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普·吉斯(米普·吉斯)

梅普·吉斯

米普·吉斯一般指本詞條

梅普·吉斯(Miep Gies,本名:赫敏妮·桑特羅席茲(Hermine Santruschitz),1909年2月15日-2010年1月11日),荷蘭籍奧地利人。她在二戰期間曾聯同丈夫與其他4人,協助安妮·法蘭克等8位猶太人的藏匿,以躲避納粹逼害。後來安妮等人被捕後,梅普妥善保存安妮於躲藏期間所寫的日記,於戰後交還安妮的父親,整理出版成《安妮日記》。晚年為了駁斥認為《安妮日記》是造假的質疑,梅普到處談論她親身經歷與安妮的故事,致力維護法蘭克家族遭遇的真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梅普·吉斯
  • 外文名:Miep Gies
  • 出生地:奧匈帝國維也納
  • 出生日期:1909年02月15日
  • 逝世日期:2010年01月11日
  • 信仰:羅馬天主教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早年生活,動盪年代,犯險協藏,行蹤敗露,二戰之後,晚年生活,榮譽與獎項,著作與言論,著作,言論,

人物簡介

梅普·吉斯1909年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11歲前往荷蘭定居。1933年,吉斯認識了安妮的父親奧托·弗蘭克,並在他的調味料公司任秘書。1942年起,安妮一家和其他4位猶太人躲進了自家公司的閣樓躲避納粹迫害。在此期間,梅普·吉斯和周圍的荷蘭人冒著失去自由和生命的危險,為安妮一家提供生活幫助,傳遞外界訊息。
安妮和家人躲藏了25個月,在1944年8月被告發後,被送到納粹集中營。梅普·吉斯也險些喪命。在納粹搜尋了閣樓之後,吉斯在一片狼藉中發現了安妮的日記,並成功地保護了這份如今聞名世界的珍貴手稿。吉斯在1945年4月確認安妮死後,將它交給安妮的父親、當時密室藏匿者中唯一的倖存者奧托·弗蘭克
戰後,在奧托的安排和吉斯的幫助下,《安妮日記》於1947年正式出版,並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傳到世界各地,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書籍之一,而吉斯也因此成了荷蘭名人,多個國際組織都給她頒發過獎章。梅普·吉斯畢生致力於揭露二戰大屠殺的真相,並極力反駁《安妮日記》系偽造一說。
《安妮日記》見證了二戰期間納粹破害和屠殺猶太人的罪惡,而梅普·吉斯的勇敢行為讓人們得以記住那段歷史。《安妮日記》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安妮和家人為躲避納粹分子追殺,一起秘密生活在閣樓里兩年多的故事。在躲避納粹期間,安妮用父親送的筆記本,真實記錄了他們躲藏在秘密閣樓里的恐懼生活。
儘管被視為英雄,但梅普·吉斯一直拒絕這樣的榮譽。1997年在一次對學生的演講中,梅普·吉斯說:“我不想被當做英雄。年輕人也許會認為,盡你做人的職責就可以成為英雄。如果這樣,我擔心不會有人再會去幫助其他人。我不是英雄,我只是一個普通家庭主婦和秘書。”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梅普·吉斯本名赫敏妮·桑特羅席茲(Hermine Santruschitz),1909年在奧地利維也納一個勞工家庭中誕生,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解體,奧地利政治與經濟動盪,食物短缺造成價格飛漲,她的父母為了能讓瘦弱的赫敏妮有機會活下去,參加了由一個荷蘭勞工社團發起對奧國勞工小孩的援助計畫,赫敏妮幸運地被選上,11歲(1920年12月)時被送往荷蘭萊頓寄養在煤炭工廠當領班的勞倫斯·紐烏溫博格(Laurens Nieuwenburg)家裡。
紐烏溫博格一家除了勞倫斯夫婦外,還有4個男孩與1個女孩,都能接納與關愛赫敏妮,為她取了個小名為“梅普”(Miep),也就成為她日後慣用的名字,並安排她入學且成績優異。原本梅普只獲準逗留3個月,卻因為健康狀況不佳而得以延長逗留,但至此以後相關單位就沒有討論她逗留問題,梅普從此就成為紐烏溫博格家的成員,更於13歲(1922年)時跟隨紐烏溫博格家,移居到阿姆斯特丹
梅普16歲(1925年)時,由紐烏溫博格夫婦陪同,重返維也納原生家庭,但她不能適應當地的生活,表達期望回到荷蘭,她的母親了解到梅普已經融入荷蘭,留在維也納只會讓她不愉快,便寬容地讓梅普回到荷蘭紐烏溫博格家。

動盪年代

梅普18歲(1927年)從高中畢業,任職在一家紡織公司當文員,但6年後(1933年)公司因不敵經濟大恐慌大量裁員,其中也包括了梅普。同年,一位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猶太銀行家之子奧圖·法蘭克(Otto Heinrich Frank),獲準在阿姆斯特丹開設“歐葩塔”(Opekta)荷蘭子公司,生產用來調製果漿的果膠,梅普在鄰居介紹下到歐葩塔應徵,通過果膠烹調成果漿的測試,順利獲得錄用,以遞補一個助理的空缺。奧圖為逃避日益高漲的反猶太主義,把妻子伊蒂絲(Edith Frank)、大女兒瑪戈(Margot Frank)與小女兒安妮從亞琛遷到阿姆斯特丹同住。
1900年代的辛格爾運河1900年代的辛格爾運河
1937年歐葩塔公司遷往辛格爾一棟荷蘭式運河屋(Canal house)建築物內,1938年奧圖找來一位猶太裔工作夥伴赫曼·凡佩斯(Hermann van Pels)當顧問,創立了第二間公司“媲克達康”(Pectacon)以經營香料貿易,1940年公司再搬到王子運河路西教堂附近一棟更大的樓房,辦公室員工經過更替,當時除了梅普外,還有貝普·沃斯克爾(Elisabeth (Bep) Voskuijl)、維克陀·庫勒(Victor Kugler)、約翰內斯·克里曼(Johannes Kleiman)等人。
1938年納粹德國宣布與奧地利合併、斯洛伐克受納粹德國控制脫離捷克斯洛伐克,局勢緊張,大量的猶太人逃離納粹德國控制區域;1939年初,梅普計畫與相戀多年的詹·吉斯(Jan Gies)結婚,當時兩人都與他人共用房間,便想尋找出租房間同居,待積畜足夠再辦婚禮,卻因為阿姆斯特丹住滿了逃避納粹逼害的外來人,而遍尋不到新居,幸好在奧圖住家附近,有一位猶太裔老太太的丈夫出海後失蹤,便把其中兩間房間租給梅普與詹。
1939年開始,納粹德國改以軍事方式快速對外擴張,蘇聯紅軍也趁勢而起,9月1日納粹德國發動波蘭戰役,9月4日對德宣戰,9月17日紅軍從東邊入侵波蘭,10月6日兩軍全面占領並瓜分波蘭。1940年4月9日,納粹德國以“保護丹麥免受英法入侵”為名,發動威瑟堡行動揮軍進入丹麥,從哥本哈根登入,又派出轟炸機飛越丹麥領空恫嚇。由於事發突然且兩國軍力懸殊,為求將傷亡減到最少,6 小時後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宣布有條件投降,丹麥淪為納粹德國的“合作國”。
奧地利被納粹德國併吞後,梅普試圖放棄奧地利國籍,正式轉為丹麥籍,但遲遲沒有進展,1941年某日,梅普被德國大使館召見,要求她加入納粹女子社團,因為她拒絕,而被館方將其護照作廢,並註明必須在 3 個月內回到維也納抑或嫁給丹麥人。礙於當時丹麥法令要求異國通婚必須出示出生證明,梅普便請求住在納也納的叔父協助,剛開始並不順利,後來遇到一位維也納市政府的民政公務員朋友,找到當年荷蘭援助奧地利的資料佐證,才順利發出出生證明給梅普。同年7月16日,經向阿姆斯特丹市政府公務員解釋護照上作廢的註解,並認同一切合法後,梅普與詹兩人終完成結婚登記。

犯險協藏

丹麥被納粹德國控制初期,日常生活與過往無異,直到當年(1940年)的秋季,反猶太的措施逐一展開,越來越多的規定與禁令,令猶太人的處境日漸不堪,梅普與詹都為他們的猶太朋友擔心,其中包括奧圖一家。梅普與詹婚後(1941年)不久,奧圖因為擔心猶太人身份會影響公司營運,所以請求詹出任“媲克達康”的專員,安排維克陀為“媲克達康”執行總監,約翰內斯當“歐葩塔”的經管總監,奧圖則退出經營階層,僅保留顧問職銜,同年12月18日,在詹的同意下,“媲克達康”更名為“吉斯公司”(Gies & Co.)。
1942年春季開始,納粹德國強制猶太人要在衣服別上黃色大衛之星布章,不久之後,奧圖向梅普說明,他與太太計畫帶著兩個女兒,連同赫曼與他太太奧古絲蒂(Auguste van Pels)及其兒子彼得(Peter van Pels),一同藏匿在公司大樓後側加蓋的空間內,並請求梅普在他們藏匿期間,負責照顧他們,梅普欣然同意。不久之後,奧圖陸續徵得另外4人(貝普、維克陀、約翰內斯以及貝普的父親約翰·沃斯克爾(Johan Voskuijl))的應允協助。
1942年6月初,奧圖的大女兒瑪戈收到勞動徵召,奧圖於是決定立即進行藏匿計畫,梅普與詹到奧圖家裡協助準備,將法蘭克家必要的衣物先搬到自己家裡,待有適當機會再搬到公司預備藏匿的地點。7月6日早晨,梅普依計畫與瑪戈會合,瑪戈沒有配帶大衛之星,兩人假裝成一起上班的同事,各騎一台腳踏車前往公司,梅普一如往常般辦公,而瑪戈則躲到後側加蓋空間內,第二天早上,法蘭克婦夫與小女兒安妮也順利躲進藏匿處,一星期後凡佩斯一家三口加入,到同年11月,法蘭克與凡佩斯兩家人所熟悉的牙醫師,即第8位藏匿者弗里茨·費法(Fritz Pfeffer)也成功地躲起來。
梅普與貝普負責為藏匿者採購食物,約翰內斯與維克陀則負責安全與財務調度,約翰用書架訂造了一個通往加蓋空間的隱藏門,詹則透過與全國潛水員組織的關係取得配給證,梅普有機會時會陪同藏匿者用午餐,告訴大家外界的訊息,由於白天公司有在營運,除了6名知情者以外,倉庫里會有搬運工,辦公室也會有客戶進出,藏匿者務必保持寂靜,連上廁所或生病時都要非常謹慎,深怕被發現。1943年春季,詹與梅普在家中另外藏匿了一名學生,該名荷蘭學生因拒簽向德國效忠同意書遭查緝,於是梅普每天要為11人準備食物,隨著戰爭的拖延,生活用品日益短缺,藏匿者與協助者冒著被逮捕的危險,耐心期待著和平的來臨。

行蹤敗露

1944年6月6日,盟軍西部戰線發動諾曼第戰役,成功打開大西洋壁壘,進入納粹德國占領的法國國境;德軍在此前一年(1943年)2月,於東部戰線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戰敗且損失慘重,10月義大利國王倒戈相向。就在納粹德國正遭受三面夾擊同時,1944年8月4日星期五上午11時剛過,一位穿著便服的人走進梅普工作的辦公室,用手槍指向上班中的他們,除了貝普趁機逃脫以外,中午過後8名藏匿者以及在辦公室的梅普、維克陀、約翰內斯都被拘捕,帶隊的帝國保全部指揮官卡爾·西爾貝鮑爾(Karl Silberbauer),基於“個人的同情”(Aus persönliche Sympathie),要求梅普不得逃跑後,允許她留在辦公室,其他人皆被帶回。
協助藏匿的約翰內斯與維克陀,先被送往囚禁政治犯的阿默斯福特集中營(Amersfoort concentration camp),紅十字會以健康理由,成功營救被囚禁6星期的約翰內斯,維克陀則與其他政治犯一樣,被送去前線施作防禦工作,輾轉來到澤弗納爾(Zevenaar),1945年4月間趁亂逃脫成功。
而8名藏匿者先被送往韋斯特博克集中營(Westerbork concentration camp),旋即被轉送奧斯威辛集中營,於10月至11月間,瑪戈·法蘭克、安妮·法蘭克與奧古絲蒂·凡佩斯先後再被送住伯根-貝爾森集中營,弗里茨·費法則被送往薩克森豪森集中營(Sachsenhausen concentration camp);1945年3月奧古絲蒂從伯根-貝爾森被轉送布痕瓦爾德集中營、再到恩施塔特集中營(Theresienstadt concentration camp),同時期彼得·凡佩斯從奧斯威辛轉送毛特豪森-居森集中營(Mauthausen-Gusen concentration camp)。
拘捕當天,藏匿處里的家俱,全數被納粹保全與荷蘭警方搬走,後來梅普與貝普到藏匿處查看時,發現安妮所寫的日記散落在地上,兩人在惶恐中把日記收集起來,決議由梅普負責保管,於是梅普把日記鎖在自己辦公桌的抽屜里,從未翻閱,等待將來交還給安妮。由於辦公室物品與香料保存完好,梅普與貝普也沒有被帶走,梅普為能讓公司維行營運,便與銀行協定以她的簽署代表公司確認,發薪資給員工,以及給供應商貨款,6星期後約翰內斯被釋放出來,並回到工作岡位,營運工作交還給約翰內斯。
1944年9月下旬,盟軍發動市場花園行動空降荷蘭欲控制萊茵河下游但未能成功,11月盟軍再由加拿大第1軍團帶領發動斯海爾德河戰役,成功控制荷蘭境內萊茵河以南地區;1945年伊始,納粹德國節節敗退,3月盟軍戰利品行動成功突破萊茵河,荷蘭東部與北部省份被盟軍控制,4月30日希特勒自殺,5月5日荷蘭納粹德國駐軍宣布投降,5月8日德軍統帥部宣布無條件投降,二戰歐戰正式結束。

二戰之後

荷蘭解放後,維克陀·庫勒結束躲藏回到公司上班,梅普的丈夫詹成立了一個社會團體,協助戰後回來的人,同時也打聽法蘭克家人的下落。約一個月後的6月3日,奧圖·法蘭克回到阿姆斯特丹,來投靠梅普與詹,帶來其妻子依伊蒂絲離世的不幸訊息。奧圖隨後再回到工作崗位,大家都期待著其他夥伴的歸來,卻由其他生還者證詞中獲知噩耗,8名藏匿者中僅有奧圖能活著離開集中營。
梅普得知瑪戈與安妮克無法歸來後,便把深鎖在抽屜里安妮的日記,視為遺物交給安妮的父親奧圖,奧圖則將躲藏前所收集的古老家俱,轉送給梅普與詹。奧圖利用業餘時間將安妮寫的日記翻譯為德語,寄給他住在瑞士巴塞爾的母親看。奧圖後來於猶太人星期日定期聚會提及安妮日記一事,經朋友請求下同意提出部份譯本,後再轉借給歷史學家詹·羅梅恩(Jan Marius Romein)的太太安妮·羅梅恩(Anne Romein),詹·羅梅恩閱讀後於《語言報》(Het Parool)發表讀後專文,引起出版商興趣,在出版商溝通說服下,奧圖有條件同意,1947年日記以安妮·法蘭克著《密室:1942年6月12日至1944年8月1日的日記》(Het Achterhuis: Dagboekbrieven van 12 Juni 1942 – 1 Augustus 1944)為名出版(中文版名為《安妮日記》)。梅普惟恐勾起不幸的回憶,一直堅持不聽取或閱讀日記內容,直至同年夏季該書第三版準備付梓時,才被說服閱讀第二版內容,她一口氣讀完,感覺到安妮彷如不曾離開般在心裡復活。
1949年40歲的梅普首次懷孕,1950年7月13日獨生子保羅(Paul Gies)誕生。1952年奧圖移民到瑞士照顧其母親,後來再婚,兩個家庭一直保持聯絡,梅普一家經常前往探望。

晚年生活

隨著《安妮日記》受到讀者喜愛,翻譯成多種語言版本,改編成舞台劇,再改編拍成電影《安妮少女的日記》(The Diary of Anne Frank,獲1959年3項奧斯卡獎),越是受到注目就越是被質疑。梅普無法接受事實會被曲解,於是到處談論安妮的故事,與她自身的經歷,以駁斥那些否認有大屠殺事件和認為《安妮日記》是偽造的指控,並且接受美國女作家艾莉森·戈爾德(Alison Leslie Gold)採訪,在1987年出版成《安妮·法蘭克回憶錄:關於一位協助法蘭克家庭藏匿的女士》(Anne Frank Remembered: The Story of the Woman Who Helped to Hide the Frank Family)一書,再於1995年協助《安妮·法蘭克回憶錄》(Anne Frank Remembered)紀錄片拍攝,梅普致力於維護法蘭克家族遭遇的真相,因此讓她獲得許多榮耀。
1993年梅普的丈夫詹·吉斯罹糖尿病去世,為能靠近兒子的家庭,梅普晚年時移居至北荷蘭省,且成立個人網站,來講述自身的傳記、提供歷史照片與參考資料、以及發表個人的感想與回信,直至99歲仍保持閱讀的習慣,2010年1月11日,梅普以100歲高齡因病於阿姆斯特丹去世。

榮譽與獎項

1.1972年,與她的丈夫詹共同獲以色列政府頒國際義人獎。
2.1990年,獲萊奧‧華倫伯格委員會頒萊奧‧華倫伯格獎(Raoul Wallenberg Award),以表揚梅普“提供了藏身之處並保護安妮和她的家人”。
3.1994年,獲西德聯邦政府頒聯邦(軍官級)十字勳章。
4.1995年,獲荷蘭碧翠斯女王授與騎士級奧倫治-拿索勳章(荷蘭語:Orde van Oranje-Nassau)。
5.2009年,獲奧地利維也納市政府頒市政廳鐵人獎(德語:Goldener Rathausmann)。
6. 2009年,獲奧地利政府頒嵩高級奧地利共和國服務獎章(德語:Ehrenzeichen für Verdienste um die Republik Österreich)。
7.2009年,99949號小行星被命名為“梅普吉斯(Miepgies)”,以表揚梅普。

著作與言論

著作

《安妮·法蘭克回憶錄:關於一位協助法蘭克家庭藏匿的女士(Anne Frank Remembered:The Story of the Woman Who Helped to Hide the Frank Family)》(有19種不同語言版本),與艾莉森·戈爾德(Alison Leslie Gold)為共同作者,ISBN 1-4165-9885-5,2009年修訂版,Simon & Schuster出版。

言論

那幾年間,有超過兩萬位荷蘭人協助猶太人或其他需要藏匿的人,我只是欣然地做我可以做的事,我丈夫也是,這不算什麼。More than twenty thousand Dutch people helped to hide Jews and others in need of hiding during those years. I willingly did what I could to help. My husband did as well. It was not enough. 我並不特別,也從不想引起特別的關注,只是當時願意做了別人請求而且看來必須的事。我被說服去講我的故事,是因為安妮的故事與其歷史上的意義,已經打動了數以百萬的人們,我被告之在世界的某個角落,每當太陽下山之際,會有演出安妮日記故事的舞檯布幕升起,再試想看看,由安妮故事出版的《密室》(指《安妮日記》)與其眾多譯版風行,她的聲音已到達大地遙遠的邊際。There is nothing special about me. I have never wanted special attention. I was only willing to do what was asked of me and what seemed necessary at the time. When I was persuaded to tell my story, I had to think of the place that Anne Frank holds in history and what her story has come to mean for the many millions of people who have been touched by it. I’m told that every night when the sun goes down, somewhere in the world the curtain is going up on the stage play made from Anne’s diary. Taking into consideration the many printings of Het Achterhuis (“The Annex”) and the many translations that have been made of Anne’s story, her voice has reached the far edges of the earth.
– 我不是英雄(I am not a hero) , 梅普·吉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