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仔嶺隧道

竹仔嶺隧道

竹仔嶺隧道是台灣基隆市一座鐵路隧道,供台鐵縱貫線使用。坐落於八堵車站與三坑車站,地屬仁愛區龍門裡與暖暖區八西里,為通貫獅球嶺兩側、連線基隆河河岸與基隆港的交通要道[1]。其日據時期啟用時初名“竹仔寮隧道”,曾經歷兩次改建,目前使用之第三代隧道啟用於2008年

基本介紹

沿革,建築概況,第一代隧道,第二代隧道,第三代隧道,

沿革

台灣第一條鐵路由基隆新竹為止,乃是由清代台灣巡撫劉銘傳建築。基隆通往台北一段,經由今日基隆市安樂區佛祖嶺,通過獅球嶺隧道,貫穿獅球嶺到達八堵。由於獅球嶺隧道設計不佳,兩端低陷,中間高起,火車行駛不易,日本統治台灣之後決定改築新的鐵路線。1896年5月起開始挖鑿竹仔嶺隧道,以貫通獅球嶺,由大倉組與有馬組負責施工,隔年1月22日貫通[2],全部工程經過兩年多始完工,工程期間有300多人殉難。竣工後,在隧道的北口舉行開通儀式,台灣總督等官員皆列席參加。
待宜蘭線全線通車之後,日本當局發現原所建竹仔嶺隧道內淨空不足,於是又在西側增建新的竹仔嶺隧道,供縱貫線行駛,於1923年通車。原有的舊隧道則改供宜蘭線火車行駛。
隧道旁有基隆舊八景之一的魴頂瀑布流下,日本鐵道隊長曾題有“雙龍”二字,因此竹仔嶺隧道在日據時期又有“瀧の本隧”美稱。
2001年,納莉颱風襲台,基隆河水位暴漲,洪水將兩岸貨櫃集散場的千餘個貨櫃沖入河中,六十多個貨櫃卡在八堵鐵橋橋墩上,使該處水流阻塞,水位高漲,洪水順著舊宜蘭線鐵路,穿過已停用的竹仔嶺東側隧道流入南榮河,在基隆市區泛濫成災[1]。後來,台鐵配合基隆河整治工程,將原本東側廢棄的舊宜蘭線竹仔嶺隧道重新擴孔整修,改為雙軌通車,用以取代西側1923年啟用縱貫線竹子嶺隧道[3] 。至此,1898年完工的舊竹仔嶺隧道已經改建為新竹仔嶺隧道而消失

建築概況

第一代隧道

動工於1896年,完工於1898年2月。該隧道由日軍的臨時台灣鐵道隊所開鑿,以開通新的鐵路線,取代清代所開鑿的舊線;第二代隧道啟用後,該隧道轉提供舊宜蘭線使用,直到1990年代,因應鄰近的南榮路拓寬而停用。目前此隧道因第三代隧道的興建而消失,原在八堵端出口有一方“竹仔嶺招魂碑”,亦因隧道改建亦遭剷平。

第二代隧道

該隧道位於第一代隧道西側,採用磚砌結構,全長約550米,上方為半圓形的穹窿,可供雙軌鐵路行駛。1920年動工、1923年完工,供縱貫線行駛,采雙線通車,一直維持通行至2008年。其停用後有整建為觀光景點的計畫,惟台鐵現暫以水泥半封閉兩側之隧道口以防閒雜人等進入。

第三代隧道

該隧道興建於第一代隧道上方,2004年動工,2005年貫通。台鐵於2006年1月11日舉行改建竣工典禮,預定於當年5月通車,然而北口後續的路基墊高工程,施工包商因與台鐵發生契約糾紛而解約,使得隧道遲至2008年才通車。東正線首先於2008年1月28日切換至第三代隧道,西正線隨後於2008年5月28日完成切換。第三代隧道啟用後,1923年完工的第二代隧道也告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