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公正

管理公正

管理公正是一種社會公正,是約束統治者、領導者管理者的道德,是統治者、領導者、管理者的美德。社會管理行為是各種社會行為規範的實現;管理公正的實質是領導者管理行為的公正,其衡量尺度是管理制度或分配製度(權利義務分配製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理公正
  • 類型:經濟術語
基本要求,基本原則,實現途徑,

基本要求

(一)管理公正要求管理者堅持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尺度
“每一個社會的經濟關係首先是作為利益表現出來。”“人們奮鬥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人在管理中的主體地位的重要標誌就是每個組織成員能夠公正地獲得其所應得。在一定的組織範圍內,通過對組織資源公平合理的分配使每一個組織成員得其所應得,是管理公正最基本的內涵。每一個管理組織都是利益合作的體系,管理的主旨在於調整、分配利益關係,而公正是人們利益關係得以協調的準則。堅持公正原則,就要反對任何不勞而獲的行為,保證一切有勞動能力的人付出同等勞動都有同等的勞動報酬。管理公正的實質在於組織內分配的公平、合理。在一個公正合理的社會中,個人在履行了一定的義務之後,應該得到社會的相應的報償和認同,但分配公正是管理領域最為複雜的問題,因個人才能、能力的差異帶來了實質上的分配的不公平。我們說利益是公正的基礎,但這裡的利益是指與集體利益社會利益相統一的個人利益。分配公正要以有利於集體、社會和他人的生存和發展為前提。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尺度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槓桿。
(二)管理公正要求用人公正
在當今激烈的競爭中,必須把握住人才這個關鍵。人才也是一種資源——種最具活力的資源,用人得當就能帶來豐厚回報。從某個角度來說,用人公正也是一種分配公正,因為,用人涉及到資源的配置和使用、涉及到組織成員的提拔、解僱、獎勵和懲罰等方面的問題。因此,用人公正是最大的公正。就我國目前的人事管理現狀來看,不少單位仍存在著任人唯親,用人不當的情況,這必然影響到組織成員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在用人選人等管理工作中,必須通過公平競爭創造一種競爭氛圍,讓才能和貢獻成為選拔管理人才的客觀標尺,使單位開創新的管理局面。
(三)要求保證組織成員的基本權利和基本尊嚴
一個人是否獲得公正,不僅是物質需要得到一定的滿足,更重要的是自己應有的權利和人格價值得以實現。公正管理應當具有體現個人權利公正的形式和內容,要承認個人權利的合理性或者合法性,堅持人身權利與義務的統一。
(四)要求每個公民都承擔組織和社會義務
馬克思恩格斯曾經指出:“作為確定的人、現實的人,你就有規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務,至於你是否意識到這一點,那都是無所謂的。這個任務是由於你的需要及其與現存世界的聯繫而產生的。”D也就是說,生活在一定社會中的人們,總是要對組織、對社會負有一定的職責、使命和任務,承擔一定的道德義務。尤其是管理者由於處於領導的位置上,與被管理者相比,其行為的影響要廣得多、大得多。因此.管理者必須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和義務觀念,認真履行其責任義務,絕不能把人民賦予的權力視為追求享受的特權。

基本原則

1.人性化原則
以人為本的管理原則是理念層面的公正規定,而人性化管理則是人本原則在現代管理實踐中的具體要求。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人在社會資源中成了最重要的可持續發展資源,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實行人性化管理是後工業社會管理的內在要求。人性化管理要求管理制度、管理方式和管理行為應基於對人性的正確認識,應順應人性,尊重人、關心人,實現人的價值。
人類對人性的認識是一個逐步深入的過程,已經發展到人是“網路人”,人是“智慧人”,人是“個性人”這一階段。強調人的智慧的運用,強調人的主體性,強調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強調人的個性化,把充分發揮人的潛能,充分實現人的價值看作其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本質特徵。因此,現行的管理理論,組織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以及管理行為都應該建立在這種人性基礎之上。具體來說,就是尊重人、關心人、實現人的價值。在設計組織目標的時,要注意組織目標與個體目標之間的和諧一致。在制定製度時要充分體現民主、自由、平等這些符合人性的內在精神;在管理方式上提倡民主化管理,儘可能地擴大參與管理的範圍;在管理行為上要以人為中心,體現人的需要,重視人的需求,注重人的發展,這就是順應當前人性要求的管理。
2.機會平等原則
機會是組織成員生存發展的可能性空間,是組織的一種重要的資源。機會的獲得是組織成員充分發揮潛能,實現自身價值的前提。發展機會直接影響分配的狀況,參與機會不平等,必然造成分配的不平等,因此,參與機會的平等程度直接體現社會公正的程度。機會平等原則是指在進行組織成員機會資源的分配時,要遵循“平等的應當予以平等的對待,不平等的應當予以不平等的對待”的公正原則。
3.按貢獻分配原則
管理公正要求根據組織成員對組織的基本貢獻和每個組織成員所投入的勞動數量和質量、所投入的生產要素等具體貢獻來分配組織中的各種資源,這就是按貢獻分配原則。根據組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進行有差別的分配,一方面體現了平等的理念,另一方面更體現了自由的理念。從實際效果看,按貢獻進行分配把個體成員對組織的貢獻與個體的切身利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有利於調動組織成員的積極性,有利於激發組織的活力,起到激勵的作用。這一分配原則要求組織在工資、福利等勞動報酬的支付應該與組織成員的貢獻的大小掛鈎。
4.調劑原則
調劑原則對於組織的運轉和發展具有兩方面的重要意義。一是通過調劑原則可以使組織整體利益得到保障,使組織成員的整體生活水平和發展水平得到普遍的提高,促進組織的整體發展。二是可以改變一次分配中出現的兩極分化的狀況,縮小分配中由於貢獻大小而造成的實際所得之間的差距。這樣可以減少部門之間、組織層次之間和組織成員之間由於利益分配而產生的摩擦和衝突、使組織能夠穩定有效地運轉。
5.整體利益原則
管理公正的整體利益原則就是強調組織中的個人應該承擔起對組織存在、發展的共同責任。它以維持組織的存在、發展為目的。管理的載體是“組織”,是一個人們共同生活的共同體。我們甚至可以把整個社會看作是一個組織。因此,管理公正也應該是照顧到相互作用的兩個方面:一是組織這個共同體;二是組織中的個人。一方面主要是組織的角色及其權利平等合理地分配給個人,另一方面是個人必須承擔起對組織存在和發展的共同責任,必須履行相應的義務。

實現途徑

管理學的大量研究表明,組織公正可以分為分配公正、程式公正和互動公正三個維度。管理公正的實現的途徑也可以從這三個方面展開。
1.程式公正
程式公正是一種行為過程的公正,是具有一定時空順序的行為過程公正,重點是它的公開性、規範性和員工的話語權。可通過讓員工參與重大的組織決策,對事關員工利益的各項政策制度保持一定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及時公布組織的各項政策措施,增進員工的整體公平感。
2.分配公正
權利與義務的分配公正。建立公正的分配製度及績效綜合考評指標、方法。根據組織成員對組織的基本貢獻和所投入的勞動數量、質量、生產要素等具體貢獻來進行組織資源的分配。
3.互動公正
反映組織成員對程式執行過程中人際處理方式的公平感知。在人際公正上,要求管理層以禮貌、尊重、平等的方式對待員工;在信息公正上,要求管理者給員工傳達應知曉的信息,包括為員工提供相關程式、規則等的解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