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選讀

紅樓夢選讀

《〈紅樓夢〉選讀》是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一本書籍,是根據教育部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和《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精神研製的供高中二、三年級選修使用的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由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

基本介紹

  • 書名:紅樓夢選讀
  • 出版社:江蘇教育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5年8月
知識講解,教材概況,教材介紹,教材評價,教材目錄,推薦文本,

知識講解

一、關於作者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族,後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  曹雪芹的曾祖曹璽江寧織造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玄燁的保姆。祖父曹寅做過玄燁的伴讀和御前侍衛,後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使,極受玄燁寵信。玄燁六下江南,其中四次由曹寅負責接駕,並住在曹家。曹寅病故,其子曹顒曹頫先後繼任江寧織造。他們三代四人擔任此職達60年之久。曹雪芹自幼就是在這“秦淮風月”之地的“繁華”生活中長大的。  雍正初年,由於封建統治階級內部鬥爭的牽連,曹家遭受一系列打擊。曹頫下獄治罪,家產抄沒。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  經歷了生活中的重大轉折,曹雪芹深感世態炎涼,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認識。他蔑視權貴,遠離官場,過著貧困如洗的艱難日子。  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窮苦,“滿徑蓬蒿”,“舉家食粥”。他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專心一志地從事《紅樓夢》的寫作和修訂。乾隆二十七年(1762),幼子夭亡,他陷於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到了這一年的除夕(1763年2月12日),終於因貧病無醫而逝世。
二、關於《紅樓夢》
《紅樓夢》是我國古典小說中一部最優秀的現實主義文學巨著,是作者曹雪芹“嘔心瀝血,披閱十載,增刪五次”的藝術珍品。它的內容異常豐富,思想極其深刻,被譽為“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紅樓夢》是以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主線,揭示賈、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由盛及衰的必然命運。作者真實細緻地描寫了賈寶玉和林黛玉之間的愛情悲劇發生和發展的複雜現實內容,揭示了造成悲劇的全面而深刻的社會根源。《紅樓夢》正面描寫的只是一個貴族家庭的衰落,但是它反映的卻是整個社會的日暮途窮、走向滅亡的本質。
《紅樓夢》出世以後,它所具有的思想藝術力量,立刻驚動了當時的社會。人們讀它,談它,對它“愛玩鼓掌”“讀而艷之”;又為了品評書中人物而“遂相齟齷,幾揮老拳”;還有的青年讀者,為書中的愛情故事感動得“嗚咽失聲,中夜常為隱泣。”因此在當時有“閒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一說。
三、《紅樓夢》的藝術成就
曹雪芹在全書第一回就表明了自己的創作主張。他不蹈歷來野史的舊轍,更反對才子佳人小說的“千部一腔,一千人一面”;而是根據自己“半世親見親聞來創作”。曹雪芹正是以十年辛勤的勞動,對生活素材進行了嚴格的挑選,把自己觀察、體驗到的豐富的社會生活作了高度的加工、提煉,才能創作出象《紅樓夢》這樣典型、這樣集中、這樣完美的反映社會生活的作品。它象生活本身那樣豐富、複雜而且天然渾成,表現了現實主義創作方法的高度成就。
曹雪芹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以精雕細琢的工夫,描繪了一大批活生生的典型形象,他們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主要的,也有次要的。而且其中不少形象,如寶玉、黛玉、寶釵、鳳姐、劉姥姥等已流行在生活之中,成了不朽的典型之作。

教材概況

該教科書有以下三個主要特點:
一是綜合講座、導讀、文選、鑑賞、研究於一體,創新了教材的呈現方式。
為使本教科書能體現新課程理念,符合中學語文教學規律,編者先後設計了講座式、導讀式、文選式、鑑賞式、研究式等多種方案,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編寫組多次組織有高校專家學者和中學特級教師參加的研討會,前後十易其稿,在不斷自我否定的基礎上,創新了目前採用的綜合式編寫方案。該方案的主體部分由紅樓概觀、紅樓品鑑、紅樓研討組成,分別側重於《紅樓夢》的閱讀、賞析和探究。其中,紅樓概觀的導讀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又為紅樓品鑑提供了基礎;紅樓品鑑中的解讀舉隅不僅有助於學生的賞析,也為紅樓研討提供了示例、範本;紅樓研討中的資料連結既是學生理解原著的參讀文獻、參考資料,又是學生進行研討的資料庫、資源包。紅樓概觀、紅樓品鑑、紅樓研討三個部分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繫,有助於學生的閱讀能力、審美能力和研究性學習能力的同步提高。
二是突出文本本身的閱讀,體現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統一的特點。
《紅樓夢》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古典名著,紅學是一個充滿爭議的領域。紅學論著,汗牛充棟,本教科書所選文本資料,大多側重於《紅樓夢》乃至中國古典小說的結構、人物、環境、主題、語言、文化的研討,對於《紅樓夢》文本以外的作者、版本的考證之類研究,一般不予涉及。我們期望高中學生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紅樓夢》的人物、情節、結構、環境、主題思想和藝術特色,提高閱讀能力和審美能力;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學習評價文學作品,有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取向,獲得親身參與文學研討的體驗;學習用小論文或其他呈現方式表達交流自己的心得體會,學會分享、合作與評價。達到《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培養閱讀小說的興趣,從優秀的小說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藝術的營養,豐富、深化對歷史、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提高文學修養”的要求。
三是設定自讀印象、品讀與探討、研讀交流三級台階,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
紅樓概觀的自讀印象、紅樓品鑑的品讀與探討、紅樓研討的研讀交流,各部分內容的安排既根據小說本身的內容,又考慮到高中學生的接受程度,也照顧到教師的能力和教學的可能。編者從較低要求到一般要求,再到較高要求,設定了三級台階,對應閱讀的三種類型,適應了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除紅樓世界外,教師可選教名篇鑑賞中的四至五個片段,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紅樓研討中的一個專題,在老師的指導下,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開展研究性學習。這也使得本課程的學習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實踐性和多層次性的特點。在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要注意過程與方法的指導,不要替代學生的閱讀與表達。本課程的教學要注意四個結合: 讀原著與讀資料相結合,精讀與略讀相結合,閱讀探究與表達交流相結合,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相結合。同樣是36課時2個學分,教師和學生可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教學內容,靈活調整教學進度,合理安排教讀與自讀的比例、品讀與研讀的比例。本教科書作為“小說與戲劇”系列選修教材,本身就包容了若干可供選擇的空間。

教材介紹

該教科書由“致同學”、“紅樓概觀”、“紅樓品鑑”、“紅樓研討”、“附錄”等部分組成,全書約14萬字。
“致同學”簡要介紹了今天閱讀《紅樓夢》的意義和本冊教科書的編寫意圖。
“紅樓概觀”收錄了茅盾為中學生寫的《〈紅樓夢〉導言》,以及四大家族關係表、榮國府院宇示意圖、大觀園平面示意圖等紅樓圖表3張和自讀印象5題。
“紅樓品鑑”精選了原著中賈府概況、黛玉葬花、寶玉挨打、探春理家、群芳夜宴、寶玉出家等六個片段,每個片段後均附有“解讀舉隅”、“品讀與探討”、“積累與套用”三欄。“解讀舉隅”收入對所選文本側重於思想內容或藝術形式的解讀文章2篇,“品讀與探討”列出針對所選文本的品評賞析題4題,“積累與套用”列出知識積累與擴展題和寫作實踐題3題。
“紅樓研討”設計了“此系身前身後事: 紅樓結構”、“開闢鴻蒙 誰為情種: 紅樓人物”、“假作真時真亦假: 紅樓環境”、“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 紅樓主題”、“景奪文章造化工: 紅樓語言”、“眼前無路想回頭: 紅樓文化”等6個專題,每個專題均由導語和薦讀回目、資料連結、研讀交流、參考選題等欄目組成。導語分別針對《紅樓夢》的結構、人物、環境、主題、語言、文化研討給予簡要的提示。薦讀回目推薦與《紅樓夢》的結構、人物、環境、主題、語言、文化研討相關的片段的回目。資料連結精選紅學家關於《紅樓夢》結構、人物、環境、主題、語言、文化研討的有代表性的論述。研讀交流分別列出與《紅樓夢》的結構、人物、環境、主題、語言、文化研討相關的習題6—7題。參考選題分別列出適合高中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的與《紅樓夢》的結構、人物、環境、主題、語言、文化研討相關的課題10—15題。
“附錄”收錄了曹雪芹生平簡表、參讀書目、網路資源。
此外,該教科書還附有《脂胭齋重評石頭記》書影、《紅樓夢》人物和大觀園等插頁和插圖。

教材評價

《教育部全國中國小教材審定委員會審查意見》指出: 《紅樓夢》是中華民族文學歷史上的一顆明珠,將此部小說推薦給中學生做選修課教材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對《紅樓夢》的學習,可以讓中學生了解我國歷史上封建社會的生活面貌,可以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也可以引導學生鑑賞我國古代精湛的小說藝術。所以其編選的指導思想是符合新課標精神的。
本教材的特色與優點主要表現在:
1,教材分“紅樓概觀”“紅樓品鑑”“紅樓研討”三個部分,三者相互配合,使教材雖是選讀而不離整體,這一構思頗有創意。在“紅樓概觀”部分里編者附有四大家族關係表、榮國府院宇示意圖、大觀園平面示意新圖等圖表,對學生學習很有幫助。
2,結構上以點帶面,突出了紅樓夢中的精彩場面。教材精選了六個經典場面,進行重點講解,這六個場面從縱的線索貫穿了整個紅樓故事,從橫的層面看有叛逆與正統的對立,有寶黛愛情的悲喜,有紅樓中群芳聚會的高潮,有榮寧二府經濟衰敗的表征,基本上形成了一個簡潔的紅樓意義坐標系,通過對這六個經典場面的講解,學生對紅樓的主題內容會有一個比較清晰的了解。
3,教材的文本研讀部分注重細讀,突出小說特徵。文學鑑賞的實踐活動形式設計靈活多樣,有討論會、寫綜述、寫小論文、寫故事梗概、寫紅樓遊記、背誦精妙詩詞等等,將作品鑑賞與語文的讀寫聽說活動結合起來,體現了這門課程的語文性質。
4,教材不以編寫者的講解代替學生的自主學習,注重引導學生的問題意識,並提供了一些符合小說鑑賞要求又切合學生實際的參考選題,尤其是薦讀回目的設計,使問題的探討不離小說文本,是對文本研讀的提升。
5,為了培養學生的個性閱讀能力,又能幫助學生對中國文化史上獨特的紅學有一定的了解,編者按照專題編選了許多名家對紅樓夢的經典評論,這些評論大致反映了現代紅樓夢研究的有代表性的學術成果。編者在“研讀與交流”欄目中設計了一些題目鼓勵和引導學生對這些有代表性的各種觀點進行思考、辯難,並要求學生能得出自己的答案,這種編選體例對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也是有幫助的。

教材目錄

紅樓概觀
《紅樓夢》導言………………………………………………3
◎紅樓品鑑
賈府概況………………………………………………………15
黛玉葬花………………………………………………………26
寶玉挨打………………………………………………………37
探春理家………………………………………………………51
怡紅歡聚………………………………………………………63
寶玉出家………………………………………………………74
◎紅樓研討
此系身前身後事:紅樓結構…………………………………89
開闢鴻蒙 誰為情種:紅樓人物……………………………97
假作真時真亦假:紅樓環境…………………………………106
都雲作者痴 誰解其中味:紅樓主題………………………116
景奪文章造化工:紅樓語言…………………………………124
眼前無路想回頭:紅樓文化…………………………………133
◎附錄
曹雪芹生平簡表………………………………………………145
參讀書目………………………………………………………146
網路資源………………………………………………………147
課文選讀
景奪文章造化工:紅樓語言
《紅樓夢》集中顯示了漢語的審美功能。在語言資源上,《紅樓夢》廣泛吸取了中國古典文學語言的全部營養,詩詞曲賦等多種文學形式的書面語都在小說中得到融化活用,同時它又提煉使用了大量市井、農村的口語,熔鑄成簡潔而純淨、準確而傳神、樸素而多采的語言。劉姥姥的村言俚語令人難忘,像“好了歌”、“好了歌注”、“紅樓夢曲”、“大觀園題詠”、“葬花吟”、“秋窗風雨夕”、“柳絮吟”、“芙蓉女兒誄”等等文言雅曲也膾炙人口。在語言風格上,《紅樓夢》把敘事與抒情、通俗和典雅、謳歌與諷刺等水乳交融地結合在一起,圓轉流利,生動鮮明,既是準確的敘事,又是濃烈的抒懷,可以成為我們時時吟詠誦讀的語言精品。在語言使用上,作者辭彙豐富,句法多變,不斷根據生活的真實情態靈活使用豐富而恰當的名詞、動詞、形容詞、副詞等等,最大限度地發掘了漢語的文學表現力。
除了語言自身的價值外,《紅樓夢》的語言又都服務於塑造人物、表現情感的目的。只要一進入《紅樓夢》的境界,我們就不難發現不但各種人物、甚至各個人物都有屬於自己的語言,而且作者的敘述也因時因地因情景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語言,無論敘事寫景,還是人物對話,都流暢而不失淺露,洗鍊自然,文采斐然又不流於堆砌。像“寶玉挨打”、“抄檢大觀園”等都以細緻的語言寫成大波瀾,筆鋒既縱橫變化,描繪也生動酣暢。似乎只是信筆寫來,但又極為清晰明朗。那些寫景狀物的語言,繪色繪聲,使讀者仿佛身臨其境。寶釵撲蝶、黛玉葬花、晴雯補裘、湘雲醉眠等等,全然是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在這些畫面里,人物的神態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現。人物對話極具個性化,往往只需用三言兩語,就可以勾畫出一個活生生的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的形象,從而使讀者僅僅憑藉這些語言就可以判別人物。像焦大和劉姥姥等等,因其語言就已成為一種類型的代表。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具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包括小說里的詩詞曲賦,不僅能與小說的敘事融成一體,而且這些詩詞的創作也能為營造意境、刻劃人物服務,做到了“詩如其人”。
曹雪芹高超的語言藝術得益於他廣博的見聞和深切的人生體驗,也得益“十年辛苦不尋常,字字看來皆是血”的藝術磨鍊。

推薦文本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語 意綿綿靜日玉生香
紅玉傳話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楊妃戲彩蝶 埋香冢飛燕泣殘紅
睛雯撕扇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雙星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開合 情哥哥偏尋根究底
三姐戲男
第六十五回 賈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 資料連結
1、俞平伯論《紅樓夢》的語言資源
在小說本身的發展方面,《紅樓夢》也不但承繼了唐傳奇文學的委曲宛轉,深刻動人的簡潔的方言傳統;而且發展了宋話本文學的敘事複雜,情節多樣化的生動的白話傳統。把二者揉合起來,各取所長,才使《紅樓夢》的藝術成就達到了如此的高峰。所以裡面雖然夾雜一些文言,但看起來不但不妨礙了白話的圓轉流利;並且因為利用了文言的簡括深刻,更增加了白話的精神氣氛,使白話更加生動活潑起來。而且這種文言在書中占的比重極小,全書基本上仍然是用圓轉流利的白話寫成的。這些圓轉流利的白話在人物的對話中尤其成功。
北京話是全中國最優美的語言,《紅樓夢》里的對話幾乎全部是北京話,而且是紅作者加工洗鍊過的北京話,真是生動極了。如第三十六回鳳姐裁了丫頭們不但不該抱怨她,反倒應該感謝她才對。鳳姐這種顛倒黑白,惑亂是非的性格、口氣,如果不用那么流利圓轉的京話是決不能表現得如此逼真的。
用北京話是可以這樣出色的繪形繪聲,難道用別的地方的話就不能么?當然不,照樣可以。但京話卻有一點便宜之處:流傳之處:流傳廣泛,全國能行。《紅樓夢》用了它,就使書中的傳神之處人人都能領會;不像用別的方言寫成的小說,除了那個地方的人之外誰也看不懂。
2、俞平伯論《紅樓夢》語言的準確性
從前有好文章一字不能增減之說,我不大相信,認為過甚其詞,說說罷了的。近校《石頭記》,常常發見增減了一字即成笑話,方知古人之言非欺我者。
如第二十一回“賢襲人嬌嗔箴寶玉”,脂硯齋庚辰本有一段:
襲人冷笑道,我那裡敢動氣,只是從今以後別進這屋子了。橫豎有人伏侍你,再別來支使我。我仍舊還伏侍老太太去。
只說“從今別進這屋子”,誰別進這屋子?似乎上邊缺一個字。再看有正本程甲本。引程甲之文:
襲人冷笑道:我那裡敢動氣,只是你從今別進這屋子了。……
通行各本大抵相同(有正本亦有“你”字)。“只是你從今別進這屋子了”,意思雖比較清楚,這個“你”字卻大可斟酌。你看,襲人如何能叫寶玉別進他自己的屋子呢?豈非把和尚趕出廟么?改為‘我’字如何?如作“只是我從今別進這屋子了”,也不通。襲人本在這屋裡,只可出去,無所謂進;應該說“只是我從今別耽在這屋子了”才對。但本書文字又不是那樣的。
有“你”字不通,換“我”字又不通,怎么辨呢,乾脆不要這個字,像上引脂本云云就結了。這句話根本沒有主詞的。沒有主詞不成句,一般文法上雖如此說,卻不能機械地用在文藝方面。
這裡不但無須主詞,且不能有主詞。一有主詞便呆了。襲人這句話的意思,確衝著寶玉來的。寶玉黑家白日跑到黛玉湘雲的屋裡去,所以襲人說“從今以後別進這屋子了”是氣話亦是反話,原當有“你”字的。不過在當時她的身份
地位上,在本書的事理文義上,卻不能說“你”。說了你,便不是襲人告退,而是她攆寶玉了。因此含胡其詞,不說煞誰別進這屋子,好像寶玉,又好像她自己。說的是她自己指的卻是寶玉,極“手揮五弦目送飛鴻”,靈活離合之妙。後人不知,妄增“你”字,雖只一字之差,卻有仙凡之別。
更有因減一字而鬧笑話的,也舉一個簡單明了的例子。如第十回“張太醫論病細窮源”有這么一段:
旁邊一個貼身伏侍的婆子道:何嘗不是這樣呢,真正先生說得如神,倒不用我們說的了。如今我們家裡現有好幾位太醫老爺瞧著呢,都不能說得這樣真切,有的說道是喜,有的說道是病,這位說不相干,這位又說怕冬至前後,總沒有個真著話兒。求老爺明白指示。那先生說:大奶奶這個症侯,可是眾位耽閣了。要在初次行經的時候就用藥治起,只怕此時已全愈了。(程甲本)
後來的刻本如程乙本,道光本均同。銜著婆子們說,則“眾位”云云當然指婆子。這不大好懂。那先生為什麼把秦氏患病給耽閣了的責任,都歸在婆子們身上呢?他們能夠管這個嗎?我從前看到這兒,總覺得有些彆扭似的。
再看有正本、脂庚本,這句話多了一個“那”字,作:
可是那眾位給耽閣了。
這就一點不錯了。“那眾位”者,指太醫院的大夫們,即張先生的同行也,言外自大有不滿之意,妙合醫生的口氣。若刪去“那”字指婆子說,不但不通得可笑,而且當面這樣說人也不妥當。
“那”字在文法上大概叫指示形容詞罷。有了“那’字和沒有“那”字,一般說來好像差別不多;在有些地方呢,進出卻很大,如這裡便是,斷斷乎刪它不得。
從這兩個簡單的例子來看,文章的確有一字不能增,一字也不能減的境界,並非前人故神其說,或誇誇其談。從校勘《紅樓夢》的工作里,完全證明了這個,因而借用宋玉賦里的話,題為“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
4、周汝昌論《紅樓夢》的敘述語言
整部《紅樓夢》中作者極少直接出來說話,在開端引這兩首《西江月》,還是受了古代話本的影響,這是傳統小說中以作者口吻介紹人物的一種形式,《紅樓夢》寫到後來精彩萬分之處,這種形式上的套頭就完全撇開了。曹雪芹在寶玉出現時採用這種形式,在全書中是很獨特的。這兩首《西江月》,可以說是給賈寶玉作的全面“鑑定”。沒有一句好話,把賈寶玉貶得一文不值曹雪芹用這樣的形式,是有意給讀者深刻的印象,說得寶玉一無是處,世界上很少有這樣的人。曹雪芹把全書的主角說成最壞的人,這是為什麼?曹雪芹毫無顧忌,他不低估讀者,他怕費了畢生精力創造出來的下面人物形象被讀者誤解,曹雪芹就敢於這樣寫。除了在夢中通過警幻仙子之口,說了一句寶玉“秉性聰敏”是正面的好話外,可以說整個八十回《紅樓夢》,作者沒有一句對寶玉正面的好話。說他瘋瘋傻傻;說他不通世故,怕讀文章,說話離經叛道;說他不喜歡禮節應酬……,等等。此外,還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貶低寶玉。比如三十五回“白玉釧視嘗蓮葉羹”,寫傅家兩個婆子在場看到的情景,兩個婆子出來邊走邊議論說:“怪道有人說他們家的寶玉是相貌好,裡頭胡塗,……他自己燙了手,倒問別人(玉釧)疼不疼,這可不是呆了嗎?”作者還通過婆子之口,說寶玉“時常沒人在跟前,就自哭自笑的;看見燕子就和燕子說話,看見河裡的魚就和魚兒說話,見了星星月亮,他不是長呼短嘆的,就是咕咕噥噥的……”。這是從婆子的水平、眼光對寶玉的一場“鑑定”。曹雪芹敢於這樣表現賈寶玉,需要很大的勇氣,後世的人會不會誤解他嘔心瀝血創造的正面形象?我估計他是想過的,但並沒有影響他這樣去表現,而最後的藝術成就是如此輝煌!
4、周中明論《紅樓夢》語言的美
《紅樓夢》的語言美,首先,在於它的詞藻並沒有什麼特別的華麗鮮艷,相反它很樸素,跟日常生活一樣樸素。這就美在從樸素的日常生活語言中,卻表現了極為深廣的社會內容,寄託了人物濃烈、豐滿的感情,迸發出光彩奪目的鬥爭理想的火花。
《紅樓夢》語言的清新而精深的意境美,並不是以哲理的邏輯的力量取勝,而是以它形象的、感情的力量動人心魄的。因此,崇高、純潔、豐滿的感情美,是《紅樓夢》語言美的又一特點。
由於《紅樓夢》的語言具有巨大的思想和感情的容量,這就給它的語言美帶來另一特點:橄欖美。用作家曹雪芹自己的話來說,是:”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似的。”(第四十八回)這是曹雪芹通過香菱的口,給王昌齡一首邊塞詩語言造詣的評語,實際上恰好說明了曹雪芹自己在《紅樓夢》中所追求和達到的這種語言美的境界。什麼叫”橄欖美”呢?這就是一字一句要經得起咀嚼,百讀不厭,發人深省,耐人尋味,余香滿口,醇美無窮。寶釵說黛玉聽了賈母”不是冤家不聚頭”的話,便”都低頭細嚼這句話的滋味……”(第二十九回)。黛玉讀了《牡丹亭》,也是”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但覺詞句警人,余香滿口”(第二十三回)。《紅樓夢》人物口中一再出現的對語言要求能”細嚼”,有”滋味”,好”回想”,有”余香”,並”警人”到”心動神搖”,”如醉如痴”,”不覺潸然泣下”,這顯然都是反映了作家本人在這方面的努力和美學要求。
文學作品的語言美,歸根結底是形象美。離開了人物形象的塑造,再美的語言,也如同離開了泥土的花一樣,終究是不耐看的,沒有生命力的,不能動人心魄的。《紅樓夢》的語言美,正是在於他對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表現了極大的能耐。在這方面,除了我們上面所說的意境美、感情美、橄欖美,都使人物形象大大豐滿、提高和有魅力以外,《紅樓夢》語言,在人物形象塑造上,還特別富有傳神美。
5、王朝聞論《紅樓夢》語言的創造性與質樸性
只有從語言的創作性與語言的質樸性的對立統一,才能正確理解《紅樓夢》語言的卓越性,才能理解它那“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等優點,也就是傳統詩論所說的“觸物以興情”和“托物以寄意”等強調主觀感受,以及用比興方法來表現這種感受的優點。如果說李賀詩歌有用典過多,因而不免詞意晦澀難解等缺點,《紅樓夢》的語言卻沒有這種和多數讀者的審美需要相牴觸的缺點,而具有內容含蓄因而經得起反覆咀嚼的優點。例如早為脂硯齋所注意到的,本來回目是“秦可卿淫喪天香樓”,後改為“秦可卿死封龍禁尉”那一章里的一句白描。這句白描寫的是秦可卿的死訊在賈府引起的反應:“……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表現了那敘述性的語言具有內容含蓄的優點。脂評指出:“九個字寫盡天香樓事,是不寫之寫。”當然,如果斷定這九個字是寫盡了公公賈珍與兒媳秦可卿的秘事,那未免是過分誇大的說法。但也不能否認,這“納罕”與“疑心”,對於寧府突然事變在賈府諸人精神上的反映,以及他們對賈珍與秦氏之間,那種超越翁媳關係的風聞、猜測和看法的描寫,是既含蓄而又準確的。這種描寫,對於並不粗心的讀者來說,倘若會引起一種“為什麼”的疑問,應當說也是一種可取的藝術手法。對於不單單想讀故事,而且樂於從中有所發現的讀者的審美需要來說,這九個字就是一種富於表現力和鼓動性的語言,也就是繼承和發揚了傳統文藝里語言的優點——“意在言外”。
我覺得《紅樓夢》的形式和風格,有一種區別於西方藝術的中國特徵。它近似中國畫或戲曲舞台藝術,不以造成逼真感的幻覺取勝,而是以表現藝術家對生活的感受為主,比如說不強調景的直接再現,而是強調人物的形態及動作的特殊點以顯示環境的特殊點,因而我閱讀它時,覺得發現多於直感,讀起來覺得它是常新的。
《紅樓夢》里許多白描式的敘述,含蘊著並非表面化和概念化的題旨。既然它是含而不露的,當然是有待於讀者去發現的。例如第十六回對於賈璉與鳳姐的爭權奪利的描寫,在藝術形式上,仿佛用語來去無端,但它的生活內容,並非不可蹤跡。如果我們再讀一讀那可說是同時出現的鳳姐與賈蓉、賈璉與賈薔的對話,不難理解曹雪芹對於醜惡事物的諷刺,作到了深刻性與平易性的和諧統一。同時也可以看出,曹雪芹那寫人物個性的出眾的筆力。賈府為了迎接貴妃省親,賈薔要去姑蘇辦理聘教習、採買學戲的女孩子和行頭等一應事物,臨行前與賈蓉來見賈璉夫—婦時,從四個人的一段對話中,可以看出語言平易卻不是淡而無味的藝術美。它可能喚起讀者相應的體驗以至分析,從而深入了解人物的內心秘密和作者的命意之所在。
賈蓉 (悄悄問鳳姐)嬸子要什麼東西?……
鳳姐 (笑道)別放你娘的屁!我的東西還沒處撂呢,希罕你們鬼鬼祟祟的。
賈薔 (悄悄問賈璉)要什麼東西,順便織來孝敬。
賈璉 (笑道)你別尖頭!才學著辦事,到先學會了這把戲。我短了什麼,少不得寫信來告訴你,且不要論到這裡。
脂評只從藝術上著眼,稱讚賈璉“又作此語,不犯阿鳳”。這話的意思是說,既是對鳳姐描寫的陪襯,也是對鳳姐言行的描寫。脂評一再說“阿鳳欺人”:“從頭至尾,細看阿鳳之待蓉薔,可為(謂)一體一黨,然尚作如此語欺蓉,其待他人可知矣。”這話雖未說到問題深處,卻也表現了脂硯齋讀書的細心。看來他已經注意到曹雪芹寫出了鳳姐與賈璉兩人性格方面的聯繫(貪財貨而又假裝正經),也看出了他們的區別(前者不直說出,後者敢直說出來),看出作者對於這些特點寫得不含糊卻含蓄的優點。我們只消聯繫那種把民眾當傻瓜,所以用貼標籤的方式來寫人物的低能的作品,就會分明感到,曹雪芹那種形式平易近人而內容並不膚淺的描寫——寫鳳姐的不正經,卻偏要寫她的假正經,正因為寫了鳳姐的假正經,就更加深刻地刻畫出她的不正經——是多么尊重讀者。《紅樓夢》的語言巧妙而又樸實,富於創造性和真實感,既自然,又蘊藉。這樣的描寫,使嚴肅的諷刺性的思想內容,通過並不表面化因而耐人尋味的藝術形式表現出來。這樣的描寫既避免了以雕琢語句為精彩的頹風,又顯示了作者“務去陳言”的卓越成就。
6、李歐、周子瑜論《紅樓夢》的辭彙處理
讀《紅樓夢》,每每會碰見這樣一種語言現象,即:作者所使用的一些辭彙是普通的、常見的,在生活中隨時都掛在人們的嘴邊,然而在書中一經引用卻有意想不到的表現力、感染力,似乎作者竟有點鐵成金的魔法,一下就使它藝術化了。這種語言現象,便是詞義的普通性與書中運用的藝術化的統一,有的修辭學著作稱之為普通詞語的藝術化。第十四回寫風姐協辦秦氏喪事因故發怒時的情狀:“觀鳳姐眉立,知是惱了”。其中的“眉立”二字,便是一例。眉毛之“眉”與站立的“立”,分別單獨地在口語或書面語中出現,那是太尋常了。可是,這兩個字一經在《紅樓夢》此處連綴起來,便立即把鳳姐的發威發怒的表情表現出來了。想想看,憤怒得連眉毛都站立起來,其尊容何等嚇唬人啊!脂評曰:“二字如神。”後高鶚改“眉立”為“動怒”,便把鳳姐既威且怒的神態給洗刷掉了。這在語言,可說是點金成鐵
如何才能在文學作品中把詞義的普通性和藝術化統一起來呢?《紅樓夢》在這方面的經驗是這樣的:作家在特定的語言環境中巧具匠心地以形傳神,即調動辭彙的固有的形象感來喚起讀者生動具體的想像,並以之傳達出人物的神態韻致或事件的狀況趨勢來。
其手法是多式多樣的,茲舉出重要者分述於下:
1.選取貼切的動詞,傳達特定條件下人物的相貌神情
上面談到的“觀鳳姐眉立”,就是一例。又如第六十五回寫興兒說見到林、薛時,“自己不敢出氣,是怕這氣大了,吹倒了姓林的;氣暖了,吹化了姓薛的”。這裡“倒”、“化”兩個一般性動詞,其表現力是何等強烈啊!再如第二十六回寫道:
紅玉道:“哪去?”墜兒道:“叫我帶進芸二爺來。”說著,一徑跑了。這裡紅玉剛走至蜂腰橋門前,只見那邊墜兒引著賈芸來了。
這裡“剛走至”三字是極為傳神的,透露了紅玉的秘密心事:她因賈芸撿去她的手絹,便早就屬意於彼了,但恨無緣相見以訴衷曲,今從墜兒口中知道賈芸立即就要進園來,真是天賜良機,怎不設法一晤呢?因而她不能走開,一定得等候著。可是如果站著不動,又恐被人察知,於是便一邊慢慢地走一邊遠遠地等候。這“剛走至”三字,便非常簡潔而含蓄地寫出了腳步慢挪不前和兩眼注視園門的神情來。脂評曰:“妙,不說紅玉不走,亦不說走。‘剛走至’三字,可知紅玉有私心矣。若說出必定不走、必定走,則文字死板,亦且稜角過露,非寫兒女之筆也。”
2.將常見字眼融合而成新語,以揭示人物內心和外貌的審美特質
例如第二十四回寫丫環蕙香“生得十分水秀”。“水秀”二字就是這樣的新語,真令人嘆贊難已。脂評云:“二字奇絕,多少嬌態包括一盡。今古野史中,無有此文也。”又如第四十二回寫黛玉因聯想起日前在大觀園里大吃大嚼並大做怪相以取悅賈母等情景,便戲稱劉為“母蝗蟲”,更為惜春尚未完的大觀園畫圖題為“攜蝗大嚼圖”。這兩種說法,拆開來都是常見字眼,合起來就無比新奇了。眾姊妹聽了後者,都笑得前仰後合,湘雲甚至笑得從椅子跌落地上。寶釵更作了精到分析:“更有顰兒這促狹嘴,……將世俗的粗話,撮其要,刪其繁,再加潤色比方出來,一句是一句。這‘母蝗蟲’三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虧他想的倒也快。”脂硯齋也評曰:“愈出愈奇。”宋時,著名詞家周邦彥就是以日常辭彙為材料而鑄成新語的高手,如“小唇秀靨”、“水眄蘭情”、“砧桿韻高”、“小橋沖雨”,等等。曹雪芹莫不是受過他的啟迪么!
3.使動詞形容詞化,用以描繪人物的行動風度
例如第八回寫寶玉正在寶釵家中和他們談話,“話猶未了,林黛玉搖搖的走了進來”。“搖搖的”,便是動詞的形容詞化,恰到好處地把林黛玉婀娜風流的身段寫了出來。脂評曰:“二字畫出身(段)”。動詞形容詞化以表現人物的行動風度,應與其人的身份、年齡、個性相一致,否則會歪曲其形象的。比如程本就在這裡添了字,變為“搖搖擺擺的”,多用了一個形容詞化了的疊字,這樣一添,所刻畫的便不是婀娜風流的黛玉,而是戲曲舞台上道道地地的花旦了。
4.使名詞動詞化,用以刻畫人物的特殊動作
第十四回鳳姐故意逗寶玉,說不給他房裡人領書房紙對牌,“寶玉聽說,便猴向鳳姐身上要牌”。這個“猴”字,本為名詞,這裡卻使之動詞化,意即如猴子行動一樣,用以表現寶玉那個動作,很形象,很傳神,不可移換。如果更為“撲”吧,不僅不準確,也很不雅觀。脂評曰:“詩中有鍊字一法,不期於《石頭記》中多得其妙。”其他如第四十八回香菱說的:“……那日下晚便灣住船……”的“灣”字,第六十二回寫寶玉“梳洗已畢,冠帶出來”的“冠帶”,第二十一回寫平兒說“他醋你使得,你醋他使不得”的二“醋”字等等都是。
5.準確挑選虛詞或實義不顯的詞,用以表現特定情景中的人物情狀和複雜的事態
第五回有一段寫二玉賭氣的文字,其中兩個“又”字就用得傳神,顯示了事態的複雜性。其文為:
這日不知為何,他二人言語有些不合起來,黛玉又氣的獨在房中垂淚;寶玉又自悔語言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漸漸的迴轉來。
對此,脂評曰:“‘又’字妙極,補出近日無限垂淚之事矣,此乃淡淡寫來,使後文來得不突然。”又說:“凡用二‘又’字,如雙峰對峙,總補二玉正文。”又如第七回寫周瑞家的問寶釵這兩三天未來榮府是否寶玉衝撞了她時,“寶釵笑道:‘那裡的話,只因我那種病‘又’發了……”’脂評曰:“那種病‘那’字,與前二玉‘不知為何’的二‘又’字,皆得天成地設之體,且省卻多少閒文,所謂惜墨如金也。”
6.以普通詞語暗暗給某人某事下斷語
意在言外,激人想像,頗有藝術感染力,這可說是小說中的一種春秋筆法,亦即史筆。例如第十三回寫秦可卿死後喪音傳出後,“彼時合家皆知,無不納罕,卻有些疑心”。脂評曰:“九字寫盡天香閣事,是不寫之寫。”程本卻改為:“無不納悶,都有些傷心。”以“傷”換“疑”,一字之差,便抹去了對天香閣事(賈珍與其兒媳秦可卿通姦,被其妻尤氏發現,秦可卿自愧縊死於天香閣)的暗示作用,亦失去了史筆的作用。
7.貶詞正用,褒詞反用
貶詞正用,如第六回寫劉氏對其母劉姥姥說:“……但你我這樣個嘴臉,怎好到他門上去了……”又寫劉姥姥道:“……我是個什麼東西……”褒詞反用,如第九回寫賈政罵寶玉“學了些精緻的淘氣”。如此掉換用來,普通語言也就格外有了藝術表現力。
此外,還有一些普通詞語作了特殊運用,也有奇妙的效果,如第十五回:“以備京中老了人口,在此便宜寄放。”又第四十二回寫王太醫說:“……其實不用吃藥,不過略清淡些……”等等。
正如上文引脂批所說,《紅樓夢》用詞鍊字,多具詩詞寫作用詞鍊字之妙。唐宋以來,許多詩詞作家,都講究用詞須妥當,鍊字求工巧;並認為煉實字易,煉虛字難。詩聖杜甫作詩的用詞鍊字,為各代作者所推重和學習。宋朝葉夢得《石林詩話》謂:“詩人以一字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變化開閹,出奇無窮,殆不可以形跡捕詰。如‘江山有巴蜀,棟宇自齊梁’,則其遠數千里,上下數百年,只在‘有’與‘自’兩字間,而吞山川之氣,俯仰古今之懷,皆見於言外。……此皆工妙至到,人力不可及。而此老獨雍容閒肆,出於自然,略不見其用力處。……”杜甫之後千餘年,曹雪芹更將用詞鍊字之法引入小說創作中,且有出藍之效,得其真傳矣!
7、蔣和森論如何讀《紅樓夢》的詩意
對於《紅樓夢》這樣一部充滿詩意的作品,我覺得也不能待以冰結的感情或數學式的智力。真正明智的哲學頭腦,應是熱烈感情的升華。大哲學家、大理論家都是感情豐富的人,只不過採取邏輯思維的表現形式。因此,對於《紅樓夢》這部偉大的祖國文學遺產,我們不僅要用先進的思想來認識它,還要用熱烈的感情來擁抱它。
 研讀交流
1、賈寶玉一度對林黛玉和薛寶釵都有好感。根據“寶黛情語”這一段,從語言上分析賈寶玉對林、薛兩人的不同態度。
2、薛寶釵偶然聽到紅玉和墜兒的話後“金蟬脫殼”,假裝追趕林黛玉,致使紅玉對林黛玉有所提防。結合你對薛寶釵的認識,討論一下薛寶釵這樣做是否有意識?
3、紅玉是賈府的丫頭,因語言伶俐為王熙鳳欣賞。她在傳話中所說的幾個“奶奶”究竟指誰?請找出書中描寫丫頭生活的幾章,比較其不同語言特點
4、劉姥姥“信口開合”發生在她二進榮國府時,她這次的說話與第一次進榮府時明顯不同,為什麼?
5、尤三姐一反傳統女性形象,敢於戲弄賈府的男子。試比較尤三姐與睛雯這兩個性格相似的人物的語言差異。
6、你認為《紅樓夢》中的哪些語句值得記誦,抄寫並整理這些語句。
7、在本專題參考選題中選擇一題,或結合本專題學習內容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並與同學交流。
 參考選題
我最喜愛的《紅樓夢》中的詩詞曲賦
《紅樓夢》中的方言
《紅樓夢》中的村言俚語
《紅樓夢》的語言的詩意特徵
談《紅樓夢》中的韻文
《紅樓夢》中諺語的運用
《紅樓夢》中的對話藝術
《紅樓夢》中的白描藝術
《紅樓夢》中的曲筆藝術
《紅樓夢》中的對聯賞析
《紅樓夢》中的燈謎賞析
《紅樓夢》語言的諷刺性
《紅樓夢》語言的省略藝術
《紅樓夢》中的“罵”
王熙鳳的語言與個性
比較薛寶釵與賈探春的語言
劉姥姥“信口開合”的語言特徵
從尤三姐戲弄賈珍、賈連看《紅樓夢》語言的性格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