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技體育

競技體育

競技體育是指在全面發展身體,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人(個人或群體)在體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潛力的基礎上,以攀登運動技術高峰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運動活動過程。競技體育是一種制度化、體系化的競爭性體育活動,具有正式的歷史記載和傳說,以打敗競爭對手來獲取有形或無形的價值利益為目標,在正式組織起來的體育群體的成員或代表之間進行,強調通過競賽來顯示體力和智力,在對參加者的職責和位置作出明確界定的正式規則所設立的限度之內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競技體育
概念溯源,總體特徵,發展歷史,組織形式,中國情況,綱要,發展歷程,競技體育特點,

概念溯源

競技體育相對應的英文為sport,源於古拉丁語deportare。Sport起初指“在戶外根據體力而進行的充滿歡樂的行動”,包括射擊、釣魚、狩獵等娛樂活動,演變成具有競技性質的遊戲、娛樂和運動的總成,並隨著英語的流行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
在我國,較有代表性的概念如過家興等在1986年提出的定義:“競技體育是指在全面發展身體,最大限度地挖掘和發揮人(個體或群體)在體力、心理、智力等方面潛力的基礎上,以攀登運動技術高峰和創造優異運動成績為主要目的的一種運動活動過程。”
國內對競技體育這一概念的基本共識是,競技體育的範疇屬於體育活動,追求運動成績最大化,最大限度地發揮人體能力,不斷突破和創造優異成績,其表現形式主要是在運動競賽中分出勝負。

總體特徵

競爭性:激烈的競爭是競技體育區別於學校體育和大眾體育的本質特徵。競技體育也因競爭性具有排他性。
規範性:現代競技運動為保障運動員發揮技戰術,制訂了大量規則以維護比賽的正常進行。同時運動員的技戰術訓練建立在規範要求的基礎之上。
公平性:競技運動不偏袒任何參賽者,對比賽項目、時間、地點、場地器材、運動員參賽資格都進行了明確規定,並要求比賽相關主體遵守共同的行為規範。
公開性:公開性使體育具有更強的傳播能力和更大的影響力,促進了運動技戰術的交流和競爭和賽事公平的推進。
功利性:競技體育具有明確的功利目的,伴隨勝利會有多種形式的收益。而且,比賽結果產生於對抗之中,經過社會承認,結果產生直接而迅速,不容置辯。
不確定性:比賽中突發和不可預料的情況經常發生,是競技體育的魅力所在。
娛樂性:競技體育隨著發展競爭日趨激烈,卻並未失去娛樂特徵,對參與者來說勝利或僅僅是參與都可以獲得心理滿足,對觀賞者來說可以獲得輕鬆、自由和美感。

發展歷史

遠在史前時代早期的人類生活中,便已經出現以爭取勝利為特點的原始、古樸的體育比賽形式。此後,這種活動形式又經古代的長期發展,內容更加豐富多彩,不少項目已略具雛形,其形制為近代運動打下了基礎。在整個近代體育領域中,比賽活動獲得了越來越大的獨立性,並被定名為“競技運動”。在當代,競技運動經不斷發展,演進,不僅在理論原則和實踐方法上日臻成熟,而且影響也不斷擴大,成為一個遍及社會各階層,波及世界五大洲的特殊社會現象。人們常說競技體育是一種藝術,因為競技體育,能夠超越語言和其它社會因素的障礙,依靠大眾的傳播媒介,而不需要藉助其它形式銘和附加條件(如翻譯)可直接為人們所接受。藝術是審美意識物化了的集中表現,它能強烈地引起人們的美感。競技體育有各種有效規則來阻止不公平,是一種藝術的創造,給人一種既激烈、精彩又和諧、優美的感覺。
競技體育競技體育

組織形式

運動員選材:訓練與競技的基礎,根據項目特點要求,使用現代技術手段挑選運動天賦良好的青少年成為競技體育的後備力量。
運動訓練:運動員在教練員指導或自我選擇的條件下,為提高競技能力和成績進行的有組織、有計畫的教育過程,是實現競技體育目標的最重要途徑。
運動競賽:聯繫競技體育環節的核心要素,既是訓練檢驗的平台,又是使競技體育與社會發生關係、作用於社會媒介的平台。
競技體育管理:提供良好的有組織的環境以促進競技體育發展,管理水平也是衡量競技體育水平的重要指標。

中國情況

綱要

中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業已成為新時期中國競技體育必須要研究與解決的重要議題,中國競技體育實現可持續發展必然與競技體育資源產生直接聯繫,而發揮競技體育資源對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有效支持作用必須通過有效的資源調控。因此,從資源調控入手研究我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就成為一條切實可行的途徑。文章得出以下基本結論:
1.競技體育資源是競技體育系統正常運行的條件及保證。競技體育資源具有生成性、調控性、社會性、有限性及整體性等特徵;競技體育資源觀對競技體育資源調控及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規劃具有直接指導作用;競技體育資源觀主要由系統觀、發展觀、價值觀、辯證觀、開放觀等組成。
2.一國或地區競技體育資源稟賦體現在競技體育資源的結構、分布、數量、質量等方面。競技體育資源稟賦客觀上存在著優勢與劣勢,通過對競技體育資源的有效調控,可以獲得競技體育資源的比較優勢,並進一步轉化為競技體育的競爭力。
3.社會轉型期我國競技體育資源調控的總目標是建立健全競技體育資源培育、開發、配置及利用為重點內容的“四位一體”式的調控體系。均衡我國競技體育資源利用的社會、經濟效益。調控競技體育產品生產與需求的基本平衡。大力發展競技體育資源產業。完善競技體育資源市場。健全競技體育資源的法規制度建設。促進競技體育主要類型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4.未來中國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競技體育本質基礎上的價值選擇。滿足社會體育需求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動力,保持競技體育內部系統及與外部環境的協調發展則是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及保證。
5.在競技體育發展觀的指導下,制定競技體育發展戰略是國家對競技體育資源調控的重要方式。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的目標是分析中國競技體育在未來發展中面臨的重大問題、機遇與挑戰,規劃中國競技體育中、遠期發展戰略。以新時期“奧運爭光計畫”所規定的目標任務為基本參照,制定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的啟動方案。
6.當前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比較合理的戰略選擇是繼續進行新一輪奧運爭光戰略的同時啟動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最終目標的實現要經歷起步期、發展期與成熟期的發展階段。中國競技體育可持續發展戰略包括四個重點:競技體育人力資源建設是整個戰略階段的重點;競技體育“社會化、產業化、科學化、國際化”建設是中期戰略階段的重點;競技體育管理體制建設是遠期戰略階段的重點。

發展歷程

1959年3月,桌球運動員容國團在德國舉行的第二十五屆世界桌球錦標賽中獲得中國體育史上的第一個世界冠軍。此後的中國競技體育碩果纍纍。截至2003年底,中國運動員共獲得世界冠軍1695個,創超世界紀錄1106次。其中,1989年以來的15年中獲世界冠軍1341個,占總數的79.1%;創超世界紀錄724次,占總數的65.5%,是中國競技體育持續發展較快的階段。
自2000年開始舉辦的全國體育大會是中國競技體育體制的一項重大改革。全國體育大會為非奧運項目的綜合性運動會,其目的在於滿足廣大民眾對體育運動多樣化的需求,推動非奧運體育項目的普及和提高,促進競技體育和民眾體育的協調發展。在成功舉辦了兩屆之後,從2002年開始,全國體育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
2003年,經北京市政府和中國奧委會批准,北京向國際奧委會正式提出申辦2006年世界民眾體育大會。世界民眾體育大會每兩年舉辦一次,由國際奧委會支持,世界群體組織國際協調委員會、國際體育運動聯合會總會、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機構共同主辦,其目的是通過講座、專題座談、小組討論、文化或體育交流活動、短途遊覽等方式宣傳普及民眾體育知識,介紹各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民眾體育活動的情況,研討有關世界民眾體育發展問題。確定2006年承辦城市的投票活動將於2004年11月在義大利羅馬進行。北京正在全力以赴做好申辦工作。
2004年2月3日,國務院頒布《反興奮劑條例》,首次對興奮劑管理、反興奮劑義務、興奮劑檢查與檢測以及法律責任等問題作出了詳盡的規定。該條例自2004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

競技體育特點

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
1)充分調動和發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潛力;
2)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
3)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
4)按照統一的規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
5)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項目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賽跑、投擲、角力等項目,發展至今已有數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桌球、羽毛球、舉重、游泳、腳踏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展與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
6)觀賞性。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競技體育已經發展的越來越成熟,越來越規範,而隨著各種運動的不斷普及,喜愛和觀看競技運動的人也逐漸增多,讓不同的運動都能長盛不衰,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
7)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普及全民健身,發掘更多的體育人才,培養青少年的興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