆記型電腦用鋰電池,並提供免費更換新品的服務。
索尼表示召回的原因,是在極度罕見的情況下,相關的電池芯中有微小的金屬屑會接觸到電池芯的其它部位,從而產生短路。一般情況下,在這種情況發生時,電池組會斷電。然而在某些極為罕見的條件下,這種內部短路會引發電池芯過熱和可能的起火。這種情況發生的機率會因為不同電腦製造商使用的電腦系統配置不同而產生差異。
2006年10月2日,惠普(HP)已與SONY聯合發出聲明,確定HP筆記型電腦使用SONY電池沒有過熱問題,不需要召回。 2006年10月17日,索尼(Sony)正式發布旗下電腦品牌VAIO電池召回。
2006年10月19日,日本索尼公布“2006會計年度第1季財報”,由於受到“鋰電池自主更換計畫”衝擊影響,財務長大根田 伸行(Nobuyuki Oneda)表示,全球可能總共需要召回960萬顆Sony制筆記型電腦電池,將給公司帶來大約510億日元的損失,遠高於此前預計的200億至300億日元。
新力博德曼合併爭議
2006年7月13日,位於盧森堡的歐盟初審法院推翻了歐盟2004年對索尼音樂(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合併案的批准,使得新力博德曼(SONY BMG)這家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面臨被拆分的危險。歐盟初審法院在這項歷史性判決中表示當時批准這筆併購的歐盟委員會僅僅對併購的後果進行了非常草率的檢查,委員會並未提供足夠的證據來從法律上證明“併購前兩者一起不存在主導市場的地位,而併購後亦不存在此種可能”。歐盟法院的判決意味著索尼音樂(Sony Music)和博德曼公司(BMG)將重新向歐盟提交併購計畫,而新的計畫中將包括市場狀況。歐盟委員會將重新審查日本索尼音樂和德國BMG的合併。
2005年
XCP防拷軟體爭議
2005年十月,任職於 Sysinternals 的 Mark Russinovich 揭露了新力博德曼(SonyBMG)所銷售的音樂CD,使用了一種稱為 rootkit 黑客技術,在未知會使用者的情況下,安裝數位著作權管理軟體(DRM)到使用者的電腦中。這套軟體是由英國公司 First 4 Internet 所開發,稱之為 Extended Copy Protection (簡稱XPC)軟體,一般使用者難以偵測與移除。在許多國家當中,這在未告知使用者逕自安裝軟體是違法的行為,並且造成使用者系統的嚴重安全危害問題,同時影響使用者系統的效能。
新力博德曼最初提供的移除軟體,在移除 rootkit 之後又安裝了另一個稱為 dial-home 的程式。這造成了另一個更大的安全危害,並且使得新力博德曼遭受更大的爭議。新力博德曼最後終於提供了一個真正的移除軟體,並且回收交換含有XPC的音樂CD。同時,新力博德曼也因此面臨了數件相關的法律訴訟案。
CCD不良爭議
自2004年後,開始索尼所生產的Cyber-Shot數位相機,2002~2003年之間推出的機型持續發生CCD感光元件自動故障問題,2005年10月5日索尼發布了因為一個關鍵的製程錯誤導致了除了索尼自身外,甚至採用Sony CCD感光元件的尼康(Nikon)、佳能(Canon)、富士(Fujifilm)、柯尼卡美能達(Konica Minolta)、理光(RICOH)、歐林巴斯(OLYPUS),需要回收上百種不同的數位影像商品。此次故障原因之分析,一致指向連線CCD晶片和外框之焊接線發生老化導致脫落所造成,此問題約在使用者持續使用該器材一~二年之後才會逐一浮現。據了解此次存在缺陷的產品是由 SONY半導體位於日本九州生產線所製造。兩個主要的原因導致 CCD 缺陷的結果:一是該生產線調整了焊接線設備之設定,結果導致導線與電極的接合力度減小;另一個問題則是CCD表面玻璃封裝黏合劑劣化,隨著時間增長腐蝕了導線接合部位,進而造成 CCD 的故障。

技術發表

1950年7月 – 發表日本第一台G型收音機
1955年8月 – 發表世界第一台半導體收音機–TR55
1960年5月 – 發表世界第一台半導體電視–TV8-301
1965年8月 – 發表世界第一台家用錄影機 CV-2000
1968年4月 – 發表革命性的特麗(Trinitron)電視影像技術
1968年10月 – 發表世界第一台搭載特麗(Trinitron)電視影像技術彩色電視- KV-1310
1975年5月 – 發表世界第一台BETAMAX錄影機
1978年 – 發展革命性的CCD(charge-coupled device)感光元件技術
1979年7月 – 發表革命性的Walkman世界第一台隨身聽產品- TPS-L2
1983年 – 聯合荷蘭飛利浦共同發表雷射唱盤(CD),並主導74分鐘標準
1983年 – 制定3.5英寸軟碟(1.44MB磁碟)
1986年6月 – 發表32位元電腦-MSX
1988年 – 發表Hi-8攝影機
1992年11月 – 發表MD(Mini Disc)音樂技術
1994年12月 – 發表PlayStation次世代遊戲機
1996年12月 – 發表首款數位相機-CyberShot DSC-F1
1997年7月 – 發表新世代電腦-VAIO影音整合系統
1997年7月 – 發表WEGA全平面電視
1999年 – 發表AIBO機器狗技術
1999年 – 發表Memory Stick 記憶卡
2000年3月 – 發表PlayStation 2次世代遊戲機
2002年2月 – 發表新一代DVD光碟存儲格式藍光光碟標準
2003年6月 – 發表QUALIA高階品牌系列
2003年12月 – 發表QRIO機器人技術
2004年12月 – 發表採用UMD儲存媒體的PlayStation Portable次世代掌上型遊戲機
2005年1月 – 聯合IBM、東芝(TOSHIBA)共同發表時脈4GHz起跳的Cell-微處理器
2005年5月16日 – 美國E3展發表搭載Cell處理器的PlayStation 3次世代遊戲機
2005年7月19日 - 發表與Konica Minolta(柯尼卡美能達)合作,加入數碼單眼相機市場,以因應消費型數位相機的飽和
2005年8月25日 – 聯合IBM、東芝(TOSHIBA)公開Cell-微處理器詳細製程
2005年9月13日 - 9月開始陸續在全球發表BRAVIA新一代液晶電視
2005年9月30日 - 聯合SanDisk發表Memory Stick Micro (M2)記憶卡
2006年2月21日 - 發表全球最小支援高畫質1080i HDV-HC3
2006年4月10日 - 再度聯合與韓國三星電子合作投產第八代S-LCD液晶面板廠
2006年4月20日 - 全新發表數碼單眼相機品牌 α (alpha)
2006年11月 – 搭載Cell處理器與次世代Blu-ray藍光技術的PlayStation 3正式在日本、美國、台灣、香港上市
2006年11月2日 - 與韓國三星電子合作投產的第八代S-LCD液晶面板廠正式動工,預計在2007年秋季正式投入產能
2006年11月11日 – PlayStation 3次世代遊戲機正式在日本上市,十萬台主機瞬間銷售一空。
2006年 - 與瑞典愛立信宣布將擴大合作,除了持續原先的手機設計和製造業務,雙方將聯手開發行動與寬頻電視套用的軟體。
SONY國際發展
1945年10月 – 井深大在東京 日本橋地區成立東京通信研究所,初期員工7人
1946年5月 – 盛田昭夫加入,公司改組為東京通信工業公司,資本額19萬日幣
1947年2月 – 遷移至現址品川區御殿山
1955年8月 – 東京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1958年1月 – 因應國際化腳步,公司名稱更名為索尼
1959年– 大賀典雄正式加入索尼
1960年2月 – 成立美國分公司
1960年12月 – 成立瑞士分公司
1960年 – 出井伸之加入索尼
1961年 盛田昭夫成立Sony Design Center,由年輕的大賀典雄主持
1961年6月 – 在美國發行ADR
1962年12月 – 成立香港分公司
1966年 – 荷蘭Phillips簽署免費交叉授權協定
1966年 – 成立Sony Plaza生活商店
1968年3月 – 與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合資成立CBS/Sony音樂公司
1968年5月 – 成立英國分公司
1969年 – 安藤國威加入SONY
1970年6月 – 成立德國分公司
1973年2月 – 成立法國分公司
1975年5月 - 全面發展Betamax
1979年8月 – 與美國保誠人壽保險公司合資各50%成立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Co. Ltd
1982年 – 主導CCD技術開發者-岩間和夫逝世
1986年11月 – 於德國成立Sony Euro 歐洲區總部
1988年1月 – 併購美國CBS唱片部門,CBS / SONY更名為Sony Music
1988年1月 – 發布與任天堂合作,開發共同開發SFC|超級任天堂 用 CD 主機。
1988年12月 – 放棄Betamax錄像帶規格加入了VHS規格結束了長達14年的錄像帶規格戰
1989年11月 – 併購美國哥倫比亞三星製片電影公司,進軍好萊鎢市場
1991年4月 – Sony Prudential Life Insurance 成100%控股,更名Sony Life Insurance(生命保險)
1992年 5月 – 與任天堂合作破局
1993年11月 – 成立SCE-新力電腦娛樂進軍家庭娛樂遊戲市場
1995年4月 – 發布由大賀典雄指定出井伸之接任社長
1995年5月 – 發布<Digital Dream Kids>(數位、夢想、小孩)標語
1995年11月 – 成立SCN-索尼通訊網路進軍網際網路內容服務市場
1996年10月 – 成立中國分公司
1997年3月 – 霍華德·斯金格加入SONY
1997年12月 – 創辦人井深大逝世,享年89歲
1998年 – 發布全球形象口號 <Do you dream in Sony ?>
1999年10月 – 創辦人盛田昭夫逝世,享年78歲
2000年4月 – 發布財報,集團品牌價值超過1000億美元,創立以來達到最高峰
2000年6月 – 出井伸之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安藤國威接任社長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Bank
2001年4月 – 成立Sony EMCS Corporation(Engineering, Manufacturing and Customer Service)
2001年10月 – 與瑞典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公司
2001年11月 – 大賀典雄北京國際音樂節的會場中,突發性腦溢血倒在指揮台上
2002年10月 – 併購愛華,成為旗下品牌之一
2002年11月 – 提出“無所不在的價值網路”為消費者建立Sony about you觀點
2003年4月 – 財報發布季損10億美元巨額虧損,引發Sony Shock(索尼震撼),股價2天重挫25%,日本股市受到波及
2003年12月 – 發布“Transformation 60”(TR60、轉型60)改革計畫
2003年12月 – 發布QRIO機器人為SONY親善大使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損保保險業務
2004年4月 – 成立Sony Financial Holdings金融控股公司-整合銀行、保險、人壽,三大金融業務
2004年4月 – 與韓國三星電子共同合資成立S-LCD Corporation
2004年5月 – 成立Sony Connect線上音樂服務
2004年8月 – 旗下Sony Music(索尼唱片)與全球第5大唱片公司BMG Music(博德曼唱片)合併,成立新力博德曼
2004年12月 – 旗下索尼影視娛樂併購米高梅電影公司,躍身全球第一大電影公司
2004年12月 – 發布與韓國三星電子達成授權技術共同分享協定
2005年3月 – 發布經營權重大變革,創立59年以來,首位外籍霍華德?斯金格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中缽良治接任社長
2005年4月 – 發布以美金3億500萬美元,贊助FIFA國際足球聯盟
2005年6月22日 – 霍華德·斯金格正式接任董事長兼執行長CEO
2005年8月23日 -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勳勳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9月22日 - 發布代號“日本計畫”(Project Nippon)的改革計畫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1月7日 - 在美國拉斯維加斯的消費性電子展(CES)發布以發展四大娛樂領域業務重點的<娛樂未來>(Entertaining the Future)計畫
2006年1月19日 - 發布自2006年4月1日起全面接管Konica Minolta影像事業部門
SONY東亞地區的發展
台灣,香港
1967年 台灣聲寶(SAMPO)電器公司所代理,成立台灣新力股份有限公司(Sony Industries Taiwan Co., Limited)
2000年 4月 日本Sony總部收回代理權,並重新改組成立台灣新力國際為Sony在台灣的法人代表,聲寶退出經營權,整合所有SONY在台灣的關係企業資源,並將消費性電子部門獨立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
2001年4月 新力索尼於台北市西門町徒步區設立Sony Digital Square第一間直營店。
2001年4月 日本So-net在台灣設立台灣索尼通訊網路(So-net Taiwan)。
2002年1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2在台灣銷售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與台灣索尼通訊網路合作設立Dreamix直營店
2002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Clié在台灣銷售
2003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VAIO在台灣銷售
2004年4月7日 新力索尼在台北101設立 Sony Style Taipei 第二間直營店。
2004年4月 舉行首次“SonyFair 04影音嘉年華”
2004年6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在ADSL用戶量成長,成為台灣第三大網路服務供應商
2004年7月 美國SOE與GAMANIA合資,在台灣設立SOE台灣辦事處。
2004年10月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發布Dreamix直營體系更名So-net Plaza轉型複合式概念店
2004年12月 新力索尼發布由藝人金城武代言台灣區VAIO全系列筆記型電腦
2005年4月 新力索尼發布並回台灣新力國際成為旗下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2005年4月 舉行“SonyFair 2005影音嘉年華”
2005年5月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P在台灣銷售
2005年8月23日 前總裁安藤國威獲頒台灣行政院的二等功勳勳章,表揚他在總裁任內對台灣的友好與經濟貢獻
2005年12月 LocationFree媒體網路傳輸技術在台灣上線
2006年1月1日 - 贊助台灣台北101大樓跨年倒數活動,
登上全球最高大樓創舉
2006年4月 擴大舉行“SonyFair@Taiwan 2006影音嘉年華”與“飆新力藝巨星演唱會”
2006年11月1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發布PS3台灣、香港於2006年11月17日與美國同步上市
2006年11月17日 - 香港新力電腦娛樂在台灣台北西門町“Sony Digital Square”舉行首賣會,首批300台銷售一空
Sony Taiwan Limted - 台灣新力國際股份有限公司
SEMT / Sony Electronics Markting Taiwan 新力索尼股份有限公司(已變更為 台灣新力國際消費性電子行銷總部)
So-net Taiwan / Sony Network Taiwan Limted - 台灣索尼通訊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SCEH /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Hong Kong Taipei Branch- 香港商[新力電腦娛樂有限公司台北分公司
Sony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瑞典商索尼愛立信行動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
SonyBMG - 新力博德曼音樂娛樂股份有限公司
AXN-TAIWAN ONE, LLC - 美商超躍有限公司
SOE / Sony Online - 美商亞洲新力線上遊戲股份有限公司
Sony Music Publishing–新加坡商新索國際著作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大陸
1975年 中共中央副總理,軍委副主席鄧小平會見索尼公司創始人之一盛田昭夫。鄧小平在1978年以後推動改革開放,成為實際上的最高領導人,有“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之稱。
1978年 一些Sony廣播電視專業產品及家電產品開始進入中國大陸市場。
1980年 設立北京辦事處
1982年 得到國家許可開始在北京、上海生產廣播電視專業用錄像機VTR
1985年 設立上海辦事處
1993年9月 與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合資(Sony出資70%)成立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
1994年設立廣州辦事處
1994年2月 上海索廣電子有限公司開始正式投產。
1995年設立成都辦事處
1995年10月 Sony與北京郵電學院科技開發公司/北京京芝電子資訊產業有限公司/北京天竺空港工業開發公司這三家公司合資Sony出資74.5%)成立北京索鴻電子有限公司
1995年11月 Sony在廣東省惠州市100%投資成立了索尼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1995年12月 Sony與上海廣電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合資(Sony出資70%)成立了上海索廣映射有限公司。
1996年10月 索尼(中國)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
2000年8月 Sony在無錫100%投資成立了索尼電子(無錫)有限公司
2001年5月 上海新匯集團、上海精文投資公司和美國Sony Music共同投資新索音樂
2001年10月 在上海設立了代表其全球先進水平的索尼互動中心
2001年10月 在北京設立索尼探夢科技館,
2001年10月 EMCS中國成立
2001年底 索尼中國在中國共設立了20家分公司及辦事處
2002年 索尼愛立信移動通訊(中國)有限公司成立
2002年4月 在北京中關村海龍大廈設立Sony Gallery展廳
2002年8月 EMCS 中國在上海設立軟體研究開發工程中心
2002年9月 索尼資訊系統解決方案(亞太)中心在大連成立
2002年9月 索尼國際採購中心在深圳成立
2002年9月 Sony Gallery在北京開業。
2004年1月 PlayStation 2在中國上市
2004年3月 索尼電子華南有限公司在廣州成立
2004年5月 第二家Sony Gallery在上海淮海路上隆重開幕。
2004年11月 索尼影視國際電視公司和中國電電視系列劇團華龍電影數字製作有限公司合資華索影視數字製作有限公司
2006年7月 SMOC Sony Marketing Company of China從索尼中國分立,成為專門負責索尼在中國行銷的公司。
Sony China–索尼中國
Sony Pictures - 索尼影視娛樂
Sony Music Entertainment - 新索音樂娛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