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是2016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和平。
基本介紹
- 書名: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
- 作者:周和平
- 出版社:文化藝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6月1日
- ISBN:9787503931970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是2016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和平。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是2007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在新的發展形勢下,我們應該看到,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社會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相當數量的非物質文化表現形式或文化空間面臨傳承和發展的挑戰...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是2016年文化藝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和平。
《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是2008年黃山書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安徽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主要內容:長江和淮河在安徽境內橫貫而過,將安徽省分為三個自然區域,淮河以北平原廣闊,江淮之間丘陵起伏,長江以南山巒聳立。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了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安徽省浩瀚的非物質文化...
天津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介紹(總計30項)傳統音樂(總計5項)漢沽飛鑔 劉園祥音法鼓 掛甲寺慶音法鼓 楊家莊永音法鼓 雷琴拉戲 傳統舞蹈(總計4項)大沽龍燈 海下文武高蹺 林亭口高腿子高蹺 扒蠟廟小車會 傳統戲劇(總計3項)京劇 評劇 河北梆子(衛派)曲藝(總計5項)京韻大鼓(駱派)天津...
納西東巴紙作為一種古老的傳統手工造紙技藝已被收錄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典。其製作技藝較為獨特,原料採用當地獨有的瑞香科麗江蕘花。工藝明顯受到澆紙法的影響,又有抄紙法的痕跡。紙張色白質厚,不易蟲蛀,可長期保存。而李軍“東巴紙的備制方法”,首先原料就與傳統納西東巴紙不同,不是採用瑞香科...
蒯正華,男,漢族,1962年生,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三雕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徽州三雕。吳正輝,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徽州三雕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徽州三雕。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安徽中國徽州文化博物館(黃山市...
2006年5月20日,楊柳青木版年畫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22年4月1日,入選第一批天津市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歷史淵源 楊柳青木版年畫據傳約始於明朝萬曆年間,畫店為戴蓮增、齊健隆兩家,他們最初可能都是畫工,以人名代店名。戴蓮增畫店的歷史最早可上溯至明代崇禎年間,後來...
2006年5月20日,廈門漆線雕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55。2019年11月,廈門漆線雕技藝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歷史淵源 漆線雕工藝是古代佛像雕塑藝術的遺脈,是受宋元線雕工藝特別是瀝粉和泥線雕的啟發而產生的。它形成於明末清初,至...
王運岫,男,漢族,出生於1952年,岫巖鎮人。14歲即從事岫巖玉雕事業,後拜賀德勝為師,專攻素活雕刻,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岫巖玉雕代表性傳承人。保護措施 2008年,非遺傳承人王運岫成立了自己的玉雕“素活”工作室,建立了玉雕“素活”傳承體系和培訓基地。2013年7月,王運岫又在岫巖興隆辦事處城東村建立...
王振義,男。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河北省滄縣申報。項目名稱:木板大鼓。入選非遺 2006年5月20日,木板大鼓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曲藝價值 木板大鼓的唱腔音樂為板腔體,曲調簡潔獨特,粗獷渾厚,對北方許多鼓書與鼓曲如西河大鼓、京韻大鼓、京東大鼓、...
2006年5月20日,安塞腰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13。歷史淵源 據《山海經》記載,鼓是黃帝與蚩尤大戰的產物,後發展為鼓舞士氣、威懾敵人不可缺少的裝備。為攜帶方便,人們就仿其鼓的形狀,製作成系在腰間的小鼓。秦朝以後,安塞一直為歷代駐軍要地和兵家爭戰之地。腰鼓同刀...
加牙藏族織毯技藝,青海省湟中縣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藏毯是青海藏族的傳統手工織造品。原始社會就已經出現了藏毯的編織技藝,明末清初達到成熟期,經過三千多年的傳承,青海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織造行業。2006年5月20日,加牙藏族織毯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5月20日,傈僳族阿尺木刮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35。歷史淵源 “阿尺木刮”,漢語譯為“山羊的歌舞”,是流傳於雲南維西瀾滄江沿岸傈僳族民眾中的一種自娛自樂性歌舞,維西縣葉枝鄉同樂村是“阿尺木刮”的故鄉。阿尺木刮來源和形成與傈僳族民眾半...
2006年5月20日,燈戲(梁山燈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77。歷史淵源 梁山燈戲是一種融“玩燈”和“秧歌戲”於一體的藝術形式。最初的“玩燈”是指每年元宵夜“鬧元”時的各種花燈歌舞表演,其表演形式是以較簡單的舞蹈動作邊唱邊跳。梁平區盛產水稻,...
黎族原始制陶技藝,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黎族原始制陶技藝歷史悠久,考古發現六七千年前黎族原始制陶技藝就已經出現於海南地區,東漢之後黎族原始制陶記入史冊。2006年5月20日,黎族原始制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4 。歷史淵源 黎族的制...
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四川省德格縣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包括造紙、製版、印刷等程式,造紙以瑞香狼毒草的根作原料,製作技藝屬於澆紙法系統,獨具特色。2006年5月20日,德格印經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
2006年山東省煙臺市申報的“膠東大鼓”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V-11。歷史沿革 膠東大鼓是大鼓書的一種,最初稱“八板譜”,在很長一段時間,其演唱者均系盲人,故又名盲人調、瞎唱、瞎腔。傳說大鼓書的祖師爺是漢武帝時的東方朔。東方朔精通文史,奇智多謀,能推會算。皇帝...
2006年5月20日,正字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5。歷史淵源 正字戲早期為南戲一支。明宣德七年(1432年),有手抄劇本《劉希必金釵記》,因該本卷末題“ 新編全相南北插科忠孝正字劉希必金釵記卷終下”一行字中有“正字”二字。《劉希必金釵記》是南戲失傳本...
2006年5月20日,土家族織錦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Ⅷ-18。歷史淵源 湘西土家族織錦技藝歷史悠久,自成形以來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其至少可以上溯到距今四千多年的古代巴人時期。作為土家族先民的古代巴人,除從事農業生產外,還善於紡織,其“桑蠶”、“麻”甚至成為了貢品。到了...
2006年5月20日,該遺產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VI—3。歷史淵源 中幡,其主幹是一根9米左右的粗竹竿,竿頂懸掛一面0.5米寬、5.5米長的長條錦旗,旗面繡有吉祥圖案和祝福用語,因此又稱標旗。耍中幡源於晉朝軍中。晉陸歲羽《鄴中記》云:“虎正會殿前作樂,高更髓龍魚...
2006年5月20日,大平調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26。歷史淵源 康熙二十一年(1682),濮陽下堤藝人集資捐糧,仿官宦朝服做麻布箱衣,正式登台演出,並改名“開州平”。這樣的板凳頭戲班僅濮陽一縣就有數十班,最終發展成為大平調的一個主要支派。大約1820年前後,東路大平調經...
2006年5月20日,彝族煙盒舞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Ⅲ-37。歷史淵源 早期的煙盒舞,起源於彝族原始社會,依附於原始宗教,是婚禮、喪葬、宗教祭典等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元代前期,紅河沿岸廣大地區是一個封閉或半封閉的農耕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各方面都相對...
2006年5月20日,藏族拉伊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Ⅱ-21。歷史淵源 “拉伊”是流傳在青海、甘肅、四川等廣大安多方言藏區的一種專門表現愛情內容的山歌藝術,它的分布以青海湖環湖地域和黃河流域(以海南、黃南兩州)為中心而向四方輻射。“拉伊”歷史悠久,與藏民族...
2006年5月20日,泰山石敢當習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Ⅹ-53。歷史淵源 石敢當習俗起源於上古時期的靈石崇拜,先後經歷了早期石敢當的萌芽階段、石敢當的變異階段和興盛階段三個時期。史書中最早記載石敢當的是西漢《急就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
2006年5月20日,四平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Ⅳ—11。2019年11月,四平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歷史淵源 據屏南縣熙嶺鄉龍潭村四平戲老藝人代代相傳的說法,閩東地區的四平戲系明末該村名叫陳清英(音)的農民從江西學來,後父傳子、子傳孫,傳媳婦不傳...
2006年5月20日,北路梆子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20。歷史淵源 北路梆子,與蒲州梆子、中路梆子、上黨梆子合稱“山西四大梆子”。清代以迄民國,外地人或泛稱“山西梆子”,或專稱“代州梆子”,或與秦腔、蒲劇等統稱為“西曲”、“西調”“西部”或“山陝...
瀏陽花炮製作技藝,湖南省瀏陽市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湖南瀏陽花炮製作歷史悠久。據載,其始於唐,盛於宋,清代康熙年間,生產已具相當規模,至清代光緒年間,它已銷往中國香港、澳門、南洋諸國,成為名牌產品。2006年5月20日,瀏陽花炮製作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06年5月20日,傣族慢輪制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編號Ⅷ-5。歷史淵源 傣族創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的第十章“人類大興旺”的第九節“製造瓷器陶器”中,神對桑木底說道:“人每天吃飯,人每天喝水,沒有碗和鍋,用什麼來裝?葉片太軟了,樹皮太脆了,裝不了湯水,快用土...
2006年5月20日, 四川省茂縣申報的羌笛演奏及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非遺編號Ⅱ—38。歷史淵源 羌笛是中國古老的單簧氣鳴樂器,最初的羌笛是用鳥腿骨或羊腿骨製成,既是吹奏的樂器,又是策馬的馬鞭,故又名“馬鞭”或“吹鞭”。在西漢以前,羌笛只有四個音孔,到...
2006年5月20日,蘭溪攤簧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歷史沿革 相傳清乾隆末年,一位縣衙中的官差公務之暇在蘭溪集商賈子弟傳授由江蘇傳來的“攤簧”曲調,採用當地方言演唱,藉以消閒自娛,久而久之,逐漸發展形成了具有自身體系的蘭溪攤簧。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蘭溪城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