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動理論

互動理論

互動理論創立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60~70年代曾經盛行一時,到21世紀來仍然是有很大影響的社會理論流派。它的主要的理論基礎,是心理學關於人性和人的“社會性”的相關理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互動理論
  • 外文名:Interaction theory
  • 代表人物:米德、帕克
  • 領域:社會心理學
定義,興起,互動理論,

定義

互動理論認為,社會並不是外在於人的某種客觀存在的模式或制度體系。社會不過是人們的互動行為模式化了的互動。“模式化”的內容紮根於人頭腦中,表現為人們的“角色互動”行動中。個人與他人結成有多少種互動關係,對個人來說,就有多少種“社會”。因此,在互動理論看來,社會是具體的、微觀的。社會變遷,是人們的”需求”、“動機、價值觀念”以及人們的社會行為發生變化,導致原有的“互動模式”的內容發生變化。
“社會互動”:即社會相互作用,是指在一定的社會關係背景下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等在心理、行為上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動態過程。強調其動態性。

興起

互動理論的興起:互動論創立於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60~70年代曾經盛行一時,到21仍然是有很大影響的社會理論流派。它的主要的理論基礎,是心理學關係人性和人的“社會性”的相關理論。
互動論的形成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歐美思想傳統、美國社會歷史本身以及美國社會學的制度化。(1)德國的歷史主義傳統經由齊美爾影響到早期的芝加哥學派;(2)美國社會學研究的興趣傾向於經驗性套用問題,實用主義取向始終占據著美國社會學的主導地位;(3)社會學與現代大學體系在美國同時出現,使得社會學獲得了穩固的制度性基地;(4)實用主義哲學和心理學的結合,造就了符號互動論。

互動理論

20世紀50——60年代,美國社會學家提出了“符號互動論”,主要發展了米德、舒茨的互動思想。就“符號互動”的內容,社會學家之間形成對針鋒相對的兩大陣營。一個陣營以當時芝加哥大學社會哲學教授赫伯特·布魯默為代表。另一個陣營以衣阿華大學社會學教授曼福德·庫恩為代表。
1.符號互動:兩大陣營“共同認可”的六個觀點
(1)人類是“符號”的製造者和使用者。符號,指人們賦予行動的含義。如:握手的含義。表揚和批評的含義。紅色的含義等。
(2)人類有獲得“符號的一致意義”的能力。
(3)人類有“角色領會”的能力。即視他人的態度和意向而行動的能力。
(4)人的“心智”能力,使人們能夠對所處的“情景”作出定義,從而選擇合適的行動路線。
(5)人的“自我”的能力,能使個人對“自我形象”或“典型化的自我”形成比較穩定的概念——核心自我。個人的“核心自我”的內容,決定著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觀念和行為路線。
(6)社會,就是相對穩定的“互動模式”。
2.符號互動:兩大陣營“存在分歧”的內容
(1)關於“個體”的本質。
個體心中的“核心自我”是經常變化的?還是相當穩定的? 布魯默認為“核心自我”是經常變化的。個人總是在創新。 庫恩則認為“核心自我”一旦形成,就具有相當的穩定性。
(2)關於“互動”的本質。互動過程中個體主要是在創新、建構互動關係、導致“核心自我”經常變動,還是個體主要是根據“核心自我”發生互動行為? 布魯默認為互動主要是人們在創新關係,而庫恩則認為“核心自我”對個體在互動中的行為發生著主要制約作用。
(3)“社會(組織)”的性質。
社會(組織)究竟是互動模式多變過程中的暫時狀態,還是互動模式的相當穩定的狀態? 布魯默認為是暫時狀態。而庫恩認為模式化結構具有穩定性。
三、社會互動的一般過程
(1)基於“心智”能力——試錯、選擇適當行動路線
我周圍的“他人”是誰——將他人“典型化”。 他人對“我”分別有怎樣的“期待”——期望網路。運用以往的“核心自我”、試錯、發現可能遭到他人激烈反對的行為,逐步選擇不至於引起他人激烈反對的“適當的行動”。
(2)基於“自我”的能力——持續發生“適當的行動”
“我”是誰——將自己“典型化”。即在原來的“知識存儲庫”中增加有關這種互動過程的觀念符號。
(3)互動行動模式化
行動主體按照“適當的”行動路線發生“前後一致”的行為,社會組織結構形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