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梁山燈戲是一種融“玩燈”和“秧歌戲”於一體的藝術形式。最初的“玩燈”是指每年元宵夜“鬧元”時的各種花燈歌舞表演,其表演形式是以較簡單的舞蹈動作邊唱邊跳。梁平區盛產水稻,農民在勞動間隙常唱秧歌戲自娛自樂,秧歌戲中“薅秧歌”的骨幹腔調正是梁山燈戲“胖筒筒”燈弦腔的原胚,外地人叫“梁山調”。明代正德年間,“秧歌戲”的說唱表演形式吸收了“玩燈”的舞蹈動作特點,二者逐漸融為一體,形成表演形式更加活躍、表現力更強、表演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的獨立地方戲劇種——梁山燈戲。
清代中期是梁山燈戲發展的鼎盛時期,據《新寧縣誌》道光本載:“元宵前後,競尚花燈,男子著彩衣,演唱時曲,半屬兒女家瑣事,間小說,操土音,為曼聲,俗耳尤樂聽之。”梁山燈戲在此間逐漸成熟成型,音樂、舞蹈、表演等方面也形成了較為穩定、鮮明、獨立的藝術風格。梁山燈戲的主幹音樂“胖筒筒調”也從梁山地區逐漸向臨縣、臨省和更遠更廣的區域流傳,並滲透進12個省數百個縣的地方劇種的音樂中。據湖北的《宜昌府志》《長樂縣誌》《皋竹枝詞》和《辰州府志》等歷史文獻記載,至少在130年至220年前,“梁山調”就已流傳到湖北的宜昌、漢口、五峰、鶴峰和湖南辰州等地。
梁山燈戲發展到清末民初時期,由於片面迎合農村部分觀眾口味,把落後習俗、愚味觀念乃至低級趣味塞進“劇本”,一些燈伶與端公巫術混雜,甚至“燈”“壇”不分,嚴重損害了燈戲藝術的健康發展,逐漸走向衰敗以至瀕臨滅絕。
文化特徵
內容特點
梁山燈戲的創作題材具有民眾性,常見的題材有:山鄉風情、田園牧歌、家庭趣事、民間軼聞等。劇中人物多是農夫農婦、牧童村姑、樵夫漁婆、小手藝人、懶漢浪子、和尚乞丐、算命瞎子之類下里巴人,參加演出的也多是農民,所以梁山燈戲基本上是一種真正的民間戲曲藝術。
表演特色
在表演藝術上,梁山燈戲比較突出的特色是“喜笑鬧”與“扭踐跳”。其動感強烈,不是一般戲曲那樣柔和的動,而是熱烈、放縱,甚至粗獷地動。根據這一特點,除極少數悲劇人物外,即使是扮演天仙、帝王、土地神、人間的聖人君子,也必須融“喜笑鬧”與“扭踐跳”於一身,以逗笑取樂。
主要角色
梁山燈戲多用丑角,有“十燈九醜,無醜不成燈”之說。人物臉譜變形誇張,醜得可笑可愛,與“扭拽跳”“嬉笑鬧”達成和諧,有強烈的視覺效果。
丑角又稱“三花臉”。桃子形臉譜以朱紅加黑白外圈,在鼻樑和眼眶處塗成桃子狀,因桃子象徵壽和喜,此類人物多為性格開朗、“醜”得可愛的角色。眼窩形臉譜在兩隻眼窩處塗白色眼鏡狀,外圍用黑色勾畫線條,給人以滑稽無賴之感,多見於無賴之徒的角色。豆腐乾形臉譜在鼻樑與雙眼結合處塗白方塊,專用於調皮奸詐懶惰的無恥之徒。
角色誇張劇烈的動作,和充滿喜劇色彩的臉譜,使梁山燈戲具具有較強的視覺衝擊力。
唱詞特點
梁山燈戲的唱詞,主要來源於梁山竹枝詞。梁山竹枝詞系唐代教坊曲名,具有語言通俗音調輕快的特點,內容上多詠當地風土人情和兒女柔情,為文人墨客所喜愛,競相效仿,最後形成了梁山燈戲戲曲唱詞的表現形式。
音樂特點
梁山燈戲音樂系統包括3種聲腔和鑼鼓等樂器,3種聲腔包含胖筒筒類——燈弦腔、徒歌類——神歌腔,俚曲類——小調,其中燈弦腔和神歌腔屬戲曲板腔體,小調則是曲牌體。
胖筒筒燈弦腔,外地稱之為梁山調,具有川東典型山歌、薅秧歌的特徵。傳統燈弦腔唱腔的特徵是:胖筒筒伴奏2‖6定弦,唱腔及過門均屬頂板句式,是對稱式方整性結構;單句頭(上下兩句唱腔唱一句詞)、雙句頭(一句唱腔唱一句詞)是板式變化的主要手法和基本形態;唱腔音域和旋律氣質的差別,是男女分腔的先導。為了適應現代劇場的演出和新創劇目,保留其基本特徵而有所突破和創新,出現了男女聲分腔齊唱、重唱形式等。
此外,燈弦腔的“行弦”音樂,別具特色。旋律平穩中有變化,細膩生動,在表演中起烘托氣氛、點綴環境和刻划動作的重要作用,幕前、幕間都可出現,使用靈活。
神歌腔,俗稱端公調,原胚為端公(男巫)慶儺神、跳裸裸腔調。在傳統劇目中,神歌戲約占三分之一。神歌腔是徒歌式連套體唱腔,具有圓滑,委婉的特點,無絲竹樂器伴奏,唱段尾句幫腔套鑼鼓。其板式有路引、詩頭子、一字、二流、垛板等,行腔速度各別,潤腔色彩有異,但音域都在“6123561”範圍之內,下句落腔都是“6”音。
小調是民歌中數量較多、流傳較廣的民間音樂體裁。民間小調輕鬆活潑,旋律流暢,藝人們很容易運用來演唱故事情節,或者將某些小調的唱詞內容擴充敷衍成為花燈歌舞節目,或者變成一出小戲的部分情節乃至一出小戲。計有垂巾扇調、繡荷包調、長年調、裁縫調、補缸調、胭花調等數十支,不少戲與調同名。
除獨特的胖筒筒弦索琴外,梁山燈戲的伴奏樂器還有小巧的耍神鑼,口含樹葉的口技樂,小於川鑼鼓以及有一套完整“耍鑼鼓”點子的梁山鑼鼓。
舞美特點
梁山燈戲剛形成的一段時間,演出簡單,保持著小型、輕便、靈活的演出特點,不講究舞台美術。布景一般在農家堂屋內,地上鋪一張竹蓆即開演,所以梁山燈戲也被稱為“堂戲”或“踩堂戲”。到清代中葉乾、嘉時期,梁平年畫、藍印花布等民間藝術品成熟以後,梁山燈戲吸收了巴渝民間竹枝歌和其他劇種的優點,內容、形式更加完善,也出現了舞美設定。一般是在大石壩里用方桌拼鑲或木板搭台,有時也借古廟殿堂或戲台演出。舞台布景,台後多用幾塊藍印花被面排掛遮掩,兩側或用竹蓆作屏風。舞台中心上端懸一幅醒目的菱形或扇形圖畫誇張、擴大的巨幅年畫。
代表劇目
梁山燈戲的劇目,普遍具有俚俗的民間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其代表劇目有:表現山鄉風情的《松林遇美》《柑子坪看親》;表現田園牧歌的《小放牛》《雪山放羊》;表現家庭趣事的《蔣明休妻》《三舅接哥》;表現民間軼聞的《秦仲抱瓶》《水打蘭橋》;表現小手藝人的《補缸》《裁衣》;表現樵夫漁婆的《劉海砍樵》《漁家樂》;表現懶漢浪子的《古老六做媒》《浪子薅豆》;表現怪和尚的《湘子度妻》等等,此外梁山燈戲的劇目還有《正德王訪賢》《四仙配》《燒窯封官》等表現歷史故事或神話傳說的劇目,以及《搶財神》等新編的現代劇目。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梁山燈戲是梁平人民世代相承,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傳統文化形式,是梁平人民智慧與文明的結晶,蘊含了梁平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既是歷史見證,又是珍貴的具有重要文化藝術價值的寶貴資源。梁山燈戲的聲腔梁山調,在數百年的流傳中,對本土及其周邊地區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它從渝東擴展到四川、湖北、湖南、江西、閩西、陝南、豫西南、皖南、黔東、桂北、粵北的十一個省區幾百個縣的數十個種,在地方戲曲聲腔傳播影響中首屈一指。因此,保護、傳承、弘揚梁山燈戲,不僅在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研究民間民俗文化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尤其在研究中國戲曲聲腔系統,豐富中國戲曲音樂的發展史學、分類學和曲式形態學等方面,具有更為突出的科學價值。
傳承狀況
梁山燈戲專業劇團的演出人員老化,會唱燈戲的老藝人已屈指可數,口傳劇目大量流失。另外,燈戲用揚琴、笛子、琵琶、二胡等民樂伴奏,由於樂手流失,不得不採用電聲樂器加民樂來“湊合”。年輕人受流行文化的影響,對傳統的、民間的東西接受困難,燈戲的傳承問題日益嚴重,面臨失傳的危險,亟待搶救和保護。
傳承人物
闕太純,男,1950年4月11日出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燈戲(梁山燈戲),重慶市梁平區申報。
陳德惠 ,女,1943年8月出生,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燈戲(梁山燈戲),重慶市梁平區申報。
保護措施
梁山縣當地對梁山燈戲的保護,主要作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普查,建立檔案。1986年,成立了梁山燈戲研究會,進行梁山燈戲理論研究。多年來,訪遍全縣梁山燈戲存的30多名民間藝人,蒐集近百個劇目,40多個唱段和大量的口碑資料,建立了梁山燈戲藝術檔案。
二是開展研究,編寫著述。1985年,出版了由武漢音樂學院民族音樂研究室主任劉正維教授編著的《戲曲新題長江中上游小戲聲腔系統》,1987年,出版了《中國戲曲音樂集成四川梁山燈戲音樂分卷》,1990年,出版了由本縣作者蘇明星、李向東編著的《藝苑奇—梁山燈戲》,1996年,出版了《四川省萬縣地區文化藝術志梁山燈戲分卷》,之後出版了《梁山燈戲集成》。
三是建立基地,抓好演出。建立梁山燈戲生態保護區,以各鎮鄉文化站為中心成立梁山燈戲輔導站,以有較好燈戲基礎的明達鎮、合興鎮、蟠龍鎮為重點,對梁山當地的民間燈戲隊進行業務培訓輔導,還對梁山燈戲創作演出的民間團隊給以經濟上的扶持補貼。同時,文化館梁山燈戲實驗演出隊到各鄉鎮進行巡迴演出,幫助提高燈戲演出水平。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重慶市梁平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獲得“燈戲(梁山燈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燈戲(梁山燈戲)項目保護單位重慶市梁平區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展演
1992年,梁山燈戲以“全國稀有劇種”赴泉州參加“天下第一團”優秀戲曲展演。
2002年,梁山燈戲《招女婿》應中國中央文化部邀請赴北京參加全國優秀文藝節目展演。
榮譽表彰
1993年,《偷青》在四川省戲曲小品比賽中獲得6項大獎。
1999年,梁山燈戲獲得全國計畫生育專題文藝調演銀獎。
2000年,梁山燈戲獲得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獎小品、短劇類三等獎。
2003年,梁山燈戲《招女婿》《賣驢》獲得第十屆全國群星獎金、銀獎;同年,《搶公公》《布穀聲聲》獲得十一屆全國人口文化獎銀獎。
2016年,梁山燈戲《招女婿》《賣驢》參加了第十一屆全國群星獎決賽,分別獲得金獎和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