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觀念與語言》從視聽體和語言的角度出發,首先闡述了視聽語言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範疇,然後就紀錄片中的觀念和語言作了相對系統的研究和梳理,範圍涉及紀錄片的含義、紀錄片的真實性、紀錄片的精神、紀錄片創作中的語言和技巧等問題,基本上涵蓋了視聽語言研究的主要方面。由於虛構與非虛構在美學上有著根本的不同,致使視聽語言的運用也有著較大的差異。《紀錄片:觀念與語言》力圖在比較虛構領域視聽語言的基礎上,找出非虛構領域視聽語言的特點,並初步建立起紀錄片系統性實踐理論的基本框架。
基本介紹
- 書名:紀錄片:觀念與語言
-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256頁
- 開本:16
- 作者:宋傑
- 出版日期:2008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125078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媒介、語言和符號
第二章 視聽媒介:20世紀的新興媒介
第三章 概論:電影符號與電影語言
第四章 視聽語言實證說明:取景作為語言
第二篇 紀錄片的觀念
第五章 紀錄片的含義
第六章 真實與真實性判斷辨析
第七章 紀錄片的精神:用視聽語言進行反思和質疑
第八章 紀錄片的民族性
第三篇 紀錄片製作中的技巧和策略
第九章 紀錄片的選題
第十章 紀錄片中的視點與視點策略
第十一章 現場把握與真實甄別
第四篇 紀錄片中的視呼語言
第十二章 視覺呈現與表達
第十三章 紀錄片中的聲音構成
第十四章 視聽暗示與詩意結構——解讀《雕刻時光》
第十五章 意義的產生:對材料進行選擇和安排——解讀《普通法西斯》
附錄
後記
文摘
顯然,從分類學的角度上看,學生們把視聽語言劃分為藝術的視聽語言和非藝術的視聽語言兩個似乎相對的部分。這種劃分具有一定的武斷性,但並不是沒有道理的。在象徵與隱喻的運用上,藝術電影的製作者是自覺的,一部藝術電影如果只是呈現其自身就不可能使人把它作為一件藝術品來看待。從接受者的角度上考察,商業電影的觀眾看電影的主要目的是娛樂而不是尋找影片的象徵意義。那些令人費解的電影中的象徵與隱喻似乎更增加了人們對這個論點的支持。
雖然學生們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只看到了事物的現象,並不具有本質論的性質。但是這個問題的提出迫使我們回答:這樣的兩分法是否具有本質的意義呢?
另外,在我看來,學生們對電影象徵性理解仍然停留在傳統精英藝術的範疇,他們並沒有把電影看做是一種新興的媒介和語言。我多次強調,對於新媒介和新語言的認識,必須具有與之相適應的觀念。但這個提醒看來還遠未受到關注和重視。因此,有必要對此進行進一步的闡釋和說明。
(二)闡釋:新語言與新觀念
1.任何語言都要依靠符號去傳達意義
符號最初產生於我們的知覺對世界的認知。象形文字是最好的例證。
後記
2001年,我的第一本理論書籍《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在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出版時,我就想提筆寫下感謝的言辭——畢竟,世上沒有任何一本書是完全由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的。但最終這個願望並未兌現。更為重要的是,在我看來,《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只是一個應景之作——為了評職稱,我把講義匆忙修訂了一下就送到了出版社。
可是,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視聽語言:影像與聲音》居然成為全國多所大學影視專業本科的教材或研究生的參考書。6年間,出版社多次重印或重版。2005年,我到台灣作短期學術交流期間,竟在台南市書店的書架上意外地發現了我的書籍。雖然我並未從中得到經濟上的回報,但興奮之情依然難以抑制。遺憾的是,這本書里卻沒有一句感謝的話語。
《紀錄片:觀念與語言》一書即將出版,雖然這本書的寫作依然“匆忙”,大部分寫作是在假期或周末完成的,許多需要詳述的地方只有一個簡單的標題式的說明,但為了彌補前一本書的缺憾,同時也真誠地表達我的感恩之意,我將不再“羞澀”:
首先,我要感謝我的父母,雖然兩位年過七十的老人過去從事的醫學工作與我現在的事業相距甚遠,對我的成績並不了解,但他們給了我在我看來非常重要的親職教育,在28年前的1979年阻止了我報考體育學院的j中動,尤其是在20年前,當我背離大學的專業開始走向電影時,他們表現了極大的寬容和理解。
序言
不管是問卷調查還是專家研究,結果都是一致的:大多數觀眾進影院的目的是消遣和娛樂。觀眾的娛樂心理造就了好萊塢的不可一世。儘管好萊塢自己都把電影稱為電影“兒”(即智力水平低下之意),可好萊塢商業電影的霸權和壟斷地位至今無人撼動。世界故事電影的鏡頭語言,把好萊塢的“三鏡頭法”視為標準。
幾乎每一個人都喜歡看電影,至今我還沒有遇到過一個真正討厭電影的人。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全中國上下只有八個樣板戲可看,露天電影院卻依然人潮湧動。在普通人的觀念中,電影就是故事片。1987年,我在雲南大學開設了“電影欣賞”全校性選修課,那個時候在大學講授電影課,還是一件新鮮的事,除了中文系在電影文學或美學的名義下涉及有關電影的知識外,很少有人將電影當做課程看待。因此,“電影欣賞”課程自然成了學生熱衷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