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鄧石陽

《答鄧石陽》是明代詩人李贄創作的一篇古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答鄧石陽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古文
  • 作者:李贄
  • 作品出處:《焚書》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文學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世間種種皆衣與飯類耳,故舉衣與飯而世間種種自然在其中,非衣食之外更有所謂種種絕與百姓不相同者也。學者只宜於倫物上識真空,不當於倫物上辨倫物。故曰:“明於庶物,察於人倫。”於倫物上加明察,則可以達本而識真源;否則,只在倫物上計較忖度,終無自得之日矣。支離、易簡之辨,正在於此。明察得真空,則為由仁義行,不明察,則為行仁義,入於支離而不自覺矣。可不慎乎!
昨者復書“真空”十六字,已說得無滲漏矣。今復為註解以請正,何如?所謂“空不用空”者,謂是太虛空之性,本非人之所能空也。若人能空之,則不得謂之太虛空矣,有何奇妙,而欲學者專以見性為極則也耶!所謂“終不能空”者,謂若容得一毫人力,便是塞了一分真空,塞了一分真空,便是染了一點塵垢。此一點塵垢便是千劫系驢之橛,永不能出離矣,可不畏乎!世間蕩平大路,千人共由,萬人共履,我在此,兄亦在此,合邑上下俱在此。若自生分別,則反不如百姓日用矣,幸裁之!
弟老矣,作筆草草,甚非其意。兄倘有志易簡之理,不願虛生此一番,則弟雖吐肝膽之血以相究證,亦所甚願;如依舊橫此見解,不復以生死為念,千萬勿勞賜教也!

白話譯文

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離開穿衣吃飯,就談不上人倫物理。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和穿衣吃飯的道理是相類的,因此舉出穿衣吃飯來,人世間的一切自然包括在其中了,並不是在穿衣吃飯之外,還有什麼和老百姓的穿衣吃飯絕不相關的東西。學者只能夠通過人倫物理來認識這客觀世界的真實,而不能夠就人倫物理來辨別人倫物理,所以說:“要把種種穿衣吃飯這樣的人倫物理都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在人倫物理上能夠看得清楚明白,那么就可以達到本體最後得到理性的認識;否則只在人倫物理上推測估計,終究也不能夠有得到理性的認識這一天。煩瑣分散還是平易簡捷的爭論,正在於這一點。清楚明白地認識了容觀世界的真實,就會按仁義之心去行動;沒有清楚明白地認識客觀世界的真實,就會人為地去推行仁義,陷於煩瑣分散的義理而自己不覺得,難道可以不謹慎嗎!
前些天回信說“真空”這十六個字,已經說得沒有遺漏了,現在再作進一步解釋請你指正,怎么樣?所說的“空不用空”,講的是太虛以“空”為性,這是自然如此而不是人為造成的;假如人為能造成這樣,那么就不能說大虛以“空”為性了,這有什麼奇妙,而想使學者獨獨以空談“性”、“理”為準則了呢?所說的“終不能空”,講的是如果容得一點人カ,便塞了一分真空;塞了一分真空,便沾染了塵土和污垢。這一點塵土和污垢,就是幾千萬年也擺脫不了它的東縛,永遠也不能再離開了,難道可以不畏懼嗎!人世間平坦寬廣的大道,所有的人共同經過,所有的人共同踩踏,我在這裡,您也在這裡,全城上上下下都在這裡,假如自己去安作分別,那么反而不如講以百姓日用為根本這樣的人倫物理了。希望您裁定它。
我已經老了,回信草草,不能完全表達我的意思。您假如有志於平易筒捷的道理,不願意空虛地度過這生,那么我即使吐肝膽之血來和您研究論證,也是我所願意的。假如依舊橫放著這一性理見解,不以虛度此生為念,那就不需要再來信給我以教誨了!

文學賞析

在這封信里,李贄繼承王艮“百姓日用是道”的思想,把道和百姓的家常事即普通的生產、生活活動聯繫起來,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道、真正的學問。他明確指出:“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這反映了他注重社會現實生活的觀點,具有一定的進步意義。鄧石陽,名林材,李贄友人,但他們兩人的哲學觀點並不完全一致,所以李贄寫了這封信作為回答,對假道學空談“性“理”作了尖銳的批判。

作者簡介

李贄(1527年~1602年),明代思想家、文學家,泰州學派的一代宗師。原姓林,名載贄,後改姓李,名贅,號宏甫,又號卓吾,又別號溫陵曙上等。泉州晉江(今屬福建)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舉人,不應會試。歷任共城知縣、國子監博士,萬曆中為姚安知府。旋棄官,寄寓黃安、麻城。在麻城講學時,從者數千人,中雜婦女,晚年往來南北兩京等地,被誣,下獄,死在獄中。著有《焚書》《續焚書》《藏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