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注釋,翻譯,作品鑑賞,創作背景,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答盧從史
長安城北抄書匠,
拗句連篇貼內藏。
鵑啼蝶夢深哀婉,
鶴舞燕飛笑大方。
注釋
①長安城北:詩人曾一度於此隱居。
②拗句:沒有按照常規平仄規律書寫的近體詩,此為詩人自謙之詞。
③鵑啼:杜鵑啼血,傳說杜鵑晝夜悲鳴,啼至血出乃止。常用以形容哀痛之極。
⑤鶴舞:北方地區,把丹頂鶴擇偶過程中對歌對舞看成吉兆,美其名曰“鶴舞”。
⑥燕飛:似用勞燕分飛典。
翻譯
我久居在大唐帝國首都長安城北,整天就喜歡吟誦詩詞,雖然滿篇都是不知所云的陳詞濫調,卻也樂在其中。看,像杜鵑啼血莊生夢蝶這樣的故事是多么的哀婉悽惻,那些仙鶴的求愛之舞和勞燕分飛的比喻更是讓方家大笑不止。
作品鑑賞
此詩應為詩人對盧從史相邀起事的答覆,明寫自己的生活態度和對詩詞的熱愛,實際上委婉的拒絕了盧從史,並對其進行勸諭。
在第一和第二句中,詩人用了很多謙遜之詞,即說自己是抄書匠,又說自己連篇拗句。從態度上,差不多可以看出二人的關係是並不特別親密的朋友。這兩句表面上看就像是和一個新結交的朋友客氣,實際上別有深意。“長安城北”四字首先闡述了自己擁護故國的立場。“抄書匠”以下十個字,寫出了詩人仕途不得意的惆悵,因為什麼不得意呢?因為詩人寫出來的都是那些當權者不喜的文章。從側面也可看出詩人對待亂世的矛盾,理想上十分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施展自己“一戰靜妖分”的才幹,現實卻又讓他無奈的選擇隱居避世,只好“悠然見南山”了,可真正想隱居避世的人是不會選擇帝都這么繁華的地方的。
第三句開始筆鋒一轉,詩人連用四典:“鵑啼”、“蝶夢”、“鶴舞”、“燕飛”,以表達自己內心的矛盾。表面上是說寫出那些能讓杜鵑啼血的作品,提出莊生夢蝶一樣的命題,都只不過是平白加深了自己的哀怨。而用出那些仙鶴求愛,勞燕分飛的比喻,卻沒人能夠明白,只惹得方家恥笑。
對於其喻義,本人覺得可以分兩層看。第一層是抒發作者的胸臆:杜鵑啼血是對故國現狀的哀痛,莊生夢蝶是對不能施展抱負的遺憾甚至自我放逐,造成這些的原因是什麼呢?鶴舞代表自己曾經對仕途的追求,燕飛表示自己並不能迎合當權者而選擇離開,第四句給出了答案。這種傷懷幾乎出現在所有唐代詩人作品之中,到了晚唐,甚至成為一個時代的感情基調,今天看來,還讓人唏噓不已,偶生共鳴。第二層是對盧從史的勸諭:杜鵑啼血是想讓盧從史認識到國家的困境,莊生夢蝶則是希望盧能夠力挽狂瀾救國民於危難,當然盧在起事之前是否具備詩人一樣的愛國情懷我們就不得而知了。接下來的鶴舞則是對盧勾結外敵的諷喻,而為了一點共同利益所組成的反叛聯盟最有可能得到的結果就是“勞燕分飛”,勸誡盧不要逆天而行,淪為大家的笑柄。
全詩來看,用詞和句法平平無奇,“鵑啼蝶夢深哀婉,鶴舞燕飛笑大方。”兩句雖然峰迴路轉別有境界,可斧鑿明顯,難稱麗句。整體水平不盡如人意,就算放在晚唐詩中,也只是平庸之作,但每次讀起,我都會醉心在這種即不婉約也不豪邁的平靜中,這是一種無奈,是面對國讎家恨時候的無力,這種恨深深的植根在靈魂的最深處,是生命中永恆不能彌補的遺憾。作為一個詩人,他的多數作品不為人知,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他的事跡甚至就那么默默的湮滅在史海之中。今天或者在很久的將來,我們都只能夠從這些並不出色卻發自心底的作品中,感受詩人特有的愛國熱忱和寂寞矛盾的心靈,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遺憾。
創作背景
盧從史(?-810),唐朝藩鎮割據時期任昭義節度使,因私通謀叛藩鎮被貶死。這首詩可能是寫於詩人得知盧從史密謀叛亂,並引誘自己加入的時候。根據宋人記載,詩人風雲散曾舉義兵與叛亂節度使對抗,可知其對這些禍國奸邪之輩深惡痛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