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和麥公祠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新市社區蓮塘大街小欖鎮文化藝術產業基地內,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清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2006年由小欖鎮人民政府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節和麥公祠
- 地理位置:廣東省中山市
節和麥公祠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新市社區蓮塘大街小欖鎮文化藝術產業基地內,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清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2006年由小欖鎮人民政府重修。
節和麥公祠位於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新市社區蓮塘大街小欖鎮文化藝術產業基地內,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清光緒十七年(1891)重修,2006年由小欖鎮人民政府重修。該祠堂坐北向南,原為三間兩進,現存天井、雨廊和后座,磚木結構,總面...
節和麥公祠:詩禮傳家,拾撿曾經 劉氏大宗祠:清粥已過萬重山 海洲魏氏宗祠:雕梁幻影,吾心思歸 茶東陳氏宗祠:滄海桑田,生生不息 功建鐵城梁功祠:古老莊嚴,樟香幽翠 黎氏大宗祠:樟引千年香,祠傳古今情 王氏大宗祠:不知何方來,思味在夢中 作者簡介 賀 雪/文 筆名晏成蹊,幼時長於文化氣息濃厚的...
舊時澄海在浴佛節有吃“麥方”習俗。由於四月間新麥已經普遍收割完畢,故農家皆以新碾的麥炒作“麥方”(用麥和糖做成的方塊)。而且人們常常取一兩隻蒼蠅或者蚊子的腿炒在一起,據說這樣就能辟除蠅蚊。然而,現時澄海已基本沒有麥田,故這習俗也已鮮為人所知了。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會”。...
1.麥氏大宗祠:是黃閣麥氏家族開村先祖麥必達公祠,始建於宋代,歷代均有修葺。在廣州地區各大名家祠中僅次於廣州陳家祠、沙灣“留耕堂”,排列第三位。該祠坐落在黃閣鎮蓮溪村宿國新街,與繼宗麥公祠、瑞輝麥公祠(現麒麟文化展示館)、子平麥公廳連城一線構成祠堂建築群,均坐南向北。宗祠內氣勢雄偉,工藝...
因而傳說穿白甲、戴白盔,騎白馬、執白矛的三多神,不僅成為玉龍山的化身,也成了納西族的民族英雄、最大的保護神;原本是專祠的三多閣,便與起初的北嶽廟合二為一了;納西民間,也就習以“三多閣”代稱北嶽廟。德欽三朵廟 明清時代,德欽“三朵節”史無記載。民國九年(1920年)納西族藏客周尚德在阿墩城...
羅氏大宗祠 斐士家塾 墦江羅公祠 社學 魚珠街 鎮溪樓 文沖街 廷亨陸公祠 紅山街 南園古道 祥鎮軍祠 穗東街 護龍古廟 初泰麥公祠 夏園鄉 龍頭古廟 敬祖麥公祠 蘿崗街 忠孝廉節 萬代崇瞻 玉岩書院 山高水長 餘慶 人間妙境 上方香國 餘慶 蘿坑精舍 弘遠流光 感德酬恩 鳶飛魚躍 桃源在何許 ...
樂善麥公祠和仰逢麥公祠為未定級不可移動文物。村中還有碉樓和古井,碉樓始建於民國時期,古井始建於清代(因安全問題現已封存)。現存壽山公家塾,始建於民國時期。村內有北帝公廟和永歆禪院,均建於清代。地方習俗 每年清明節,村民備辦“三牲”(雞、魚、豬肉)和香燭、茶、酒等祭品,集體到鷹山墓園祭祖。...
殿後居老師 殿前祠鄉宦 新貴來入學 采芹游水泮 黌宮學田地 鄉試留善念 再瞧石牌樓 人馬往來穿 飛禽與走獸 山水花草鏨 城中慈雲閣 壯哉實可看 上掛驚雀鈴 車馬周圍轉 中間全手佛 前有真武殿 後閣觀世音 坐南向北面 北街四牌樓 河陽讀書院 東去財神廟 西望衙門縣 要瞧金剛像 東林寺去看 把門哼哈將 ...
例如,在麥氏大宗祠左側,就有一排四座這種小祠堂,分別為“悅東麥公祠”、“聖章公家塾”、“厚夫麥公祠”、“汲基麥公祠”。這幾座小宗祠,1949年後都改為它用了。據嘉慶《新安縣誌》卷之十七選舉表選舉三例貢條目記載:“麥捷魁,合水口人,子岐,孫錦琮。”也就是說,武舉人麥岐的父親,武進士麥錦琮...
初泰麥公祠 初泰麥公祠始建於清朝光緒乙亥年,是鍋耳式青磚石腳兩進建築,門頭石匾是清代著名人物李鴻章親筆題寫,並由北洋水師以軍艦護送到南灣。或許是上天保佑,祠堂的牌匾在多次戰火中都一次次幸免於難。“文革”期間,紅衛兵竟然也沒有認出李鴻章的手跡,牌匾得以保存。據說,全村都是麻石街巷,大部分都保留...
201 松塘見五大夫祠 203 松塘六世祖祠 206 松塘區氏宗祠 212 南鄉百歲坊門樓 214 樂翁崔公祠 216 太監崗遺址 219 李盟威墓 221 儒溪鎮頂炮樓 224 方井村方井 228 儒溪拱橋 231 立新老家村前石圍 234 稔崗梁氏宗祠 237 南亭麥公祠 239 石龍大夫第門樓 242 民樂竇 245 海邊梁氏宗祠 248 海邊旌表節孝...
其中,元伯麥公祠始建於清代,占地面積400平方米;麥承啟祖祠始建於明代,重修於清代、民國時期,占地面積400平方米;南園麥公祠始建於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占地面積400平方米。三處公祠的建築特色相同,均為三開間兩進布局,磚瓦結構,清水磚外牆,紅砂岩牆裙,硬山頂,灰瓦覆面。元伯麥公祠和麥承啟祖祠...
建寧寨古村傳統習俗至今流傳,按習俗:正月十二家家戶戶發丁豆 ,正月十五元宵節古村的開丁日,熱鬧非凡,俗稱丁酒丁茶;正月十五夜賞燈會,又稱王爺公廟殿求柑桔,家家戶戶祈禱新年平安順利 添丁添財;老歷年誰家添了男丁或娶了媳婦的,都流傳要做丁樹,稱為桃李丁樹,掛在自家的祖屋廳堂及黃氏家祠祠堂殿梁...
參加太平天國紅巾起義鄰近鄉民殉難者130餘人,鄉民建多姓氏之義勇祠以念之、祀之。如有呂敬、梁紹騰、呂廣、梁樹、梁揖聯、陳吉、周升等。梁敦彥是中國第一批赴美留學幼童。官升清末外務部尚書和會辦大臣對中國電訊、鐵路、興辦清華大學有重大的貢獻,現有“尚書邸”遺址的地基和回顧的圖樣。有調查報告和文章報導...
2021年5月24日,雲南省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申報的納西族三多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遺產編號:X-166。由來 "三多"是納西族的本主神靈和最高保護神,傳說是騎白馬、穿白甲、戴白盔、執白矛的戰神,常常顯聖,保護著納西人的安全,唐代建祠祭祀,深受納西人信奉。人們也...
山上有轉水寺,舊為古祠,故老相傳,那裡是“陸禪師曷石回流之處”。永興周邊,山水靈異,1166年、1169年、1172年,相繼出了蕭國梁、鄭僑、黃定等狀元。七、天雲石語 天雲洞,位於秀嶼區埭頭鎮境內,系大蚶山主峰,海拔398米,興化灣的船隻進出港口,往往以此來定方位。山上岩陣群立,怪石雜陳,洞穴奇多,石像...
夏四月戊子,詔曰:"昔歲五穀登衍,今茲蠶麥善收,其大赦天下。方盛夏長養之時,蕩滌宿惡,以報農功。百姓勉務桑稼,以備災害。吏敬厥職,無令愆墮。"閏月甲午,南巡狩,幸南陽,祠章陵。日北至,又祠舊宅。禮畢,召校官弟子作雅樂,奏《鹿鳴》,帝自御塤篪和之,以娛嘉賓。還,幸南頓,勞饗三老、官...
到了元朝,統治者害怕中國漢族人民結社反抗,明令禁止“聚眾祠禱”、“賽神賽社”,民間社日活動從此衰落,各地的社壇大多變成土地廟或土谷祠。不過某些地區仍保留了一些,如魯迅先生《社戲》所描述。中和節 中和節:又名龍抬頭。《燕京歲時記》說:“二月二日,古之中和節也,今人呼為龍抬頭。”節期以觀測東方...
毀於文化大革命時期,是一間三卡式廟宇,有兩個大天井,有廟竹公看守的,沒到過年過節會請大王村村參拜。敬山麥公祠 和大多數嶺南祠堂一樣,是麥氏大房祖先的祠堂。晚山麥公祠 是麥氏二房祖先的祠堂。藝園 含有一個大天井的蓋瓦樓房,門口有水井,是村民辦喜事的地方 王氏祠 白土王姓的祠堂 蘇氏祠 白土蘇...
上有子游(言偃武城宰)祠,創始不可考,在舊縣(今城西)十里許子游廟村,有石碑,亦乾隆三年知縣胡良顯立。相傳弦歌台榭為孔子大弟子子游在此教書育人的場所。子游祠殿堂五間,後有寢堂,殿堂及東西廡為教室,弦歌台榭為學生活動場所。弦歌台榭北為行杖里村,相傳是子游為武城宰時曾杖不規之人於此,後因...
因構祠祀之。後,柘陽寺僧取龍母墓石,風雨大作,雹隨之,其大如斗,寺中盡黑氣,咫尺不見。周圍里許,二麥盡傷,獨龍母廟內,花木皆無殃焉。”光緒《文登縣誌》載,“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龍現於宋村之北山,一時合邑鬧闐,立廟山巔,改名曰‘回龍山’。”清朝袁枚所著的《子不語》:山東文登縣畢氏...
楓林掩映中的範文正公祠,為紀念北宋傑出政治家范仲淹所建,祠前的石坊上刻有范仲淹的名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虹飲山房 虹飲山房位於嚴家花園東200米處,是清代乾隆年間蘇州近郊著名園林,因為門對香溪,背靠靈岩,“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過於其它園林,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遊木瀆...
晚節公祠(攝於2005年)資政第書院(攝於2006年)南社古民居全貌 民國時期的南社古民居 榕樹群 榕樹下 牛過蓢(麥屋)生態環境 牛過蓢(麥屋)生態全景 京山村葉永青家族墓 下朗村袁菊隱墓 京山村葉至剛墓 大巷袁君能公墓 京山村大帝畝 增埗沙墩村康王廟 劉黃村劉氏祠堂 京山村葉氏宗祠 茶山村陳氏祠堂 超朗新塘...
秦王嬴政稱自己為始皇帝,“金祠白帝,龍祚水德。祥應陳寶,妖除豐特”(《史記·秦本紀》)這開始了以龍為皇帝獨專,龍為皇權象徵。漢高祖劉邦本是出生寒微,但為了“正名”也要編造“高祖感龍而生,故其貌似龍,長頸而高鼻”的說法,來樹立自己的政治權威。龍成為了皇帝和皇權的象徵。王權神授的真龍天子觀...
廈崗村世居村民有麥、鄧、何姓,以麥姓為主。南宋鹹淳年間(1265~1274年),何、鄧兩姓遷此建村。麥姓先祖於宋代從韶關南雄珠璣巷遷至增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從茶山遷入。當地風俗 廈崗村裡有祭祖、入祠堂等習俗。麥氏宗親每年重陽後第二個星期日舉行祭祖活動。番禺旺角、增城正果村麥氏宗親均前來參加。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莆田林姓族人林春聲等呈請福建省民政廳上報國民政府,批准文峰天后宮改稱為“林孝女祠”,對其一律加以保護。民國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元宵之夜,文峰天后宮街前發生火災,延燒商店、民居百餘家,宮左、右兩街巷當時也烈焰沖天,只有文峰天后宮完好無損,巋然獨存。媽祖靈應,時人稱奇。...
福州于山戚繼光神祠(明)龔永年攝 民族英雄林,是徐塑像 龔永年攝 林則徐祠 (清)龔永年攝 拜祭海上女神媽祖 徐邦攝 莆田湄州祖廟媽祖塑像 龔永年攝 媽祖廟盛會 曾炳麟攝 古田臨水宮陳靖姑祖廟(唐、清重建)龔永年 攝 閩南鬥神 龔永年 攝 客家祖地寧化石壁祭祖盛會 林平攝 畲族三月三對歌陳德錕攝 莆田農村姑娘...
只恐春晴少,祈蠶到古祠”);“浴蠶”(“踏青憩暖徑,堤畔柳毿毿。慵聽鶯歌曲,歸來且浴蠶);“採桑”(柳塘蛙閣閣,花塢蝶飛飛,窈窕桑間子,提籠陌上歸”);“繅絲”(“牆陰犢初息,田事漸成勞,桑柘枝才盡,關心又繭繅”);到夏季、秋季的紡紗織布(“新絲少女成,機杼雲欲就,擬制絳蘿裙,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