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頭背村,位於龍城街道中北部,距街道辦事處約5.2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協平村、嶺背村。始建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前後,巫姓先祖由石竅(今龍西社區)遷移至此開基立村。園建村時村子周圍竹子生長得很茂盛,村民用竹子把整個村子圍起來護村,只留一個出口進出,故取名竹頭背村;曾用名七星世居。該村地處丘陵地帶,北面為清林徑水庫,村邊有大嶺谷山,海拔152米。現村於20世紀90年代在老屋旁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竹頭背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
- 地理位置:龍城街道中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耗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為巫姓。據竹頭背村《巫氏族譜》記載,巫姓先祖從山西一路南遷,清代東惠陽遷至石竅(今龍西社區);清嘉慶五年前後,巫姓先祖巫榮國、巫新國兩兄弟由石竅遷至此地。2015年末,戶籍人口205人,其中男性85人,女性120人;80歲以上4人,最年長者96歲(女):實際在村人口198人。非戶籍外來人口1974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52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92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蘇利南、泰國和斯里蘭卡。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甘蔗、龍眼、荔枝等。改革開放後開始發展工業,1992年建第一棟廠房,從此有了集體租賃收入,集體經濟逐步發展起來。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煎堆、油角、蘿蔔糕,清明節的茶果、油果等。五聯路、旗星路經過該村。20世紀70年代末通電,80年代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1985年通電話,90年代初通自來水,1996年通網際網路。村中建有籃球場、村民活動中心等文體設施。
村中存有《巫氏族譜》,由巫雲瑞於1997年纂修,記載了巫姓世系源流。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21座。代表性民居有七星世居,始建於清代,為區級不可移動文物;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5500平方米,通面闊110米,進深55米,為三堂兩橫四角樓帶一望樓布局;正面開一門,額書“七星世居”,書於清代;祠堂位於中心;四角樓僅存三座,高3層,四面開窗;望樓位於後圍外9米處,占地面積243米,瓦坡腰檐頂;禾坪上有一旗桿石,月池尚存;整座建築從前至後,步步高起,利於排水,也有步步高升之意;東面外圍邊另建幾排屋,有一大門書“涼勛門”;整體保存一般,現已無人居住。
村中現存巫氏宗祠贊緒堂,建乾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重建於1996年,占地面積約200平方米,單間三進,祠堂大門橫糊“贊緒堂”,書於清代,外牆貼青色瓷磚,頂為青色琉璃瓦。現仍作宗祠使用。
每年重陽節、村民在宗祠祭祖,經費由各房分攤。祭祖結束後,族人聚餐。
該村特色技藝有客家山歌,用客家方言演唱。客家山歌的內容廣泛,語言樸素生動,歌詞善用比興,韻腳齊整,歌詞句式為7字4句,每句為“2、2、3”的組合,詞曲不固定,一能都是即興編唱,可以一曲多詞,反覆演唱。
代表性人物:巫雲瑞(1943-),出生於馬來西亞,1952年隨父母回到祖籍龍崗竹頭背村定居,曾任教於深圳市龍崗區平岡中學。熱愛客家山歌創作,被譽為“龍崗客家山歌王”,多年來致力於保護客家文化,曾獲得“感動龍崗人物”等榮譽。2005年至2015年任龍城街道僑聯副主席。2008年組織五聯山歌隊。2012年,由平岡中學和龍城街道辦出資編印了客家山歌集,巫雲瑞創作的28首山歌都被收錄其中,這些客家山歌也曾作為文化禮物,被帶到龍崗周邊城市,龍崗的故事出隨之傳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