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細胞缺乏(agranulocytosis)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粒細胞缺乏
- 外文名:agranulocytosis
- 所屬學科:醫學
- 公布時間:1989年
粒細胞缺乏(agranulocytosis)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
此症系由於造血幹細胞發育中的缺陷所致。粒細胞增生低下,骨髓中缺乏原始粒細胞,單核細胞也缺如,紅細胞系統和巨核細胞系統正常。常在嬰兒期死於嚴重的細菌或病毒感染。5.中性粒細胞減少伴有免疫球蛋白異常血症 約半數患兒有家族史,為...
急性粒細胞缺乏(acute agranulocytosis)是較中性粒細胞減少更為嚴重時的表現,系指突然發病,粒細胞嚴重減少,絕對值<0.5×109/L,伴發熱感染為特徵的綜合徵。1922年Schultz首先報導6例,以後研究認為這種綜合徵存在多數患者。症狀體徵 ...
大劑量丙種球蛋白等。7.粒細胞輸注 一般不用做預防性輸注,在下列三種情況同時存在時可套用:粒細胞缺乏(8.造血幹細胞移植 由於異基因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治療相關死亡率高,應權衡利弊,掌握好適應證,病情嚴重者才考慮選用。
粒細胞缺乏(粒細胞 診斷 白細胞計數是最主要的實驗診斷依據。白細胞計數受多種因素影響可有較大的波動,所以往往需要多次重複檢驗始可診斷。粒細胞漿內可有毒性顆粒和空泡,常提示存在細菌性感染。單核細胞比例常代償性增多。如桿狀核的...
粒細胞缺乏症症狀為患者起病急驟、高熱、寒戰、頭痛、極度衰弱、全身不適等症狀。發病前多有某種藥物接觸史。由於粒細胞極度缺乏,機體抵抗力明顯下降,感染成為主要合併症。牙齦、口腔黏膜、軟齶、咽峽部發生壞死性潰瘍,常覆蓋灰黃或淡...
粒細胞胞質內可有中毒性顆粒及空泡變性性變。血紅蛋白和血小板數大致正常。骨髓象早期正常,或有粒細胞再生低下或成熟障礙。(2)粒細胞缺乏症:起病急驟,因短期內大量粒細胞破壞,患者可突然畏寒、出汗及高熱等全身症狀,與一般性的白...
此種檢查對某些骨髓受損引起粒細胞缺乏症的輕型病例以及對骨髓貯備能力的了解有幫助。2)中性粒細胞破壞增多的測定:①白細胞凝集素測定:血清中發現白細胞凝集素,對免疫性粒細胞減少有輔助診斷意義。②血清溶菌酶測定:血清溶菌酶由中性粒...
粒細胞缺乏 粒細胞缺乏(agranulocytosis)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公布時間 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醫學名詞 第一分冊》第一版。
重症先天性粒細胞缺乏症是一種影響骨髓細胞生成的疾病,造成嚴重的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其粒細胞的發育停止在早幼粒細胞或中幼粒細胞階段,故周圍血內成熟粒細胞數量減少,通常不伴有其他臟器畸形,為常染色體顯性或隱性遺傳,60%~80%...
此外,對於白細胞減少和粒細胞缺乏的患者,必須尋找致病的原因。若為藥物(如抗癌藥、氯黴素、磺胺藥和解熱鎮痛藥等),化學物質(如苯、二甲苯和有機溶劑等),放射線(X線、放射性同位素等)所引起者,必須停止套用和接觸;若為感染...
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是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的巨幼細胞貧血的常見與早期表現,雖然其常伴有大細胞性貧血並且有時可發生輕度血小板減少.若病人患有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時,酒精可抑制骨髓對感染的反應.白血病,骨髓瘤,淋巴瘤或實體瘤轉移(如乳房,...
某些免疫缺陷病,能進行產前診斷,如培養的羊水細胞酶學檢查,可診斷腺苷脫氨酶缺乏症、核苷磷酸化酶缺乏症及某些聯合免疫缺陷病;胎兒血細胞免疫學檢測,可診斷CGD、X-聯無丙種球蛋白血症、嚴重聯合免疫缺陷病,從而中止妊娠,防止患兒的...
通常將中性粒細胞急劇降低,臨床表現嚴重,發展迅速,周圍血中白細胞低於2.0×10/L,中性粒細胞比例低於10%~20%或其絕對值低於0.5×10/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缺乏症。病因 系由於藥物引起,常見藥物有:1.鎮靜劑及抗炎劑氨基比林及其...
3.外周血白細胞總數低於2×109/L(2000/mm3),中性粒細胞低於1×109/L(1000/mm3)。骨髓檢查一般呈中度增生不良,特點是缺乏粒細胞。4.咽部表現應與白喉、樊尚氏咽峽炎及急性咽部感染鑑別,在臨床上有與咽炎不相應的全身症狀,...
粒性白細胞缺乏症為全身性疾病。該病常並發咽潰瘍性病變,稱之為粒細胞缺乏性咽峽炎。病因 引起該病的原因很多,可分為先天性或後天獲得性,也可根據粒細胞生成減少、無效增殖、破壞過多、複合原因及假性粒細胞減少等而分成五大類。某...
先天性遺傳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較為罕見,分為兩型:嬰兒遺傳性粒細胞缺乏症和重型家族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前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多於1歲內死亡。後者則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嬰兒和兒童期均可發病,因反覆感染而Ig水平可升高。兩者中性...
某些血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非白血性白血病,粒細胞減少及缺乏症。還有些理化因素,如接觸了一些放射線,套用了一些氯黴素,抗腫瘤藥,有機磷,汞,鉛等化學毒物都可以使中性粒細胞減少。而其他如脾功能亢進,也可以引起中性粒細胞的...
白細胞五分類中起主要作用的為中性粒細胞,因此在研究的白細胞減少症患者中,多數存在粒細胞減少症(占96.81%),粒細胞缺乏症亦可見(僅占3.19%)。就診患者中白細胞減少症、粒細胞減少症多發生於女性患者,女性患者所占比例遠高於...
有家族性發病傾向,可能屬常染色體隱性遺傳。主要由於外分泌功能不足所引起,如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的減少或缺乏。臨床表現 表現為食欲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呈粥樣瀉、脂肪瀉或乳糜瀉等。腸道外表現可有體質的發育營養不良,如體態...
相似術語還包括粒細胞缺乏症(完全缺失粒細胞)和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缺乏中性粒細胞)。通過輸血補充粒細胞是其治療方法之一,但是因粒細胞在血液中壽命僅約10小時(在脾臟與其他組織中可達數日),此方法無長期效果。此外該方法還有其他...
然而,當中性粒細胞數恢復到2,000/mm³以上並缺乏感染性的指征時,基於藥品性能為患者使用本藥品確保其安全性,應考慮減少劑量或終止給藥。5.終止給藥時期的注意事項 (1)骨髓移植時促進中性粒細胞數的增加 :當中性粒細胞數增加...
增多: (1) 粒細胞系統增生:感染、粒細胞白血病、類白血病反應。 (2) 紅細胞系統減少:單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 減少(或倒置): (1) 粒細胞系統減少:粒細胞缺乏症、放射病、慢性苯中毒等。 (2) 紅細胞系統增生: ①...
需要檢查人群多見於多系統自身免疫紊亂常伴有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結果陽性可能疾病:白細胞減少症和粒細胞缺乏症 注意事項 異常人群:一般無特殊人群。檢查前禁忌:檢驗前請告知醫生近期用藥情況及特殊生理改變。1、抽血前一天不吃...
1.癌症化療等原因導致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癌症患者使用骨髓抑制性化療藥物,特別在強烈的骨髓剝奪性化學藥物治療後,注射本品有助於預防中性粒細胞減少症的發生,減輕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縮短粒細胞缺乏症的持續時間,加速粒細胞數的恢復...
血液系統疾病一般可分為: 紅細胞疾病,如各類貧血;白細胞疾病(包括: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以及淋巴及漿細胞疾病等),如粒細胞缺乏症,各類淋巴瘤,急、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等; 止血及血栓性疾病,如血管性紫癜、血友病、特發性...
臨床上常見於肺炎、腹膜炎、膽管炎、泌尿系統感染、蜂窩織炎和膿腫等。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細胞毒性藥物使用、手術、侵入性檢查和慢性疾病是常見的誘發因素。發病原因 人體自身因素 人體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如下幾點:中性粒細胞缺乏,常見於...
大於正常值,見於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粒細胞白血病、急性出血、嚴重組織損傷或血細胞破壞、敗血症、心肌梗死、尿毒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等;小於正常值,見於傷寒、副傷寒、病毒性感染、瘧疾、粒細胞缺乏症、化學藥物中毒、X線和放射線照射...
2.遺傳易感性 通過對高發白血病傾向的遺傳性疾病研究發現,這類患者對於紫外線和化學致癌劑(如烷化劑)的致突變作用十分敏感,這是由於其DNA修復功能缺陷如Fanconi貧血Bloom綜合徵及Kostmann粒細胞缺乏症。這類疾病易發生白血病的可能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