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是華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彥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素養 決定人生成敗的6項修煉
- 作者:劉彥慶
- 出版社:華藝出版社
- 定價:8.16 元
- ISBN:7801427564
《素養》是華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彥慶
素養(sù yǎng)是一個漢語詞語,指平日的修養,出自《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 解釋平日的修養。1修習涵養。平素所供養。出處《後漢書.卷七四下.劉表傳》:「越有所素養者,使人示之以利,必持眾來。」1《漢書·李尋傳...
語文素養,是指學生在語文方面表現出的“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學識、能力、技藝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豐富內涵,是《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中的一個核心概念。語文素養介紹 1、語文素養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
素養 《素養》是華藝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彥慶
所謂的“人文素養”,即“人文科學的研究能力、知識水平和人文科學體現出來的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精神――人的內在品質”。含義闡釋 人文 “人文”一詞,最早見於中國古籍《周易·賁卦》,其中說到:“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後漢書·公孫瓚傳論》里講“舍諸天運...
基本素養是指通過長期的學習和實踐在某一學科上所達到的水平。是指思想品質和道德觀念,包括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使命觀、幸福觀等諸多內容。引證解釋 擁有什麼“素養”要有“淡泊以超越”的人生態度。司馬遷在《史記》中說到,世上熙熙皆為利來,世上攘攘皆為利往。可見名利二字是世人難以捨棄的追求。...
道德素養是社會意識形態之一,人們行為的準則和規範,素養:即修養。 釋義 個人在道德上的自我鍛鍊,以及由此達到的較高的道德水平和道德境界。在不同的社會和階級中,人們的道德素養有不同的目的、內容和途徑。教師 教師的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是社會對教師提出的一種特殊的道德要求。熱愛教育工作 熱愛自己所從事...
《素養》是吳迪演唱歌曲。簡介 吳迪最新單曲《素養》由吳迪,流浪兄弟作詞,流浪兄弟作曲。吳迪演唱,於2020年2月24日上線,收錄《素養》單曲專輯中。歌曲製作 作詞:吳迪/流浪兄弟 作曲:流浪兄弟 演唱:吳迪 經紀人:龐振一 錄音棚:作樂音樂@Joy Studio 製作人:於子將 混音/母帶處理:於子將 混音版:聚合聲遠廠牌@光音...
素養理念是三生(中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針對全球性的食源病及食源危機,結合東方食養智慧與西方營養科學提出的健康飲食新理念.簡介 ——素,回歸天然本源,淨其身,清其心。養,調理內在健康,養正形,扶正氣。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全球環境的惡化,人類生產方式及生活方式的改變,許多過去聞所未聞的“現代病” 開始...
基本素養 一是學科基礎知識 由學科基本符號、基本事實、基本概念和基本結構組成。學科基本符號包括詞語、名稱、術語或標記等,也有人統稱為事物的名稱。學習這一類知識的最重要條件是重複練習與反饋和糾正。人們在認識事物時,遵循從現象到本質的規律,把不體現事物本質的表面現象和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區別開來,抽象出事物...
科學素養(Scientific Literacy):國際上普遍將科學素養概括為三個組成部分,即了解科學知識;了解科學的研究過程和方法;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了科學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主要包括 科學觀念、科學思維、探究實踐和態度責任 4個方面。各國在測度本國...
學生髮展核心素養,主要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研究學生髮展核心素養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適應世界教育改革發展趨勢、提升中國教育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背景介紹 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關於立德樹人的要求落到實處,2014年教育部研製印發《關於...
公民素養,既是當代公民在生活中必須具備的生活技巧、素質、或能力。具有良好的公民素養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概念 在中國人的思想概念中作為一名好公民所具備的基本素養,是遵守倫理道德和有關法律法規.主要包括知識文化素質·法律和自律意識·道德修養(弘揚傳統美德之類的)內容 1.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
健康素養是指個人獲取和理解健康信息,並運用這些信息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的能力。居民健康素養評價指標納入到國家衛生事業發展規劃之中,作為綜合反映國家衛生事業發展的評價指標。 公民健康素養包括了三方面內容:基本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通過課程學習逐步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是課程育人價值的集中體現。核心素養介紹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培養的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並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造的綜合體現。高中語文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積極的...
“信息素養(Information Literacy)”的本質是全球信息化需要人們具備的一種基本能力。信息素養這一概念是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於1974年在美國提出的。簡單的定義來自1989年美國圖書協會(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 ALA),它包括:文化素養、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能三個層面。能夠判斷什麼時候需要信息,並且懂得...
理論素養是一名思想工作者必備的基本素質。良好的理論素養可以使人們工作起來得心應手、事半功倍。提高理論素養的一條重要途徑就是加強學習。特別是一個“政治家”必須是具有很高的思想政治素質,具有正確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觀點和高度的政治紀律性、政治鑑別力、政治敏銳性,這些都意味著必須要有很高的理論素養...
基本科學素養的主要內涵包括三個方面:(1)對科學知識(科學術語和科學基本觀點)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2)對科學方法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3)對科學技術對社會和個人所產生的影響達到基本的了解程度。意義 國民的素質是決定一個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基礎,而科學素養又是國民綜合素質中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一個關係到我國在...
國小語文素養,是在國小基礎教育階段進行的語文修習涵養。所具備的基本知識包括國小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階段性 國小語文素養,針對的是在國小基礎教育階段就應當具備的語文知識、自身基本素質和修養。語文素養是分階段的,在什麼階段就應當具備什麼語文素養。學習和修養的提升是循序漸進的,在基礎階段,就應當把基礎打牢固...
文學素養是指一個人或組織在文學創作、交流、傳播等行為及語言、思想上的水平。涵義解釋 需要強調的是,文學素養作為一個名詞,它不僅僅是指“文學素養”水平高雅或低劣。文學素養相對於“文化素養”更具有具體性,一般情況下是指在文學領域,如詩歌、小說、評論等方面的綜合能力。文學素養高雅的代表人物 魯迅、巴金、...
全球素養,是能分析當地、全球和跨文化議題,理解和欣賞他人視角和世界觀,與不同文化背景者進行開放、得體和有效互動,為集體福祉和可持續發展採取相應行動的能力。1988年“全球素養”概念最早在美國提出,2018年1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明確提出將全球素養作為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組成部分,標誌著全球素養...
文化素養是指用優勢文化中的習語、隱喻和非正式內容流利交談的能力。詞語釋義 從熟悉的街道路標,到歷史出處的知識,再到理解最近的俚語,文化素養需要理解文化的相互影響並作出反應。社會成員約定,如果正規的文學知識停留在某個點上,便失去其價值。因為生活是由藝術、表達、歷史和經驗所交織,文化素養要求在創造公眾...
《教師十大素養》是2008年天津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仁賢。內容簡介 教師十大素養(全十卷 最新出版)出版說明 教師素養關係到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建設,關係到高素質人才的培養;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狀況,學生良好素質的獲得首先取決於具有良好素養的教師的引導和示範,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
《素養:讓習慣成就你的輝煌》是2011年5月1日 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1] 書名素養:讓習慣成就你的輝煌 作者《青少年健康成長讀本》編寫組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1年5月1日 定價 29.8 元 開本 16 開 ISBN 9787549905522 目錄 1 內容簡介 2 圖書目錄 ...
數字素養是指獲得工作場所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全部精緻能力,個人需要領會全部技術潛力,學會運用能力,批判精神與判斷能力”內容 以色列學者Yoram Eshet Alkalia根據多年研究和工作經驗,在分析了相關文獻並開展試點研究之後,提出了數字素養概念的五個框架:(1)圖片一圖像素養,指的是學會理解視覺圖形信息的能力。因為...
音樂素養是學習音樂的綜合素質教育,它是一門獨立的專業學科,是音樂基礎課,必修課。它包括讀譜、視唱、聽音、節奏、和聲、寫作、音樂欣賞和音樂史等多方面的綜合理論基礎。是我國各藝術院校、師範院校音樂系各專業的入學必考科目和入校後的必修科目。同時也是器樂考級必須配套的音樂理論基礎。是培養學習音樂人的全面...
人文素養是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識和由這些知識內化成的人文精神,具體表現為人的文化品位、審美情趣、心理素質、人生態度、道德修養等豐富的精神世界。人文素養是一個人外在精神面貌和內在精神氣質的綜合表現,也是一個現代人文明程度的綜合體現。有著豐厚的人文素養的人,興趣廣泛、心理健康、情趣高雅、感情豐富、豁達...
審美素養 審美素養指人所具備的審美經驗、審美情趣、審美能力、審美理想等各種因素的總和。審美素養既體現為對美的接收和欣賞的能力,又轉化為對審美文化的鑑別能力和審美文化的創造能力。
科技素質,又稱為科技素質、科學素養,雖然人們提法不一,但涵義基本相同。國際公眾科學素質促進中心主任、美國芝加哥科學院副院長米勒(JonD.Miller)認為,科學素質(Scientific Literacy)是指社會公眾所應具備的最基本的對於科學技術的理解能力。它包含以下內容:①認識和理解一定的科學術語和概念的能力:②跟上科學推理...
”——這是關於狹義素質的典型解釋。廣義的素質指的是教育學意義上的素質概念,指“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礎上在後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內在的、相對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身心特徵及其基本品質結構,通常又稱為素養。主要包括人的道德素質、智力素質、身體素質、審美素質、勞動技能素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