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戲,是恩施主要的地方劇種之一,以恩施燈戲和宣恩燈戲最具代表性恩施燈戲,俗稱“唱燈(兒),是恩施州土家族人民民眾喜愛的民間傳統劇種之一。其中,尤以流行於恩施白楊坪鄉羊角壩一帶的“羊角燈戲”最具代表性,“羊角燈戲”的班底規模、活動範圍較大和歷時較長,演出的代表劇目《雪山放羊》,在參加1955年湖北省匯演中獲獎,經省戲曲界鑑定,定名為“恩施燈戲”。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宣恩燈戲
- 源於:湖南辰河戲
- 別名:臘肉班子戲
- 實質:地方劇種
起源:,特點:,劇目:,觀賞價值:,
起源:
宣恩燈戲源於湖南辰河戲,又叫“臘肉班子戲”。清乾隆、嘉慶年間,湖南辰州府瀘溪縣先後有李、鄧、吳、楊、侯、石、張、向、牛、胡等十三姓人來宣恩定居,他們中大部分是手藝人和生意人。
初來時,由牛老裁縫的祖父邀集五六個能說會道、能歌善舞的人組成戲班,專為鄉民的紅白喜事演出,以維持生計。當時的唱腔以辰河腔為主,故稱辰河戲。傳到牛老裁縫時,他以聰明的才智,創新和發展了該戲,使該戲的演出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為宣恩人所喜聞樂見。戲班所到之處,主東多以酒席相待,尤以名菜臘肉最為搶眼,所以人們戲稱為“臘肉班子戲”。凡逢年過節、清明上墳、老人壽誕、紅白二喜、喬遷新居、整無事酒等,宣恩人都樂意請“臘肉班子”唱戲。民國20年(1931年),辰河戲繼承人胡安清、李維成認為“臘肉班子”名稱不雅,有貶低之意,故改名為“燈戲”。於是,正式有了一個由胡安清、李維成、石元開、楊法憲、陳玉甲、周玉軒、鄭大庭、馬太元等12人組成的宣恩燈戲班子。
宣恩燈戲在唱腔上繼承了辰河戲的“九板十三腔”,常用的多為大板腔、辰河調、巴巴腔三種。正生、小生、老生,多唱大板腔;正旦、老旦、苦旦,多唱辰河調;小丑和花旦,多唱巴巴腔。此外,還有倒板、二流、四平調、感嘆調、開門調、垛垛調、掃台調、快板調、趕板調、閨門調等。他們在演出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了燈戲的聲腔,逐步融入了本地的對口調、快板、金錢板、蓮花落等民間藝術,使燈戲唱腔更加豐富多彩。燈戲的主奏樂器是大筒筒胡琴,伴以鑼、鈸、鼓、木魚、梆子、笛子、嗩吶等器樂。燈戲作為一種民間地方戲種,不太講究“四功五法”,角色行當也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宣恩燈戲之所以能長演不衰,有極強的生命力,一是因為內容豐富、短小精悍;二是表演形式活潑、風趣、詼諧,具有地方特色;三是不擇貧富,有請即到;四是不受場地限制,演出方便。新中國建立後,於1954年成立了宣恩縣燈劇團,經常到萬寨、長潭河、曉關、桐子營、覃家坪以及恩施的芭蕉、甘溪等地演出,深受民眾歡迎。六十年代以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燈劇團銷聲匿跡。1979年底,以民間老藝人為主體又成立宣恩縣城郊燈劇團,在縣城周圍農村演出近百場。後來由於民間老藝人的先後謝世,宣恩燈戲也就停止了活動。
特點:
恩施“燈戲”是起源較早的一個民間地方劇種,系在花燈歌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於清乾嘉年間由四川傳入恩施。恩施燈戲唱腔主要有正腔和小調兩大類,以恩施流行的花鑼鼓和稱之為“大筒子”的胡琴伴奏,用恩施方言演唱。其特點有四:一是服裝道具簡單,一件官衣、一頂紗帽、三副口條、一把劍足矣;二是人物少,生、旦、丑三行,出台常為一男一女, 最多不超過4人;三是器樂不多,文場只需1人用“大筒子”伴奏,武場增加鼓、鑼、錢;四是不擇演出場所,院壩、 廣場皆可。燈戲因演出意義不同而名稱各異。新春元宵,歡度佳節,稱“賀新燈”清明祭祀,稱“清明燈”,壽誕祝壽,稱“壽燈”,男婚女嫁、抱子添孫,稱“喜燈”;燒香還願、酬神祭把,稱“公燈”。燈戲劇目有60多個。
劇目:
歷年來,宣恩燈戲班子演出大小劇目達80多出。其代表劇目有《蠢子回門》、《三娘教子》、《姚癩子討親》、《三婿爭婚》、《打瓦分工》、《羅店招親》、《崔氏逼嫁》、《借親記》、《老少配》等10多出。劇目來源一是將傳統的南劇劇目加以移植改編,二是藝人們的編創新作。民間藝人胡安清就編創了《替兒嫌媳》、《二仙傳道》、《劉太尊捉妖》、《搶親》等幾十個劇目。
觀賞價值:
“燈戲”之所以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並深受民眾歡迎,在於它的平民性、娛樂性、靈活性和觀賞性。所謂平民性,即恩施“燈戲”主要以勞動人民為反映對象,就其戲中角色而言,屬“觀眾生活中人”;所謂靈活性,主要反映在內容上的小故事、小情節,戲劇角色中的“小人物”;所謂觀賞性,主要表現在對戲劇情節和人物的戲劇性處理。以“似與不似”的原則進行巧妙安排,達到好聽好看的觀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