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文蔚

管文蔚

管文蔚(1904年1月24日-1993年9月5日),漢族,生於江蘇省丹陽縣倪山村。畢業於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1926年9月21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曾任中共丹陽、武進縣委書記,無錫中心縣委書記,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兼政委,蘇北行政委員會主任,蘇中行署主任,蘇中軍區、華東野戰軍縱隊、華東指揮所、蘇北軍區司令員。

新中國成立後,歷任蘇南軍區司令員,中共蘇南區委書記,蘇南行署主任,江蘇省委副書記,江蘇省副省長、江蘇省第四屆政協副主席。是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一至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一屆全國政協代表、第六屆全國政協常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管文蔚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江蘇丹陽
  • 出生日期:1904年1月24日
  • 逝世日期:1993年9月5日
  • 畢業院校: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生平,全面抗戰爆發前,全面抗戰爆發後,解放戰爭時期,新中國成立後,評價,家庭關係,

人物生平

全面抗戰爆發前

1924年,管文蔚在省立第三師範學校初見革命先驅惲代英,第一次知道什麼是“帝國主義”“平均地權”,被引導走向革命道路。五卅運動中,管文蔚接觸到共產黨與工人。1926年,管文蔚經組織派遣到無錫發動和組織學生罷課、工人罷工,破壞鐵路阻滯軍閥運兵。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逆流後,管文蔚回到丹陽參加重整黨的隊伍,並擔任丹陽臨時縣委常委、縣農民協會副會長,發動廣大農民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倒行逆施。同年,擔任丹陽縣委書記,領導了丹陽農民秋收暴動。1928年7月,管文蔚指導建立了中共鎮江縣委。此後,他歷任常州縣委書記、蘇常特委巡視員、金壇縣委書記、無錫縣委書記等職。1930年4月,管文蔚配合上海總同盟在無錫組織罷工時,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入獄,在敵人的酷刑下仍堅持鬥爭,帶頭絕食反抗獄中黑暗行徑,被視為“不易控制的政治犯”。1937年保釋出獄。

全面抗戰爆發後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管文蔚與兩個弟弟管文彬、管寒濤首先在家鄉組織起丹陽地區第一個抗日自衛團——倪山自衛團。1938年2月,丹陽抗日自衛總團成立,管文蔚任總團長,人員發展到2.5萬餘人,基幹隊伍2000餘人,槍千餘支,成為蘇浙晥地區成立最早、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一支民眾抗日武裝,為新四軍在蘇南站穩腳跟向東向北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938年7月下旬,丹陽抗日自衛總團改為丹陽人民抗日游擊縱隊,管文蔚為司令員。9月中旬,管文蔚任新四軍挺進縱隊司令員。1939年4月初,管文蔚帶領部隊打下了長江中的揚中縣城及其他集鎮,為新四軍向北發展架起了“跳板”和“橋頭堡”。
1939年10月底,葉飛率領的“江抗”部隊與新四軍挺進縱隊合編,管文蔚任挺縱司令員。他奉命率部北上,在陳毅、粟裕領導下,投入到開闢蘇中抗日根據地的鬥爭。1940年5月,日軍對我根據地進行大“掃蕩”,挺縱在反擊日偽軍1000餘人的進攻後,主力進駐泰州附近的郭村休整。郭村是國民黨魯蘇皖邊區游擊總指揮部李明揚、李長江的地盤,6月28日,李長江重兵包圍進攻3天。挺縱被迫自衛反擊,取得勝利。戰後,為爭取李明揚、李長江部團結抗日,管文蔚將俘虜全部釋放,並歸還了其部分槍械。
1940年8月,管文蔚擔任通如靖泰臨時行政委員會主任,1941年3月,擔任蘇北區行政委員會主任,次年4月任蘇中行署主任。他全力投入蘇中抗日根據地的建設,領導了財經、保全、司法、文教等各方面的行政工作,同時進行了卓有成效的統戰工作、民眾工作,為抗日根據地的創建、發展和鞏固作出了貢獻。
1945年春夏,管文蔚擔任蘇中區黨委常委、蘇中軍區司令員,和姬鵬飛、張藩等同志率領蘇中軍區部隊進行了攻克興化、鹽城等戰鬥和戰役。

解放戰爭時期

管文蔚任華中野戰軍第七縱隊兼蘇中軍區司令員、華東野戰軍第十一縱隊司令員、華中指揮部司令員。指揮了通榆路阻擊戰,收復沈灶、小海、三倉等地區,在解放蘇北全境和進軍江南中發揮重要作用。1949年4月,管文蔚任蘇南區黨委常委、蘇南軍區司令員、蘇南行署主任,開展肅特、剿匪、反霸和土地改革運動,安定社會、鞏固政權、恢復和發展城鄉經濟。江蘇建省後,管文蔚擔任省委副書記、副省長。

新中國成立後

管文蔚曾任蘇南行政公署主任、蘇南軍區司令員、中共江蘇省委副書記、江蘇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文化大革命後,管文蔚恢復工作,擔任江蘇省政協副主席,省革命鬥爭史編纂委員會、黨史資料徵集委員會主任。1993年9月5日,管文蔚在南京逝世。

評價

1949年9月,陳毅前往北京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次全體會議,在火車上相遇管文蔚時,向身邊的人介紹:“別看他文質彬彬一副書生樣,他就是叫敵人聞風喪膽的管司令啊!”

家庭關係

妻子:朱竹雯
兒子:管新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