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雲鄉桂和村是福建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邊緣的一個山村,位於東經116°50’,北緯25°28’左右,梅花山地處上杭、連城、新羅三縣(區)的交界處。桂和村與連城縣廟前鎮的岩背村、莒溪鎮的鐵山羅地毗鄰交界。閩西第一高峰石門山(狗子腦)海拔1811米,雄踞在我村北面偏東10公里處。我村距上杭縣城90公里,距上杭古田鎮30公里,距步雲鄉政府22公里,距中國虎園景點10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桂和村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人口數量:488人
- 耕地面積:980畝
區位特點,全村概況,工程項目,發展與規劃,
區位特點
桂和村分馬氏、官氏兩姓,均系元朝末年明朝初年分別從連城、清流遷徙而來。明朝洪武六年(1373年),馬氏滿孜公的第三代孫萬富公,始立馬氏族譜,並在“七星拱月”的“月亮灣”(竹頭背)建造祖祠富豐堂。至今已有640年的歷史。
桂和村分上村與下村。解放初期,村民以種田管山為主業,官姓以編草蓆為副業,馬姓以造紙為副業。但因交通閉塞,離市場甚遠,經濟發展極為落後。改革開放以後,雖然山區交通狀況有了改善,但由於山高水冷,只得種植單季水稻,糧食產量低,村民經濟收入十分有限。建立梅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後,森林資源得到國家保護,嚴禁砍伐林木,村民僅靠管山砍竹得到一點薄利收入。近年來,農田改種反季節蔬菜,經濟收入有所提高,但到2012年底統計,人均收入只有6940元,前年我村被上杭縣政府列為市級扶貧重點村。
全村概況
桂和(行政村),共有兩個自然村,分四個村民小組,全村共有102戶,人口488人,其中黨員18人。全村耕地面積980畝,林地面積近2萬畝。由於山地海拔高,氣溫較龍巖新羅、上杭低5—6度,冬季霜期長達兩個多月,因此農作物產量都較偏低。由於林地多,涵水蓄水量大,唯有毛竹長的多些好些。水力發電資源雖較好,但前十幾年全鄉多數電站已被外鄉人投資承建承包。我村只有400千瓦電站2座,由村民入股合辦,收入十分有限。因為沒有村辦企業,因而村財收入稀少、集體經濟非常薄弱。
近幾年,依靠上級政府、部門的扶持補助,雖然實現了通路、通電、通水、通車、通電話,但都是低水平的。目前村級道路只有3.5米寬,大車進來無法交匯。水電線路多年失修,一遇打雷就斷電好幾天,飲用水由於水池蓄水容量小,水管線路長壓力不足,供套用水還有困難。
由於村集體經濟十分薄弱,這幾年除蓋了一個村部,至今還欠付工程款二十餘萬,另裝修還缺口資金十多萬元。社會事業發展也較落後,除在村部騰出一層一個大廳,作為老年活動室外,其它公共服務設施,如農民公園、籃球場,添置文體、康樂器材器具均無法實施。對於村級扶助貧困人口更是無能為力。
工程項目
2011年冬至2013年冬這兩年,運用上級政府部門的補助資金,均投入到民生工程項目。重點安排:1、上村茶園腦新村建設的工地的通水、通路、通電;2、建村部辦公樓,解決幹部開會場所問題;3、全村農戶道路硬化工程約2.5公里;4、開通竹山便道6條約10公里;
發展與規劃
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堅持“綠色產業,生態家園”的發展方向,創新“綠色產業,生態旅遊”模式,建設富饒美麗、生態文明的示範山村,發展竹茶菜花產業,打造高山休閒旅遊。
(一)繼續抓好民生工程水、電、路三大項目。
1、拓寬梨領村至桂和村的村級公路4公里,改3.5米寬為5米寬,服務運輸毛竹、蔬菜的車輛安全通行;
2、硬化桂和上村至分水凹5公里登山公路,服務閩西第一高峰生態觀光遊客;
3、開通塘尾山經內壠、壠坑田段至樹山頭的機耕路;以及從下村橋亭外經寨利背田段,進符竹山至村一級電站(黃沙溜尾)的機耕路;黃沙溜尾經硬崗田段至上下扁桶丘農田機耕路,3條共10公里,方便開墾回荒農田,擴大反季節蔬菜種植面積,有利於毛竹、蔬菜運輸;
4、上下村各增建一個50立方米的飲用水蓄水池,徹底解決村民飲用水困難問題;
5、改造梨嶺村至桂和村的高壓線路4公里,實行換桿、換線、換瓷瓶,徹底維修送電線路,清除漏電、觸電竹木等雜物。
(二)爭取立項,招商引資建設開通“壘岩山”2公里的高空索道,創新生態旅遊項目收入,服務閩西南、贛西南、粵東南遊客。
(三)發展林下經濟,引種科學種植“金線蓮”,開闢繁育耐寒綠化苗木的項目基地,創新綠色經濟門路,及發展野生水產魚業。
(四)“生態家園,美麗山村”建設項目。1、上村“茶園腦”新村、下村村部周邊及祖祠旁邊農民公園的建設;2、下村“金星地”高山野生水產魚繁殖池的建設,及環池周邊美化綠化工程。
(五)加大扶貧濟困助學力度,提升養老服務質量,添置“老人活動室”及農民康樂園娛樂器材、器具,完善村級衛生醫療設施,設立鼓勵優秀學生的獎學基金及老人基金會,提高村民幸福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