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燈戲

恩施燈戲

恩施燈戲俗稱“唱燈(兒)”,是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人民民眾喜愛的民間傳統劇種之一。其中,尤以流行於恩施白楊坪鄉羊角壩一帶的“羊角燈戲”最具代表性,“羊角燈戲”的班底規模、活動範圍較大和歷時較長,演出的代表劇目《雪山放羊》,在參加1955年湖北省匯演中獲獎,經湖北省戲曲界鑑定,定名為恩施燈戲,主要流行於恩施州所屬的恩施市、利川市、宣恩縣、鹹豐縣、來鳳縣及建始縣廣大農村。參見百度百科詞條:“燈戲”、“梁山燈戲”等相關詞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恩施燈戲
  • 俗稱:唱燈(兒)
  • 所屬地區:湖北省恩施州土家族
  • 類別:劇種
溯源,聲腔,保護工作,

溯源

恩施燈戲是起源較早的一個民間地方劇種,系在花燈歌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於清乾嘉年間由重慶梁平一帶傳入恩施。
恩施燈戲恩施燈戲
據《中國戲曲曲藝詞典》中關於川劇形成概況的記載,恩施燈戲源起四川燈戲,四川燈戲是川劇的“祖宗戲”,廣泛流行於農村。恩施與四川山水相連,文化習俗相近或相似,語言也相互溝通,因此,“燈戲”一經流入恩施,並與本地文化習俗、語言等相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地方劇種——恩施燈戲。從其流入、演變的歷史進程來講,恩施燈戲從流入至本土化、定型化,當有近200年的歷史。

聲腔

恩施燈戲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調兩大類,以恩施流行的花鑼鼓和稱之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
恩施燈戲在恩施本土落地生根後,其演唱的語言也自然多使用逐漸文學化的恩施方言。唱詞一般為七言對偶式,句式為二二三,也有十字句。其特點有四:一是服裝道具簡單,一件官衣、一頂紗帽、三副口條、一把劍足矣,沒有舞台裝置和布景;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沒有淨和末,但在極少戲裡有近似末的老生,出台常為一男一女, 最多不超過4人;三是器樂不多,文場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場增加鼓、鑼、錢;四是不擇演出場所,院壩、 廣場皆可。燈戲因演出意義不同而名稱各異。新春元宵,歡度佳節,稱“賀新燈”清明祭祀,稱“清明燈”,壽誕祝壽,稱“壽燈”,男婚女嫁、抱子添孫,稱“喜燈”;燒香還願、酬神祭把,稱“公燈”。
恩施燈戲恩施燈戲
燈戲傳人孟永香表演《雪山放羊》: “世人說我心太狠,團轉四鄰都聞名,我心直口快討人恨,那些背時兒子,他說我是狐狸精,老身王氏,未生三男四女,膝下只有一子名叫桂生,小媳婦名叫谷玉英……”。劇目
恩施燈戲主要在恩施、利川、鹹豐、宣恩及建始部分地方的廣大農村中的年節、婚嫁、壽誕等民俗吉期中演出。燈戲舊時劇目多為男女艷情,故士紳人家不許子女觀看,燈戲往往於午夜搭台演出。但燈戲中舊時也有不少反映下層人民生活的好劇目。
恩施燈戲劇目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一是燈戲固有劇目(或說傳統劇目)共79出,如《吳豆拜年》等;二是與川劇、南劇合班演出劇目,即燈戲藝人稱之為“風絞雪”類演出劇目有17出,如《薛仁貴打摩天嶺》等。三是從川劇、南劇移植、改編劇目有6出,如《山伯訪友》等;四是解放後整理改編和創作的劇目有10齣。
恩施燈戲劇目有《雪山放羊》、《洞賓點單》、《攔算》、《廟會》、《王麻子打樣》、《小說媒》、《喀砸的個偷》、《寡婦門前》、《接乾媽》等。

保護工作

近日在恩施州調研民族民間文化藝術工作的湖北省“中國民族文化藝術之鄉”評審專家組成員、著名曲藝表演藝術家、國家一級演員何中華女士向州市文化部門透露:恩施市白楊坪鄉以地方劇種《恩施燈戲》為主要內容申報的“中國民族文化藝術之鄉”,已順利通過省級專家組審定,並報送文化部終審。這是該鄉燈戲去年底進入市第一批市級非無助文化遺產名錄後的又一新進展。
燈戲是恩施自治州南、堂、燈、儺、柳五大地方劇種之一,屬單本折子戲,角色大多是平民百姓,情節均為日常生活中的瑣事趣聞,基本上不涉及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和歷史事件,具有“小情節”、“小人物”、“小戲班”的“三小”特點。服裝、道具和舞台布景簡單,田頭、場院隨處可“設場”演出。唱腔、道白詼諧幽默,動作滑稽生動,風格鮮活,易學、易唱、易傳,因此成為男女老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1952年和1954年,該鄉燈戲班《雪山放羊》和《神狗打柴》劇組,先後兩次代表恩施地區赴省參加中南六省業餘戲劇匯演,均獲極大成功,省戲劇界正式將該劇種定名為《恩施燈戲》。
白楊坪《恩施燈戲》現已師承九代傳人共一百多年,其中第八代傳人(班主)廖南山(已故)和第九代傳人(班主)孟永香均由恩施州人民政府授予“民間藝術大師”稱號。2005年,州文聯和州民間藝術家協會正式授予“恩施市白楊坪燈戲表演隊”隊旗。該鄉現有燈戲小班5個,從藝70餘人,劇目112個,年演出活動經常。由於其活動的經常性和演出地點的不確定性被人們戲稱為燈戲“游擊隊”。
為不斷傳承與發展《恩施燈戲》,恩施市白楊坪鄉政府實行了燈戲專項財政預算,制定了 “十一五”傳承、 發展規劃。規劃已申報劇團建設系列項目,並在上級文化部門支持下,與湖北民族學院南方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建立民間文化藝術資料庫,繼而成立燈戲藝術研究所,舉辦燈戲“藝術節”,以此力推該地民間燈戲加速進軍藝術殿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