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
七星世居,始建於清代,為區級不可移動文物;坐北朝南,占地面積約5500平方米,通面闊110米,進深55米,為三堂兩橫四角樓帶一望樓布局;正面開一門,額書“七星世居”,書於清代;祠堂位於中心;四角樓僅存三座,高3層,四面開窗;望樓位於後圍外9米處,占地面積243米,瓦坡腰檐頂;禾坪上有一旗桿石,月池尚存;整座建築從前至後,步步高起,利於排水,也有步步高升之意;東面外圍邊另建幾排屋,有一大門書“涼勛門”;整體保存一般,現已無人居住。
巫氏祖籍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因躲避戰亂南下輾轉遷到福建寧化。後子孫後代以寧化為起點開枝散葉,其中一支經梅州興寧、惠東抵達龍崗,距今已有300多年歷史。
七星世居大門及祠堂外門兩側均貼著這樣一副對聯:賢相家聲遠、武侯世澤長。其中,賢相指巫鹹、巫賢,他們父子同為商朝名相。武侯指巫羅俊,他在隋朝動亂之際於福建寧化(時稱黃連峒)“築堡衛眾”,而後帶領民眾伐木經商、開闢古寧化至長江的航運,並於唐貞觀年間請得朝廷在黃連峒設鎮,為後來寧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巫羅俊不僅被視為寧化的開山老祖,也是客家先民的代表,同時也是寧化成為客家搖籃的奠基人。
七星世居占地面積約5500平方米,本地居民稱其為“竹頭背圍屋”。世居坐西北朝東南,為三堂四橫四角樓帶一望樓布局。門前有月池、禾坪,背後的七星嶺現已改建為五聯社區公園,茂密的植被曾是老圍屋的風水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