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認知同化理論
- 外文名:Cognitive assimilation theory
- 學科:教育心理學
- 內容:學習理論
認知同化理論的具體內容,認知同化過程,認知同化理論的套用,
認知同化理論的具體內容
奧蘇貝爾,他根據學習進行的方式學習分為機械學習和有意義學習,在其理論中認為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有意義的接受學習。
有意義學習:
(1)實質:就是將符號代表的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非人為的和實質的聯繫。
新知識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起實質的、非人為的聯繫,從而使認知結構不斷發展。
(2)有意義學習的實現條件:
1.學習材料必須具有邏輯意義
2.學習者必須具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3.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與新知識相聯繫
4.學習者必須積極主動地使用新舊知識相互作用
(3)學習的類型:
1. 表征學習:符號與符號所代表事物在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建立了等值關係。
2.概念學習:掌握一類事物的關鍵特徵。
3.命題學習:獲得由句子表達的、有若干概念組成的命題的複合意義。
接受學習:
具體內容為該學習方式是在學校老師的指導下,學習者接受事物意義的學習。在接受學習的過程中,所學習的內容大多都是現成的、已有定論的、科學的基礎知識,通過教科書或教師的講述,用定義的方式向學習者呈現,使學習者接受這些已有的知識,掌握其含義。
接受學習的心理過程表現為:首先在認知結構中找到能同化新知識的有關觀念;然後找到新知識與起固著點作用的觀念的相同點;最後找到新舊知識的不同點,使原有的概念與新概念之間有清晰的區別,並在積極的思維活動中融會貫通,使知識不斷系統化。
認知同化過程
有意義學習的內部心理機制是同化、同化實質上是新知識通過與已有認知結構中起固定作用的知識或觀念之間的相互作用。
根據新舊觀念的概括水平及其聯繫方式不同,劃分了三種同化模式:
(1)下位學習
當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的有關觀念在包攝和概括水平上高於新觀念時,新舊觀念(或知識)之間構成類屬關係,或稱為下位關係。這是新舊知識之間的相互作用過程稱為“下位學習”。
(2)上位學習
當學習者的認知結構中已經形成了幾個概念,新的學習要在幾個原有概念的基礎上設定一個包攝性更廣、概括水平更高的概念或命題時,就產生“上位學習”。
(2)並列結合學習
當新的知識與認知結構中的原有的觀念既不能產生從屬關係,又不能產生上位關係,而只是並列關係,這種學習稱為並列結合學習。
認知同化理論的套用
根據該理論,奧蘇貝爾提出了一種名為"先行組織者"的教育策略。
先行組織者具體指的是教師在講授新知識之前,給學生提供一些相關的和包攝性最廣的、最清晰穩定的引導性材料。它將大量的間斷信息——口頭的、書面的或圖解的——在接觸新材料前呈現出來,以方便學習和理解。這種呈現不同於概述和總結,因為同其他的信息相比,它呈現在一個更為抽象的層面上——把“大圖”設定在具體內容之前。由於該技巧需要明確的進入點,所以一般用於線性呈現(如:傳統的課堂教育),在非線性探究式學習情景里(如:自由遊戲模式)並不同樣奏效。
根據奧蘇貝爾的理論,先行組織者可以分為陳述性組織者和比較性組織者兩類。
比較性組織者和陳述性組織者:
(1)比較性組織者:與新知識類似或相鄰近的認知結構中的知識,通過比較提高可辨別性,促進對新知識的理解。
(2)陳述性組織者:為新的學習提供最適當的類屬者
先行組織者的作用:
奧蘇貝爾認為,先行組織者不僅能夠幫助學習者學習新知識,而且可以幫助其保持知識。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將要學習的新知識中的重點部分;第二,突出強調新知識與已有知識的關係,為新知識提供一種框架;第三,能夠幫助學生回憶起與新知識相關的已有知識,以便更好地建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