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號相互作用理論

符號相互作用理論

符號互動理論是強調事物的意義、符號在社會過程及在社會心理、社會行為中作用的理論,是帶有社會學特色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它最初是由社會學家兼社會心理學家米德綜合了杜威、詹姆士和庫利等人觀點後提出的,後經過林頓、戈夫曼等人的研究而得到充實與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符號相互作用理論
  • 外文名: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提出者:米德
  • 出處:《心智、自我和社會》
基本思想,角色理論,參照群體理論,總結,

基本思想

米德曾在《心智、自我和社會》中提出符號(特別是語言)是三者形成、變化及相互作用工具的觀點。
1、心智、自我、社會是密切關聯的三種結構和現象。它們的形成、維持和發展,以及相互影響、制約和關聯,都靠符號及符號相互作用來實現。米德把能傳達某種意義的姿勢,如動作、言辭等稱作符號。人之區別於動物的地方就是人具有運用語言符號的能力,並有心智。
2、人的心智活動是人在社會相互作用過程中掌握與運用符號並通過符號相互作用而產生並發展起來的,它既是社會客體向主觀領域過度的內化過程,也是大腦賦意義於客體的外化過程。人在行動時還會了解到群體多數成員的態度,或稱“概括化他人”的態度,因此知道行動的限度,並在這個限度內進行自己“設計”,然後付出實踐,這種解釋、定義和設計的思維過程,都是一種符號相互作用或符號操作的過程。
3、自我,作為有別於非我(周圍環境、客體)的主體自己,是由主我和客我所組成。主我是主動行動者,是衝動性的、創造性的,是變化的源泉。客我是通過“角色採擇”構想他人所見的我,即社會我,它是規範性的。任何行為,都是由主我的衝動所引起,而受到客我的控制;前者是行為的動力,後者是行為的方向,自我就是主我與客我的相互作用。主我、客我、自我組成了個性結構,正因為有主我,才會產生角色行為的變化或偏離,正是因為有客我,才會導致行為去適應社會相互作用中的角色期望。在米德看來,自我的成長是由部分的分裂、重建和新自我的產生造成的。自我的成長也就是個性的發展。自我的活動不僅左右著人的行為,影響著個性的發展,也會導致社會的變化。這些個性結構內的各成分活動,如自我詢問、自我責備、自我誇耀等又都是藉助於語言操作來進行的。
4、社會,代表人際相互作用的組織與結構。社會和群體的生活是由社會成員的協同行為來維持的,而要真正做到協同,就要彼此理解對方的態度、行為目的和反饋的反應等。就需要有說明事物意義的符號作為溝通信息的工具。社會與個人是通過符號相互作用來互相影響和互相制約的,社會通過符號相互作用來“塑造”個人,影響個人的心智與自我的發展,而個人又是通過符號相互作用來維持與改造社會。
符號相互作用的基本思想雖然帶有某些主觀臆測,如認為符號意義通過人的解釋而改變可以導致社會變化,或認為社會變化的原因在於個性(主動的我)等不正確看法,但由於它帶有全方位性和批判性,頗具吸引力,因而受到學術界重視。

角色理論

角色理論是關於人的態度與行為怎樣為其在社會中的角色地位及社會角色期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它是符號相互作用論發展出來的一個分支。因此其基本觀點是和庫利和米德提出的思想相一致。
“角色”通常指戲劇腳本中所規定的人物。角色理論家們認為,演員在舞台上的表演,即按劇中人的方式行動,或以劇中人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事物及自己,是由劇本、場景、導演的指示、同伴演員的表演、觀眾的反應以及演員本身對角色的理解和扮演技能來決定的。在現實生活舞台上活動著的人,也類似於角色。一個社會是由許多具有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按照社會的功能產生互動的關係系統。戈夫曼認為:無論由誰來扮演某一“角色”,其行為都有相似性,且可預料,這是由社會“劇本”決定的,而其差異性則是由每個人對自身“角色”的不同理解或不同的“角色技能”造成的。所以在角色理論中,“角色”一詞是指個人或人們在群體及社會中由於占據一定的地位而顯示的態度與行為模式的總和,或所應履行的職責。而所謂“角色理論”則是試圖按照人們所處的地位或身份去解釋人的行為並揭示其中規律的研究領域。
關於“角色期望”與“角色採擇”。每個人在社會系統中處於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圍的人按照社會角色的一般模式對他的態度、行為提出種種合乎身份的要求並寄予期望,這就是“角色期望”。一個人的態度、行為如果偏離了角色期望,就可能引起周圍人的異議或反對。一個人,尤其是兒童與少年,在這種情況下就會通過觀察或想像依據別人對自己的表情、態度等出現“鏡像自我”,即把別人對自己的態度當作鏡子來認識自己的形象,從而產生“自我概念”,並按照別人的期望不斷調節自己的行為與塑造自己,這就叫做“角色採擇”。米德指出,世界上的各種事物,包括社會地位與身份都可以由語言符號來加以分類與命名;當兒童掌握了語言符號並運用它和別人相互作用時,就會把具有一定身份名稱的接觸者看做是“概括化他人”,並把他們對自己的態度看成是一般的社會期望,假若他不僅按照這種期望形成有身份名稱的自我,而且也在這個框架範圍內行動、者就是在進行“角色扮演”。
“角色衝突”。一個人處於幾種地位,扮演者多種角色。當這些角色在特定條件下互不相容時,就會出現“角色間的衝突”。這種角色間的衝突常常會使人感到左右為難,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他需要依據條件明確自己當時主要的角色地位及其行為界限,同時還要考慮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望及“角色義務”,以便做出既得體又盡本分的決策和行為。一個人作為一種角色,也常由於不能同時實現兩個或更多的自我期望而產生矛盾,這就叫“角色內的衝突”。角色理論先被運用到很多領域,如解決職業訓練、家庭人際和睦及教育培養等方面的行為問題。使用最多的是莫里諾在1960年所創建的“角色扮演技術”。所謂“角色扮演技術”就是要求被試或受影響者在給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現,從而學習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

參照群體理論

參照群體理論是關於人的社會心理態度和行為怎樣受其從屬的或追求的群體參照力所影響的社會心理學理論。其代表人物有海曼、紐克姆、謝里夫、梅頓及凱利等人。
參照群體是指個體從心理上把自己列入與之對照,並在評價、態度、行為上和規範與價值觀形成上接受其影響的群體。參照群體有許多分類,如:(1)現實的參照群體和思想上的參照群體;(2)會員群體和外部群體;(3)大的參照群體與小的參照群體;(4)肯定性參照群體和否定性參照群體。
參照群體的作用。凱利認為參照群體作用有兩種:規範作用和比較評價作用。規範作用是指群體確立某種行為標準迫使個體遵循,如果群體能獎賞對它的順從而懲罰不順從,它就起規範作用。比較評價作用是指個體藉助它作為比較標準和出發點用以評價自己或他人。儘管一個群體對某人並沒有提出看法或要求,但這個人要想確定自己或他人的地位和狀況進行評價,就要以某個群體的特點或水平作為基準加以比較。

總結

這類研究對於了解個體動機或態度、行為與社會結構之間相互作用的機制無疑是有益的,但進行實驗還不多,問題多於答案。以上關於西方社會心理學研究的輪廓,有助於深入把握各研究學派的思想背景,但其中也需要汲取有益成分,捨棄糟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