協平村

協平村,位於龍城街道中北部,距街道辦事處5.8千米。相鄰自然村有嶺背坑村、瓦窯坑村、玉湖村、竹頭背村。始建於清代,張姓先祖從瓦窯坑村分遷至此而形成。因祖宗立村時希望子孫同心協力,生活平和而取名協平村;曾用名七星嶺。該村地處丘陵地帶,北面為清林徑水庫;村邊有七星嶺山,海拔175米。現村於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在老屋旁重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協平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
  • 地理位置:龍城街道中北部
清朝,屬歸善縣。1912年,屬惠陽縣。1949年10月,屬惠陽縣第二區;1951年11月,屬第三區;1957年12月,屬龍崗鄉;1958年11月,屬寶安縣龍崗公社;1979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公社;1981年10月,屬深圳市寶安縣龍崗公社;1983年7月,屬龍崗區;1986年10月,屬龍崗鎮;1993年1月,屬深圳市龍崗區龍崗鎮;2004年,屬龍崗區龍城街道五聯社區。
世居村民主要有張姓和邱姓。第一大姓為張姓,據張氏族譜記載,張姓先祖於明永樂年間從福建上杭遷入今廣東五華;清代遷至今瓦窯坑,後遷至此地。邱姓源流不詳。2015年末,戶籍人口180人,其中男性89人,女性91人;80歲以上8人,最年長者106歲(男);實際在村人口176人。非戶籍外來人口2841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30人。祖籍該村的華人華僑11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和泰國。世居村民為漢族,客家民系,使用客家方言。
改革開放前該村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紅薯、玉米、花生、大豆、龍眼、荔枝等。改革開放後開始發展工業。1992年,村中建第一棟廠房,並引進“三來一補”企業,村民經濟收入得到大幅提高,集體經濟發展起來。現集體經濟以工商業、物業管理、廠房出租為主,個人以私宅出租、務工為主。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村集體經濟分紅、房屋出租、商業經營、工資性收入,ガ性收入等。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米餅、煎堆、油角、糖環、蘿蔔糕,清明節的茶果、油果等武深高速公路、龍平西路、協平路經過村旁。20世紀70年代初通電,80年代初通電話,代末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90年代初通自來水,2003年通網際網路。村內設有崇和國小,205年有6個年級,35個班,在校學生1645人、教職工82人。
因該村張姓與瓦窯坑村張姓為同一祖先後人,故兩村共修有《瓦陶坑張氏族譜》。傳統民居為客家民居,現存12座。代表性民居協平老圍,建於清代,為龍崗區不可移物。老圍坐西北朝東南,面闊約100米,進深約65米,由數排房屋組成。一條主巷道分隔左右不則的數排房屋,以三間兩廊居多,均為硬山頂,三合土牆。20世紀80年代中期,村民陸續從號中搬出,現大部分房屋已破敗,仍有人居住。村中有協平南炮樓院和北炮樓院。南炮樓院始建於民國時期,坐東南面西北,占地面積20平方米,兩炮樓一拖屋布局,為水泥三合土澆築。炮樓分別位於東北角和西南角,東北炮樓高5層,平面呈方形,四面開窗和橫條形射擊孔;西南炮樓高3層,平面呈方形,四面開有小窗,西南面開有一門;橫屋三開間,開有兩門,高2層。保存狀況一般。北炮樓院同樣始建於民國時期,坐西北面東南,占地面積550平方米,由兩座炮樓及拖屋組成,均為三合土夯築而成。其中一座炮樓高3層,頂飾藍帶,四面開窗,東北面頂層有錦鯉吐珠排水口;橫屋三開間,硬山頂,三間兩廊布局,脊飾博古,廊屋飾藍紅相間帶;另一座炮樓高4層,平面呈方形,四面開窗,前廊屋加建欄牆,飾擺鐘,東南面設銃斗,開十字形射擊口;拖屋七開間,齊頭三間兩廊,檐壁山水、人物壁畫,脊飾博古。保存狀況一般。該村與瓦窯坑村共用瓦窯坑村的張氏宗祠。每年清明節、中秋節、重陽節,村民到該宗祠祭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