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

第三次長沙會戰(又稱第三次長沙戰役,日本稱第二次長沙作戰),是指中華民國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至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十五日期間,以中國第九戰區為主的部隊在湖南省長沙地區對日本侵略軍進行的一次防禦戰役。

此戰,日本第11軍司令阿南惟幾所統率的30個大隊共約6萬人,為策應向香港進軍的日軍,向薛岳統帥的30個師30萬中國軍隊發動的牽制性攻擊。由於前期進展順利,阿南惟幾頭腦發熱,獨斷決心進攻長沙,在進攻長沙不克的情況下,又不肯立即退兵,結果遭到國軍合圍,彈盡糧絕,靠飛機空投補給和國軍的合圍不嚴密才突圍而出。中國軍隊一線兵團運用天爐戰法,依託各陣地逐次抵抗,給日軍造成相當的損耗和遲滯。

該戰役是珍珠港事件爆發後,盟軍與日軍交戰的首場戰役勝利,對國內外都產生了積極的影響。第三次長沙會戰進一步堅定了全國軍民抗戰必勝的信心,對提高反法西斯戰爭的盟軍的士氣,支援英美軍隊在中國南方的作戰,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基本介紹

  • 名稱:第三次長沙會戰
  • 地點長沙 瀏陽河
  • 時間:1941年12月24日-1942年1月15日
  • 參戰方中國日本
  • 結果:中國大勝
  • 參戰方兵力:中國:30個師30萬人
    日本:30個大隊12萬餘人。
  • 傷亡情況:中國:28116人陣亡
    日本:56994人傷亡(中方數據)
    日本:6000人傷亡(日方數據)
  • 主要指揮官:中國:薛岳,日本;阿南惟幾
  • 國軍運用戰法:薛岳創立的“天爐戰法
戰役背景,參戰兵力,中國兵力,日軍兵力,戰前局勢,綜述,部署,戰役經過,新牆河地區的戰鬥,長沙地區的戰鬥,追擊日軍,戰役結果,戰役影響,後世紀念,

戰役背景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10月,武漢陷落,長沙作為捍衛西南各省的門戶,其軍事戰略地位愈顯突出。對於日本來說,攻陷長沙是其打擊中國軍隊的抗戰意志、迫使中國政府屈服的重要步驟;對於遷都重慶的國民政府而言,守住長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迫切和重要。因此,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9月)和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中日雙方先後進行了第一次和第二次長沙會戰。前兩次長沙會戰,從戰略上看,中國軍隊阻止了日軍向西南縱深長驅直入,可以視為中國的勝利;但從戰術上看,中國軍隊損失更大,雙方並未分出勝負。
血戰長沙血戰長沙
民國三十年(1941年)10月,日本近衛內閣不堪戰爭重負垮台,東條英機出任日本新首相,隨後決定對美國、英國和荷蘭開戰。1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偷襲美國夏威夷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當日,駐廣州的日軍第二十三軍開始進攻英軍占領下的香港。12月9日,中國國民政府才正式對日宣戰,命令各戰區對當面日軍發動攻擊,以策應英軍在香港的作戰,並從第九戰區抽調第四軍和第七十四軍南下增援。在日軍第十一軍的主動請戰下,日軍大本營決定先發制人,進攻湘北,以牽制第九戰區兵力南下,由此拉開了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帷幕。

參戰兵力

中國兵力

中國軍隊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岳、副令司長官羅卓英、楊森、王陵基,參謀長吳逸志,指揮下列部隊:
(1)第十九集團軍代總司令劉膺古指揮:新編第三軍楊宏光,轄兩個師:第一八三師李文彬(當時王光倫即在該師任營長),新編第十二師張與仁;第二挺進縱隊康景濂;該集團軍的第五十八軍仍在湘北歸第二十七集團軍指揮。
(2)第三十集團軍王陵基、參謀長宋相成指揮:第七十二軍韓全朴,轄兩個師;第七十八軍夏首勛轄兩個師。
(3)湘鄂贛邊區挺進軍總指揮王勁修,指揮暫編第五十四師孔荷寵及四五個挺進縱隊。
(4)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楊森、參謀長楊鑒黎指揮:第二十軍楊漢域,轄兩個師:第一三四師楊幹才,第一三三師夏炯;第五十八軍孫渡,轄兩個師:新編第十師魯道源,新編第十一師梁得奎;第三十七軍沛,轄三個師:羅奇,第一四○師李棠,第六十師董煜;王翦波挺進縱隊、聶聘三挺進縱隊、王作楫挺進縱隊。
以上各部除第二十軍外,其餘在名義上雖歸第二十七集團軍指揮,在實際上均是薛岳直接指揮。
(5)戰區直轄軍似為三個:第四軍歐震,轄三個師:第五十九師張德能,第九十師陳侃,第一0二師柏輝章;第十軍李玉堂,轄三個師:第三師周慶祥,預備第十師方先覺,第一九○師朱岳;另外一個軍記不清(或系第七十三軍彭位仁)。
(6)戰區直轄師:暫編第五師郭汝瑰,是一個獨立師,會戰前在第六戰區,會戰開始時調歸第九戰區,會戰後編入了第七十三軍。
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9戰區司令長官薛岳
中國軍隊共30餘萬人。

日軍兵力

第11軍司令官:阿南惟幾
指揮下列部隊:第3師團豐島房太郎;第29旅團石川忠夫;步兵第18聯隊(欠3箇中隊);野炮兵第3聯隊(欠第1大隊);第68聯隊(欠第3大隊);獨立山炮兵第52大隊;騎兵第3聯隊1箇中隊;步兵第34聯隊的第2大隊;工兵第3聯隊;輜重兵第3聯隊;步兵第6聯隊的第2大隊;第6師團神田正種;第6步兵團(步兵第13、第23、第45聯隊);野炮兵第6聯隊(第1、第3、第7中隊);獨立山炮兵第2聯隊;工兵第6聯隊;輜重兵第6聯隊;第40師團青木成一;步兵第234聯隊;步兵第235聯隊;步兵第236聯隊(第1、第2大隊);第40騎兵隊;山炮兵第40聯隊;獨立山炮兵第51大隊;工兵第40聯隊;輜重兵第40聯隊;獨立混成第9旅團池上賢吉;獨立步兵第38、第40大隊及炮兵1箇中隊;獨立步兵第65大隊(屬獨立混成第14旅團);獨立步兵第95大隊〔屬獨立混成第18旅團(即外園支隊)〕;步兵第218聯隊第1大隊(屬第34師團);軍直屬工兵隊、輸送隊及野戰重炮兵第15聯隊第1大隊;第1飛行團秋山豐次;飛行第44直協、偵察戰隊;獨立飛行第18、第83偵察中隊;戰鬥飛行第54戰隊;獨立飛行第87轟炸中隊。日軍共12萬餘人。
日軍十一軍司令官阿南唯畿日軍十一軍司令官阿南唯畿

戰前局勢

綜述

首先,由於這一階段日軍“陸軍中央部“按照明治以來的傳統,把戰力的重點放在了對付蘇聯的北方國境,而觀察時局、制定政策,注視的目標卻向著南方,企圖以一部分戰力用於火中取栗。因此,對於現實的主要戰場即中國戰線,且不說兵力,實際上的戰力,也沒有充分投到這個主戰場上來。在這個限制下,擔負著解決中國事變的中國派遣軍,一直為強迫縮減兵力、限制作戰地域、限制兵站等而感到苦惱。日軍當局者認為第11軍在武漢地區存在本身,就有很大的價值。”例如,民國二十八年至三十年間,第11軍得到的彈藥,只有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武漢作戰的一半。這無疑大大限制了日軍的進攻能力。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華中日軍兵力總計33萬2千人,其中11軍兵力約占1/2不到。
薛岳薛岳
其次,日軍第11軍當面的第9戰區以及第5戰區,恰恰是此時中國軍隊實力最雄厚的戰區。從數量上來說,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第三次長沙會戰爆發前,第九戰區共擁有36個師,合計約30萬人(日軍估計為50萬人)。從質量上來說,9戰區的大部分部隊都是經歷了從武漢會戰起的一系列戰役,某些部隊(如第74軍)甚至是從淞滬抗戰起打滿全場的部隊。在戰火中,一些部隊垮了(如所謂“德式師”的第36、87、88師,在武漢會戰結束後已經灰飛煙滅),但是也有一些部隊愈戰愈強,如最終拿下國軍抗戰戰績最高這一桂冠的74軍。此時的第9戰區,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來說,都是整箇中國戰場上中國軍隊的精華。再次,在華北方面,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8月至12月的百團大戰,使得華北日軍在1940年~1941年忙於“肅正作戰”,無法為華中提供兵力。從1940年6月6日日軍中國派遣軍縮減後的編制來看,華中方面縮減了11.5%的兵力,而華北方面的比例只有7.7%。

部署

中國軍隊部署
民國三十年(1941年)9月至10月間的第二次長沙會戰,國軍慘敗。為總結經驗教訓,第九戰區長官薛岳(1896―1998,字伯陵,廣東樂昌人,外號“老虎仔”。)於11月17日在長沙召開了戰區高級軍官會議,研究防禦作戰的有關問題。會上,薛岳特別指出:戰勝敵人主要是依靠平時的周密準備和軍民一體的旺盛的士氣。在會上,他又提出了如下戰術構想:在敵深入湘北內地的兩側及正面,部署重兵;當敵前進到瀏陽河一帶兵力已經分散時,正面進行反攻和追擊;在東部山區及西部湘江沿岸的部隊則進行側擊、包圍。這一戰術就是薛岳創立的“天爐戰法”。
國軍兵力部署國軍兵力部署
第九戰區由此制定的作戰方針則是誘敵深入後退決戰,敵進犯時,以一部兵力由第一線開始逐次抵抗,隨時保持中國軍隊於外線,俟敵進入我約定決戰地區時,以全力開始總反攻,保衛敵軍而殲滅之。各兵團任務如下:贛中高安方面守軍當南昌之敵沿湘贛公路進犯時營利用現陣地拒止敵人;繼應保持袋形態勢向上高附近進行逐次抵抗,以消耗和遲滯敵軍;爾後依該地區控制部隊之參加,重點保持於上高東南,反攻敵軍而殲滅之。贛北挺進部隊於敵進攻開始後,應向德安-南昌線,德安-安義線不斷攻襲破壞。修水方面守軍當武寧方面之敵,經修水、銅鼓進犯時,應利用現陣地拒止敵人;繼應保持袋形態勢,向銅鼓附近進行逐次抵抗,以消耗和遲滯敵軍;爾後依該地區控制部隊之參加,重點保持於銅鼓東南,反攻敵軍而殲滅之。當通城、崇陽方面日軍經白沙嶺——長壽街進犯時,九湖山、幕阜山地區挺進部隊應呃險阻止敵人,爾後保持袋形態勢,向嘉義附近進行逐次抵抗,以消耗和遲滯敵軍;南茶、九宮山地區全部挺進部隊應迅速向長壽街方向前進,由東向西進攻敵軍左側背。梅仙、平江以東部隊,必要時應以一部由西向東進攻敵軍右側背。
湖北守軍、戰區守軍主力轉移方向為高橋、路口畲;戰區直轄各軍待命由田心、躍龍市、永安以東地區,向長沙以東、以南攻擊。
對比日軍方案,第九戰區對日軍兵力估計較大,對日軍目標判斷也有失誤。好在這兩個失誤都沒有很大影響,尤其是後者:日軍直到發動攻勢時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目標,至於國軍事後所云策援英美作戰云云,就完全屬於可以理解的事後諸葛亮了。
根據敵情及判斷,第9戰區進行了如下部署:
第一,方針:贛北、鄂南、湘西方面,應於分宜、上高、甘坊以東,修水東北。龍門廠、南江橋以北,澧縣、宜都以東地區,向敵反攻,予以各個擊破;湘北方面,則誘敵主力於瀏陽河、上撈刀河間,反擊而殲滅之。
第二,各兵團之任務及行動:
第19集團軍以預備第5師及新3軍守備市汊街、祥符觀、奉新、靖安原陣地,第194師控置於清江整訓。
第30集團軍以新編第13師守備武寧、第34師守備九宮山,餘控制在三都、修水各附近整訓。
第27集團軍以20軍守備楊林街、潼溪街、新牆鎮、鹿角之線及通城前進據點;第58軍控制於黃岸市附近整訓。
戰區直轄第37軍警備長樂街、伍公市、新市一帶據點,主力控制於瓮江、栗山巷一帶整訓;第99軍警備歸義、營田、湘陰及蘆林潭、沅江一帶江防、湖防,其92師控置於三姐橋整訓。第26軍控制於瀏陽、洞陽市、花橋整訓;第10軍警備長沙,其第190師控置於株洲淥口整訓;新編第20師控制於衡陽整訓。
12月20日,重慶軍事委員會下令:①第73軍由澧縣至益陽、寧鄉;②第79軍由衡陽調淥口株洲;③第4軍由廣東調回淥口;④重迫擊炮第2團及山炮兩個連由廣東調回長沙,統歸第9戰區指揮。
日軍部署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3日下達的日軍大陸命第575號中,規定華中方向日軍的任務是“確保從岳州至長江下游的交通,以武漢三鎮和九江為根據地,竭力摧毀敵之抗戰能力,其作戰地區大致在安慶、信陽、宜昌、岳州、南昌之間”。12月10日,第11軍召集的各兵團作戰參謀會議上,阿南惟幾作出如下訓示:“由於南方作戰的開始,人們心中瀰漫著一種認為中國方面已成為次要戰場的想法,要特別以此為戒。在此世紀,自始至終要採取積極手段,對重慶施加壓力,至少不能鬆懈,整備進攻的態勢,專心於加強部隊的訓練。”12月14日,日軍11軍參謀長木下勇召集作戰主任參謀等,傳達了作戰必要性和要領等有關想法之後,向軍司令官作了報告。15日,11軍制定了會戰指導方案,作戰於12月22日開始,兩周左右結束。
第三次長沙會戰
23日,阿南惟幾先後視察了第6、第3、第40師團後,回到岳陽的指揮所,下達了如下作戰命令:①第9戰區在當面的兵力部署。②11軍之第6、第40師團於12月24日夜間開始進攻,渡過新牆河,擊潰新牆鎮東南的守軍,然後前進至汨水南岸,擊潰在該地區的守軍部隊。③第6師團於12月24日夜間開始進攻,以突破守軍在新牆鎮以西的防禦,在該地區以東殲滅守軍,並迅速到達關王橋西南之三江口附近。④第40師團於24日夜間開始攻擊,突破潼溪街以東地區守軍的防禦,在該地以西對其進行捕捉殲滅,並攻向關王橋附近。⑤第3師團以一部於25日拂曉,對潼溪街附近的守軍陣地進行炮擊,以支援第40師團進攻;主力在第6師團的右側,渡過新牆河擊潰該地的守軍,攻向歸義(汨水縣城)附近。⑥飛行第44戰隊,支援軍的進攻作戰。
24日下午下午,11軍參謀長木下前進到岳州

戰役經過

新牆河地區的戰鬥

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20日,日軍第6師團完成了從新牆鎮向新牆河下游右岸地區的集結。該師團將主力集結在河岸附近。第40師團由21日起陸續進入托壩附近,準備發動攻勢。第3師團集結稍晚,準備從25日晨發動攻勢。獨立步兵第65大隊24日抵達岳州。
23日,香港方面英軍的抵抗逐漸減弱。然而,此時已經來不及終止11軍的作戰。
24日,中國軍隊北上。傍晚,日軍先頭部隊,第6、第40師團總計6個步兵聯隊抵達新牆河北岸。第40師團在新牆河中游潼溪街以東附近徒涉,從西向東依次是第236、235、234聯隊。該部從24日14時開始進攻。該部對面是第20軍第134師。第6師團在粵漢路鐵橋向東至新牆鎮徒涉。從西向東依次是45聯隊,第13聯隊,第23聯隊。兩翼的兩個聯隊在24日傍晚就在炮火掩護下徒涉投入戰鬥,第13聯隊則在25日拂曉投入戰鬥。在該部對面的,是第20軍第133師。第133師在整個師正面只布置了第398團2營(營長王超奎)的3個連和399團的一個連據守各據點各自為戰,其餘部隊都撤退至關王橋一線。
25日,第20軍繼續與日軍激戰,該軍奉命向東南方向的三江口、關王橋、王家坊山區(即影珠山、古華山一線)後撤。同日,第58軍新11師抵達楊林街,該軍準備協同第20軍由東向西側擊南犯之敵。日軍方面,第6師團第23聯隊、第45聯隊在克服了國軍抵抗之後向大荊街方面追擊。第40師團則將部隊分為兩個縱隊(左縱隊為第234聯隊,右縱隊為第236聯隊,第235聯隊掩護師團左側背)前進。當夜第236聯隊一度迷失方向。
汨羅江以南地區的戰鬥
26日,第6師團第23聯隊在龍鳳橋與第133師部隊激戰8個小時,於當日21時占領陣地。當晚該部抵達新市對岸。第40師團第236聯隊於下午抵達陳家橋,同時第234聯隊抵達關王橋附近。當日第236聯隊在步、炮、工的協助下,攻擊陳家橋東1公里的斗南尖高地,但是一直未能得手。同日關王橋陷落,第234聯隊由該地南下,於當夜抵達長樂街。在他們面前的,是國軍第37軍。此時20軍已經完成阻擊任務,受命在登龍橋、新牆、橫坊附近,配合第58軍在楊林街、胡少保附近自東向北側擊日軍。同一日,日軍第3師團投入了作戰。該部在第6師團右翼,沿粵漢線南下,擊潰了部分國軍抵抗,於當日傍晚進入歸義附近汨水右岸。
26日,11軍發布命令:①敵第37軍,以第60師、第95師在瓮江、桃花、桐子山、湖源山、磨石山一線;又以第140師從花門樓到周家灣一線,各自占領陣地,企圖長期戰。②軍準備對占領汨水左岸高地陣地的敵第37軍,在29日天明前,發起攻勢。③第3師團應在29日天明前,把位置向前移動到汨水左岸地區,對歸義南方高地之敵,準備攻擊。④第6師團應在27日以後,把位置向前移動到新市附近的汨水左岸,29日天明前,對正面之敵,準備攻擊。⑤第40師團,應適時以主力向長樂東南地區前進。以一部向(左三點水右吾)口對岸附近移動。
長沙會戰形勢圖長沙會戰形勢圖
26日傍晚,第3師團得到“汨水左岸之敵,正逐次撤退”的情報,於是決定提前進入汨水左岸,規定該部必須在28日拂曉前推進到汨水左岸地區,攻擊歸義南方高地一線之地。第3師團的第29旅團和騎兵第3聯隊當日沒有渡河。第6師團自26日夜以來一直試圖渡河。該師團分為兩個縱隊,左翼為第6步兵團長竹原所轄部隊,右翼以步兵第45聯隊為基幹。此時汨水水深已達1.4米~3米,難以徒涉,不得不在長樂街附近架橋,但是依然很困難。第40師團27日沒有渡河,而是在收集架橋材料。11軍於次日向該師團空投了橡皮船。當日傍晚,獨立步兵第65大隊與第6、第40師團的一部交替,占領從關王橋到三江口東南方的各據點,擔任掩護軍左側背任務。
28日,湖南大雪。當日拂曉,第3師團騎兵第3聯隊及配屬部隊在隨馬渡河,以步兵第34聯隊第2大隊為前衛,以歸義以西10公里的葛家坪為目標前進。該部在行軍中遭到99軍的襲擊,騎兵第3聯隊聯隊副官負傷,死亡軍馬64匹。當日下午,第68聯隊在牌樓鋪突破了99師的陣地,趕赴大娘橋地區。在行軍途中,該部與國軍140師不期而遇,發生了遭遇戰,戰果不詳。
該聯隊於29日拂曉進入大娘橋附近。第29旅團也於當日經徐家山東側進入密岩東南側地區。根據國軍方面的記錄,第140師於當日受命從金井向李家塅方面增援鐵路方面作戰。同日,第6師團、第40師團開始渡河。第40師團在當日還收到了11軍空投的橡皮船,該師團第235聯隊第12中隊於黎明前首先渡河成功,2小時內就驅逐了長樂對岸附近的國軍部隊,掩護架橋部隊。29日10時,架橋工作完成。同時,師團命令騎兵隊於29日黎明前進入石牌侖,掩護軍側背。此時日軍的目標已經鎖定在第95師身上。20時,第三師團決定向福臨鋪方向轉移,進入第37軍背後。
阿南惟幾28日收到中國派遣軍的回覆後,最終獨立作出了決定。29日傍晚,11軍發布命令已經放棄了圍殲國軍的目標,而把目標轉向了長沙。由於從計畫到開始作戰過於倉促,日軍官兵只能用出動時緊急攜帶的120發步槍彈作戰。戰鬥開始幾天情況還好,但是隨著戰事的拖延,這一點已經嚴重限制了日軍戰鬥力的發揮。
30日,第6師團所部步兵第13聯隊在空軍支援下向鴨嘴山第95師陣地進攻,從北向南逐漸推進。下午,步兵第23聯隊則與憑據飄風山險峻的國軍激戰。第40師團第235聯隊從29日夜攻擊魚口灣附近的第99師所部,直到30日夜才拿下這一陣地。第236聯隊從30日晨開始以第2大隊進攻。為了楔入國軍左側背,下午沿汨水河畔進入伍公市之後,以第3中隊為尖兵中隊南下。,當夜21時奪取了基隆山陣地。當日夜,留在新牆河以南側擊日軍的第20軍一部於雪夜中襲擊了駐於新牆鎮東南長胡鎮的輜重兵第40聯隊,聯隊長在該鎮的寺廟中被擊斃。

長沙地區的戰鬥

在日軍正面,第3師團經由栗橋、楓林港渡過撈刀河經牌樓鋪,榔梨市、東山進攻長沙;第6師團由空軍協同,由汨水南岸的新市前進,經長嶺福臨鋪、麻林市、到達榔梨市,以協同第3師團對長沙進攻。第40師團以一部在浯口以西汨水河灣的牙尖、磨刀尖、天荊廟抗擊37軍95師,主力向南經栗山巷、長嶺、天王廟、象鼻橋到達金井一帶,牽制東部山區的守軍,策應第3、第6師團的進攻。在這種情況下,當日蔣介30日致電薛岳:①敵似有沿鐵道線逐步推進攻占長沙之企圖。②該戰區在長沙附近決戰時,為防敵以一部向長沙牽制,先以主力強迫我第二線兵團決戰,然後圍攻長沙,我應以第二線兵團距離於戰場較遠地區,保持外線有利態勢,以確保機動之自由,使敵先攻長沙,乘其攻擊頓挫,同時集結各方全力,一舉向敵圍擊,以主動頓挫,同時集舉各方全力,一句向敵圍擊,以主動地位把握決戰為要。
血戰長沙血戰長沙
日軍第3師團一路急進,終於在31日第一個到達了長沙城下。第29旅團的先遣部隊於當日下午首先在磨盆州附近渡過了瀏陽河,同行的工兵第3聯隊開始架橋。下午18時,第68聯隊到達榔梨市。
31日19時,第3師團下達了新的命令,但是進攻的最佳機會已經失去。由於大雨而暴漲的汨羅江,將日軍阻擋了12小時以上。這時,日軍已經殺到了九戰區布置的口袋的袋底,而國軍也在向日軍側背挺進。第9戰區於當日命令各部隊,於1月1日零時開始攻擊前進,對長沙外圍之敵進行反包圍,並限定在1月4日夜間,進至第一次攻擊到達線。
長沙城的工事從1939年就開始構築,第10軍接手後開始加緊構築,嶽麓山上的炮兵發揮了巨大作用。這是九戰區直轄炮兵和第10軍的炮兵部隊,由第10軍統一指揮,共約2團,除步兵炮之外還有重型山野炮4、50門。而日軍方面由於道路限制,炮兵無法同步兵一起行動——就算道路沒問題,第3師團29~31日那個跑法炮兵多半也沒法及時跟上,所以日軍進攻長沙部隊只有少量炮兵支援,長沙附近戰場的炮兵優勢反而在國軍一邊。日軍可以憑藉的只有空中優勢。為了儘快占領長沙,第3師團在當日18時30分下達了新的命令。
當晚,面對日軍的進攻,中國軍隊很快作出了反應。北門方向第190師反攻左家塘,南邊預10師反攻軍儲庫,同時預10師一部圍殲白沙嶺之敵,至22時上兩處陣地克復。而竄至白沙嶺的加藤大隊於2日2時左右與國軍遭遇,加藤少佐當即被一槍擊穿腹部,不久斃命。其餘軍官相繼戰死,只有池田至兵長殺出一條血路告急。
從加藤的屍體上,中國軍隊得到了日軍出動以來的各種計畫和命令等檔案,得知了當面之敵為第3師團,第6師團現位於榔梨市,第40師團位於金井。更重要的是,國軍了解到日軍彈藥缺乏這一重要情報。預10師繳獲的檔案被迅速送到了9戰區司令長官部。薛岳看到後一方面將情況通報各部,一方面命令各集團軍按照預定計畫快速向長沙外圍合攏、圍殲敵軍;同時命令第10軍進行反擊。
除此之外,根據中國軍隊戰報,當夜1時30分、3時20分,日軍兩次向鄔家莊、小林子街進犯。預10師分別投入第30團1個營、29團2個營反擊,兩次都奪回陣地。第29團團長陳新善、團副曾友文殉國。就在元旦這天,重慶方面將直接控制的預備隊——國軍頭號王牌第74軍轉交9戰區指揮。該軍除第58師留在衡陽整訓外,主力立即開往橫山、淥口株洲。同時,商震的第4軍也正在往長沙趕來。
戰至2日黎明前,長沙東郊、北郊和南郊的前進陣地全部失守。2日晨,中國軍隊火炮突然一起開火轟擊日軍。由於長沙城牆外圍的磚瓦建築物都被構成據點,第3師團調來工兵第3聯隊主力,進行破壞築城設施及突擊作業。當日日軍將進攻重點轉移至東門,突擊目標為城牆。步兵第18聯隊以第1大隊在右,第2大隊在左對東側城牆中央附近反覆衝鋒,步兵第68聯隊向南門東西一線發動攻擊。雙方反覆爭奪,陷入混戰。當日蔣介石親電薛岳並第10軍軍長李玉堂以及該軍各師師長,勉勵各部死守長沙。
由於後勤補給問題,日軍第3師團的彈藥幾乎要用盡了。該師團不得不全部兵力投入戰鬥。
除了命令第6師團投入對長沙的進攻外,第11軍又命令第40師團快速南進至春華山一帶,對東部的瀏陽山區進行警戒,以保衛其餘兩個師團後方的安全。元旦當日,該師團抵達金井,留下一部確保金井東側。此時該師團的補給已經斷絕,當地堅壁清野又做得很出色,整個師團一個早上僅僅找到兩個白薯而已。同一日師團接到軍“把瓮江方面山區之敵擊退到浯口——瓮江——金井道路以東地區”的命令,於次日晨開始行動,計畫以第236聯隊向瓮江方面北上,接著又命令第235聯隊再其東側投入戰鬥。
1月3日,日軍第10軍開局不利。第6師團的日軍利用暗夜的掩護和守軍的大意在陳家山下集結,於清晨衝上山頂占領了陣地。第570團當即反攻,但是未能成功。戰後守備該地的營長離職,第570團團長告退,第3、第6師團由此連成一線。早晨6時30分,步兵第68聯隊第2大隊衝過中國軍隊的火網,進攻東瓜山。戰鬥中大隊長橫田戰死,追晉中佐。
第6師團這一天接下來的進攻也不甚順利。該部自拂曉發動進攻,步兵第23聯隊第12中隊急襲了長沙城北側的陣地,於13時挺進到湘江畔。第2大隊占領了長沙城外的陣地。但是下午就遭到了190師的逆襲,加上嶽麓山炮兵150榴助戰,戰況膠著。
日軍最終未能進入長沙日軍最終未能進入長沙
1月4日2時,第68聯隊命令第1大隊突破荒山,第2大隊突破冬瓜山。此後兩大隊合力轉向南門,從4日晨再次發動攻擊。但是這一命令鬼使神差地沒有傳達到第1大隊,於是發起進攻時只有第2大隊。該大隊於6時發動進攻,第8中隊於7時30分占領了東瓜山高地。預10師一方面立即發動逆襲,一方面命令炮兵支援逆襲並壓制敵炮兵。同時命令預10師以傳令兵、雜物兵、擔架兵、輸送兵編為一連由第30團(團長葛先才)指揮。雙方在冬瓜山附近反覆爭奪,陣地屢次易手,戰況激烈。下午14時,第10軍調第77師231團歸預10師指揮。最終,預10師奪回了東瓜山陣地,日軍第68聯隊第8中隊中隊長斃命於該處,屍首也落入中國軍隊手中。戰至當日下午17時,薛岳電告第10軍軍長李玉堂,外線各軍已經全面反擊。第4軍已經抵達長沙南郊並與守軍取得聯繫。
4日9時,第3師團下達了反轉的命令,在第3師團為確保渡河點而奮戰的同時,守備第6師團渡河點榔梨市附近的步兵第45聯隊以及輜重兵第6聯隊也陷入了苦戰。國軍第26軍從四周同時發難,向榔梨市出擊而來。步兵第45聯隊第7中隊的陣地在日落後放棄,第2大隊的陣地在當夜被滲透,第1大隊雖然守住了陣地,但是也付出了50名傷亡的代價。輜重兵第6聯隊所部也陷入苦戰。
獨立混成第9旅團在2日的交戰後,留下獨立步兵第65大隊保護軍側背。主力經長樂向麻峰嘴轉進,於4日晨在長嶺南方與第58軍發生遭遇戰。在將對手擊潰後,該旅團繼續前進。獨立步兵第95大隊於當日到達岳州,同日與第34師團第218聯隊第1大隊一道向團螺山方向攻擊前進,以確保11軍隊的退路。
第3師團第68聯隊於15時25分收到反轉命令後,首先收容了傷亡人員,命傷員在第1中隊指揮官的指揮下向東山軍橋出發,接著於18時30分命令馱馬部隊首先集結在清水塘後,開始反轉。然而等待他們的是極其殘酷的局面和更加嚴酷的戰鬥。黎明前第18聯隊命令部隊”迅速將磨盤洲對岸之敵擊潰,以確保對岸陣地,掩護主力渡河。”第1大隊在磨盤州下游渡河前進。第18聯隊從友軍中選出一個分隊保護軍旗,另一個分隊由聯隊長帶領在磨盤洲下游強渡前進。此時國軍的炮擊炮彈已經打到了步兵第18聯隊的軍旗所在,而東南的第13聯隊第3大隊也在撤退。第18聯隊只能用1門山炮和1門步兵炮支援師團指揮部以及附近部隊作戰保衛軍旗。這時飽受磨難的步兵第68聯隊終於趕到,才算是擊潰了第4軍的部隊。但是,東山軍橋以及磨盤州徒涉場已經不能使用,第3師團5日15時只得決定改由從榔梨市渡河。
第6師團的反轉相對要順利得多。該師團主力於4日日落後,掩護兵力於22時開始反轉,雖然遭到炮兵設計,但是沒有國軍尾追,所以到5日拂曉,該師團已經經榔梨軍橋集,結在瀏陽河右岸地區。5日黎明,師團長接到報告該中隊全滅。由於第3師團無法渡河,11軍命令第6師團確保榔梨市軍橋,掩護渡河。
第40師團第236聯隊3日繼續在管家橋一帶和第37軍苦戰。同日該師團接到軍“應以一部分兵力占領金井北方隘路口,掩護軍側背,同時,為以後的行動做好準備”的命令。該師團遂決定在日落後將部隊集結在打鼓嶺。第236聯隊趁夜撤出了與37軍激戰一天的第2大隊。午夜時分,由步兵第234聯隊以及第235聯隊第12中隊掩護的師團直屬部隊突遭襲擊。4日天明空軍偵查通報顯示第40師團已經被完全包圍,第95師已經占領師團西側高地。當日晨師團接到了第11軍反轉的命令。此時,第235聯隊在朱鄰市陷入重圍,第234聯隊奉命在大山塘集結,也全面陷入終日的戰鬥。日軍空軍進行了支援,但是沒有效果,各部隊又缺乏彈藥,一片混亂。師團決定於日落後突破大山塘南北敵防線,向春華山轉進,並決定留下步兵第236聯隊以及傷員、野戰醫院掩護師團主力。黃昏時分,第234聯隊終於攻占大山塘一帶並完成集結,第236聯隊占領大山塘周圍陣地並控制了師團轉進的道路。該聯隊步槍子彈每人不過10~15發,手榴彈每一份對1~2枚。第40師團於5日3時開始沿象鼻橋——象土橋——文家塅——春華山的道路轉進。
4日夜,薛岳下達了追擊令,至5日7時,長沙附近已無敵蹤。此時第4軍和73軍一道開始了追擊。

追擊日軍

日軍第6師團因有第45聯隊留守榔梨市及渡口,所以撤退較為順利,5日凌晨即退至榔梨市。第3師團開始向東山撤退時,第79軍已進至東山附近瀏陽河東岸,並將渡橋炸毀。5日凌晨2時,第3師團到達東山時遭到第79軍的堵擊。此時第4軍一部亦由長沙城南榔梨市迂迴,遂從側面向日軍第3師團實施側擊。在第79軍和第4軍的夾擊下,日軍第3師團陷於混亂,死傷甚眾,被迫沿瀏陽河南岸向磨盤洲退卻,企圖仍從來時渡河點徒涉過河,但遭到北岸第79軍密集火力的堵擊,死傷及溺死者達500餘人,因而再次改向第6師團所在的榔梨市退卻。6日凌晨退至瀏陽河北岸,與第6師團會合。此時,第4軍、第79軍及第26軍也跟蹤追至榔梨市附近,向日軍發起進攻。日軍兩個師團並列向北退卻,中國軍隊緊緊追擊。該兩軍於7日凌晨退到撈刀河北岸、楓林港地區。
中國軍隊設在嶽麓山上的重型榴彈炮中國軍隊設在嶽麓山上的重型榴彈炮
日軍第40師團由金井向春華山前進時,沿途遭到第37軍的多次阻擊與側擊,其第236聯隊傷亡慘重,第2大隊長水澤輝雄、第5中隊長三宅善識及第6中隊長關田生吉等均被打死。到達春華山地區時,又遭到第78軍的攻擊。7日夜脫離與第78軍的戰鬥,經羅家沖向學士橋退卻。
1月8日,日軍第3、第6師團由撈刀河北岸繼續北退,沿途不斷遭中國軍隊截擊、側擊。進至青山市、福臨鋪、影珠山地區時,遭到第73、第20、第58、第37軍的攔截阻擊和第4、第26、第78軍的追擊,第3、第6師團被包圍於該地區。為了接應第3、第6師團的撤退,阿南惟畿令獨立混成第9旅團南下解圍。8日晚,該旅團對影珠山發動進攻。在該地擔任堵擊的第20軍第58軍立即進行反擊。經徹夜激戰,將該旅團擊潰,並將其1個集成大隊包圍於影珠山附近。戰鬥至9日10時,該大隊除1名軍曹逃脫外,大隊長山崎茂以下全部官兵200餘人被殲。
1月10日,第6師團企圖向北突圍,其第13聯隊被第20軍和第58軍分割包圍。雖然第1飛行團出動全部飛機支援,第13聯隊仍無法突出重圍。阿南惟畿得到第6師團被分割包圍的報告後,立即令第3師團、第40師團及第9旅團分別從麻林市東、象鼻橋和影珠山以北向福臨鋪和其以北地區推進,一方面解第6師團之圍,一方面集中兵力向北突圍撤退。
1月11日,日軍第6師團及第3師團陸續突出攔截線,第40師團亦從春華山東側北撤。第99軍、第37軍再在麻石山、麻峰嘴等地進行截擊。日軍一面抵抗、一面撤退。至12日,日軍退至汨羅江北岸才得以收容、整頓。第20軍、第58軍、第73軍、第4軍、第37軍和第78軍尾追至汨羅江南岸後,第78軍於13日從浯口渡過汨羅江,向長樂街以北實施超越追擊。
1月15日,日軍退至新牆河北原防地,第20軍、第58軍、第78軍等中國軍隊一面尋殲汨羅江以南的殘留日軍,一面向新牆河以北日軍陣地實施襲擊。至16日,基本上恢復了會戰開始前的態勢。第11軍指揮所也撤回漢口。

戰役結果

此次會戰,據中國國民政府軍委會及第九戰區發表的戰績稱:日軍傷亡56944人(其中亡33941人,傷23003人),俘虜日軍中隊長松野榮吉以下官兵139人,繳獲步騎槍1138枝、輕重機槍115挺、山炮11門、無線電台9架及其他軍用品;中國軍隊傷亡官兵31346名。而據日方戰史統計,日軍戰死1591人(內軍官108人),戰傷4412人(內軍官241人),打死軍馬1120匹,打傷646匹。
第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繳獲的倭軍武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中國軍隊繳獲的倭軍武器

戰役影響

民國三十年(1941年)十二月下旬至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一月中旬的第三次長沙會戰(日方稱為第二次長沙作戰),是太平洋戰爭爆發以後,盟軍方面獲得的第一個勝利。就中國戰場而言,此戰是以武漢會戰結束為標誌的戰略相持階段中,國軍方面獲得的較大戰役級別的勝利之一。甚至1945年3月~5月戰略反攻階段最大的勝利:湘西會戰(又稱雪峰山會戰,日方稱為芷江老河口作戰)都無法與之相比。
由於李玉堂等將領指揮第十軍成功防守長沙,在戰役結束後,原本屬“待罪留任”的軍長李玉堂升任27集團軍副司令,原預10師師長方先覺升任第10軍軍長,原28團少將團長葛先才升任預10師副師長,其他戰鬥中獲得戰功的將領也得到了國軍統帥部的獎勵。中方此戰雖然獲勝,但也總結認為在後期截擊日軍的作戰中,中國軍隊忽略了重點控制渡河點並未能強力破壞日軍渡河設備從而使得日軍未受到大建制的殲滅性打擊;日方則認為,此戰準備不足,在過程中多次更改命令指揮失當,使得作戰陷於被動。
在第三次長沙會戰勝利之後,中國第九戰區召開了大規模的慶祝大會。另在此役結束後不久,美國即宣布將向中國貸款5億美元,同盟國亦決定任命蔣中正為盟軍“中印緬戰區”最高統帥,次月,蔣中正訪問印度全力遊說印度加入同盟國陣營,因印度各界受此戰中國大勝的影響,最終印度同意加入同盟國。隨後,美英兩國宣布廢除對華不平等條約。在此之後的兩年內,日軍再沒有向第九戰區發動大規模進攻。然而,第九戰區部隊尤其是長沙一線守軍由於長期相持亦放鬆了警惕,日軍則在此戰後總結了經驗教訓,於是在1944年的長衡會戰中,日軍經過充分準備,集中主力20餘萬人向第九戰區發動攻勢,並改變進軍策略,改由湘江逆水而上先奪取嶽麓山炮兵陣地,在1944年的第四次長沙會戰中日軍成功攻占長沙,並在整個長衡會戰中將第九戰區擊潰而使其至戰爭結束都再無反擊能力。唯在衡陽保衛戰中,第十軍孤軍堅守衡陽長達47天並重創日軍,大大延緩了日軍打通其“陸上交通線”計畫的進程,令日本國內生產原料匱乏,從而為中國軍隊會同盟軍在滇西和緬北的反攻作戰及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反攻作戰創造了戰略優勢。

後世紀念

陸軍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陸軍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位於嶽麓山赫石坡岳王亭上方。抗日戰爭期間三次長沙會戰,由三湘子弟組成的陸軍第七十三軍於長沙外圍抗擊日軍。該軍所屬暫編第五師師長彭士量及將士,第七十七師、一九三師、五十師及軍司令部直屬部隊眾多官兵壯烈殉國。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春,最後一任軍長韓俊指令專人督修公墓於此。
陸軍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陸軍七十三軍抗日陣亡將士公墓
公墓由忠義觀、陵墓、墓碑、石階、墓廬等部分組成,均以花崗石鋪砌。從山坡下到墓區約百餘米台階石級。墓呈正方形,二級基座,墓座居中,墓碑方柱平頂,立於其上,正面向東,中刻楷書:“陸軍七十三軍抗戰陣亡將士公墓”,另一面碑詞“精神不死”,為蔣介石所書。碑陰及兩側分別刊“凜冽萬古”,“碧血丹心光耀天地”,“名山忠骨萬古長存”。墓後為存放陣亡將士骨灰處。門洞3個,中門上額題名“忠義觀”,兩側對聯:忠昭大麓;義塞蒼冥。左側門題名“義履”,右側門題名“仁蹈”。忠義觀內陣亡將士骨灰按部隊番號分別安放。墓後山上多層排列著73軍所屬官兵之墳。到20世紀末,由於公墓年久失修,破損嚴重,忠義觀內骨灰罈亦蕩然不存。2000年公布為長沙市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經長沙市政協委員提案,市政府撥款修復。
第九戰區司令部指揮所舊址
長沙會戰第九戰區長官司令部戰時指揮所舊址位於中國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嶽麓山愛晚亭附近,2011年被列為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民國三十年(1941年)12月,日軍第三次進犯長沙。12月30日,第九戰區司令部長官薛岳將指揮部遷至嶽麓山,設立臨時指揮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