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高博士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作品出處:《何遜集》
- 文學體裁:五言詩
- 作者:何遜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整體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高博士⑴
北窗涼夏首⑵,幽居⑶多卉木。
飛蜨弄⑷晚花⑸,清池映疏竹⑹。
為宴⑺得快性⑻,安閒聊⑼鼓腹⑽。
將⑾子厭囂塵⑿,就⒀予開耳目。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高博士:即高爽。高爽,廣陵(今江蘇揚州)人,齊時舉孝廉,梁時曾任中軍臨川王參軍、晉陽令。
⑵夏首:即初夏。
⑶幽居:幽靜的居處。
⑷弄:嬉戲。
⑸晚花:暮色中的花。
⑹疏竹:稀疏的水竹。
⑺為宴:猶為樂。宴,安樂。
⑻快性:快意適性。
⑼聊:姑且,不妨。
⑽鼓腹:意指飽食而閒暇無事。
⑾將(qiāng):假使。
⑿囂塵:指塵世間,這裡指喧囂的生活環境。
⒀就:接近,靠近。
白話譯文
初夏雖熱北窗涼,居住幽雅草木香。
蝴蝶飛舞花上落,青竹倒映小池塘。
快樂本應舒個性,安閒鼓腹游四方。
邀群前來避囂塵,高論快語耳目新。
創作背景
梁天監十五年(516年)夏,何遜在吳縣(今蘇州)任會稽太守廬陵王蕭續記室,高爽則寓居於晉陵(今常州)太守府中為客。作者為表達想念之情,便給相鄰的何遜寫了這首詩。
作品鑑賞
整體賞析
這首詩開頭兩句,先向朋友描述自己居所的幽清:“北窗涼夏首,幽居多卉木”。“夏首”點明時令。南朝人習慣稱初夏為“夏首”,如王僧孺《侍宴詩》“麗景燭春余,清陰澄夏首”,就是如此。時令才是初夏,又在背陰的“北窗”之下,那清涼之意就簡直可掬、可贈了。窗外又是幽靜的庭園,憑窗而望,還可飽覽園中的佳卉秀木——這樣的環境,較之於高爽“臥聞雜沓路”的喧囂,自然要幽清多了。何況還有更富詩意的院景:“飛蜨弄晚花,清池映疏竹”。前句寫窗前有花,詩人眼際便多了璀璨的麗色。此刻時近黃昏,暮色中的“晚花”更顯得朦朧可愛。故輕盈的蝴蝶,也還捨不得歸去,仍在花間留連。詩人用一“弄”字,描摹它忽而凝立花枝、忽而翩然起飛的景象,仿佛是在與晚花遊戲似的。這便給暮色中的庭園之景,增添了生意和動感。後句敘園中有竹,詩人耳邊又多了風吹竹葉的颯颯之音。而且它們是疏疏地夾池而生,竹影疊印著清波,波光輝映著翠竹。這庭園暮景,又顯得多么明淨和安謐。
詩人把自己所居之境,寫得如此美好,當然不是為了自我陶醉。他的本意,無非是想邀請煩憂中的友人來此相敘。但“邀將不如激將”,詩人開篇未敘相邀之意,先畫居所清景之美,正是要激發友人來訪的興味。因為這景致是展現給朋友看的,故筆下點綴得分外美好,不染一點塵俗之色。有了這一層鋪墊,詩人再開口相邀,就有吸引力了。不過,他先又講了番生活哲理:“為宴得快性,安閒聊鼓腹”。要想歡樂,就痛痛快快盡性而樂;有了安閒的時日,不妨鼓腹而游。這兩句寫得很詼諧,吐語也明快曠達。當時高爽已結束臨川王參軍生涯,又未曾擔任晉陵令,正處在依人為客的落拓之中,心境頗為悒鬱。但他是孤傲之士,在落拓之中,也不能忍受別人的憐憫。詩人這兩句,將對友人處境的關注和慰藉,借詼諧、曠達之語發之,正適合高爽的性格,傳達了一種深切的理解和關懷。最後才致相遨之意:“將子厭囂塵,就予開耳目”。這兩句的意思是:既然您對客寓生活的喧囂俗塵厭煩,就請您到我這裡來吧!這裡的幽清之景,正適合您這樣的高雅之士;何況您來了,高論快語也足以使我耳目一新。這相邀之語承前兩句而下,依然帶著風趣和豪興,表現了與友人摒棄囂塵、共賞清景的痛快意願。
這樣說來,何遜的這首《答高博士》,其實就是一篇以詩代文的邀友之柬。前四句以清景相招,景中充滿了倚窗臨池、觀花賞竹的雅趣,是為景中見情;後四句以快語相邀,話語中展示了鼓腹游宴、一醉盡興的情態,是為情中見景。不過,高爽接到何遜的答詩,大約沒能去吳縣訪友。結果是何遜自己前往晉陵,找到高爽,終於實現了“為宴得快性”的願望。高爽為何遜的友情所感動,脫口吟出了“故任情一異,於是望三益”之句。而何遜在“臨別傷悲”之際,也有“寄語落毛人,非復平原客”之詠,借毛遂在平原君門下“脫穎而出”的典故,對高爽表達了美好的祝願。那蘊蓄其中的真摯之情,與這首《答高博士》正是相通的。
名家點評
安徽師範大學文學院副院長兼新聞系主任潘嘯龍:“讀這樣情景宛然的邀友之詩,正與讀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一樣,既有誘人之景,又有動人之情,總是令人興奮、愉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