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
是指個人與其他人一起活動時,想超過他人的一種心理狀態。可以說通過競爭想超過別人是人的一種本能,以幼兒為例,幼兒們在一起玩玩具,總因為自己碼的積木比別人碼得高而津津樂道。可以說正常的人都或多或少有競爭心理,只有和別人比較時才表現出來。
分類
競爭的這種目標性和
排他性,形成了兩類不同的心理:健康的競爭心理和不健康的競爭心理。健康的競爭心理是指具有與其年齡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認識水平、高尚的情操、積極的情緒、超越客觀現實的意志行動的個性特徵。也就是建立在健康心理基礎上的對外界活動所作出的一切積極向上、奮發迸取的個性反應。不健康的競爭心理則是建立在與其年齡發展階段不相適應的認識水平、消極的情緒、薄弱的意志、不良的動機和行為占優勢基礎上的缺陷性個性特徵。一種不健康的超越性目標趨向心理。
在學習生活中,不健康的競爭心理表現為:有的為取得老師的信任,打擊毀謗他人;有的為評上三好生、優秀幹部或入團、補考及格,請客送禮;有的抄襲作業、考試作弊、偷竊錢物等等。健康的競爭心理表現為:在正確的認識指導下,在道德規範的約束下,採取積極的行動以達到對學校、班級集體的有效適應。如:嚴格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積極參與各類文體活動和競賽,呈現出一種積極向上、銳意進取的面貌。
影響
商家參與商戰的最基本的意識是競爭意識,沒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就會在商戰的角逐中失去立足之地。面對市場經濟的驚濤駭浪,身處強手如林的商戰戰場,商家如何在巨大的壓力下謀求生存與發展,又如何在市場紛爭中脫穎而出?沒有別的路,只有靠競爭。市場奉行的準則是公正而無情的,那就是優勝劣汰,適者生存,強者發展。培養強烈的競爭意識是涉足商戰的商家們必修的一課。
競爭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組合。競爭可以激發人的動機,使動機處於活躍狀態。競爭是一種不甘落後、力爭上遊的心理。競爭可以對人的智力起一種強化作用,它可以促使人的知覺更敏銳準確,注意力更集中,可以使人想像豐富、思維敏捷,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性。
競爭是個人或群體參與的各方在同一個有限的目標上,積極爭取勝過對方的對抗性行為。凡是可以比出水平高低、技能優劣、成績大小的活動都可以稱之為競爭。
競爭對企業內部是有積極影響的。主要表現為:
(1)競爭可以起到沖淡成員之間的分歧,增加成員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心理相融,消除內部分裂因素,加強成員之間的團結,增強群體的凝聚力的作用。
(2)競爭會促使成員更加關心群體的工作,更加積極地完成群體交給自己的任務,並主動幫助其他成員完成任務,同時積極為群體的發展和建設出主意、想辦法,花力氣。
(3)競爭造成了成員之間意見交流的增多,容易形成思想觀點和態度、情緒的一致性,並形成統一的行動。
(4)競爭使群體中的弱點暴露出來,引起群體的重視,從而使群體進行改革,追求創新,調整目標,加強管理,嚴格紀律,提高素質,發揚長處,克服短處,使群體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上。
(5)競爭可以把群體之間的矛盾暴露出來,避免矛盾在潛伏狀態下越來越大,促使雙方積極地想方設法解決矛盾,及早解決矛盾。
(6)競爭也可以改變群體的一些錯誤觀念。如對自己群體缺乏正確的自我認識、過分強調獨立而忽視與其他群體的團結協作衝突之後,人們能夠清醒地認識自己,主動地加強與其他群體的合作,在客觀上造成了群體間的聯合。
競爭是一種對抗性的社會活動形式。競爭在人類社會中,是人們為了占有某些事物或取得某種有利地位而進行的互相求勝的鬥爭。產生競爭的主觀因素是人有滿足一定物質需要和精神需要的願望和要求;客觀因素是人類社會生活的物質條件和精神條件存在著差異。發生競爭的基本條件是必須有一個共同爭奪的目標,雙方去爭奪同一對象,競爭雙方中的一方獲得了成功,就剝奪了另一方成功的機會。
競爭是生物生存發展的基本規律,也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規律。正因為競爭的存在,也就促使競爭雙方發現弱點互相提高,從而促進了雙方的發展。
可口可樂公司與百事可樂公司這兩個競爭對手在雙方激烈的競爭中也正突出了這種效果。百事可樂與可口可樂都盯死了對方,只要對方一有新動作,另一方肯定也會有新花樣。可口可樂早在20世紀20年代便在古巴用飛機在空中噴出煙霧,畫出“COCA-COLA”字樣,可惜因為缺少經驗而失敗,
百事可樂在1940年更是一下租了8架飛機,飛了14.5萬公里,在東西兩海岸城市,以機尾噴霧,寫下百事可樂的廣告。
可口可樂當然要及時反擊,為強化國民第一飲料的形象,可口可樂贊助了1939年的紐約世界博覽會,並請名人啜飲,將其照片刊在雜誌封面。但相比之下,百事可樂的宣傳廣告方式更有創意。他們專門設計了一套卡通片,而且還創作了一首看似極普通卻風靡全美的廣告歌曲。兩大巨頭在競爭中可謂不遺餘力,使出渾身解數來擊敗對手,但結果卻是二者都有了長足的發展。
可見,只有不斷的競爭,才會有生機和活力,才能不斷地克服困難,一直向前。
企業實例
①增強團體內部的團結;
②重視團體任務的完成,而忽視團體成員的心理要求;
③團體領導方式日益趨向專制型,而團體成員又自願忍受專制型領導;
④團體趨於高度的組織化與溝通化,成員間成為穩定的分工合作;
⑤要求團體成員高度的效忠與服從。
思科(CISCO)是1984年由史丹福大學的一對教授夫婦創立的,從公司成立到1993年,思科一直以傳統方式參與市場競爭,雖然銷售額在持續增長,但公司一直沒有太大的起色,在市場上也沒有占領先地位,甚至連能不能生存都是問號。但是就是這么一個小公司,由於挖來一位英才錢伯斯,轉眼間就成為
矽谷的老大。
錢伯斯認為,網際網路是一個革命性的東西,就像工業革命一樣,將從根本上改變我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娛樂。網際網路革命的基本原理是把人、信息和全球虛擬公司結合在一起,決定哪個國家經濟發展得更快,哪些公司能在競爭中生存下來或脫穎而出,哪些個人會獲得最大成功。
從此,錢伯斯領導的思科公司就像“吸血鬼”一樣,利用他們的網路設備輕鬆從網路公司身上“下載”著財富,源源不斷吸取世界各大網站的“血”,養肥了自己。如今,名不見經傳的思科已經從微軟和英特爾兩大霸主身上跨過去,成為信息產業的“龍頭老大”。
競爭是必要的,競爭也是殘酷的。如果一個企業失去了競爭力,也就失去了生存最基本的活力,就好像一灘死水,慢慢就會耗乾的。因此,作為競爭團隊的領導者,必須堅實而又果斷地走好每一步,只有這樣團隊才會有大的發展。
心理培養
“物竟天擇,適者生存”——
達爾文在深入研究物種的進化過程後得出了如此經典的結論。人類和動植物一樣,從古到今,總是生活在各種各樣的競爭之中,競爭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競爭也促成了階級社會的不斷演化、天下的不斷全分。就說我們每個人,在生活、工作、學習中也時時處處存在競爭,能否有一個健康的競爭心理,對我們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那么,健康的競爭心理是什麼?我們如何保持它呢?
(1)競爭之中容不得妒忌。在競爭的賽跑途中,妒忌表現為使絆摔倒實力比自己強的人,不讓對手超過自己,這種犯規動作既妨害了強者取勝,對自己也絕無好處。妒忌在競爭中是無能和卑鄙的代詞(不公平的競爭除外)。所以競爭的第一忌就是妒忌。當然有時我們會遇到一些較為複雜的情況,比如明明某人條件比自己差,卻先於自己受重用,升遷得比自己快,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不必煩惱。可能某人在一定階段先於自己升遷,說明他在某些方面優於自己,必須正視這種客觀事實。至於對他所採取手段的優劣作何評價、你是否採納他的做法,又涉及人生觀、價值觀等做人準則問題,或稱清官與贓官的區別問題。不管怎樣,他的官升了,管著你了,你只生氣也不起作用。不如這樣:黑道上爭不過,可以在明道上競爭。
怎樣評價一個陌生的競爭對手?應該客觀公正地去評價,要對這人進行全面的了解之後再評價,不能把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利害關係夾帶進去,帶上個人感情色彩。這樣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
(2)競爭中應保持心理穩定,避免情緒大起大落。有競爭就有強弱之分,弱者必須承受得住失敗的打擊。你在這次競爭中失敗了,並不說明你在將來的競爭中注定也要失敗;你在這方面的競爭中失敗了,並不說明你事事不如人。你要克服
自卑心理,選好努力的方向,下決心追趕上去才對。自暴自棄的思想要不得,另外一類失敗者由於敗北而產生忌恨和報復心理,充分暴露了其極端自私的本質,若不懸崖勒馬,必將把自己推向絕境。
(3)人人皆有成功的機會。人類社會畢竟不同於動物世界,人類間的競爭是公平的競爭,兼顧到社會公正。人的一生中充滿了各種競賽和競爭,成功有先後,勝利有遲早,社會總是前進的,所以每個人都應以樂觀向上的態度投入競爭,競爭之中保持良好的合作,強盛之後不忘提攜幼弱的同胞。切不可因小失大,圖一時利益而背棄了遠大目標,爭一日之長而有損於自己素質與品質。
讓我們借鑑美國總統布希的經驗之談:事業上的競爭與做人是不矛盾的,良好的品格修養只會在競爭中有利於自己。
健康心理樹立
現代社會,凡有人群的地方,無不充滿了激烈的競爭,或明爭,或暗鬥,或強攻,或智取,勇者鬥力,智者斗計。競爭當然也存在於學校、班級和學生之間。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有必要幫助他們培養健康的競爭心理,這對下一代的健康成長和對未來社會的發展都大有好處。
首先,幫助中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和自信意識。
高爾基說“一個人追求的目標越高,他的才能就發展得越快,對社會就越有益”,高爾基這裡所說的“目標”並不是指個人的“出人頭地”,而是將自己的才華與智慧奉獻於改造社會的事業之中,只有教育學生認識競爭的實質,學生才能有正確的競爭意識和行動,才能勇敢地迎接挑戰,將生命的能量通過有益於社會與集體的方式釋放出來,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地拼搏進取,永無止境向上攀登。
許多中學生對競爭的理解就是不擇手段地戰勝他人,無論是在學習中還是在生活中,只要擊敗了對手,贏得了勝利,也就達到了目的。這種競爭是一種不滿現狀,對生活意義不清楚,目標不明確的盲目性的爭強好勝。要讓學生正確認識競爭和學習的關係。競爭只是學習的手段,不是最終結局。
要意識到學習是最主要的,競爭是次要的。但必須面對競爭,競爭能夠帶來機遇和挑戰,競爭能夠使人居安思危。競爭的同時,要自信。自信是成功的堅定基石。如果擁有了自信,就不會畏懼對手。要在任何時候都要堅定自己的信念,使自己充滿進步的信心。
其次,幫助中學生認識自我,確定恰當的奮鬥目標。
中學生許多不健康的競爭方式往往是社會上不健康競爭手段的翻版。有的人一旦在競爭中擊敗對手就得意忘形,看不起他人,止步不前;反之,則焦急、緊張、灰心、絕望,嫉妒、傷害他人,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從此一蹶不振。作為教育者,要及時地矯正這種畸形的人格與競爭心理。
首先,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確定適合自己的目標,不要脫離實際。
其次,要讓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然後超越目標,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激發鬥志,以飽滿的學習情緒和旺盛的精力去向更高的目標邁進。
最後,培養學生與人為善的心理,拓展其包容萬物的博大胸懷,樹立戰勝挫折的堅強意志,讓學生不以超越他人為人生目標,而以學習他人為跋涉的拐杖,走上不斷認識、完善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達到人生更高發展層次的健康道路。
最後,幫助學生樹立競爭與合作互補的觀念。
當代社會,雖充滿競爭,但更多的是合作。競爭與合作是相互促進、相互補充的關係。競爭能夠使人進步,但人更需要通過合作求得進步,從而奠定競爭的基礎,然後再通過競爭求得更大的發展。有的中學生承受不住別人比他強的心理,於是對他人對社會充滿敵意;有的由於在學習上落後於他人,缺少知名度,於是打架鬥毆,以此引來“羨慕”、“尊敬”,達到畸形的心理平衡。
我們應正視這種社會現實,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肯定他們的長處,因材施教,發展個性,使其參與有益競爭,並且在競爭中獲得一席之地,進而使整個班,整個學校中人人施展才智、互相幫助、共同進步。既把同學當做競爭對手、趕超的目標,又把同學當做志同道合的朋友,從而不斷超越一個又一個自我,實現人生里程上思想、知識、意志的新突破,為將來踏入社會、參與更激烈的競爭做好充分的準備。
競爭與減壓
減壓,是競爭須備良好的心理狀態。
現代化的社會是充滿競爭的社會。對待競爭要有一個良好的心理狀態,對待競爭的結果,要有個正確的看法。當然競爭可以克服惰性,促進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競爭可讓人們滿懷希望,朝氣蓬勃,這是一種健康的心理。但是,競爭也容易使人在長期的緊張生活中產生焦慮,出現心理失衡、情緒紊亂、身心疲勞等問題,尤其對失敗者,由於主觀願望與客觀滿足之間出現巨大差距,加上有的人心理素質本來就存在不穩定因素,則會引起他們消沉、甚至出現犯罪或自殺。那么,如何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呢?
1、對競爭有一個正確認識。要知道有競爭,就會有成功者和失敗者。但是,關鍵是正確對待失敗,失敗並不可怕,重要的是要有不甘落後的進取精神。
2、對自己要有一個客觀的恰如其分的評估。在制定目標時,既不好高騖遠,又不妄自菲薄,要把長遠目標與近期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地做起。
3、在競爭中要能審時度勢,揚長避短。一個人的興趣和才能是多方面的,如果在實戰中注意挖掘,那么,很可能會增加成功的機會,減少挫折,而且會打下進一步發展和取勝的好基礎。當然,成功了固然可喜,失敗了也無須氣餒,如果從中悟出了一番道理,或者在競爭中學到了知識,增長了才幹,那么這種失敗或許更有價值,誰能說它不是明天成功的起始呢?
競爭心理疏導
競爭意識近幾年來在人們的心理上不斷地強化,這對青少年學生來說也不例外。學生要在競爭中創造、開拓、成熟,即在競爭中增長知識、提高能力、增強才幹,首先要具有健全的競爭心理。因此,增強競爭意識,培養健全的競爭心理,是今天教育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學校、社會開展的各種知識競賽,各類智力測驗,都是為了利用競爭心理,激勵學生奮發學習,並從中發現人才。一般地說,青少年的競爭心理既複雜又單純,且易走上極端,有時競爭僅僅以壓倒對方為目的。因為他們競爭的環境是學校,競爭的夥伴是同學,競爭的主要內容是學習和各類文體活動,競爭的目標是為了取得好成績,同時為了滿足青少年好勝的心態。所謂少年氣盛,他們會不顧一切地憋著氣乾。這種競爭的心理狀態如不加以正確的引導,可能會由於好勝或嫉妒而使競爭帶來的結果,不是共同提高,而是"兩敗俱傷",即傷了和氣又積下怨恨,這對加強班集體建設和大面積提高教育質量極為不利。
我們的競爭是在同一的大目標下,開展友好的、互相激勵、互相幫助、互相推動的競爭。只有這樣的競爭,才能由一點而推向全面,即使整個集體奮發向上,又使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競爭必須明確和公開,機會均等,使每個參加者都具有參與競爭的心理準備。有的學生喜歡正面較量,不喜歡暗中趕超。他們希望贏得有理,輸得信服。但目下某些學校事先不打招呼,考試後則按優劣公布名次,甚至在家長會上宣讀,這會極大地損害學生的自尊心,也使家長們感到十分難堪。因為這種刺激的心理壓力很大,其帶來的結果是使一部分學生自卑、消沉,嚴重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這對學生確立正確的競爭意識和培養健康的競爭心理後果不良。即使一時獲勝的學生,在短暫的興奮之後,競爭心也往往難以持久。因此,為了鍵全學生的競爭心理,必須消除那種帶有羞辱性的病態競爭,不然就不利於學生的全面成長。
幫助脆弱學生
有的學生競爭心理非常脆弱,他們不敢公開地表示要參與競爭,如對公開的知識競賽、智力測驗往往袖手旁觀。他們是明不爭,暗中爭,僅僅是為了超過對手。因為這樣,萬一失敗了,也"人不知,鬼不覺",不會影響自己的面子、而一般地也不會影響其繼續努力的積極性。這種競爭目標短淺,缺乏更高的追求,也談不上在學習上有所開拓、有所創造。其原因或者由於自卑心較重,或者由於個性特點(如沉默、孤僻),或者由於怕失敗、丟面子,或者由於個人的某些習慣的影響。在極端情況下,受不健康的競爭心理驅使,甚至不惜採用錯誤的競爭方式去排擠對手,使競爭陷入勾心鬥角的歪道。某校有位同學,為了在學校舞蹈表演中出類拔萃,竟把優於自己的一位同學暗中摔傷。
對於學生的競爭心理,既要給予積極的鼓動,又要給予耐心的疏導。啟發他們把競爭的目標放大一些、放遠一些,避免追求一時的痛快和滿足。同時要鼓勵競爭心理不強或較弱的學生丟掉思想上的種種疑慮,在競爭實踐中不斷提高心理上的承受力。
關於這方面,上海市向明中學的一位班主任有較成功的經驗:他針對班內學生學習努力,成績突出而競爭意識不強的特點,機敏地抓住班內一位同學參加"美國中學生數學競賽選拔賽"並取得好成績為契機,教育學生為了將來更好地立足社會,投身建設,應該在中學時代注意自己心理品質的培養,特別是適應當今社會的競爭意識的培養。同時在班內開展"要競爭不要妒嫉"的討論,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境界,激發了大多數學生的競爭欲望。結果在這一心理因素的推動下,他的班級接二連三地獲得各種競賽的優勝獎。(這個班參加全國各類學科知識競賽的人數竟有54人次之多,獲得名次的也有13人次。全班有那么多的學生獲得全國競賽的參賽資格,實屬不易。)特別可貴的是,這位班主任對於參賽而未能獲得名次的學生,也能及時做好心理平衡工作,使之繼續保持上進的勢頭,提高心理的承受能力。
競爭對於每個人的心理素質和知識能力是一種考驗,只有健全的競爭心理,才能使自己的學識發揮得更好,所以堅強的競爭心理比競爭本身更為重要。
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健全學生的競爭心理,還要在著眼於當下的同時放眼於未來,要不斷引導他們向高層次發展,不斷地擴大競爭的目標。以班級為起點,敢於在全校、全省乃至在全國的重大競賽中,與同齡強手一試高低。只有從年輕時就培養起這種"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才能奠定良好的思想與心理基礎。
職場健康心理
職場人經常處在競爭環境中,是否具有健康的競爭心理,對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
首先,在競爭中培養欣賞別人的氣度。當對手勝利時,真誠地祝福他們,真心地為他們喝彩,同時在失敗中反思和奮起。“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看到自身的優點是不夠的,要學會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別人,找出自己的不足,儘可能趕超對手。
其次,在競爭中保持心理穩定,避免情緒大起大落。有競爭,就有強弱之分,弱者必須承受得住失敗的打擊。在這次競爭中失敗了,並不表示在將來的競爭中也注定會失敗;在這方面的競爭中失敗了,並不說明你事事不如人。要克服自卑心理,選好努力的方向,決不能自暴自棄。
第三,樹立“人人都有成功的機會”這一觀念。人的一生中充滿了競爭,競爭促進了社會的前進,所以每個人都應以樂觀向上的態度投入競爭。競爭之中保持良好的合作,成功之後不忘提攜幼弱,切不可為爭一日之長短而做出有失品德的職場人經常處在競爭環境中,是否具有健康的競爭心理,對事業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