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訪客

第七訪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第七訪客
  • 外文名:The 7th Guest
  • 遊戲類別AVG冒險遊戲
  • 遊戲平台PC
  • 開發商:Trilobyte
  • 發行商:Virgin Interactive
  • 發行時間:1993年04月
  • 發行地區美國
遊戲簡介,配置需求,運營現狀,周邊信息,

遊戲簡介

   故事是圍繞著一棟鬼宅來進行的,鬼宅的主人是一個名叫Stauf的玩具製造商(這個人物是原創的),他是一個瘋子並喜歡殺害小孩。但是該遊戲吸引玩家們的真正原因是他們覺得這部遊戲配得上自己昂貴的電腦和CD-ROM驅動器。因為按照當時的標準,《第七訪客》稱得上是一部極富吸引力的作品,所以玩家們在購買時都不做它選。該遊戲的圖像是以SVGA製作,並且穿插了許多幽靈活動的視頻畫面和獨具匠心的交響樂組曲來營造氣氛。甚至選單系統也加上了許多裝飾物--游標的外形是具有動畫效果的手的骨架;謎題圖示是一個有凸起的眼睛和跳動的大腦的頭蓋骨;即使是存檔畫面也是由一塊Ouija木板來裝飾。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遊戲的觀賞效果和遊戲玩起來的效果同樣具有娛樂性。
第七訪客

配置需求

配置: Processor 486, 4MB RAM, Windows 3.11/95/98/XP
備註:Working on WindowsXP witch XP-patch included on CD1.

運營現狀

Trilobyte自己成為《第七訪客》取得了巨大成功的犧牲品。由於經營不善和財政問題迫使Trilobyte在1996年1月倒閉。

周邊信息

1993年發行的由Trilobyte製作的《第七訪客》與《鬼屋魔影》很不相同,但是卻同樣擁有著獨創性。這部以CD光碟作為銷售媒介的探險遊戲是該年度最佳銷量的遊戲之一,是結合《神秘島》和《絕地大反攻》現象的真實再現。該遊戲的銷量似乎在一夜之間就達到十萬份以上,而這種銷量反過來又使該遊戲成為媒體追逐的焦點。人們對於該遊戲的關注甚至推動了CD-ROM驅動器的銷量,而CD-ROM驅動器對於當時大多數的電腦使用者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實際用處。按照一些遊戲軟體零售商的說法,自從《第七訪客》出現在商店的貨架上後,店內遊戲的銷售量在最高峰時期是平時的3倍之多。最後的統計數據是該遊戲已在世界各地賣出了超過兩百萬份,而Trilobyte也因此成為了電腦遊戲界的頂級遊戲開發工作室。
《第七訪客》遊戲截圖《第七訪客》遊戲截圖
當然這部遊戲也並不是被所有玩家都認可。對於普通的遊戲購買者來說,遊戲運行的速度並沒有得到更高的評價。與《神秘島》相似,《第七訪客》也是從一個靜止的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並解決散布在途中的那些謎題。雖然有些謎題是很難被忘記的--像頭蓋骨上的蛋糕、墓碑上的糖衣和必須關上地下室里的棺材的蓋子--但所有這些謎題在現在看來都只不過是老古董罷了。像90年代早期的許多依靠視頻效果的遊戲一樣,《第七訪客》在時間的流逝中變得陳舊了。但是它仍難具有一個優點即遊戲中的幫助系統。如果你在遊戲中遇到什麼難題,你只需走到圖書室里尋找線索和尋求直接的幫助就可以渡過難關了。令人遺憾的是,許多冒險遊戲開發者並沒有採用這種有著極大的價值和用途的幫助系統。
《第七訪客》遊戲截圖《第七訪客》遊戲截圖
延續了恐怖遊戲續作製作普遍不盡如意的傳統,《第11個小時》也未能續寫它的前作遊戲的成功。當購買了新的CD-ROM驅動器的玩家想尋找新的遊戲來炫耀自己的光碟機時,《第七訪客》恰到好處地出現在市場上並成為該年度最熱銷的遊戲。這之後它的續作《第十一個小時》在發行日期推遲了相當長的時間之後終於在1995年下半年發行了(然而《第11個小時》中的電影畫面實際上是在《第七訪客》發行時的93年初就已經拍攝好了)。但是《第11個小時》在發行後並沒有像《第七訪客》一樣獲得好運。雖然它的銷售策略運用得當並且獲得的評價也不錯,但是好的評論和媒體的宣傳再也無法像從前樣對遊戲軟體的銷售產生重大的影響力。
Trilobyte自己也成為《第七訪客》取得了巨大成功的犧牲品。由於經營不善和財政問題迫使Trilobyte在1996年1月倒閉(詳情請看Gevff Keighley關於介紹Trilobyte歷史一文,標題為:鬼屋的輝煌)。儘管如此,Trilobyte公司在電腦遊戲史上所占的地位是無可否認的。《第七訪客》在電腦遊戲的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它證明了將來也許CD-ROM也能成為電腦遊戲的發行媒介(事實證明這的確是未來的發展潮流,如今哪部遊戲不是由光碟來發行呢?)。它還證明了全螢幕幕動作的電影也可以用來展開故事情節。
《第七訪客》遊戲截圖《第七訪客》遊戲截圖
Trilobyte的遭遇並沒有影響到其它的恐怖遊戲開發商——儘管有些恐怖遊戲是在短時間內以較低的成本來製作完成的,像Interplay的《Frankenstein:透過魔鬼的雙眼》、《木乃伊之法老墓》。Take2的《Ripper》和電子藝界的《精神偵探(Psychic Detective)》等等。令人高興的是,有些遊戲開發商仍然堅持把遊戲模式的設計放在比遊戲情節更重要的地位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