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楊坪鎮

白楊坪鎮

白楊坪鎮地處湖北省恩施市東北部,與本市龍鳳鎮、崔家壩鎮、三岔鄉、太陽河鄉接壤,是東進建始,北出渝蜀的要塞。是東進武漢,西出渝蜀的交通要塞,地域面積246平方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白楊坪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政府駐地:白楊坪村
  • 地理位置:湖北省恩施市
概況,沿革,簡介,經濟概況,基礎設施概況,民間文化,

概況

恩施市轄鎮。面積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580人(2010年六普)。轄1個居委會、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白楊坪。

沿革

1955年為第二區,1958年為白楊公社,1984年為白楊坪區,1996年建鄉。1996年,面積246.3平方千米,人口5.7萬人,轄白楊坪、冬岳宮、白砂鋪、把東峽、回龍堤、鐵角壩、石橋子、九根樹、香樹坪、火石坡、大沙壩、白馬塘、麂家壩、大灣、指鳳頭、張廟、大灣、指鳳頭、張廟、官渡河、康家壩、觀音寺、大坡、三溪口、找龍壩、大竹園、淹水壩、麻竹園、董家店、沈金塘、墨林壩、白岩頭、魯竹壩、熊家岩、馬石壩、羊角壩、紅砂坡、獐角壩、橋頭壩、洞下槽、大寶坪、朝陽坡、施潭壩、十樓門、撒毛灣、四耳湖、白草池、張家槽、響板溪、長青嶺、蒿樹枝埫、堰塘灣、桑樹埫、蓼葉、蓼葉湖、石槽水53個行政村。2004年,鄉政府駐白楊坪,人口59897人,面積246平方千米,轄白楊坪1個居委會和白楊坪、石橋子、九根樹、麂子渡、康家壩、董家店、魯竹壩、洞下槽、熊家岩、張家槽、蓼葉、朝陽坡12個行政村。2013年,白楊坪鄉撤鄉建鎮(鄂民政發[2013]22號)。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2801204白楊坪鄉:~001 210白楊坪居委會 ~200 210石橋子村 ~201 210白楊坪村 ~202 210九根樹村 ~203 220麂子渡村 ~204 210康家壩村 ~205 220董家店村 ~206 220魯竹壩村 ~207 220熊家岩村 ~208 220洞下槽村 ~209 220張家槽村 ~210 220蓼葉村 ~211 220朝陽坡村

簡介

中心集鎮距市區40公里。全鎮轄1個居委會、46個村委會13個村(居)委會120個村民小組16067戶60584人。地域面積246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20米,屬典型的二高山氣候。“318”、“209”國道,白奉(白楊至重慶奉節)省道以及宜萬鐵路、滬蓉西高速公路縱貫全境,是恩施市交通和物流的重要“走廊”。

經濟概況

白楊坪鎮自2010年開始以年均9000畝的速度發展優質茶葉2012年,該鄉茶葉年產量達到900餘噸,實現茶葉產值1.2億元,建成洞下槽-熊家岩-朝陽坡-白楊坪-董家店-康家壩-九根樹-麂子渡60公里優質茶葉帶和全市有機茶重點示範板塊基地。
白楊坪鎮
同時,以“兩改(品種改良、欄圈改造)”為抓手,加強良種繁育體系建設,年生豬出欄在22萬頭以上,進一步鞏固“全州特色農業(生豬)鄉鎮”地位。已建成800畝梨園、600畝空心李和300畝楊梅基地,烤菸種植面積達到4500畝。

基礎設施概況

截止到2013年,該鎮共建成農村公路500餘公里,其中鄉村主幹道近200公里,建成通村水泥(油)路82.7公里,通鄉油路25.8公里。基本形成三縱(“318、209”國道、“白奉”省道)三橫(三張公路、張白公路、魯熊公路)兩循環的交通網路。2012年白楊坪鎮又相繼完成了響板溪循環路、桑樹扁至雙樹門、九根樹陶瓷場至大沙壩總計20餘公里通暢工程建設。規範化養護已硬化水泥路(油路)81.2公里和30公里沙石路,市場化養護通鄉油路25.8公里。
2012年完成了石橋子村鐵角壩組、白楊坪村小崔壩組安全飲水工程建設,共解決了250餘戶的安全飲水問題;完成了十里牌安全飲水工程管網鋪設工程。大力開展菸葉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水池開挖7口,總計17000立方,完成管道鋪設220公里10月份投資500萬的熊家岩水廠。
文化、教育、衛生設施不斷改善。

民間文化

白楊坪鎮是“恩施燈戲”的故鄉,2005年,洞下槽村被州政府命名為“全州20個民族民間文化生態保護區”之一。耍耍、蓮響、採蓮船和山民歌等民間藝術十分普及,雕刻、編織、紙藝等民間工藝產品特色鮮明。
傳說也是恩施“shaohu”的發源地,類似現代撲克,但有其獨特的文字及樣式,是古代先人智慧的結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