籌借洋款片

《籌借洋款片》是左宗棠所著作品,出自於《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籌借洋款片
  • 作者:左宗棠
  • 作品出處:左宗棠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再,臣上年奏請籌借洋款三百萬兩,奉旨:“戶部議奏。”欽此。維時年關逼近,臣軍照章應發滿餉及年關前後應發鹽菜、糧價、出關採運價腳,應發未發之款積欠累累,無可設措。竊慮部復到遲,迫不及待,一面飛飭上海、湖北、陝西各台局委員胡光墉、王加敏、沈應奎等先籌借銀一百萬兩,趕解臣軍,俾濟急需。俟部準借洋款到齊,劃還歸款。幸各員極力籌借,如數匯解前來,臘底春初,得資敷衍。此外又挪借各處之款二十餘萬兩,現存待用。將來洋款三百萬兩到齊,先須劃還現借各款百二十餘萬兩,其存留備用者不過一百七十餘萬兩。嗣據胡光墉稟:遵檄向麗如、怡和兩洋行籌借,該洋商均援台灣現辦成案,議照洋人西林時價,以爛洋圓作足紋抵付,將來仍照西林時價,以足紋作算勻還。胡光墉默計:按照台灣辦法,雖期約十年,息只八厘,似較合算,然以爛洋板抵足紋銀,一收一付,暗中虧折不少。請示前來。
臣以洋商向來出借規議,年月久則取息薄,借數多則取息減。茲只議借三年,則息銀自不能僅照八厘計算。若照十年議借,為期過遠,又非所宜。飭仍議借三年,照章給息,而借款不能以爛洋準折。比即飛函示知。
頃據胡光墉稟,已照臣原議,向怡和洋行定借銀一百萬兩,約期光緒元年三月初一日在滬提銀;向麗如洋行定借銀二百萬兩,約期光緒元年四月十五日提銀。每年加利銀一分零五毫,均從交銀之日起算。勻作三年六期,歸粵、蘇、浙三省協甘餉項如數劃撥清款。每六個月一期,利銀隨本銀照數算給,以後按批遞減。現援照上屆成案,先由各海關照議定期限,本銀、利銀分別填給關票,加蓋該三省督撫、監督關防、稅務司印信籤押,發交胡光墉,以憑交割提銀。該洋商等公議,希總理衙門行文照會駐京英國公使、總稅務司轉行上海領事府、三關稅務司知照,俟三省關票印押齊到,始肯提銀。揆度商情,或以此次借款三百萬兩,臣未催提,疑有停減之說。實則臣因戶部前此有應通盤核計,如果暫敷套用,毋庸再借洋款,節省息銀一奏,須與袁保恆商議,稍事遲回,遂添 。洋人生性多疑,商情惟知計利,毋怪其然。聞此次胡光墉及拿能嗲 與該洋行定議,頗費唇舌。合無仰懇天恩,速敕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轉行遵辦,以釋群疑而資迅速。毋任禱切之至!
謹附片具陳,伏乞聖鑒,訓示施行。謹奏。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一字朴存,湖南湘陰人。生於耕讀之家。道光十二年(1832)中舉人。青年時,講求“經世致用”之學,為陶澍、林則徐及賀長齡、賀熙齡等名宦賞識。但懷才不遇,三次會試均落第。鹹豐初,先後兩次入湖南巡撫幕府,參予鎮壓太平軍。鹹豐十年(1860),組成“楚軍”,入江西、浙江,任浙江巡撫、閩浙總督,於同治四年底(1866年春)在廣東嘉應州消滅太平軍餘部。旋調任陝甘總督,督辦陝甘軍務,同治六年至十二年(1867——1873)參予鎮壓西捻軍及陝、甘回民起義,先後任協辦大學士、東閣大學士。光緒元年(1875),立主收復淪陷十餘年的新疆,任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率軍粉碎阿古柏入侵勢力,封二等侯爵。又“輿櫬出關”,力主抗俄,以武力為後盾,支持外交談判,收復伊犁地區。左宗棠還主張學習西方“長技”,振興國家,先後創辦了“福州船政局”和“蘭州機器織呢局”。光緒七年,任軍機大臣、總理衙門大臣,又外調南洋通商大臣、兩江總督。光緒十年(1884),中法戰爭全面爆發,任欽差大臣、督辦福建軍務,積極主持抗法鬥爭。光緒十一年七月(1885年9月),病逝於福州,謚“文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